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yōu)秀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1.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質(zhì)疑解疑。
3.什么是使臣?本文說的使臣是誰?
。ㄊ钩迹粋國家排除訪問另一個國家的使者。本文中的小使臣指的是十二歲的甘羅)。
4.教學簡介甘羅。
甘羅,秦國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國一位著名的任務,曾大人秦國的做丞相。將門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導下,甘羅從小就聰明機智,能言能辯,深受家人的喜愛。后來,甘茂受到他人的排擠迫逃離秦國,不久就死于魏國。甘羅小小年紀,就投奔到秦相呂不韋的門下,做他的門客。
二、出度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按要求讀課文。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查字典點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進行自學
2.指明讀課文,檢查預習和同學初讀的情況。
3.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知道。
鞭笞:用鞭子和棍子趕馬。比喻督促。
豐衣足食:安寧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放肆: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狂妄自大:極端地自高自大。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義,死得有價值。
三、在讀課文,瀝青文章的脈絡
1.與同桌合作讀書,考慮: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ǜ柿_為了秦國和趙國能和睦相處,為了兩國百姓的疾苦,主動擔任了出使趙國的使臣,他利用自身的聰明才智,同趙王斗智斗勇,最終他以國人的但是,贏得了趙王的理解與尊重。)
2.圍繞著甘羅出使趙國這件事,課文寫了哪些內(nèi)容?請你劃分出本文的段落層次。
3.同學匯報。
課文分為三局部。
第一局部(從第一句——“上天啊,,救救他們吧!”):寫趙王看到秦國的使臣是一個十二歲的甘羅,認為是對趙國的不尊重,要處死甘羅。
第二局部(從“大王,甘羅雖小”——“為此,敝國國君特奉書陛下”):甘羅引用了歷史上的事實來群說趙王,希望趙王能以國家的大局為重,與秦國和睦相處,讓百姓豐衣足食。
第三局部(從“國書,國書!”——完):甘羅以自身的過人膽識和聰明才智,贏得了趙王的尊重和信任。
四、再度課文,明確內(nèi)容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2.提出質(zhì)疑,在課文中作上記號。
3.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在旁邊簡單寫自身的感受
五、深入課文,品悟人物性格
1.幻燈出示提綱:
。1)你認為甘羅是一個怎樣的小朋友?
。2)你認為趙王是一個怎樣的國君?
。3)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2.同學圍繞這三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3.反饋學習情況。
。1)甘羅是一個聰明機智、膽識過人、博學多才的小朋友。
找出體現(xiàn)甘羅特點的句子。(同學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教師適當電撥即可。)
。2)趙王是一個多疑、果斷、知錯就改、以大局為重的國君。
找出體現(xiàn)趙王特點的句子。(同學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教師適當電撥即可。)
。3)同學根據(jù)自身的實際進行回答,只要能說明喜歡的具體原因都可以。
4.那么,你知道趙王為什么一看見甘羅就生氣呢?
。ㄒ驗樵谮w王眼里,甘羅就是一個小朋友,他認為秦國是在羞辱趙國,讓一個未成年的小朋友來辦理外交大事,所以他十分生氣。)
5.文章的結尾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變,趙王命人給甘羅看座,這又是為什么呢?
。ㄒ驗橼w王在與甘羅的對話中,認為他年少有為、才識過人,十分敬佩他的膽識,所以趙王命人給甘羅看座。)
六、分角色朗讀
1.各個小組布置好人物的.角色。
2.小組內(nèi)排練。
3.要讀出每個人物特有的身份與語氣來。
趙王:高高在上、自以為是、多疑的語氣。
甘羅:義正詞嚴、胸有成竹的語氣。
李陶:正直疑問的語氣
龐暖:正直、有頭腦、冷靜的語氣。
甘福:膽小怕事、膽怯的語氣。
七、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你從甘羅身上學到了什么?
2.教師適時小結:小小的甘羅,居然出使趙國,并且一自身過人的膽識和機智勇敢,讓兩個國家友好邦交,和睦相處,讓兩國的百姓豐衣足食,這是多么令人佩服的啊,你們有什么要說的嗎?
3.你還知道那些膽識過人的小英雄呢?簡單說一說。
八、安排作業(yè)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利用課余時間排練課本劇,演一演。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注釋讀懂課文。
3、通過學文,體會伯牙為知音子期破琴絕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體會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
2、通過學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體會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學文,體會伯牙為知音子期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伯牙學琴》故事導入
2、學生談感受。
3、板書課題,解題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分層指導朗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讀出節(jié)奏和韻味
自由讀——評議讀——范讀——有節(jié)奏地讀
2、回顧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全文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挑疑,引出“知音”。
2、劃出能體現(xiàn)鐘子期視伯牙為知音的句子。
3、了解四個“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聽”中的“善”字可以理解為“擅長、善于”的意思;兩個“善哉”是表贊嘆之義。指導讀好贊嘆的句子,深化理解。
4、拓展運用:引導學生想象他的琴聲還可以表現(xiàn)出哪些場景,怎么贊嘆?
