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小學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與教學的教育論文
【摘要】體態(tài)語言又稱無聲語言,即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眼神、體態(tài)等交往,其含意十分深刻。作為一個小學教師要能把學生教好,不但要能夠組織好有聲語言,而且應該充分運用好體態(tài)語言。
【關鍵詞】教師;體態(tài)語言;教學;運用
1.體態(tài)語言的涵義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這些動作行為都包含一定的內容和意義,具有傳情達意的功能。它包括服飾、眼神、面部表情、手勢、體態(tài)動作等。
1.1服飾;人們穿衣不僅僅是為了保護身體和遮羞,它顯示著一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精神狀態(tài)、情感態(tài)度等內容。在整個交流過程中,服飾已成為一種傳遞信息的語言,讓對方接受,建立良好的關系,護自我形象等,都要運用服飾語言。
一個人的穿戴會在其內心產生一種微妙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交際的另一方。例如,當我們看到穿制服的警察或軍人時,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可信賴,可依靠的感覺。也就是說,我們的認知首先就是從服飾開始的。因此,協(xié)調、適中的服飾既能對著自身產生良好的心理感受,同時也給他人以好的認同。
1.2目光語在交際中是通過視線接觸所傳遞信息的,也稱眼神。說話人的視線往下接觸,一般表示“愛護、寬容”的語義;視線平行接觸,一般多為“理性、平等”的語義;視線朝上接觸,一般體現(xiàn)“尊敬、期待”的語義。視線斜行,可能表示“懷疑、疑問”的意思。初次見面時,一個人的視線左右掃描,表明他已占據(jù)優(yōu)勢。當一個人的視線朝下,眼皮也下垂時,這是明顯的“不耐煩”的表現(xiàn)。
1.3表情;面部表情主要是相應于感情所表現(xiàn)出來的面部變化,也是一種非語言的人際溝通和自我表征。人們能夠通過表情正確認知情感。國外心理學家通過實驗得出一個公式:信息的總效果=7%的書面語言十38%的音調十55%的面部表情?梢娒娌勘砬樵诒磉_和心理狀態(tài)的流露方面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心有所想,必有所露,也就必須有面部變化。表情主要是表達感情的,感情的變化會引起表情的變化。
1.4手勢語是以手和手指動作為信息符號的語言。人的內心活動和情緒可以從手的動作、位置、緊張程度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手勢的運用、是通過手指、手掌、拳頭和手臂的動作變化來表達人的多種情緒、意圖。手勢按動作范圍可分為高勢、中勢和低勢。手舉至肩膀以上活動是高勢,多用來表達強烈鮮明的感情,如表示勝利、決心、憤怒等。手在肩部以下至腹部活動是中勢,多用來敘事說明。手在腹部以下活動,是低勢,一般用于表示憎恨、蔑視、厭惡等。手勢的作用,可將其分為四類:表達情感的情意手勢,摹形狀物的形象手勢,指示具體事物的指示手勢,表示抽象含義的象征手勢。
1.5走姿;通過行走的步態(tài)來傳情達意的姿勢語。是最能體現(xiàn)出個人精神面貌的姿態(tài)。從一個人的走姿就可以了解他的歡樂或悲痛、熱情而富有進取精神或失意而懶散,以及是否受人歡迎等。從一個人的步態(tài)中,我們就可以了解其心理的信息。如沉重的步態(tài)是情緒低落、心情沉重的信號;步伐輕捷、節(jié)奏明快的步態(tài)是心情愉快、情緒高漲的標志等等。
1.6首語,指通過點頭、搖頭等頭部動作來表達思想,情感的態(tài)勢語言。首語主要訴諸對方的視覺。正確使用首語可以簡潔、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情感。首語主要有點頭、搖頭、低頭、側頭、晃、抬下巴等。在交際活動中,點頭和表示致意、理解、順從、同意、肯定、承認、感謝、應允、認可、滿意等;搖頭表示否定,不同意對方意見;頭部微傾表示注意觀察、思考等意。
2.體態(tài)語言與教學
2.1教師服飾與教學;教師應注重自身的形象,包括服飾。特別是小學教師服飾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教師著裝整潔、優(yōu)雅,儀表端莊,就感染著學生,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秩序穩(wěn)定,學生心情愉快、輕松,而且使學生愿意與教師溝通,喜歡他講課。反之,穿不適合教學氛圍的奇裝異服等,都會影響教學效果。
