中學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中學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下面帶來中學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相關論文范文,歡迎閱讀。
中學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1】
【摘要】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把傳授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提高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
關鍵是充分調動主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愛學、樂學、會學。
作為主導的教師,在整個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有機統(tǒng)一起來,同步進行,實現(xiàn)教學的優(yōu)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學;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
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教師應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
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應實施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合作等新型的學習方式,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1 轉變觀念,解放思想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體現(xiàn)普及性、基礎性和發(fā)展性,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教授物理知識,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物理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新教材首先對教師的教育觀念提出了挑戰(zhàn),要求教師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好的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而是充當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
為了學生的未來,教師必須放棄以前陳舊落后的思想和方法,必須盡快適應新的形勢。
2 引導學生觀察物理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影響學習積極性的最直接因素。
那些新奇的、對生活有意義的知識和問題,能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
許多學生對物理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但這種興趣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種新奇,如不及時深化,“熱”的時間是短暫的。
這就要求教師在上序言課時,認真設計教案,上好第一堂課。
比如通過演示“吹不走的乒乓球”、“會跳舞的小人”、“會變色的圓盤”等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的實驗,引起學生的疑問,激起他們求知的欲望。
再舉一些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現(xiàn)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會彎折”等,使學生一接觸物理就感覺到物理有趣,為今后的奮發(fā)學習鋪設良好的通道。
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水平大致處在直接興趣階段,他們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解釋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處理等都具有濃厚的興趣。
3 融洽的學習氣氛,和諧的師生關系
俗話說“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融洽的學習氣氛,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放松地學習,放心地思考,不用擔心老師的責罵,也不用擔心同學的譏諷。
處于這種狀態(tài)中,回答問題的準確率最高,最易產生靈感,最易有光彩,見解最獨到。
如果老師上課一臉嚴肅,甚至一臉“兇像”,課堂氣氛一定沉悶,甚至緊張。
學生生怕惹著你,哪還有心思聽課,更不敢起來發(fā)言。
興趣總是與人們對事物的情感態(tài)度緊密相聯(lián),當人們接觸到事物,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時,就會對它產生向往的,進而對它發(fā)生興趣。
沒有這種情感,就不可能形成興趣。
因此,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同歡樂,共憂患,熱愛自己的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的熱愛之情。
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熱愛教師。
4 課堂問題由易而難,由淺入深,由簡而繁
請學生回答問題要因人而異,易、淺、簡的問題請基礎不太好的同學回答,難、深、繁的問題由成績好的同學回答。
老師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對什么樣的問題由誰回答做到心中有數,避免讓部分學生受到驕寵,部分學生又受到冷落,更避免讓學生產生如果他答不上會認為你在故意為難他的誤解。
不是問題的問題就不要問。
有的老師就有這樣的習慣:一上課,把課題板書在黑板上,就開始問:“同學們,今天我們上第幾課?它的標題是什么?”學生回答后,又問:“你們怎么知道的呢?”學生說:“黑板上寫著呢。”像這類問題就是明知故問,毫無價值,不僅激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反而易讓學生反感。
5 鼓勵學生做課外小實驗、小制作
各種物理實驗,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一種特殊的、直觀的實踐,學生在動手完成各種小實驗、小制作過程中,思維異;钴S,學習欲望高漲,參與意識增強,都迫切希望進一步探索問題。
通過實驗,學生學習到的物理知識就比較深刻、牢固。
如教材中“紙盒燒開水”、“小風輪”、等小實驗、小制作,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學的心理特征。
在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到學以致用。
6 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這是提高初中物理學習興趣的需要。
在物理教學中作為一員教師不但要研究教材、教法,同時還要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
在傳授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有計劃的幫助學生明確正確的學習目的,端正誠實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只有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較快、較熟練的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2】
摘 要:初中物理概念抽象,公式繁雜,實驗探究多,計算量大,牽涉的知識面廣,使一部分學生學習有困難。
就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轉化作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物理;學困生;轉化
