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數(shù)學學習論文
一、課堂紀律是保證
課堂紀律是教學質量的保證。課堂紀律不好,教師講得再好,學生也沒有收獲。要想有好的課堂紀律,師生關系是關鍵。教師要注意調整他們的心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甚至“挖掘”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使他們走上正常的學習軌道。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
1.課前雙備:備教材,備學生
教師既要按照教學大綱深入鉆研教材,還要根據(jù)學生特點制定教學方案。由于有些學生基礎差,所以備課時遇到以前學過的知識點,決不能一帶而過,而要先復習以前的知識,甚至是小學知識,以舊帶新。針對學生自學能力差,自控能力差的特點,可以采取“一對一”或“一對多”結對子的方法。即學習好或紀律好的學生負責幫助學習基礎差或紀律差的學生,并由他們及時向教師反饋信息。這樣就要求教師對學生情況達到心中有數(shù)。
2.課上教師可以采用輔導法進行分層教學
由于教師對學生心中有數(shù),可在心中把學生分成A、B兩個層次。A層學生基礎較好,課上能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B層基礎一般或較差,對教師的教學不能主動配合,需要教師點撥或提醒或A層學生的幫助。教師提前給出下一課時的自學提綱,讓學生明確教學的目標和應達到的水平。利用10-15分鐘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對書上用團體字概括出的定理、法則、例題,反復閱讀、理解,并試解教材中的部分練習題。這樣學生一般都可以初步了解本節(jié)的基本概念、方法、運算等。與此同時,教師可對A、B層學生分別進行輔導,并從中得到信息反饋,掌握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難點。這樣有利于教師在教學時抓住關鍵、突破難點、解惑答疑,使課堂教學具有針對性。
教師備課時,把課上提問及練習均分為A或B,A層學生回答A題型,B層學生回答B(yǎng)題型。這樣,A層學生不會感到所學太簡單,B層學生也會因為作對或答對而有成就感,加上教師的及時鼓勵,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對數(shù)學有興趣。對一些有難度的知識,教師可以只講授,但不做要求,滿足A層學生的學習欲望。
下課前,教師小結,并組織學生做練習或補充有代表性的習題。為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可適當請兩個層次的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同時,有疑問的學生可舉手,教師答疑。學生做完后,教師一邊訂正,一邊鞏固知識,并對容易混淆、出錯的地方及時指出來,加深學生印象。最后針對板書做簡短小結,可以使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再次進行認真梳理和概括,使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 課上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衡量學生,認為題簡單,學生笨。因為學生基礎不好,又有新知識,他們有一個消化理解的過程。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鞏固,才會收到一定效果。
3.課后作業(yè)、單元測驗是檢驗教學質量的標準
學生作業(yè)能反饋學生的大部分信息。課前,評價上節(jié)作業(yè)情況,表揚好的,鼓勵有進步的。要求學生在理解、記憶、復習本節(jié)內容的基礎上,在作業(yè)本上完成本節(jié)的習題或有關復習參考題。要求學生作業(yè)規(guī)范化,對作業(yè)可教師批改,也可以組織A層學生幫助B層學生互相評議檢查,力求使學生正確、牢固地掌握本節(jié)的教學內容。
以課本每一個習題為自然單元,組織總結、檢驗和測驗。一般應擬訂總結提綱,可采用列表法、對比法、歸納法等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單元總結。采用小測驗形式進行檢查,其中基礎題占100分,附加題10-20分,讓有余力的學生做。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展望美好前景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介紹過去成才學生的事例、成長經歷,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榜樣,才能有目標,有目標,才能有動力,有動力,才能自覺地學好每一課。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才能為自己的明天添光彩。
總之,應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使學生學有所獲,為以后的求學深造鋪平道路。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數(shù)學學習論文】相關文章:
如何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ppt指導10-08
在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論文10-08
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10-10
數(shù)學論文:淺談學生學習方法指導10-08
如何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10-10
班主任如何指導職業(yè)學校學生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論文09-28
如何進行日常學習安排10-26
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