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觀察物體》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觀察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觀察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觀察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67例1及練習十五中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生經(jīng)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位置關(guān)系和交換的過程,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學生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豐富學生對現(xiàn)實空間和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4、感受數(shù)學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準備:實物,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先給你們講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講完后問: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們說的對嗎?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你能幫助他們想個辦法嗎?
學生交流。
教師揭示課題: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學生喜歡聽故事,教師用故事引入,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從而使學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個物體各方面的特征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感受局部和整體的關(guān)系,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二、激發(fā)興趣,合作求知
1、教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說的非常好,每個小組都發(fā)給你們一個獎品,趕快打開看看吧。(學生的獎品有玩具小熊、鬧鐘、模型等)
仔細觀察你們桌上的獎品,你看到了獎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組的同學說說。
2、學生觀察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請各小組選一名代表說一說你們組的同學看到的各是獎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組輪流說一說,說完之后,讓學生把獎品變換位置,再依照上述過程仔細觀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組中說一說。
5、引導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頁上的恐龍圖:這是小亮、小紅、小明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獎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并說說理由。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小組合作交流,知道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結(jié)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礎(chǔ)上判斷三個圖分別是誰看到的,使學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三、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1、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動。
2、出示不同的物體,請學生分別說一說從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圖片,請學生說一說哪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樣子,在學生的頭腦中進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樣的知識應用中體驗成功。
四、課堂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哪位同學表現(xiàn)最好,好在哪里?
五、隨堂練習
教學反思:
小學觀察教案2
教學內(nèi)容:
觀察5個或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教學目標:
1、通過從下面、上面以及不同側(cè)面觀察5個或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jīng)驗,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guān)系。
2、使學生主動參與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直觀和有條理的思考,發(fā)展空間觀察。
3、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關(guān)系。
教學重點:
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jīng)驗
教學難點:
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學具盒
教學思路:
一、導入新課:
出示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讓學生觀察,說說從下面、側(cè)面和上面看到的視圖。
接著追問:還可以怎樣擺?
二、探究新知:
讓學生試一試,再看一看。
學生分組展示不同的擺法。
集體交流:你能找到擺的方法嗎?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在原來物體的前面或后面,與原來的某一個正方體對齊著放一個都是正確的。
小學觀察教案3
教學目標:
1、從不同方向觀察由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并能描述看到的形狀。
2、能辨認從同一方向觀察不同的物體得到的形狀。
教學重點:
認識到從不同位置觀察拼擺的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能辨認從前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正方體木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遷移,預習新課。(課件出示)
1、由兩個小正方體組成以下圖形,畫出從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圖形。
第二單元第1課時觀察物體(一)導學案
問,從這三面看到的圖形的形狀一樣嗎?也就是說從不同的方面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引入課題,這節(jié)課學習“觀察物體”。
2、課堂預習。
請同學們仔細看課本13頁,請你拿出自帶的4個小正方體木塊,進行拼組,然后帶著以下問題進行觀察學習。
1、我們要從多角度觀察物體,通常我們從幾個方向觀察物體?
2、在觀察物體的時候,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每個面的形狀一樣嗎?
3、請你把能觀察到的面的形狀畫在格子圖上,并注明看的位置。
4、我們分別不同的位置觀察了拼成的立體圖形,對于你畫出的觀察結(jié)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二、自我檢測。(課件出示)
1、填一填。
從前面、左面和上面觀察由小正方體組成的不同的圖形,結(jié)果可能(),也可能()。
2、連一連。
第二單元第1課時觀察物體(一)導學案
三、預估問題。
1、觀察我們擺放的組合立體圖形,從不同的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一樣嗎?分別是什么圖形?
2、同樣都是用相同的4塊小正方體拼成的立體圖形,為什么你們從前面、上面、側(cè)面畫出的形狀不同呢?
3、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怎么樣?
