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

從話語分析的角度研究手機短信

時間:2022-10-26 05:44:08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話語分析的角度研究手機短信

  我們知道大學要畢業(yè)之前會面臨一件事情,就是寫畢業(yè)論文!沒寫好不能畢業(yè)!這就苦惱了不少大學生了,畢業(yè)論文到底怎么寫呢?好了,話不多說,小編直接上范文,大家趕緊看看吧!

從話語分析的角度研究手機短信

  論文關鍵詞:手機短信 話語分析 合作原則

  論文摘要:手機短信作為現(xiàn)代交際的一種新的手段和方式,隨著現(xiàn)代通信方式的飛速發(fā)展已經成為一種具有時代特色的交際形式,本文試圖運用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的核心---合作原則來分析手機短息文本。根據(jù)手機短信文本自身的特點,來研究它在交際中的作用。

  手機短信話語文本主要是以手機為載體來傳遞信息、表達情感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書面言語作品。這種書面言語文本呈現(xiàn)出了富有特色的語言運用特征體系和行文規(guī)范。手機短信話語文本的形成是表達主體即發(fā)短信息者出于某種語用目的而創(chuàng)擬的,所以在語言運用方面有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手機短信是在有限的字數(shù)內利用現(xiàn)代傳播技術傳遞信息的一種新型語言文化現(xiàn)象。它存在字數(shù)的嚴格限制, 但是漢語的生動靈活和凝練文字、豐富內涵的各種修辭手法, 使得它絕境求生, 脫穎而出。它獨特的強勁優(yōu)勢和廣闊的涵蓋范圍, 給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當前的社會流行語中, 它的一支獨秀被人冠以“第五媒體”的美稱。而且它融合了人機傳播和大眾傳播的優(yōu)勢, 并以其特有的時尚號召力, 成為維系親情、友情、愛情的重要紐帶。

  手機短信的特點是其一其語言的生動性,短信文本的造句生動形象,獨具我們民族特有的睿智與幽默。短信文本大量使用了諧音、夸張、比喻、擬人、對偶、借代等修辭手法。在運用方面它呈現(xiàn)出了極大的自由性,既有對傳統(tǒng)文學樣式的借鑒、移植,又有別出心裁的獨創(chuàng),修辭技巧十分豐富,靈活多變。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梢哉f,手機短信的語言,豐富了現(xiàn)代漢語的詞匯寶庫,使人際交流的語言花樣翻新。手機短信的特點二是手機短信文體篇章短小精巧,它的語篇長度特征就是“短”。一般的手機設定中, 對短信的接收都有長度的限制, 從50字到150字不等。而根據(jù)內容, 短信息只要能傳達一個信息, 使接收方明白就可以, 所以不要求句子的完整性和語言的優(yōu)美,一般來說短信的平均話輪長度為8個字( 包括標點符號, 印刷符號, 一個英文單詞或英文縮寫算作一個字, 一個情感符號也算作一個字)。其三,手機短信還融合了各種文體的特點,呈現(xiàn)出兼容并包的語篇特征,它將詩歌體、散文體、戲劇對話、對聯(lián)式文體滲透進來。表現(xiàn)出了相當鮮活豐富的語言運用特色,短信文學帶來了文學的傳播方式和閱讀習慣的改變,也改變了文學的文體形式。比如篇幅精短、句式短促、排列形態(tài)特別,同時也改變了人類之間的交際方式,本文用話語分析的方法來研究手機短信,也是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短信文學,研究這種隨著手機通訊的出現(xiàn)而飛速發(fā)展的短信交際形式。

  話語分析形成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一門涉及哲學、社會學、心理學、認知科學和人工智能等學科的語言學分支學科。在 1967 年社會哲學家格賴斯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觀點,他認為人類在進行話語交談時都認同并遵循一種原則,并將其命名為合作原則,合作原則是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的核心。他對合作原則作了如下界定:“在談話過程的當前階段,你作為參加交談的一方在你的話輪中說出的話語應該是符合談話雙方共同認可的目標或方向的。”其具體內容表現(xiàn)為四條準則:1)量準則— 所說的話既包含又不超過交談所需的信息。2)質準則— 不要說虛假或是證據(jù)不足的話。3)關系準則— 話語要相互關聯(lián)、切中主題。4)方式準則— 話語要言簡意賅、避免歧義。顯然這四個準則應該是合作原則總則的展開,是總則的具體內容。準則里所蘊含的“合作”概念與總則中的“合作”概念應該是一致的。在我國,有關合作原則較為系統(tǒng)而全面的介紹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以程雨民《格賴斯的“會話含義”與有關的討論》一文為主要標志。此后的20年間,特別是90年代,圍繞合作原則展開的研究與討論尤其活躍。

  手機短信作為一種特殊的交際平臺,也是要遵循交際的基本原則,但是手機短信因其交際途徑和使用語境的影響具有自身的特點。手機短信由于收到手機通訊條件的原因,每條都會有數(shù)量的限制。因此手機短信嚴格遵守在盡量短小的范圍內表達更多的信息,有些象電報,不過沒有電報字數(shù)限制的那么嚴格。手機短信話語文本也是以準確傳遞語意信息為基本語用目的的,其行文受手機屏幕空間限制,一般允許打出70個左右的漢字,再加上發(fā)短信息時手機自身時間的設定等原因,這些客觀上的條件不允許表達主體像一般的寫作那樣面面俱到。另外,發(fā)短信息的行為一般是發(fā)生在朋友、同學、同事等關系較好的言語交際對象之間,所以也就不太注重形式問題,只要把要說的事情說清楚就可以了,這也是短信息話語文本中構成要素省略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手機短息在信息交際的過程中遵守合作原則中的量準則,這種原則的實現(xiàn)是受到現(xiàn)代化的物質載體的制約。

  例如:我們下午在哪里見面?