5、理解“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备形颉爸簟。
6、引導聯(lián)想:在遇到鐘子期前,有很多人贊美伯牙,那些人會怎樣贊美伯牙?鐘子期又是怎樣贊美的呢?通過對比,深化“知音”。
7、指導朗讀。
8、學習知音之死部分,出示句子感悟知音難覓,珍惜知音。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會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了呢?
(2)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引入短歌,配樂朗讀。
2、朗讀課文,再次感受知音相聚的“喜”和知音死的“悲”
3、伴隨《高山流水》,感情讀文。
4、背誦課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根據(jù)偏旁認讀字義,讀寫漢字。
2.積累詞語。
3.練習口語能力。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學習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熟讀漢字,據(jù)拼音認讀。
1.根據(jù)偏旁知道字義。
鋼銅鐵釘 金字旁,與金屬相關。
被裙褲襖 衣字旁,與衣服相關。
2.自由練讀。
3.指名讀,正音。
4.說說你還認識哪些字是根據(jù)偏旁知字義的。
二、填空。
1.學生試口頭填空,比一比誰填得多。
2.同桌互相交流。
3.評議。
4.學生把填的詞語寫下來。
一只(鴨) 一個(杯子) 一把(米)
一塊(玻璃) 一條(河) 一盤(菜)
三、讀一讀詞語。
1.看清字形,自由讀。
2.同桌互讀。
3.領讀、齊讀。
四、“讀讀背背”。
l.自由讀兒歌,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讀,幫助讀準字音。
3.交流,這首詩寫了一件什么事,說明了什么?
4.背誦。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教師選擇一件小事,讓同學們合作完成。
2.感受合作帶來的快樂,
3.體會合作的.意義。
二、口語交際。
1.想一想你在平時跟別人合作的事。
2.選擇一件有意義的事,在頭腦中理清頭緒。
3.在小組內(nèi)講這件事。
。ㄗ⒁鈼l理清楚,語句通順。交代清楚起因、經(jīng)過、結果)。
4.講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5.全班交流。
(1)指名說。
。2)評一評。
。阏J為他們哪件事做得好,誰的事生動,有條理,有意義。學生在班內(nèi)發(fā)言)
三、展示臺。
1.分組輪流說有關團結合作的詞語。
哪個小組停下來就表演一個節(jié)目。
2.同學分組說諺語,看誰知道的多。
單元后記:
21世紀是合作的世紀。溝通、交流、合作、對話、分享、團隊精神,這些觀念漸漸深入人心。
本組教材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主題編排的。從“識字5”到課文,到語文園地,從團結起來力量大,到相互稱贊、學會欣賞別人,到互相幫助、和諧相處,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處處體現(xiàn)著濃郁的時代氣息和現(xiàn)代意識。
教學時,我注重了讓學生學會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品格,學會多為別人著想,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諒解別人,養(yǎng)成豁達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成為受大家歡迎的人。
本組課文語言特別優(yōu)美,在教學時,我多讓學生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和感悟課文,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要把語文學習和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注意與人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了解舊俄沙皇統(tǒng)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激發(fā)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過學習凡卡寫信的內(nèi)容以及他的神態(tài)、動作、聯(lián)想,來了解他的內(nèi)心。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凡卡寫的信的內(nèi)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2、理解寫信過程中凡卡的聯(lián)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踝x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ǘ⿲W習生字、新詞。
(三)以“信”為線索,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醪搅私庹n文內(nèi)容。
。ǘ┙o課文分段,了解課文各段的主要內(nèi)容。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翻譯小說——《凡卡》。小說的作者是19世紀后期俄國的偉大作家契訶夫。契訶夫從小就熟悉學徒生活,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寫得真實感人。他寫了很多極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統(tǒng)治和舊俄人民悲慘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經(jīng)受到列寧的贊賞。今天學習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舊俄沙皇統(tǒng)治時期人民的悲慘生活。
。ǘ┳詫W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自己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2、弄清小說中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名字要讀順口。
3、思考下列問題,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凡卡是怎樣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樣?
