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一:《圓的認識》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根據(jù)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自學教材等活動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并能用字母表示對應的名稱。
(二)過程與方法
了解可以應用不同的工具畫圓,掌握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會用圓規(guī)正確地畫圓。運用畫、折、量等多種手段,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特征和關系。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圓的了解,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征,用圓規(guī)正確地畫圓。
教學難點:歸納并理解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圓規(guī)、尺子、剪刀、繩、釘子、各種物體表面有圓形的實物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
教師: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有哪些?
。1)學生回憶交流: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
。2)今天我們要更深入地來認識“圓”。(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2.列舉生活實例。
教師:在生活中,圓形的物體隨處可見。
。1)展示教材圖片:從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類社會,從手工藝品到各種建筑……到處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圓。
。2)教師:你能說說自己所見過的'圓嗎?(學生列舉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簡短的“平面圖形有哪些”的談話直接引出課題,簡潔明了,同時無形中也鞏固了“圓是平面圖形”這一知識點;學生對圓已有一定的認識,因此通過主題圖欣賞生活中的圓,讓學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見過的圓,使學生對圓有了初步的了解,激發(fā)了進一步學習圓的興趣。
。ǘ├盟夭,嘗試畫圓
1.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畫圓。
教師:如果請你在紙上畫出一個圓,你會怎樣畫?
預設:
。1)利用圓形的實物模型的外框畫圓;
。2)用線繞釘子旋轉畫圓;
(3)用三角尺;
(4)用圓規(guī)……
2.運用圓規(guī)畫圓。
。1)認識圓規(guī)。
課件出示圓規(guī)圖片,幫助學生認識圓規(guī)。
圓規(guī)的組成:一只“帶有針尖的腳”,一只“裝有鉛筆的腳”。
。2)用圓規(guī)畫圓。
學生自己嘗試畫圓,邊嘗試邊小結方法:定好兩腳間的距離——把帶有針尖的腳固定在一點上——把裝有鉛筆的腳旋轉一周,就畫出一個圓。
教師:說說用圓規(guī)畫圓要注意什么?
預設:
、俟潭ㄗ♂樇猓
、趦芍荒_之間的距離不隨意改變。
【設計意圖】學習畫圓的過程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了自主嘗試的過程,從最初的利用實物外框、三角尺等工具畫圓,讓學生經(jīng)歷了從實物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運用圓規(guī)畫圓,重點說說畫圓時的注意事項,更是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篇二:《圓的認識》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圓的認識》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四章《圓》的第一課時。
內容結構:是在學生學過了直線圖形的認識和面積計算以及圓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的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也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系。教材先講圓的認識,通過圓的直徑和半徑以及它們的長度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認識圓的特征,掌握畫圓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對圓的認識。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圓及各部分的名稱,圓的特征,半徑和直徑。
2.能力訓練點:圓規(guī)作圖能力,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3.德美育滲透點:知識的魅力,美與生活。
三、教法學法
引導探究法,合作學習法
借助多媒體的輔助作用,直觀、形象、動態(tài)地展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感受到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廣泛運用,體現(xiàn)數(shù)學的價值。同時,促進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建立清晰的概念,使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下,自主探索,積極參與,互相討論,合作學習。讓其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并體現(xiàn)“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shù)學”這種數(shù)學思想。
四、教具學具
教具: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圖、文、聲、像并茂,充分展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增添課堂教學的魅力。
學具:要求學生準備硬幣、毛線、筆、圖釘、硬紙條、圓規(guī)、圓片等,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進行動手操作。
五、設計思想
1.從生活實踐引入新課。
2.按知識形成發(fā)展過程展開新課
3.運用教具學具直觀感受,建立空間概念,突破難點。
4.通過實踐訓練技能,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
六、教學過程
第一、復習導入
1.用多媒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圖形,提問學生:
。1)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些平面圖形?
(2)這些圖形都是由什么圍成的?
通過學生回答明確:這些圖形都叫作平面上的直線圖形。
2.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哦!今天天氣真好,刺猬媽媽叫小刺猬們到草地上一起做游戲,媽媽要求寶寶們圍在媽媽的周圍,并且每個寶寶離媽的距離要同樣遠。瞧,小刺猬們圍成了怎樣的圖形。
3.學生回答后,教師用一根系有小球的細繩旋轉演示,讓學生觀察小球所運行的路線,將會形成怎樣的圖形,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課題:這就是今天我們共同研究的新知識——圓的認識。
第二:探究新知
1.說說你身邊哪些物體上有圓?
