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自考醫(yī)學專業(yè)論文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在結腸鏡檢查的應用

時間:2022-10-05 23:31:01 自考醫(yī)學專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在結腸鏡檢查的應用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在結腸鏡檢查的應用【1】

  【摘要】 目的 觀察靜脈麻醉后行腸鏡檢查病人的依從性及對腸鏡操作的影響。

  方法 將68例病人隨機分成藥物組(35例,異丙酚復合芬太尼靜脈麻醉)和對照組(33例,未給予任何鎮(zhèn)靜和鎮(zhèn)痛藥物的常規(guī)操作),記錄兩組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5min的心率、血壓、氧飽和度、操作時間,是否完成腸鏡,患者的滿意度以及檢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結果 兩組間成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結論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靜脈麻醉輔助腸鏡可增加病人的依從性,減少病人痛苦,但不能縮短操作時間及提高檢查成功率。

  【關鍵詞】 結腸鏡 異丙酚 芬太尼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將因各種下消化道癥狀來我院行腸鏡檢查的門診和住院病人隨機分為藥物組和對照組,藥物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齡(52.42±15.48)歲,體重(59.80±10.53)kg;對照組33例,男15例,女18例,平均年齡(52.37±12.69)歲,體重(60.73±10.85)kg。

  兩組年齡、體重無統(tǒng)計學差異,所有病人在檢查前均要詢問其有無心肺疾病,尤其是急性咽喉炎的病史(慎用全麻),有無腹部和盆腔手術史以及行腸鏡檢查的主要原因。

  為防止因麻醉引起的意外情況,在腸鏡室內(nèi)備急救設備以及物品。

  1.2 方法

  藥物組病人術前建立靜脈通道,直至檢查結束病人清醒為止,檢查前靜脈推注芬太尼0.5~0.75mg,2分鐘后靜脈推注異丙酚1~1.5mg/kg,病人進入睡眠狀態(tài)并睫毛反射消失后,腸鏡醫(yī)生開始進行檢查,操作過程中根據(jù)病人情況(譬如病人清醒和因牽拉導致病人不自主動作增多)追加劑量,一般一次追加異丙酚20~30mg,以最小的劑量維持病人的睡眠狀態(tài),當腸鏡到達回盲部時,一般不再追加劑量,檢查結束時大多數(shù)病人可清醒。

  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方法進行操作。

  對兩組病人在操作前,開始及操作結束后5min的心率、血壓及血氧飽和度進行檢測,并記錄操作時間、是否完成內(nèi)鏡、病人的滿意程度以及檢查過程中不良反應。

  藥物組檢查結束后觀察30min左右,確認病人完全清醒,并有自主活動能力,由家屬陪同離院,告之24小時之內(nèi)不能做精細操作,例如:駕駛機動車輛。

  1.3 統(tǒng)計方法

  t檢驗,并以P<0.05作為統(tǒng)計學差異標準。

  2 結果

  藥物組共35例,除3例因大便太多,2例因腫瘤導致腸腔狹窄,1例因腸管粘連無法完成檢查外,其余均順利完成腸鏡,檢查成功率為82.86%。

  對照組33例,完成檢查28例,其中2例因大便太多,3例因腫瘤導致腸腔狹窄,檢查成功率為84.85%。

  兩者無統(tǒng)計學差異。

  兩組患者在進行腸鏡檢查時均出現(xiàn)心率的減慢,藥物組更加明顯,這可能與檢查時腹脹及牽拉腸系膜導致的迷走神經(jīng)反射有關,另一方面異丙酚和芬太尼又加劇了心率的減慢,操作過程中藥物組患者大多會出現(xiàn)血壓的下降,給予阿托品0.3mg和/或麻黃素6mg后一般皆能恢復,對照組血壓和心率有明顯升高趨勢,藥物組患者心率及血壓均低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藥物組患者在術中常規(guī)給予面罩吸氧,操作過程中氧飽和度基本可維持在99%~100%,3例患者出現(xiàn)明顯的自主呼吸抑制,2例患者出現(xiàn)嗆咳,2例病人的氧飽和度下降到90%以下,停止操作加壓面罩給氧后好轉(zhuǎn),完成操作。

  氧飽和度在操作前、中、后無明顯變化。

  操作前及操作后藥物組與對照組對比心率、血壓及氧飽和度無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檢查前、中、后的心率、血壓及氧飽和度的變化(略)注:*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藥物組操作時間為(7.8±2.4)min,而對照組為(7.4±2.1)min,兩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對檢查的滿意程度上,藥物組評價為滿意34例,一般1例,而對照組為滿意15例,一般14例,不滿意者4例。