(2)小說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
(3)凡卡給爺爺?shù)男胖饕獙懶┦裁矗?/p>
。ㄈz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新詞,要讀準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詞語解釋。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說的主人公。
阿里亞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瑪卡里奇:凡卡的爺爺。
日發(fā)略維夫:老爺,爺爺工作的那家莊園的莊園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爾,阿遼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頭制成。
崽子:常用來稱幼小的動物,這里是對老板幼兒的貶稱。
郵差:郵遞員的舊稱。
盧布、戈比:沙俄時使用的貨幣單位。一盧布等于一百戈比。
3、指名逐節(jié)試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學生討論后,老師小結:凡卡是一個才9歲的農(nóng)村孩子,他沒有爹沒有娘,只有一個親人,就是他的爺爺。爺爺是個窮苦人,在鄉(xiāng)下給莊園主當守夜人。9歲的凡卡,3個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當學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慘。小說寫的是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事,這事發(fā)生在圣誕節(jié)前夜臨睡之前的一段時間里,凡卡寫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訴爺爺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爺爺帶他回鄉(xiāng)下去。)[
。ㄋ模┙o課文分段。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寫信之前、寫信過程、寫信之后。)
2、按照這個順序?qū)⒄n文分為三段。
。ǖ1段:從開頭到“把那張紙鋪在講臺上”。第2段:從“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瑪卡里奇”。第3段:從“他很滿意”到課文結束。)
(五)作業(yè)。
1、抄寫詞語。(課內(nèi)完成)
2、仔細閱讀課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寫了哪些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私夥部ńo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nèi)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nèi)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讀信的內(nèi)容和插敘部分的內(nèi)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了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nèi)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當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nèi)容及其作用。
三、教學過程
。ㄒ唬⿵土曁釂。
文章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xiàn)凡卡的悲慘生活的?
(以圣誕節(jié)前凡卡給爺爺寫信這個方法來表現(xiàn)的。)
(二)學習第2段課文中寫信部分的內(nèi)容。
1、想一想,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是什么?
。ǚ部ㄔ谀箍频膶W徒生活很悲慘,他實在無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寫了很多話,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里,回到爺爺身邊。)
2、找出第2段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寫信的內(nèi)容?畫在書上。
(第3、8、10、11、12、15這六個自然段是凡卡寫的信的內(nèi)容。)
3、信的內(nèi)容共有六個自然段,用一個詞組成短句來進行概括,寫出每一段的小標題。
(①只有一個親人;②告訴爺爺自己在學徒中受盡折磨;③求爺爺把他帶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窮人的;⑤求爺爺給他摘一顆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爺爺把他帶回去。)
4、指名根據(jù)小標題有條理地敘述凡卡的悲慘遭遇。
。ㄈ⿲W習課文中插敘部分。凡卡在寫信時有許多內(nèi)心活動,作者是用插敘的手法來表現(xiàn)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敘部分。
。ǖ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寫信過程中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是文章的插敘部分。)
2、導讀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
。ㄗ寣W生先默讀,這兩個自然段插敘凡卡回憶爺爺在鄉(xiāng)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當凡卡寫到“只有一個親人了”時,想到些什么?
。3)爺爺在凡卡心中是怎樣一個人?
。昀、困苦、勞累,但很樂觀、風趣、慈祥,跟爺爺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樂。)
(4)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4、5自然段。
。ㄌ嵝褜W生用思念親人的心情來朗讀。)
。5)第6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亦l(xiāng)節(jié)前美麗的夜景。)
。6)家鄉(xiāng)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
。ㄊ恰懊馈钡。)
(7)說說家鄉(xiāng)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美?
。▽庫o、優(yōu)美、柔和、藍藍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個林子沉浸在過節(jié)的氣氛之中。)
。8)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ㄓ觅澝赖男那閬砝首x。)
小結:
這一部分關于爺爺守夜的回憶和家鄉(xiāng)節(jié)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寫凡卡內(nèi)心活動的。從這兩段插敘中,反映出凡卡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的心情。
3、導讀13、14自然段。
。1)凡卡寫到請爺爺“摘一顆金胡桃”時,又插敘了什么?
。ā昂蜖敔斠粔K砍圣誕樹”這件事。)
。2)凡卡回憶起砍圣誕樹這件事時,心情怎樣?可以用哪一個字來概括?
。ㄐ那槭强鞓返。可以用“樂”字概括。)
。3)從哪里可以體會出凡卡這種快樂的心情?