四、預設解惑。
請同學們拿出在預習的過程中,通過擺立體圖形畫出的格子圖,我們共同交流。
1、同學們在實物圖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出示從前面、上面、側(cè)面看到的圖形,2、師把同學們的作品進行總結(jié):(課件演示)
第二單元第1課時觀察物體(一)導學案
3、通過剛才同學們的作品,我們是如何畫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圖形呢?有什么方法嗎?同桌討論一下。
(1)集體交流
。3)方法提煉
先確定集合體的長、寬、高,從正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長和高這兩個要素;
從上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長和寬這兩個要素;
從左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寬和高這兩個要素。
五、引導小結(jié)。
1、同學們,通過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獲嗎?
2、師:宋代大詩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你會背嗎?
3、師:這首詩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釋一下嗎?
4、問:請你結(jié)合這首詩,再想一想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有什么想法?
六、針對性作業(yè)。
1、課本13頁做一做,練習四1至3題。
2、《配練》上的1至3題。
小學觀察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認真組織拼擺,觀察和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體會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視圖的不同擺法,從不
同位置觀察不同的物體可能看到的視圖,以提升學生對實物及視圖進行轉(zhuǎn)化的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的不同視圖,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用4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分別將它拼擺成以下形狀。
請同學們分別說說它們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別看到了什么形狀?
2、指出:剛才的形狀分別是由4個大小不同的正方體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擺的.方法,觀察的位置不同,我們在各個面看到
的形狀也不太相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拼擺,進一步學會如何觀察物體。
二、教學新課
1、剛才我拉用4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擺成了這個形狀。
、畔胍幌耄藭r從正面看,你看到什么?
、铺釂枺喝绻藭r再添加一個小正方體,放在什么位置不影響正面看到的形狀?你想怎么擺?
、侵该麉R報,并分別演示,啟發(fā)學生再想一想還有些什么其他擺法。
⑷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想一想,這幾種辦法擺放后,從正面看到的形狀不變,再添加一個正方體擺放時有什么規(guī)律?
指出:在原來物體的前面或后面,與原來的某一個正方體對齊著放一個都可以。
、烧垖W生們仔細從上面?zhèn)让嬗^察,提問:這時看到的形狀與剛才一開始的形狀一樣嗎?
小結(jié):由于觀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狀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觀察不同的形狀,卻是可能相同的。
2、教學試一試:
先還原成以上形狀。
、努F(xiàn)在這里的幾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從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狀?
組織討論:如果從上面看形狀不變,再添加一個可以擺在哪兒?
學生們分組討論并操作。
指名匯報,交流想法并擺一擺。
提問:此時再分別從正面、側(cè)面觀察,你們看到的形狀一樣嗎?為什么?
⑵還原之后,讓學生從側(cè)面看一年,記住你所看到的。
提問思考:如果從側(cè)面看形狀不變,再添一個可以擺在哪兒?
學生分組討論并操作。指名交流匯報并擺一擺
提問:相懷想,如果此時你從其它幾個方面去觀察,看到的形狀會一樣嗎?為什么?
⑶小結(jié):觀察物體時,在同一個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視圖可能有不同的擺法,而從不同位置觀察不同的物體可能有相同的
視圖,但也可能不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懦鍪緢D并說明要求
⑵學生獨立完成,如學生有困難可讓學生先擺一擺⑶集體訂正。
2、“想想做做”第2題右邊兩題。
、虐匆笳埻瑢W們先照著樣子擺一擺。⑵請學生們依次從正面?zhèn)让婧蜕厦嬗^察。
、窃僬埻瑢W們同時從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讓學生們比一比在同一個方位看到的形狀是不是一樣的。
3、“想想做做”第3題。
⑴獨立完成⑵分組匯報。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全班交流,如果學生感到困難,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
四、全課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家庭作業(yè)書觀察物體地一課時練習。
小學觀察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數(shù)學第三冊第67、70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cè)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并初步學會根據(jù)看到的不同形狀正確地判斷觀察者所在的位置。
3、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能辨別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玩具汽車若干輛、學生每四人一組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感知
1、從學生喜愛的游戲入手(猜一猜)
(1)(課件出示)
幾張動物圖片,遮住他們的一部分,請學生猜是什么動物?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動物的紙片,問學生是怎么猜的?