  藥物組的滿意程度遠遠高于對照組。

  藥物組患者在操作過程中因處于麻醉狀態(tài),無腹痛及惡心等癥狀,檢查結束后患者通常感到輕微腹脹和頭昏,休息30分鐘到1小時左右后即可好轉(zhuǎn)離院,有1例患者出現(xiàn)畏寒、發(fā)抖,觀察數(shù)分鐘后緩解。

  3例患者出現(xiàn)興奮癥狀,未給予任何處置自行好轉(zhuǎn)。

  對照組有4例在操作時出現(xiàn)劇烈腹痛、出汗、惡心等癥狀,其中1例因疼痛勉強完成腸鏡,操作時間為45分鐘。

  兩組均無腸穿孔等并發(fā)癥。

  3 討論

  經(jīng)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靜脈麻醉后進行腸鏡檢查,檢查過程中無任何痛苦,但是靜脈麻醉并沒有縮短操作時間,兩組的檢查成功率也沒有明顯差別,筆者認為靜脈麻醉對于操作本身無太大的幫助,這主要取決于內(nèi)鏡醫(yī)生的操作水平和熟練程度。

  文獻報道在靜脈麻醉過程中最常碰到的副反應是氧飽和度的下降,過去的數(shù)據(jù)表明有80%的患者在麻醉行腸鏡檢查時出現(xiàn)低氧血癥[1],但在本組實驗中,采用異丙酚復合芬太尼的方法,并且常規(guī)給予麻醉病人面罩吸氧,故未見明顯的氧飽和度下降,有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一過性的自主性呼吸抑制,加大吸氧濃度以及托起下頜后好轉(zhuǎn),這可能與異丙酚復合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有關。

  結腸鏡檢查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是血管迷走神經(jīng)反射,其主要表現(xiàn)是低血壓、心動過緩、惡心、皮膚蒼白以及出汗等,學者普遍認為這是由于操作時的疼痛,腸道內(nèi)充氣以及腸系膜的牽拉所致。

  應用異丙酚復合芬太尼作靜脈麻醉后患者血壓、心率的下降較常規(guī)操作者更為明顯,但作用時間較短,給予麻黃素和阿托品后可緩解。

  由此可見,異丙酚對于心血管系統(tǒng)有短暫的影響,但不會影響腸鏡的操作。

  注意術前血容量的補充,該種檢查以老年人多見,經(jīng)常是多天不進食,靠靜脈營養(yǎng)維持,檢查前上午還要用甘露醇潔凈腸道,病人脫水的程度是可想而知。

  在這種情況下靜脈給予芬太尼和快速注射異丙酚容易造成血壓下降的程度超過病人可以忍受的范圍[2],所以提前輸注500~1000ml林格式液,對于術中的麻醉平穩(wěn)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組有3例病人清醒后表現(xiàn)為興奮狀態(tài),多語,可能與檢查中麻醉偏淺有關。

  所以不應該為了讓病人及早清醒而減少用藥,導致檢查中病人知曉以及出現(xiàn)與淺麻醉有關的并發(fā)癥例如:血壓升高、心率快、屏氣、喉痙攣等等。

  如果是門診病人,麻醉清醒后還應該再在恢復室恢復30~60分鐘,并且有病人家屬陪同,防止出現(xiàn)意外。

  門診病人在麻醉清醒后24小時內(nèi)不宜做精細操作,例如駕駛機動車輛等活動。

  在本實驗中,兩組病人均無穿孔發(fā)生,但麻醉后患者反應性減弱,如暴力插鏡,易引起穿孔,檢查時應加以注意,異丙酚是一種新型快速短效的靜脈全麻藥[3],其特點是起效快、持續(xù)時間短暫、蘇醒迅速、不良反應少,缺點是鎮(zhèn)痛不確切。

  應用異丙酚復合芬太尼麻醉輔助腸鏡檢查,可明顯減輕病人的痛苦,盡管對病人的心血管系統(tǒng)有短暫的影響,但一般對身體無害,這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腸鏡,對于普及結腸鏡檢查有一定的益處,也為腸鏡下治療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xiàn)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441-1457;965-970

  [2]吳群林,張興安.年齡對異丙酚藥效學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1,3(21):146-148