。ā八肫鸬綐淞掷锶タ呈フQ樹的總是爺爺,爺爺總是帶著他去。多么快樂的日子呀!”“要砍圣誕樹了,爺爺先抽一斗煙,再吸一陣子鼻煙,還跟凍僵的小凡卡逗樂一會兒……)
。4)帶著快樂的感情朗讀13、14自然段。
。ǚ部ㄟ@種快樂,是“苦中有樂”,朗讀時要帶著這種心情來讀。)
4、說一說插敘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ㄆ鸬綄Ρ茸饔,凡卡想到在農(nóng)村的“樂”,更襯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爺爺帶他離開的迫切心情。)
。ㄋ模┬〗Y:
在沙皇統(tǒng)治下的俄國農(nóng)村,真像凡卡想象中那樣美好嗎?不是的,那也是勞動人民的火坑,從爺爺挨凍、守夜、砍樹等足以說明爺爺?shù)纳钍抢Э嗟摹V皇且驗榉部ㄔ卩l(xiāng)下與親人在一起,得到爺爺?shù)膼圩o,才產(chǎn)生農(nóng)村生活比學徒生活好一點的想法。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讀懂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并將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激發(fā)閱讀原著《愛的教育》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深情地):同學們一定很熟悉這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隨即響起歌曲那清澈的童聲)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
同學們,母親,是給我們最溫暖呵護的人,母親,一個最溫暖的名字?墒牵覀兘裉煲J識的這位小朋友,他,卻失去了自己親愛的母親,他就是——卡羅納
。ò鍟n題——23*卡羅納——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
2.想想、說說: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會是怎樣的?
生1:卡羅納應該會很悲傷。
生2:也許他把眼睛哭腫了。
生3:我讀了課文,知道卡羅納一個人默默地坐在座位上,打不起精神聽課;在座位上不時哭泣著。
師:這個可憐的孩子遭受了巨大的不幸,他來到了學校上課,等待他的是什么呢?老師和同學們是怎樣對待他的呢?
。墼u析]熟悉的歌曲和教師深情的話語,創(chuàng)設出情意濃濃的教學情景,扣擊學生的心弦,為本課的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想想說說: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是怎樣的,讓學生借助想象或憑借預習獲得的初步印象,與人物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二、默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感受“愛”
1.默讀課文,思考:這個故事帶給自己怎樣的感受?可以用一個詞語或者一句話表達。
2.生暢談感受:
生1:善良的老師,善良的同學,善良的同學的媽媽,他們用愛心鼓勵和關愛卡羅納
生2:我感受到的是真誠,人們真誠地理解別人遭遇的痛苦,真誠地安慰卡羅納。
生3:我想說,卡羅納是不幸的,他失去了親愛的母親,但是他又是幸運的,他有愛他的老師和同學,以及周圍的人。
生4:課文寫得真感人,我被感動了。
……
師:課文中強烈的愛感動了同學們,同學們也很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墼u析]初讀階段,意在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的能力。讀完一篇文章,能基本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調(diào)和大致內(nèi)容,體現(xiàn)略讀課文的閱讀方法的習得。
三、深入閱讀——理解“愛”
1.生默讀課文,思考: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么做的?用筆畫下來。
2.學生交流:
師(出示句式,幫助表達)當卡羅納……誰怎么做?
生1:當卡羅納要來上學的前一天,細心的老師提前囑咐孩子們不要開玩笑,要熱情地對待卡羅納。
。◣熛鄼C示范朗讀老師說的話)(語速稍慢,語氣低沉)“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這個可憐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保ㄠ嵵、嚴肅地)“他明天要來上課,孩子們,你們要莊重嚴肅,熱情地對待他。任何人都不許跟他開玩笑,不許在他面前放聲大笑。”
生2:當面容灰白,非常傷心的卡羅納走進學校時,“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陣同情和憐憫,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著他。
生3:當卡羅納回憶起以前和母親在一起的美好情景,放聲大哭時,老師把他拉到自己的胸前,安慰他、鼓勵他。
生4:當卡羅納看到書中的母子插圖號啕大哭時,老師暗示大家暫時別管他,同桌的“我”也伸出了熱情的手,低聲地勸慰他。
生5:放學時,當“我”跑過去撲進母親的懷抱時,母親把我推開了,她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卡羅納。
生6:當“我”發(fā)現(xiàn)卡羅納目光里充滿無法形容的悲哀時,我沒去拉母親的手,卻拉起卡羅納的手,和他一塊兒回家去。
3.感情朗讀:
師讀卡羅納表現(xiàn)的句子,生讀大家怎么做的句子。
[評析]留足時間,學生自主閱讀,思考。提供表達語言的'句式參考,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規(guī)范語言,也降低交流感受、口語表達的難度,給予學生大膽發(fā)表見解的信心。
四、品析、想象——領悟“愛”
1.再次默讀課文,也可以輕聲朗讀,看看哪些詞句觸動了你的心,讓你為之一動,為什么?在書上做批注,寫下自己的感受。(播放一段輕音樂)
(師巡視,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面露難色)
師:同學們可以注意文中對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看看哪一處描寫,哪個詞,那個句子特別好,為什么?(學生繼續(xù)讀文,圈圈寫寫)
