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如何高效實施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論文
摘 要:中職教育當中計算機理論的教學非常重要,但由于計算機教學內容多,理論抽象,課堂教學效果普遍不太理想,怎樣才能通過合理的措施改進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效果,是本文研究的課題。本文在深入研究教學理論基礎上對中職教育如何高效實施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進行了探討,并結合具體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計算機;有效教學;興趣;策略
當今時代科技日新月異,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普及為當今時代帶來了一場深刻的變革,科技進步已經深入影響到人們生產生活各個領域,中職教育當中有關計算機理論方面的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工作,計算機知識對于學生今后從事各類相關專業(y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中等職業(yè)教育中的計算機理論必修科目,對于學生了解計算機知識,建立計算機知識的理論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由于這一課程內容繁多,理論抽象,課堂教學效果普遍不太理想,而怎樣才能通過合理的措施改進計算機教學的課堂效果?以下本文就從具體方面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狀分析
。ㄒ唬 學生缺乏學習動力
一些進入中職學校進行學習的學生不同程度存在中考考不上理想的學校,退而求其次而選擇了來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習,這造成一些學生并不是真正對職業(yè)教育感興趣,在學習上缺乏內在動力,自然也不會對計算機知識感興趣,而被動地進行大量計算機理論的機械學習必然造成學生在學習上感覺枯燥無味,學習效果不佳。
。ǘ 學生學習方法不正確
計算機知識是跟當今時代科技密切結合,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而脫離開計算機理論的應用環(huán)境而純粹學習理論知識,會造成理論與現實的脫節(jié),這使得一些學生在計算機知識的學習上不求甚解,一味地死記硬背,造成很多關鍵定義和概念難以深入理解和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體系沒有有效建立起來,自然學習效果不理想。
二、 提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有鑒于以上一些問題,筆者認為要改進中職教育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效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運用豐富的教學模式改進課堂教學效果
傳統(tǒng)的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依托于教材進行單方面自上而下的講述,而學生只能被動聽講,這樣的學習模式中學生僅僅依靠聽覺作為接受知識的單一途徑,而要改進這種不足最佳的措施是采用多種教學模式綜合運用與計算機課堂教學當中,充分調動起學生視覺,聽覺,動手操作等多方面的感官來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這樣可以有效打破單一感官學習模式在知識認知上不足,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積極性與注意力。因此,筆者認為,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堂教學上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是將計算機知識的學習以特定的案例進行分解與探究,從而讓學生學習相關計算機概念與理論的方法,由于教材內容有限,案例故事教學要進行一定的脫離開教材內容的案例引用,教師就課堂涉及到的內容援引現實中出現過的或有可能存在的問題作為案例進行理論分解或方法分析,通過分析與講解案例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計算機知識。例如在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就一個具體案例:操作系統(tǒng)藍屏并出現一些英文提示“A problem has been detected and Windows has been shut down to prevent damage to your computer...”這時系統(tǒng)是出現了什么問題,接下來應該怎么處理?教師可以就案例進行分析與講解,教給學生怎樣通過查對英文提示中所顯示的代碼查出問題類型,并根據問題選擇相應的解決措施。
。2)問題情境教學
情境問題教學是通過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些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去完成,從而更好地讓學生學習相關問題的教學方法。問題情境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避免抽象和脫離實用環(huán)境的計算機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難以被學生理解和接受的現象,對于計算機理論學習來說,情境問題教學方法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過程中理論學習與實用脫節(jié)的現象,從而更好地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WORD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問題:你用WORD寫作一篇文章并且已經寫了一半,WORD系統(tǒng)的自動存盤功能將你寫作的文章存在電腦硬盤中某個位置,現在你的WORD突然壞了,你應該怎樣查找剛才WORD自動存盤的那個文檔?讓學生結合教材進行探索并討論后回答上述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進行必要的輔導和講解。
。3)運用多媒體設施開展教學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有很多問題涉及到操作,如果教師僅僅依靠口頭講解,這些內容會顯得很不直觀,難以被學生理解,而如果采用多媒體視頻或圖像課件的方式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可以將操作問題十分直觀的呈現出來,從而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安裝和卸載常用應用程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移動電腦和微型幻燈播放一段安裝和卸載常用應用程序操作過程的演示PDF課件,通過直觀的視頻圖像將具體的操作過程呈現給學生,使得整個教學內容一目了然。學生只需要觀看一遍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這一課的相關操作。
2. 設置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反饋機制
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進行完課堂教學后并不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到底怎樣,而通過考試進行學習效果的反饋需要一段時間,這并不利于教師對課堂教學措施的改進和調整。而通過設置一定的評價反饋機制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課課后為學生發(fā)放一個簡單的打分表,對課堂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打分,打分后還可以就自己學習上的困難提出要求和具體的建議。這樣教師可以通過及時地評價和反饋了解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從而為更好地調整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三、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于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所提出的策略是基于目前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教育方法上存在的不足所提出的教育模式上的改進與調整,是在對現有教育措施進行研究基礎上提出的建設性意見。教育方法與措施上的改進和調整應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來開展,中職教育只有不斷改進教育方法上的不足,不斷改革與提高,才能使中職教育的整體水平得到長足的進步。
【論如何高效實施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論文10-09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應用論文10-08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0-08
淺析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02-24
微課程中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應用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研究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論文10-08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思考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的基礎教學實踐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