2.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和圓的特征。
3.圓的畫法
(1)自選材料畫圓
用在課前準備好的材料,同桌合作自選工具畫圓,并分組讓學生向全班同學交流自己是采用了什么材料怎樣畫圓的。
在這時要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互評,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要強調說“我是這樣畫的”或“我的想法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
(2)按要求作圓
提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按要求作圓,那這個圓的大小和位置是由什么來確定的?
讓幾位學生向全班匯報想法后,再讓學生打開課本87頁閱讀圓的.畫法,歸納、總結出畫圓的步驟:定圓心—定半徑—旋轉一周。(在這里主要引導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3)畫法實踐
問題:活動課上,老師要畫一個大圓圈做游戲,沒有這么大的圓規(guī)怎么辦。鼓勵學生想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第三:歸納總結
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對圓及其特征的認識,明確畫法步驟。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概括能力和組織語言的能力。
第四:實踐運用
1.隨堂練習
設計判斷和作圖題,以教材習題為主,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可將教材習題進行適當?shù)慕M合和改編練習形式,并注意針對新課后學生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組織反饋練習。
2.鞏固練習
設計問題:
。1)車輪如果不是圓的,會怎么樣?
。2) 圓的車輪有什么好處?
通過對兩個問題的探究,不但有利于學生對圓的特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積極思考,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篇三:《圓的認識》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課本第57、5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知道同一圓內半徑、直徑的
特征,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2、使學生掌握圓的基本特征,理解在同一個圓里直徑與半徑的
相互關系,能根據(jù)這種關系求圓的直徑或半徑。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圓的有關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教具準備:
圓規(guī)、直尺、細線、圓形紙片。
學具準備:
圓形紙片、圓規(guī)、直尺。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為什么車輪都要做成圓的?學生可能答:邊緣光滑好滾動,半徑一樣長等。(有的學生可能已經(jīng)預習了。)(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體驗用不同工具畫圓
教師提問:可以用什么畫圓呢?
學生:圓規(guī)、尺子、圓形物品、繩子......
2、教師指出:圓形是由一條封閉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
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1)、學生自學課本58頁第一段。
。2)、自學后填一填。
1.用圓規(guī)畫圓時( )所在的點叫做圓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2.連接( )和( )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 )表示。
3. 通過( )并且兩端都在( )的線段叫做直徑,一般用字母( )表示。
3、用圓規(guī)畫圓
根據(jù)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這一特征,我們可以用圓規(guī)畫圓。
1)介紹畫圓的步驟。
。1)把圓規(guī)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定半徑)
。2)把裝有針尖的一只腳定在一點上,這個點就是圓心。(定圓心)
。3)把裝有鉛筆的一只腳旋轉一周。(旋轉一周)
教師強調:畫圓時,一手捏住圓規(guī)頂部旋轉,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不能改變,有針尖的一腳不能移動,旋轉時要把重心放在針尖的一腳。
2)學生練習畫圓
教師提問:為什么同學們畫的`圓大小不一樣呢?什么決定圓的大?什么決定圓的位置?
教師板書: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4、圓的特征
。1)、①小組討論:同學們可以動手畫一畫或者折一折,看看半徑和直徑分別有多少條?再用尺子量一量或者折一折,看看每條半徑長度怎么樣?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討論時教師要巡視指導,了解學生討論情況。教師出示問題: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半徑?(無數(shù)條)所有的半徑都相等嗎?(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直徑?(無數(shù)條)所有的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都相等)
、谛〗M上臺展示他們得到的結果和使用的方法。
、劢處熜〗Y: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無數(shù)條直徑,并且每條半徑都相等、每條直徑都相等 。
。2)、①討論: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教師提問:在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有什么關系?
、谛〗M展示他們的結論和方法。
、劭偨Y:在同一個圓里,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1/2。
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用公式表示:r=d/2或d÷2、 d=2r
三、全課小結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現(xiàn)在你能解釋一下,為什么車輪是圓的嗎?
【《圓的認識》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認識圓》10-08
圓的認識的教案10-07
圓的認識教案02-21
圓的認識教案11-08
圓的認識教案[推薦]10-21
《圓的認識》教案優(yōu)秀02-11
《認識圓》教學教案10-09
圓的認識教學教案12-21
數(shù)學圓的認識教案11-16
小學六年級圓的認識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