2.學生交流想法:
師:請同學們來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老師,哪個詞你認為用得很好呢?(師一愣)
師:我認為“屏息凝神”這個詞用得很好,可憐的卡羅納來到學校,同學們屏息凝神地望著他,從“屏息凝神”這個詞可以看出同學們不敢有任何多余的表情,生怕任何不恰當?shù)谋砬橛|動了卡羅納的心,只是用和他一樣悲傷的眼神看著他。同學們對卡羅納那深切的愛便在這凝視的目光中深含著了。
你們也像老師這樣來說說。
生1:我找的是“暗示”:當卡羅納看到書上的母子插圖號啕大哭的時候,老師暗示大家暫時別管他!鞍凳尽边@個詞表達出老師對學生,對卡羅納的關愛。老師會怎樣暗示大家呢?肯定不是用言語提醒大家。(為什么呢?)因為用言語來提醒大家,卡羅納也就知道了,所以老師的暗示可能是一個眼神。
師:是的,老師把對卡羅納真切的關心淡化在一個看似不經(jīng)意的眼神里了。老師時時記著不要傷害到卡羅納,真是用心良苦。
生2:我認為“目不轉(zhuǎn)睛”這個詞用得很好,當“我”撲進母親的懷抱時,母親把我推開了,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卡羅納。讀到“目不轉(zhuǎn)睛”這個詞的時候,我被作者的母親感動了,一個并不是經(jīng)常與卡羅納接觸的人,一個同學的家長,對卡羅納也是如此同情和關心。人們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卡羅納,大家都是關心他的。
。ò嗉夗懫鹫坡暎
[評析]對詞的敏感是一種閱讀素質(zhì)。教師引導學生尋找觸動心靈的詞語,做批注,談感受,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詞的敏感,深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五、愛的延伸:
1.師:愛,不需要豪言壯語,愛,不需要驚天動地。愛,是一句真誠的話;愛,是一個輕輕的接觸;愛,是一個深情的眼神;文中的老師,同學,家長,用自己的真誠理解、安慰、關愛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是的,就是這樸素的愛,讓我們每個同學深受感動。
2.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3.知道這個感人的故事出自何處嗎?
生:《愛的教育》!
師:讓我們再快速閱讀選自《愛的教育》的另外兩篇文章
《我的同學科列帝》和《朱塞佩·瑪志尼》——選自《同步閱讀》)
學生自由選擇一篇,靜靜閱讀。
4.走近《愛的教育》
。1)閱讀文后“資料袋”:
。2)展臺展示同學們帶來的《愛的教育》。
(3)師補充介紹《愛的教育》,激發(fā)閱讀興趣:(幻燈出示)
《愛的教育》這本風行全球,膾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完成。無論哪一章,哪一節(jié),都把“愛”表現(xiàn)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國都公認此書為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而爭相翻譯出版。
《愛的教育》里沒有乏味說教,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日常生活。《愛的教育》以娓娓動聽的語言和生動感人的事例,啟迪人們要愛祖國,愛人民,愛父母,愛師長。
[評析]推薦文章閱讀,擠進課堂,加大閱讀的容量。其次,一本好書,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愛的教育》是一生中務必一讀的經(jīng)典,補充介紹,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六、作業(yè)布置:
1.閱讀《愛的教育》,在令自己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
2.與父母交流閱讀感受,討論其中的人物。
。墼u析]
《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作為教師,首先要讓文本打動自己,再尋找打動自己的點,以這個點生發(fā)開去!犊_納》一文,情意深厚,散發(fā)著濃濃的愛的氣息。打動讀者的是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愛,生發(fā)的點是什么呢?是人物關愛他人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意,是人物的語言,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找準了“點”,就能設計有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教學設計以“愛”為線,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感知文本,到親近文本,走入文本,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氛圍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其次,對于此類情感性強的文章,教師還注意把握好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tǒng)一,巧妙地引導學生在暢談感受時,有效的運用文本的語言,既有表達的沖動,又有表達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裕的閱讀時間,“在下水游泳中學會游泳的本領”,豐富閱讀量,并延伸到課外閱讀中。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7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9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7-24
【精選】語文教案10-05
語文小學教案05-30
語文教案【精選】09-06
語文古詩教案05-27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樹教案12-05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