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概念「」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概念
林區(qū)野生動植物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產生不是人類勞動的產物。傳統(tǒng)的認識是將其作為資源來管,而不認定是資產。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其價值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經營方式也朝著多樣化與綜合利用的方向發(fā)展。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概念,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概念特點
森林資源資產的概念
森林資源資產主要可分為林地資產、林木資產、野生動、植資產、景觀資產。在林木資產中根據(jù)其收獲形式的不同,還可以分以用材林林木資產、經濟林林木資產、薪炭林林木資產和竹林資產等。
森林資源資產的特點
因為森林資源資產是再生自然資源性資產,故森林資源資產除與一般資產具有的特點〔獲利性、占有性、變現(xiàn)性、可比性〕外,它還具備以下特點:
1、經營的永續(xù)性:森林資產屬于可再生的資源性資產,森林資源資產消耗可以通過合理的經營,根據(jù)森林生長有規(guī)律和再生能力的特點,采用科學的森林經營利用措施而得到補償。因而森林資源資產在沒有受到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時,在科學、合理的經營下是不發(fā)生折舊問題的。而且每年都出售部分資產〔林產品〕,其森林資源資產的總量保持不變,或略有增長,長期永續(xù)地實現(xiàn)其保值增值的目的。
2、再生的長期性:森林資源資產是再生性資產,但根據(jù)森林生長的規(guī)律,它的產品要有很長的時間后才能出售,通過投入某一森林資源資產經營的資金,少則數(shù)年、多則數(shù)十年、上百年才能回收,因為一塊林地造上林木要到數(shù)十年林木才能成材出售,回收投資。
3、分布的遼闊性:森林資源是陸地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森林的分布極為廣泛,由于森林再生的長期性、經營的永續(xù)性,要求森林資源資產的經營部門要擁有較大面積的森林資源資產,通常森林資源資產的經營實體都有成千上萬公頃的森林資源資產,否則它將無法永續(xù)。由于分布的遼闊,使某一地域的森林資源資產與另一地域的森林資源資產在結構內涵與功效發(fā)揮上都有不可比之處,各具特色。
4、功能的多樣性:森林資源資產結構復雜、形態(tài)各異,決定了它功能的多樣性。森林資源資產的某些成分,除了有價值可以交換的商品屬性外,還具有一些價值難以度量的生態(tài)公益效能。這些效能通常自動外溢,受益者無須付費,即可得益,造成森林資源資產的評估價值偏低。
5、管理的艱巨性:與其它資產相比森林資源資產的安全管理任務十分艱巨。森林資源資產漫山遍野地定位在廣闊的林地上,即不能倉儲,又難以封閉,使其安全保衛(wèi)十分困難;馂、蟲災、盜伐等人為或自然的災害很難控制,就是說:森林資源資產容易流失,增加了風險損失的可能性。森林資源資產的經營必須引入風險機制,才能使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
認定概念
林地資產的認定
根據(jù)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guī)定,林地的認定:郁閉度在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guī)劃的宜林地。另外,某些不能定為林地資產的的林地,目前只能作為資源或潛在的資產存在,但隨著經營條件的改變,可能轉入資產。
林木資產的認定
林木資產是具有資產屬性的林木的總和,根據(jù)森林法,林木資源按其功能主要可分為:用材林、防護林、經濟林、薪炭林和特殊用途林五種。在這五大林種中:
1、經濟林一般應全部認定為森林資源資產。因為它的產權通常較明確,并可實施有效的控制。而且它以生產果品、油料、飲料、調料、工業(yè)原料和藥材為目的,通常有較多的投入和較高的經濟效益。
2、用材林和薪炭林的大部分應認定為森林資源資產,不能認定為資產的主要有:
(1)產權關系不明確的用材林和薪炭林;
(2)經營主體無法進行事實上有效控制的用材林;
(3)生產條件惡劣或林分質量極差,無法產生經濟效益不能作為經營對象的森林。
3、防護林較為特殊,有些防護林雖以防護效益為主,但仍可產生較大的直接經濟效益,如農田牧場防護林、護路林等,則應該認定為森林資源資產。其它的防護林由于其產生的社會生態(tài)效益為社會所共有,且難以用貨幣計價,它們暫時只能作為潛在的資產而不能直接認定為資產。
4、特殊用材林情況也很復雜,它的經營目的多種多樣,它們中間有一部分產權明確也不能作為森林資源資產,例如:以保護軍事設施和軍事屏障為主要目的的國防林,自然保護區(qū)內的禁伐林等。但有些特用林以培養(yǎng)種子為目的母樹林,教學、實驗林場的實驗林,防止污染,減低噪音為目的環(huán)境保護林等在實現(xiàn)目的的前題下,仍有較大的經濟較益,可以作為資產經營。
野生動、植物資產的認定