一、初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
物理概念抽象,公式繁雜,實驗探究多,計算量大,牽涉的知識面廣,使學困生學習難度增大,加之學困生平時又懶惰,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同時學困生心理太脆弱,意志不堅強,經不起挫折,一旦遇到困難就退縮。
在物理學習中,稍微有點難度的學習內容就畏懼,稍有思維力度的習題就放棄,作業(yè)馬虎、抄襲。
久而久之對物理學習沒有興趣,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覺得物理學習較吃力,因困難而對物理學習興趣衰退。
一旦學習物理的興趣被扼殺,學困生對物理學習就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放棄學習。
二、初中物理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盡量“從生活走進物理”
物理離不開生活,生活需要物理。
可以說,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物理教學更貼近生活,這不僅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而且能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增強學困生的學習動力。
因此,最好在教學中引導學困生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物理問題并鼓勵、幫助他們加以解決,讓物理在生活中的價值得以體現(xiàn)。
例如,在學習《光的直線傳播》時,可在課前幾天讓學生提前做一做手影游戲,并注意觀察什么時候才能形成影子?影子是什么顏色?影子在什么位置?并嘗試著解釋一下影子形成的原因。
有了課前的初步探究和思考,學生帶著疑問來學習這節(jié)課,上課時所有學生學習興趣非常高,學習效果自然好。
2.重視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
實驗是學好物理的重要手段。
它能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具體化,有助于培養(yǎng)學困生的觀察、動手能力,有助于激發(fā)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助于增強他們的科學探究意識。
例如,在學習《摩擦力》內容時,可以請兩名學困生做一個拔河實驗:
(1)準備一根木棒,一端涂上油(不讓學生知道)。
(2)請上一位身強力壯的男同學,再請一位身材弱小的女同學,讓他們倆用木棒拔河,比一比誰的力氣大。
(3)先讓學生猜一猜誰會贏,學生會異口同聲地回答男同學會贏。
(4)一定要有意讓男同學握住有油的一端,女同學握住沒油的一端。
(5)故弄玄虛地說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然后喊,“預備……開始……”
(6)學生驚奇地發(fā)現(xiàn)竟然是女同學贏了,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
全班學生開始七嘴八舌地爭論、猜測,這時的學生正處在一種“心求通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境界,都想躍躍欲試,但也都欲言而不能。
平時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學困生也頓時來了精神,紛紛躍躍欲試,趁勢展開本堂課的課題《摩擦力》,便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3.開展小實驗、小制作、小發(fā)明活動
鼓勵學生使用身邊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
我經常鼓勵學困生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各種物理實驗,可以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學生通過小實驗、小制作、小發(fā)明可以豐富物理教學的課外活動。
例如,在學習過《電生磁》這節(jié)課后,可讓學生自制一個電磁鐵,拿到學校來比一比,看誰做的磁性最強,能吸引的鐵釘最多。
這樣,不僅有利于學困生對教學知識的鞏固,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
4.讓學困生感受到成功
只有體驗與學習形成良性循環(huán)時,學生才會主動學習,學困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才能激發(fā)出來。
學習興趣的持久取決于成功的體驗。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濃厚的興趣是一種巨大的動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思維。
因此,在平時的作業(yè)安排與布置方面應區(qū)別對待,要進行分類處理,使優(yōu)生與學困生各盡其能;在平時學習效果檢測中可對試題分為A、B類,使學困生能看到希望。
每次考試不光應看分數,還應看到學困生的進步,對學困生多進行表揚、鼓勵。
課堂上針對他們設計的問題應盡可能簡單,如在學習重力時可讓他們回答:重力的定義是什么?重力的計算公式是什么?……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品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在學生取得成功的時候,哪怕是一個十分微小的成功的時候,教師都應巧妙地運用自己的語言,及時地給予他們真誠的表揚和鼓勵,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在學生成績不佳時,或者回答學生的問題不準確時,教師應盡一切可能找出其優(yōu)點,或者合理成分加以肯定。
5.正確看待學困生的“反復”
信任是一種人格力量,它促人奮進,使人努力。
對學困生來說,他們的錯誤不可能在一次兩次之間完全改正,要耐心對待他們的錯誤。
盡可能地找機會表揚他們,揚起他們自信的風帆,拋棄自卑的心理,與他們共同體驗學習中成功的喜悅,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挑戰(zhàn),迎難而上,這樣就會不斷地激發(fā)他們進步的心理動力。
總之,初中物理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富有挑戰(zhàn)意義的工作,只要我們教師在通過與學困生接觸溝通,確實了解學困生之后,認真分析、研究,并采用有效的教學對策,就能控制學困生的產生,提高轉化率,大幅提高物理學科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郝貴有.做好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幾個環(huán)節(jié)[J].科技資訊,2006(02).
[2]李巖莉.初中物理學習中的性別因素的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06)
【中學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相關文章:
分析中學物理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方法研究論文10-09
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方法10-05
怎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11-04
怎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12-15
學習“高等代數”興趣的培養(yǎng)04-13
對學生數論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10-05
怎樣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10-21
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方法10-06
該怎樣培養(yǎng)寶寶學習興趣10-10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