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下冊語文《孫權(quán)勸學》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語文《孫權(quán)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揣摩文中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對話描寫。
2.體會人物各自說話時語氣、神態(tài)和心理,研討人物的性格特征。
3.學生懂得“善勸”“好學”的重要性。
3、學習刻苦治學的態(tài)度,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yǎng),重視學習,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
二、學習重點難點: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 “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的意思。
(2)體會人物各自說話時語氣、神態(tài)和心理,研討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教法學法設計:
1.朗讀法。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可聽讀、齊讀、思讀、分角色讀等。
2.表演法。領會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tài)和心理,再現(xiàn)人物形象。
3.討論法。研討“善勸”“好學”的重要性。
4.競賽法。進行快速背誦競賽,激發(fā)學生的比學趕超意識。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傷仲永》寫方仲永從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泯然眾人”。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古人年長始學,學有所成的文章,它就是《孫權(quán)勸學》。 (板書題目)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zhàn)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quán)的信賴?蓞蚊捎袀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quán)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quán)又來勸他了,結(jié)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quán)勸學》一文。)
(話說三國鼎立之時,吳王孫權(quán)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員名將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zhàn)功卓著,曾隨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襲破關羽,占領荊州,深受吳王孫權(quán)的信賴?伤麉蚊捎袀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quán)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quán)又來勸他了,結(jié)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quán)勸學》一文。)
(三國故事中有“劉備借荊州,有借不還”的故事,想來大家都很熟悉。后來,孫權(quán)、魯肅都想要奪回荊州,終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劉備令守荊州的關羽率主力攻樊城,孫權(quán)一看機會來了,一面用計迷惑關羽,一面命一個人為大都督,率兵襲取荊州。這個人把精兵隱藏在大船艙內(nèi),命搖櫓士兵穿白衣,偽裝商人西進,然后出其不意急襲荊州.關羽率軍回救荊州失敗,走麥城,中埋伏被俘殺。這就是歷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計。這個奪荊州擒關羽厲害人物是誰呢?他就是呂蒙。(《三國演義》第75回“關云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
呂蒙,字子明三國吳國名將,初不習文,怎么會變得這么厲害呢?今天要學的《孫權(quán)勸學》會告訴我們這個原因的。)
這篇文章選自《資治通鑒》,作者司馬光,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相關資料?
說到司馬光,我們對他少年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們一起來認識司馬光(介紹司馬光)。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tǒng)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
(文中故事發(fā)生時間大約是漢獻帝建安15年,即公元210年。這一年吳國大將周瑜在伐蜀途中突然病逝,此時的孫權(quán)可以說是失去了一支臂膀,以后更要倚重呂蒙,所以對他真誠地提出了學習的要求,寄予了厚望。)
(二)、初讀熟讀課文
1.范讀。教師范讀了解一下文章,聽的時候注意掌握字、詞的讀音,注意重音、停頓等朗讀技巧。
2.齊讀課文,熟悉內(nèi)容。
(1)理解下列列詞語的意思
當途:當?shù),當?quán) 辭:推辭 治經(jīng):研究儒家經(jīng)典 涉獵:瀏覽群書,不作深入研究 見往事:了解歷史。
(2)理解下列成語并學會運用。
吳下阿蒙:吳下,指吳縣,現(xiàn)江蘇蘇州;阿蒙,指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現(xiàn)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zhuǎn)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刮目相待:刮目,擦擦眼,意思是改變舊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3)理解下列重點句子的含義。
、倜赊o以軍中多務。(倒裝句)
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呂蒙用軍中事務多來推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么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啊!何:怎么,為何。
( 三)、精讀疏通文意(競賽法)
翻譯課文,標出問題,小組探討,理清結(jié)構(gòu)。
概括情節(jié):孫權(quán)勸學(詳寫)——呂蒙就學(略寫)——魯肅贊學(側(cè)面描寫)。
(四)、研讀賞析文章
1、 分析語言(分組表演閱讀)
、佟安豢刹粚W!”應該是怎樣的口氣?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表現(xiàn)了孫權(quán)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凇肮仑M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應該怎樣表達?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隱隱可見孫權(quán)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略帶責備的意味。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應該怎樣表達?
反問句,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鼓勵呂蒙求學。
總結(jié):孫權(quán)的這番勸言,先揭示學習的必要性,再說學習的目的、方法,然后揭示學習的可能性,委婉的批評,最后現(xiàn)身說法,讀書的益處,表現(xiàn)出他的善勸。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xiàn)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得、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2、人物形象(研討法)
孫權(quán):善權(quán),從自身出發(fā)。 呂蒙:善學,虛心。 魯肅:尊重有學識的
3、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本文通過寫呂蒙在孫權(quán)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jié)友”的故事,強調(diào)了讀書學習對增長才略的重要作用。
(五)、積累詞句。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蒙辭以軍中多務( )
2.但當涉獵( )
3.見往事耳( )
4.即更刮目相待( )
(二)翻譯下面文言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夏吳下阿蒙!
2.土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六、布置作業(yè)
【七年級下冊語文《孫權(quán)勸學》教案】相關文章:
孫權(quán)勸學教案03-31
孫權(quán)勸學教案07-12
《孫權(quán)勸學》教案12-01
關于《孫權(quán)勸學》教案12-05
《孫權(quán)勸學》 教案教學設計10-13
[精品]《孫權(quán)勸學》優(yōu)秀教案14篇07-29
孫權(quán)勸學擴寫作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