  舒芬太尼復合異丙酚麻醉在結腸鏡診治中的應用觀察【2】

  【摘要】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復合異丙酚麻醉在結腸鏡診治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70例患者, 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實驗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復合異丙酚進行麻醉, 對照組患者僅采用異丙酚進行麻醉, 密切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和異丙酚的用量。

  結果 兩組患者在麻醉后全部順利完成了結腸鏡診療,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的平均血壓、心率、呼吸率以及血氧飽和度在診療開始時相對于麻醉前均有下降, 但兩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例數(shù)占5.88%, 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例數(shù)占15.29%, 其兩組患者的恢復時間、異丙酚用量、術后不良反應對比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采用舒芬太尼復合異丙酚麻醉在結腸鏡診治中有良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 舒芬太尼;異丙酚;結腸鏡;麻醉

  結腸鏡診療是一種臨床常用的診療方法, 其廣泛應用于臨床結腸炎、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檢查。

  但由于在實際操作中, 患者會因疼痛、焦慮等原因而對其產(chǎn)生排斥, 給診療帶來不便, 因此在進行結腸鏡檢查時一般會采取麻醉手段, 從而減輕患者的疼痛感[1]。

  舒芬太尼屬于一種新的鎮(zhèn)痛藥, 在臨床上應用相對較少, 為進一步了解其鎮(zhèn)痛效果和可能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 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鄉(xiāng)市延津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70例患者, 對其進行對比分析,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70例患者, 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其中實驗組男43例, 女42例, 年齡23~72歲, 平均年齡(46.7±3.8)歲;對照組男47例, 女38例, 年齡22~68歲, 平均年齡(45.6±4.1)歲。

  兩組患者均無精神疾病, 積極自愿配合本次研究, 無嚴重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 無處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婦女, 無肝腎功能不全者。

  且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分類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術前禁食水7 h, 麻醉前半小時肌內(nèi)注射10 mg山莨菪堿。

  建立靜脈通路后囑患者取左側(cè)臥位, 給予常規(guī)監(jiān)測, 使用面罩吸氧的流量控制在2~3 L/min。

  實驗組患者先后靜脈注射0.15 μg/kg的舒芬太尼和1 mg/kg的異丙酚, 兩種藥物注射間隔為1 min;對照組患者僅靜脈注射2 mg/(kg·min)的異丙酚, 待患者完全入睡, 呼喚不應后進行結腸鏡治療, 術中采用微量泵控異丙酚0.3 mg/(kg·min), 密切觀察患者情況, 隨時調(diào)整藥物劑量。

  術后退出結腸鏡至回盲部時可停止用藥[2]。

  1. 3 觀察指標 密切觀察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的平均血壓、心率、呼吸率以及血氧飽和度, 同時記錄兩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不良反應、異丙酚用量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處理, 利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 利用t檢驗和χ2檢驗計算P值,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麻醉后全部順利完成了結腸鏡診療,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的平均血壓、心率、呼吸率以及血氧飽和度在診療開始時相對于麻醉前均有下降, 但兩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其具體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具體見表1;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例數(shù)占5.88%, 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例數(shù)占15.29%, 其兩組患者的恢復時間、異丙酚用量、術后不良反應對比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無痛胃腸鏡檢查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中, 由于其所受痛苦小、不良反應小而受到大部分患者的歡迎。

  其具體方法是使患者在接受檢查前使用一種或以上能夠有效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藥物, 從而達到理想的鎮(zhèn)痛效果。

  異丙酚是近年來新發(fā)現(xiàn)的一種全身麻醉品, 與傳統(tǒng)麻醉品相比, 其特點是起效快、持續(xù)時間短, 從而縮短了回復時間, 不良反應少, 蘇醒平穩(wěn)。

  特別適用于胃鏡、人工流產(chǎn)等短小手術。

  研究發(fā)現(xiàn)異丙酚的半衰期短、代謝消除迅速, 其可控性強, 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新型麻醉品物。

  而舒芬太尼是一種新型麻醉品, 相關報道較少, 為明確其麻醉效果和不良反應, 筆者進行本次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本次研究中的兩組患者在麻醉后全部順利完成了結腸鏡診療,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的平均血壓、心率、呼吸率以及血氧飽和度在診療開始時相對于麻醉前均有下降, 但兩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例數(shù)占5.88%, 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例數(shù)占15.29%, 其兩組患者的恢復時間、異丙酚用量、術后不良反應對比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數(shù)據(jù)證明采用舒芬太尼復合異丙酚麻醉在結腸鏡診治中有良好的應用效果,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歐才好, 邱桂梅, 梁愛霞, 等. 異丙酚靜脈麻醉輔助胃鏡檢查的臨床研究.中國當代醫(yī)藥, 2009, 16(1):31-32.