  學校門口

  星期三的課在哪個教師上?

  主樓203

  這種交際方式符合量準側所要求的內容,它包含需要的信息而且說的話不超出需要的信息。在交際中簡潔明了,沒有多余的信息和成分。行文時該省則省,能簡就簡。

  手機短信文本運用大量的修辭手法來達到一種幽默詼諧的目的。在短信文本中運用語音、詞匯的相關性營造出一種語境而產生歧義。發(fā)送者在編寫時故意把關鍵的部分暫時保留一下,使接受者產生歧義或疑義,然后把關鍵部分說出來,進而收到幽默、曲折、引人入勝的效果。手機短信中運用這種手法的方式是,往往先作肯定,給接受者一個心理預期,結果卻與前面的心理預期意思相離或相悖,從而讓接收者的期望與發(fā)送者的意圖發(fā)生偏離,對比之下,形成反差,產生幽默。

  例如:我和我媽說了:我喜歡你!經過和你這么長時間的相處,我感覺已經離不開你了,我想讓你上我家來,能天天陪伴我!可我媽不同意,她說:家里不準養(yǎng)小狗!

  這則短信暫時保留了關鍵性的話語“小狗”,使得聽話者所得信息出現(xiàn)中斷,從而產生語義聯(lián)想和心理期待———一般容易理解為感情表白。待到表達者最后給出關鍵性詞語,才讓信息傳遞得以繼續(xù),并糾正了前面的歧義聯(lián)想和期待,同時也達到了一種幽默詼諧的效果。這就是手機短信歧義。這種現(xiàn)象在手機短信中經常出現(xiàn),它違背了合作原則中的方式準則,方式準則要求說話要清楚明白,特別是避免表達晦澀,避免歧義,要簡潔要有條理。合作原則的要求是通過你正交談的目的方向,在交談的現(xiàn)階段,使你說的話符合需要。但是在分析短信文本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人們的交際中無法完全符合四條準則,尤其是在手機短信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歧義。

  歧義是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與節(jié)約性相互作用的產物,短信文本利用漢語語音的雙關性產生的雙關歧義是短信文本歧義的一個突出的類型。雙關歧義的形成通常是作者為達到某種藝術效果,故意使話語含混不清,從而違背合作原則中相關準則的結果。作為接受者在準確推斷原語的話語含義和成功再現(xiàn)原語的雙關歧義的過程中,都必須努力遵循合作原則。雙關歧義就是說話者或發(fā)送者違反方式或量等準則而形成的一種積極的歧義現(xiàn)象。

  例如:《暗思竹》暗思竹,暗思透非竹。末溫花,枝繪池。暗在竹眷株,好池誘瀾座。

  這條短信表面語義寫的是竹子,深層語義卻是寫豬。編寫者通過諧音的方式將其所要表達的“俺是豬”悄悄地隱藏在“暗思竹”中,接受者一開始不明其意,等明白后已經掉進了編寫者的陷阱。全文的深層語義是:俺是豬,俺是頭肥豬。沒文化,只會吃。俺在豬圈住,好吃又懶做。格萊斯認為,人們在交際活動中是遵守“合作原則”的。說話人的話語應當是相關的,真實的,信息量適度的,簡明的。這樣,當說話人的話語明顯違背合作原則時,就會引起聽話人的注意,并促使他通過邏輯推理“尋找”出說話人的真正含義來。正是由于聽話者遵循這個方式才可能構造出雙關歧義,這種歧義是指用一個詞語、一個句子或一個語言片段同時關顧兩個事物、表達雙重意思,一個是表面的,另一個是隱含的,好像“一箭雙雕”、“一舉兩得”,不過在雙重意思中往往還是以沒有說出來的那個意思為主。因此,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正好違背了合作原則中的方式準則,因為它似乎總是給讀者提供一個模棱兩可的含義。它是作者有意顯露、讀者努力猜測的一種歧義。而交際雙方都要按照合作原則從事才能造成和領會其中的奧妙。所以這種諧音雙關歧義是它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條件構成表里兩層意思,從而產生表意婉曲、情趣幽默、隱含諷喻的修辭效果。

  手機短信充分利用現(xiàn)代的傳播方式, 對象不分年齡, 不受地域限制, 方便、快捷、廉價、私密性好。它減少了因距離和時間等因素所造成的麻煩和障礙,從而改變了過去傳統(tǒng)的交際方式,塑造了全新的人際交往模式。伴隨著這種方式出現(xiàn)的手機短信在語篇結構和詞語運用方面體現(xiàn)出一定的模式和特色。本文通過對手機短信文本的話語分析發(fā)現(xiàn)人們在利用手機短信進行交際的特點。它根據(jù)使用環(huán)境的不同有時遵守合作原則,有時違反合作原則。隨著手機普及, 通過手機短信進行交際逐漸成為了人們進行溝通的一種新的方式, 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相信對手機短信的研究會有助于這種通信方式更好的為人類交際服務。

  參考文獻

  1.劉亞軍.《短信:穿越社會階層的文化現(xiàn)象》,文匯讀書周報,2003-06-04.

  2. 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高名凱譯,商務出版社,1980

【從話語分析的角度研究手機短信】相關文章:

角度的作文04-23

換個角度作文11-08

手機拍攝技巧與角度11-14

手機短信祝福語09-21

換個角度看問題作文05-16

換個角度看風景作文09-23

【精品】換個角度作文15篇12-04

多角度看問題的作文02-13

換一個角度作文02-22

換個角度作文(通用50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