2、導入新課
師:剛才你們看見了動物的不同部分,猜得很棒!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從不同位置觀察一個物體,你看到了什么?(揭示課題)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思考:要觀察物體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觀察呢?
學生自由發(fā)?
師生共同得出:可以從正面、側(cè)面、背面去觀察一個物體。
2、學生活動
。1)師:請小朋友拿出汽車玩具放在桌面上,說說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到的汽車是怎么樣的?
小組匯報:
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頭,有車燈和窗戶;
我看到的它的是車尾……
。2)畫出自己看到的汽車形狀。
師:下面我們來一個畫畫比賽,看誰能把自己看到的汽車形狀簡單而又比較準確得畫出來。
小組活動
。3)展示圖片,小組交流。
師:請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畫,說說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
。4)思考匯報:
師:咦,真奇怪!大家明明畫的是同一個物體,為什么畫出來的卻不一樣呢?有想法了,可以和同伴互相說一說。
(指名回答,集體交流)
得出:因為每組四人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只看到了物體的某一個面,所以看到的畫面是不同的。
。5)學生個體活動,再次感知。
a、交換位置,再觀察,你所看到的和別的小朋友畫的'是否一樣。
b、拿出自己喜歡的玩具,從不同的方向去觀察,把你看到的說給旁邊的同學聽。
。6)總結(jié)
師:通過我們剛才的活動,誰能發(fā)現(xiàn)在觀察物體時有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
。ㄓ^察物體時,隨著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可能不同。)
再次提出疑問:要想全面地了解一個物體,我們應該怎么做?
得出:要從各個角度,不同方向去觀察。
三、聯(lián)系實際,應用拓展
1、(課件出示)三個小朋友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只恐龍玩具。
提問: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2、看一看、連一連
請每組小朋友把自己的數(shù)學書放在一起,理成一摞。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一看,你看到了數(shù)學書的哪一面?和上面哪個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樣的?
。ㄕn件出示書本第67面的做一做。)
3、擺一擺、看一看
師:今天小朋友表現(xiàn)得很出色,老師送給每人一份禮物,在自己的抽屜里找一找吧。咳艘粋正方體)
師:我們都玩過搭積木的游戲,這四個正方體就可以拼擺成不同的圖形,F(xiàn)在老師提個小要求,大家拼擺成的這個圖形,必須是從正面看能看到四個面,從上面看能看到三個面,從側(cè)面看只能看到兩個面。(師板書)
你能擺出這個圖形嗎?
先想一想它的形狀,四人合作試著擺一擺。擺好后,再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檢查你擺的是否符合老師的要求。
四、課堂小結(jié),互相評價
師:請小朋友回憶一下,今天你又學會了什么?你認為哪些同學表現(xiàn)比較好,為什么?自己表現(xiàn)如何呢?
小學觀察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結(jié)果是不同的。
三、教學難點:
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學具準備:
學生每人一個玩具
六、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
1、出示一個六個面顏色都不同的正方形,讓學生在某一位置觀察這個正方形,問學生最都能看到幾個面的顏色,要看到其他幾個面的顏色,怎么辦?
2、講述“盲人摸象”的故事。
師:“為什么每個人得到的結(jié)果不同呢?”
學生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師:那么為什么會不一樣呢?你同意誰的結(jié)論?
生:他們四人都不對,因為只摸到了一部分,不全面。
師:對呀!這四個人得到的結(jié)論都不是全面的。為什么呀?
生:他們四個人都是從各自的角度上摸的?