  [2] 李慶陽.舒芬太尼聯(lián)合異丙酚應用于結腸鏡的臨床研究.內(nèi)蒙古中醫(yī)學雜志, 2009, 41(2):171-172.

  [3] 安素媛, 佟凱.舒芬太尼復合異丙酚麻醉用于無痛結腸鏡診療的臨床觀察.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0, 7(1):74-75.

  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在無痛結腸鏡檢查中的應用【3】

  摘 要 目的:觀察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應用于無痛結腸鏡檢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60例擇期行纖維結腸鏡檢查的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分別行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和單純丙泊酚麻醉,觀察麻醉效果,記錄注藥前(T0)、術中(T1)及蘇醒時(T2)患者血壓(BP)、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的變化,丙泊酚的總用量及蘇醒時間。

  結果:試驗組麻醉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P<0.01);對照組BP、SpO2明顯降低,與試驗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試驗組丙泊酚用量少于對照組用量,兩組比較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1);試驗組蘇醒時間比對照組短,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呼吸抑制和血壓下降的發(fā)生率對照組均高于試驗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結論: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結腸鏡檢查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小,是一種較理想的麻醉方式。

  關鍵詞 丙泊酚 瑞芬太尼 結腸鏡檢查

  纖維結腸鏡檢查是臨床上用于腸道疾病早期診斷、治療的常用方法,但由于肛門皮膚黏膜的高敏感性以及推進結腸鏡時的氣體膨脹和機械牽拉,常使患者因劇烈的疼痛而不能耐受,嚴重者或因血流動力學劇烈波動而導致心血管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

  單純丙泊酚麻醉因為鎮(zhèn)痛作用弱,導致患者術中躁動,術后腹痛的發(fā)生率高,而盲目增加丙泊酚用量,又容易引起呼吸抑制和循環(huán)抑制,延長蘇醒時間,增加麻醉風險。

  瑞芬太尼為新型短效μ-受體激動劑,鎮(zhèn)痛作用強,起效和消除迅速,本研究觀察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下無痛結腸鏡檢查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應,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6月至12月行無痛結腸鏡檢查的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齡25~65歲,體重48~75 kg,ASA分級Ⅰ~Ⅱ級,排除有困難氣道、藥物過敏史、嚴重高血壓病史以及心臟、肺、腦、肝臟、腎臟等重要臟器疾病史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資料具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常規(guī)禁飲、禁食、清潔腸道,無術前用藥。

  入內(nèi)窺鏡室建立靜脈輸液通路,取左側(cè)臥位,中流量鼻導管吸氧,準備好并且仔細檢查麻醉機、麻醉面罩、緊急氣管插管裝備和急救藥品,連續(xù)監(jiān)測血壓(BP)、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

  試驗組靜脈緩慢推注瑞芬太尼0.6~0.8 μg/kg,接著緩慢推注丙泊酚1.0~2.0 mg/kg,對照組靜脈推注丙泊酚2~2.5 mg/kg,20~25 s內(nèi)勻速推完。

  兩組均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穩(wěn)后開始進鏡檢查。

  術中根據(jù)患者的HR、BP和體動反應判斷麻醉深度,追加麻醉品維持適當?shù)穆樽砩疃,試驗組可追加瑞芬太尼20~30 μg,對照組可追加丙泊酚0.3~0.5 mg/kg。

  術中如出現(xiàn)一過性呼吸抑制,當SpO2<90%時,則采用密閉面罩加壓給氧和手控輔助呼吸糾正缺氧至患者呼吸恢復正常,如血壓下降低于基礎值30%,可靜脈注射麻黃堿5~10 mg,心率減慢至55次/min以下時給予阿托品0.2~0.25 mg單次靜脈注射,腸鏡到達回盲部準備退鏡時停藥。

  結腸鏡檢查結束后將患者送至恢復室,監(jiān)護至患者意識完全清醒,生命體征平穩(wěn),無頭暈、惡心、嘔吐,在成人陪同下離院。

  1.3 觀察指標

  入室連續(xù)監(jiān)測BP、HR、SpO2,比較注藥前、術中和蘇醒時的變化;觀察術中的肢動反應,肢動反應分3級:1級,無肢體活動;2級,肢體無意識活動,不影響檢查操作;3級,肢體有目的的活動,不能進行檢查;由麻醉醫(yī)師和結腸鏡檢查醫(yī)師評估麻醉效果;記錄丙泊酚用量和蘇醒時間。

