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語文《在那顆星子下》教案
教學目標:
賞析文章的語言、結構、人物思想美。女詩人舒婷運用細膩的筆觸生動傳神地記敘了一件發(fā)生在師生間的往事,使學生們陶醉在充滿詩情詩意的語言氛圍中,對師生關系有了新的認識。有人曾經說過,讀中國舒婷文字,是培養(yǎng)人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的最好途徑,而我還要加上一句:也是增加文化積淀,提升學生文化品位必不可少的途徑。
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生推薦美文:《帽子的故事》、《分數》,并點評。
二、導入:同學們所講的老師故事真是讓人感動。今天,我跟著當代女詩人舒婷走進她的夢一般的中學時光,搖響她記憶中的小鈴,在閃爍的銀河里,追尋著星空中一顆最亮最亮的星星。
三、感受語言美:
通讀課文,結合旁批,說出你最有印象的句子、段落。并說說為什么?
。◤膭釉~、修辭、表達方式入手,感受作者的生花妙筆和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童真、童心與童趣。)
四、探究:
1、文章的中心人物是誰?為什么?結全課文內容,請用下面句式造句:
――――――――――的我,因為―――――――――。
2、如果把題目改成《難忘那顆星》,那么中心人物又是誰?結全課文內容,請用下面句式造句:
――――――――――的林老師,因為―――――――――。
五、總結寫法:
1、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三個意外。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2、語言生動風趣,讀來令人忍俊不禁。許多比喻名看來信手拈來,不僅新穎、傳神,而且妙趣橫生,大大地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
六、課后反思:
學了本文,在學習上、思想上對學生來說應有什么樣的思考和啟發(fā)?對我自己,又應有什么啟發(fā)?用杜甫的一首詩作結: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六年級語文《在那顆星子下》教案】相關文章:
如星子劃過夜空作文04-09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教案01-02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教案優(yōu)秀02-16
離騷高二下冊語文教案01-02
如星子劃過夜空作文13篇05-12
為了那顆感恩的心作文5篇10-27
高一下冊語文《竇娥冤》教案03-10
小學一年下冊語文教學教案03-14
鼎尖教案六年級數學下模板04-04
六年級下語文教學工作總結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