師:要全面的了解一個物體的特征,必須要全面的`去觀察這個物體,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綜合無分析把握這個物體的形狀和特點。我們本節(jié)課就來學習觀察物體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
探索新知:
1、觀察物體
。1)出示鬧鐘,(放在學生中間)分組進行。讓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位置同時觀察。
。2)學生活動,觀察物體
師:“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看到的物體形狀。(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1:因為我在鬧鐘的前面。
生2:因為我在鬧鐘的后面。
生3:因為我在鬧鐘的左邊。
生4:因為我在鬧鐘的右邊。
師:我們每一個人只看到一種結(jié)果,你相信別人的結(jié)果嗎?真是這樣嗎?
學生交換位置觀察,再交流一下(注意自己的觀察位置)
。3)師:通過剛才的不同觀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沒一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
生: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都不一樣。
生:沒一個物體都不一樣,有好多形狀。
師:是這個物體不一樣嗎?
生:不對,是我們?nèi)丝吹酿I位置不一樣。
師生小結(jié):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結(jié)果是不同。
(4)教學例1(多媒體出示)
師:誰能說一說圖中恐龍的三個圖形分別是誰看到的?
學生分組討論,并說明理由。
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應用拓展:
1、多媒體課件出示圖:桌上放著一個茶壺,四位同學從各自的角度觀察。
(出示茶壺四個方向看到的圖形)請指出下面四幅圖分別是哪位同學看到的。
2、小組活動進行觀察
67頁“做一做”中的活動。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數(shù)學課本直接進行操作,每個小組成員先從某一角度看這摞書,然后交換位置看一看。最后,在教科書上進行連線。
鞏固新知:
1、每個學生從各自的方向觀察自己的玩具,說一說看到的玩具有什么不同。請幾個學生說給全班同學聽。注意:“我在它的(位置),我看到了(形狀)”
2、小組活動鞏固知識:任選小組成員中的一個玩具,放在桌子中間,說一說從自己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樣子。
a: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
b: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
應用總結(jié):
師:那么“盲人摸象”故事中的四個人的說法對嗎?他們四個人怎樣說,才是正確的?
生1:應該說:“大象的腿像一根柱子!
生2:應該說:“大象的耳朵像一把扇子!
生3:應該說:“大象的尾巴像一條蛇!薄。
師:你們還可以怎樣說呢?
生:大象的鼻子像水管。
生:大象的身子像小山。
師:他們?nèi)绻@樣說,你還笑他們嗎?
生:不笑了,他們只是從一個角度來說的。
課堂小結(jié):
1、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告訴同學們好嗎?
2、如果讓你去觀察一個物體你用怎樣的方法觀察呢/
通過小結(jié)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對的,對一個物體應全面的觀察。
反思:
略
小學觀察教案7
教學目的:
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物體。
2、能分辨較復雜物體不同角度所觀察的情況。
3、更一步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1、變形象思維為抽象思維。
2、明晰物體組合擺放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教具學具:
小正方體若干。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師出示由若干小正方體組合而成的正面圖形請學生們猜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合而成的`,并說明理由。師:看來要了解物體的真面目看一面是不夠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較復雜物體的觀察(板書)。
。ǘ┬率谡n
師出示四個小正方體按例3擺放在講臺上,以同方為單位,畫出其左面正面上面所觀察到的圖形,抽生展示并說明其理由。
。ㄈ╈柟叹毩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練習九1—3題。
。ㄋ模﹦邮植僮鳎季S拓展。
學生按老師要求擺小正方體。
。1)用5個小正方體擺從正面看到的圖形(你能擺出幾種不同的方法)。
。2)用四個小正方體擺出從正面看是,從左邊看也是的情況。
(3)根據(jù)下面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擺一擺,從正面看
從左面看也是
。ㄓ卸嗌俜N不同擺法,最少要用多少個小正方體,最多只能用多少個小正方體。)
五、課外作業(yè):練習九4—6。
【小學觀察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觀察物體的教案07-12
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教案11-09
觀察動物小學作文10-21
觀察螞蟻小學作文01-22
觀察物體數(shù)學教案03-25
[優(yōu)選]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教案01-05
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小學作文01-13
小學生觀察作文12-19
觀察小學作文(精選33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