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數(shù)學上冊第二單元備課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類,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能判斷一個由線段圍成的圖形是幾邊形,能按要求圍出或剪出多邊形。
2、使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中抽象出圖形,以及觀察、實踐操作等數(shù)學活動,進一步感受分類的思想,積累學習平面圖形的初步經(jīng)驗;體會不同圖形邊數(shù)的特點,發(fā)展相應(yīng)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逐步形成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意識,培養(yǎng)獨立思考、主動交流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要求把一個多邊形分成不同的圖形或者是數(shù)圖形的個數(shù)。
教具或?qū)W具準備:
師生每人準備小棒若干根,釘子板1個,四邊形紙片2張,正方形紙片1張,剪刀1把。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1.回顧已知圖形。
今天,老師帶大家到有趣的“圖形王國”去游一游、看一看。(出示如下圖形)請看,這里有一些我們學過的圖形。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
(1)讓學生明確第(1)題的要求。
出示兩張四邊形紙片,讓學生想想怎樣剪成兩個三角形,怎樣剪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
學生操作剪圖形,教師巡視。
(2)讓學生明確第(2)題的要求。
出示正方形紙片,要求學生想想怎樣可以剪下一個三角形。
學生操作剪下一個三角形。
展示交流:你是怎樣剪的?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圖形?
6、做“想想做做”第5題。
讓學生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能找到幾個就找?guī)讉;然后交流自己找到了幾個四邊形。
四、總結(jié)評價
交流:今天我們又去了圖形王國,你有哪些新收獲?你是怎樣學習這些知識的?
五、布置作業(yè)
《補充習題》第 頁。
板書設(shè)計:
課后筆記:
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 第2課時
主 備 人: 陳 平
備課時間:2016年9月 5 日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6-15頁例2及“想想做做”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實踐活動,感知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能指出平行四邊形和圍出平行四邊形。
2.使學生經(jīng)歷從直觀、操作中抽象出平行四邊形的過程,形成平行四邊形的直觀表象,并能操作再現(xiàn)平行四邊形的形狀,積累通過多種感官學習平面圖形的經(jīng)驗,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逐步形成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意識,培養(yǎng)獨立思考、主動交流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平行四邊形的直觀認識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的直觀表象
教具或?qū)W具準備:
三角尺、釘子板、小棒、長方形木框(教具)
教學過程:
一、直觀認識
1.觀察圖形: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
你準備怎樣把這些圖形分類?
說明:有四條邊的圖形是四邊形,四邊形有各種各樣的形狀,今天我們認識一種特殊的四邊形(出示例2)
2.學習例2
1.這是生活里常見的情境。你能在這些情境中找出四邊形并用手沿四條邊指一指嗎?小朋友在課本例2的圖上用筆描出這樣的四邊形。
交流:生活里一定看到過這樣的四邊形,你還在哪里看到過?
2.操作
請同學們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尺。你能拼出這樣的四邊形嗎?
交流:把你的拼法介紹給大家。
說明:小朋友都拼出了生活里見到的這樣的四邊形,像這樣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板書課題)
3.抽象出圖形
引導(dǎo):像這樣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你能在釘子板上圍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學生操作,老師引導(dǎo),讓學生交流圍法,老師適當引導(dǎo)(對邊的方向、長短完全一樣)。
二、練習鞏固: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哪些是平行四邊形?第一個為什么不是,說說你的理由。
2.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畫圖,老師巡視指導(dǎo)。
交流所畫的平行四邊形,指出這些圖形雖然大小不同,位置形狀不一
樣,但都是平行四邊形。
3.想想做做第4題
同桌合作,動手操作,老師指導(dǎo)。
交流操作方法,想想平行四邊形對邊的要求。
4.想想做做第5題
演示,讓學生注意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說明:一個長方形,不管怎樣拉,雖然形狀、大小會發(fā)生變化,但都是平行四邊形。
三、回顧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請你說說認識平行四邊形的過程。
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四、布置作業(yè)
《補充習題》第 頁。
板書設(shè)計:
課后筆記:
總課時編號:008
練習三
主 備 人:陳 平
備課時間:2016年9月6日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6-17頁練習三的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多邊形的形狀,了解多邊形的名稱與邊數(shù)的關(guān)系。
《補充習題》第 頁。
板書設(shè)計:
課后筆記:
總課時編號:009
有趣的七巧板
主 備 人:陳 平
備課時間:2016年9 月7 日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內(nèi)容:教材18—19頁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和交流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七巧板,通過拼圖,體會圖形的變換。
2、培養(yǎng)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悟平面圖形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能用多種方法拼圖。
教具或?qū)W具準備:
七巧板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們喜歡玩拼圖游戲嗎?老師拼了許多漂亮的圖形,想不想欣賞一下?
學生欣賞七巧板拼成的各種圖案。
揭示課題
你街知道這些漂亮的圖形都是用什么拼成的嗎?知道它為什么叫七巧板嗎?(它有七塊)不僅僅因為如此,更因為它有趣,能拼出許許多多美麗的圖案。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七巧板”。
介紹七巧板的由來。
七巧板是我國一種傳統(tǒng)的智力玩具,用它可以拼出千變?nèi)f化的圖形,也稱“七巧圖”。七巧板流傳到國外后,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被稱為“唐圖”。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認識七巧板。
提問:一副七巧板有幾塊?有幾種不同的圖形?哪幾塊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合作完成探索。
提問:有沒有小朋友知道,七巧板中的“巧”是什么意思?因為七巧板會變,只要大家開動腦筋,七巧板就會不停地“變”,想不想試試?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場“魔術(shù)比賽”。
2、用兩塊拼
你會用七巧板中的兩塊來拼一個正方形嗎?拼之前先想想,你準備用哪兩塊來拼呢?
師參與小組活動,適時點撥,同桌互相交流。
拼一拼,拼完后互相檢查看看是否拼成了正方形。
追問:用這兩塊三角形還能拼成什么圖形?拼拼看。
小結(jié):通過不同的擺放,可以拼成我們認識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三種不同的圖形。
三、反饋完善:
1、用三塊拼。
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塊,可以拼成哪些已經(jīng)認識的圖形呢?請你試一試,比比哪個小組的同學拼的圖形種類最多。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后反饋。
小結(jié):用七巧板中的三塊可以拼成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等。
2、用四、五、六塊拼。
用七巧板中的四塊、五塊、或六塊也能拼出我們認識的圖形。你想拼嗎?
活動:學生兩人一組動手操作。適時點撥。
反饋:教師對有創(chuàng)意的拼圖進行展示,并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拼的。
3、用七塊拼(欣賞)。
小朋友表現(xiàn)得真棒,老師也想給大家變個魔術(shù)。(出示)
四、全課總結(jié):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七巧板不僅能拼出我們學過的圖形,還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種有趣的圖形。
模仿:拼好的人、大樹、兔子圖形。
你喜歡哪一個圖案?選一個喜歡的照樣子動手拼一拼。
2、創(chuàng)新:你能自己動腦筋拼出一些漂亮的圖案嗎?把你拼好的圖案貼在紙上。
3、參觀、點評作品。
五、作業(yè)設(shè)計: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拼七巧板。
板書設(shè)計:
課后筆記:
【數(shù)學上冊第二單元備課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數(shù)學上冊全冊備課教案11-13
初二上冊第二單元習作教案設(shè)計10-07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06-07
第二單元小數(shù)除法教案10-09
數(shù)學單元復(fù)習教案12-19
小學數(shù)學備課教案11-15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案10-08
語文第二單元起始課教案10-06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各單元教案10-07
數(shù)學上冊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