2.2教師目光與教學;教師上課時應注意用眼神說話。一般說,教師走上講臺后,切忌急忙開始講課,而要用2一3分鐘,用親切自然的目光環(huán)視全體同學,這對鎮(zhèn)定學生的情緒,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很有幫助。講課過程中,眼神可沿教室中線移動目光,要照顧到前后及中間的所有位置。一方面可以防止個別同學思想開小差;另一方面可以從學生的眼神中反饋出教師授課的效果。
2.3教師的面部表情與教學;教師要善于調動面部表情,切忌板著面孔、拉著長臉上課。臉部親切和精神飽滿,表情自然,才能給學生一種明朗鎮(zhèn)定和愉快的感覺。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從心中討厭的教師是時時板著面孔的教師,以及隨時把憤怒、訓斥和其它消極情緒拋給學生的教師。所以,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要精神飽滿,心神合一;要保持樂觀振奮的心情、熱情開朗的性格、健康良好的思想、嚴肅和藹的態(tài)度等。
2.4手勢語與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手勢動作十分重要。教師可以根據(jù)講解的具體內容選用適當?shù)氖謩。如摹狀事物的形態(tài),可用形象手勢。恰當運用手勢語能收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但教師的手勢要自然、大方,要節(jié)制手勢活動頻率、節(jié)制幅度,如果手勢活動頻率高、幅度過大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2.5教師的走姿與教學;走姿是指在教學當中教師的步態(tài)與及走動的范圍和距離。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不斷改變與學生的距離來表達目的。教師講十分有趣的事,可以沿中線走到學生中;講與學生相關的考試問題,可走到第一排學生處;課堂上發(fā)現(xiàn)學生行為不當時,可以輕輕走到他身邊;傾聽學生意見和討論時,可以坐在學生身邊等等。
2.6教師的首語與教學;頭的點、搖,側、抬均是傳達信息的工具。教師能正確使用首語,可以簡潔、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情感,使教學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因為學生在課堂上是立體地從教師的講、動、情、勢等有聲語言和非有聲語言來接受知識。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做到舉止大方得體,動作滿灑自然,要處處注意與學生溝通,必須重視體態(tài)語言的運用。
教師的教育魅力,首先源于他做人的楷模。教師得體的一頻一笑,端裝的儀表,風趣的言談,優(yōu)雅的舉止是學生形成良好素質的動力,運用好體態(tài)語言,對教學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讓我們每位教師恰當?shù)剡\用好體態(tài)語言,使你的教學更成功。
參考文獻
[1]《體態(tài)語言大全》賽彌.莫爾肖著,同濟大學出版.
[2]《心理密碼—體態(tài)語言》肖悅著,中國婦女出版社.
[3]《語言溝通藝術》陳漢武著,武漢大學出版社.
[4]《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李振村著,教育科學出版社.
[5]《體態(tài)語言》亞德里安?弗海姆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淺談小學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與教學的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化學教育的分層教學教育論文10-12
數(shù)學課堂語言運用淺談教育論文03-24
淺談小學作文入門教學教育論文10-12
淺談廣播的語言藝術的論文10-04
淺談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教育論文03-25
淺談學前教育教學理念論文10-08
淺談初中作文教學寫作教育論文10-12
淺談小學生感恩教育教學論文09-26
淺談日本的小學教育論文10-11
淺談藝術教育研究的論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