林區(qū)野生動植物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產生不是人類勞動的產物。傳統(tǒng)的認識是將其作為資源來管,而不認定是資產。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其價值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經營方式也朝著多樣化與綜合利用的方向發(fā)展。在林中對野生動植物采取管護和經營利用的措施有效控制,如建狩獵場等,這類野生動植物應認定為森林資源資產。其它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只能作為潛在性資產。
森林景觀資產認定
景觀是一個系統(tǒng)概念,森林景觀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林區(qū)中的山、水、石、大氣、光照、動物、植物等各種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組合,稱為森林景觀。森林景觀的開發(fā)利用是隨著森林旅游的興旺而興旺起來的。森林景觀的開發(fā),經營是以森林旅游為目的,以林地的開發(fā)為基礎。森林景觀能被認定為森林環(huán)境資產,除了其產權要求外,關健是看當?shù)氐穆糜伟l(fā)展水平。交通條件好,森林環(huán)境優(yōu)美,可以吸引游客的景觀資源可以認定為森林景觀資產;地處邊遠,交通困難,雖然環(huán)境優(yōu)美,但無法吸引游客的景觀在當前僅能是資源而不能作為景觀資產。
拓展:
1.特定目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通;诙喾N目的開展,如森林資源的產權交易,包括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的轉讓等;抵押融資,當企業(yè)或個人需要資金時,可將森林資源作為抵押物進行評估以確定其價值用于貸款;森林資源的征收補償,在國家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森林資源時,需對其價值進行評估以給予合理補償;以及企業(yè)兼并、重組等經濟活動中,都需要對森林資源進行評估,以明確其價值。
2.遵循原則:社會客觀經濟規(guī)律要求評估過程要符合市場經濟的運行規(guī)則,考慮市場供求關系、價格波動等因素對森林資源價值的影響。公允原則強調評估過程和結果要公正、客觀,不偏袒任何一方,保證評估結果能夠真實反映森林資源的價值。
3.法定標準和程序:國家制定了一系列關于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標準和規(guī)范,包括評估方法的選擇、數(shù)據(jù)的采集和處理、評估報告的撰寫等方面都有明確規(guī)定。評估人員必須按照這些標準和程序進行操作,以確保評估結果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4.科學可行的方法:常見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方法有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市場法是通過比較被評估森林資源與近期類似交易的森林資源的異同,并據(jù)此對類似森林資源的市場價格進行調整,從而確定被評估森林資源價值;收益法是根據(jù)森林資源未來預期收益,按照一定的折現(xiàn)率折現(xiàn),計算出森林資源的現(xiàn)值;成本法是通過估算森林資源的重置成本,扣除各種損耗,來確定森林資源的價值。
5.資產屬性及經濟權益:具有資產屬性的森林資源實體包括林地、林木以及森林中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等。與之相關聯(lián)的經濟權益則涵蓋了森林資源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等。評估不僅要考慮森林資源實體的價值,還要對這些經濟權益進行合理的評定估算,以全面反映森林資源的價值。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對于合理配置森林資源、保障森林資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概念】相關文章:
關于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概念「匯總」05-13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方法07-14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04-01
土地資產評估報告的概念10-09
人工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10-05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范文07-09
森林資源林木資產評估研究04-15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范本08-19
2016森林資源的資產評估報告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