  1.4 不良反應觀察

  觀察術中有無發(fā)生呼吸抑制、血壓下降或迷走神經(jīng)反射等情況。

  1.5 統(tǒng)計處理

  應用SPSS 13.0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組內(nèi)比較采用方差檢驗,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

  2 結果

  2.1 麻醉效果

  試驗組麻醉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P<0.01),肢動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結果見表1。

  2.2 麻醉安全性

  對比兩組患者在注藥前(T0)、術中(T1)和蘇醒時(T2)的BP、HR和SpO2變化:T0時兩組SBP、DBP、HR和SpO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T1時對照組與試驗組比較,BP、SpO2明顯降低,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兩組hr和spo2均稍有下降,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2.3 丙泊酚用量和蘇醒時間

  試驗組丙泊酚用量(85.5±12.6)mg,對照組用量(162.8±15.5)mg,兩組比較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試驗組蘇醒時間(2.5±0.36)min,對照組蘇醒時間(4.06±0.74)min,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2.4 不良反應

  呼吸抑制和血壓下降的發(fā)生率對照組均高于試驗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迷走神經(jīng)反射的發(fā)生率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見表3。

  3 討論

  結腸鏡檢查有利于腸道疾病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為了保證檢查過程的安全、舒適和減少并發(fā)癥,無痛技術日益普及。

  理想的麻醉應該操作簡便、效果滿意、蘇醒迅速、無并發(fā)癥、蘇醒即可自行離院。

  丙泊酚是作用時間短、麻醉效果確切、安全有效的靜脈麻醉品,但鎮(zhèn)痛效果弱[1],常用于門診無痛檢查及短小手術的麻醉[2]。

  結腸鏡檢查中,結腸鏡在通過脾曲和肝曲等部位時產(chǎn)生強刺激,單純應用丙泊酚往往因麻醉效果不滿意而增加劑量,易引起呼吸抑制和循環(huán)抑制[3],導致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尤其是老年患者和高血壓患者,血壓下降更為顯著,其機制與丙泊酚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直接抑制心肌以及對心血管神經(jīng)反射的抑制作用有關[4]。

  瑞芬太尼為人工合成的超短效μ-受體激動劑,具有鎮(zhèn)痛作用強、起效和消除都很迅速、可控性強等優(yōu)點[5],常用于全麻誘導及維持,缺點是和丙泊酚一樣有呼吸抑制作用。

  本研究中,所有麻醉均在完善的呼吸監(jiān)測和呼吸支持下完成,而聯(lián)合用藥彌補了丙泊酚鎮(zhèn)痛不足的缺點,術中和蘇醒期更加安靜,便于麻醉管理。

  同時聯(lián)合用藥明顯減少了丙泊酚的用量,蘇醒時間縮短,麻醉的可控性更強,安全性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對呼吸和循環(huán)抑制的風險不可避免,本研究排除了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肥胖癥伴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癥狀以及其他預計麻醉后可能有上呼吸道梗阻的患者。

  綜上所述,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結腸鏡檢查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小,是一種較理想的麻醉方式。

  參考文獻

  [1] 莊心良, 曾因明, 陳伯鑾. 現(xiàn)代麻醉學[M]. 3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3: 481-487.

  [2] 楊承祥. 麻醉與舒適醫(yī)療[M]. 北京: 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 2011: 137.

  [3] 李紅靈, 鄧云坤, 胡浩. 老年患者1 465例無痛胃鏡檢查分析[J]. 貴州醫(yī)藥雜志, 2006, 30(2): 158-159.

  [4] 王放鳴. 異丙酚對血流動力學影響的研究進展[J]. 國外醫(y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 1995, 16(4): 236-237.

  [5] 張析哲, 孫義, 宋健楠, 等. 瑞芬太尼在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搭橋術“快通道”麻醉中的應用[J].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1, 27(1): 75-76.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在結腸鏡檢查的應用】相關文章:

復合應用題教學教案設計10-08

超聲醫(yī)學在臨床急診檢查的應用10-01

多酚氧化酶的研究現(xiàn)狀10-08

醫(yī)學影像檢查在疾病診斷的應用10-05

芬太尼透皮貼劑對晚期癌癥患者痛覺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10-05

旅游管理本科專業(yè)復合型應用性人才培養(yǎng)論文10-08

應用型電子商務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分析論文10-08

日語復合動詞總結10-26

林業(yè)復合經(jīng)濟的發(fā)展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