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語文教案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理念】
追求隨課堂的有效性,讓隨堂課在真實中見精彩,平實中現(xiàn)智慧,樸實中含韻味,踏實中求質量。
【學習目標】
1、獨立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借助注釋、插圖,自主學習,正確理解詩意,在誦讀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體驗繁忙緊張的鄉(xiāng)村生活,激發(fā)學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
4、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習慣。
【學習重點】
讀懂詩意,熟讀成誦。
【學習難點】
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六單元的課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鄉(xiāng)村生活的畫面,隨著課文的學習,我們走進了自然和諧的鄉(xiāng)村人家,游覽了遼闊寧靜的牧場之國,今天讓我們一起步鄉(xiāng)村四月。
(齊讀課題)
2、讀了題目,你就了解到什么?你知道嗎?這四月就是指江南農(nóng)村春末初夏的時侯,這正是江南農(nóng)民春耕的時節(jié)。
二、讀通詩句,書寫生字
1、久居江南的南宋詩人翁卷,如何用詩句記下這時的情景呢?讓我們自由讀讀這首詩。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正音,齊讀。
3、蠶桑的平舌音讀得真準,它們是今天要學習的生字,會寫嗎?(范書)蠶,天蟲為蠶,第一筆是橫,可別寫成撇;桑葉的桑要想把它寫得美觀,上面的三個“又”就要講究穿插,寫得富有變化,給人高低錯落之感。來,自己抄寫一遍。
三、疏通字詞,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意境:
1、剛才我們學寫了生字,讀通了詩句:
從小學一年到現(xiàn)在我們學了很多古詩,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首先要借助注釋,疏通字詞, 接著讀通詩句,了解詩意,最后想想畫面,體會情感。下面我們借助注釋,疏通字詞,了解詩意,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請作上記號。
2、借助注釋,你知道哪些詞的意思?
(理解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了的意思)
3、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第二句過渡:第一句寫出鄉(xiāng)村景美,第二句寫人,鄉(xiāng)村的人又怎樣呢?這句里你們還有哪些詞理解有困難?
、 “蠶!钡囊馑?剛才我們借助注釋知道了是結束的意思,再把蠶桑放進句中讀一讀──剛剛結束蠶子和桑葉又插秧,通嗎?蠶桑該做什么講?(點播:看來理解古詩,不能用常用的分解法或簡單的'從字面上理解,要放到詩句中去讀。)誰能借助注釋,再說這行詩的意思?
、 鄉(xiāng)村人家多忙呀!難怪詩人說:“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這里的閑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組詞說一說嗎?(清閑、悠閑、空閑、休閑)哪些詞的解釋放在這最合適?你能說說原因嗎?(你們說得言之有理,老師總結一下你們的說法,其實你們都想說,鄉(xiāng)村每個人都很忙,沒有人閑著呀!由此可見,他們就是這樣勤勞,來,讓我們贊一贊勤勞的人吧!(男女指讀、齊讀第二句詩)
第一句過渡:這句寫人贊人,而第一句寫景,這句里你們還有哪些詞理解有困難?
、 雨如煙:
雨像煙霧一樣又輕又小。用你的話連起來說說這行詩的意思。(自說、抽說)你能試著把雨如煙的解釋調到前面來說一說嗎?我們說詩意時,調換一下詞語的順序,這樣就會更通順些,不信你再說第一行詩的詩意,也用這種方法試試。
⑵ 簡單疏通詩意后,我們感受到鄉(xiāng)村的景色很美,來讀一讀。(齊讀)
、 現(xiàn)在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詩句,品味其中的關鍵詞句,或許你對詩人筆下的鄉(xiāng)村四月有些新的認識。
⑷ 范讀,邊聽邊想象,鄉(xiāng)村四月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 引導:
綠遍山原就像什么?放眼望去,山陵和原野滿是的綠色,這綠色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碧綠的毛毯。(你抓住“遍”字想開去,一用上比喻句,畫面就變得更活了,更美了,更豐滿了。)在大好的春光下,這綠綠得怎樣?到處都是綠色,有深有淺,有明有暗,綠得鮮亮、綠得耀眼,綠得充滿了生機。(這一串排著的話連在一起,讓我們看到的綠色是那么豐富,是那么有層次,你的感受細膩了!)
、 抓住能引起你想象的詞,聯(lián)系生活的場景,選一行詩,寫寫鄉(xiāng)村四月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用上學過得好詞佳句就更好了。(放音樂自己寫,再交流)(評:隨著你的描述,我仿佛看到看到一塊塊明鏡似的水田,泛著點點銀光,使鄉(xiāng)村得更純,如同無瑕的翡翠。你豐富的想象,讓我聽到了杜鵑鳥清脆的鳴聲,和著沙沙的雨聲,讓這幅畫卷充滿生機,這真是一首動聽和諧的春之曲呀!)
、 再來讀一讀,這次讀的感覺一定不一樣!(自讀、輪讀相機指導)
、 鄉(xiāng)村四月有聲有色,有靜有動,色彩鮮亮,充滿生機,多美的田園風光!合上書,閉上眼,想象著畫面,讀出你的感受。(齊背)
4、春天是萬物復蘇的時節(jié),是農(nóng)家耕種的時節(jié),看著鄉(xiāng)村四月大好的春光,看著家家戶戶忙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一年之計在于春”,你能體會鄉(xiāng)下人家此時的心情嗎?(他們享受著大好的春光,憧憬著幸福的生活,累并快樂著。)
5、詩人就這樣飽含贊美之情,寫下了這充滿活力的鄉(xiāng)村美景,放聲朗讀,讀出你心中的情感吧!(齊背全詩)
6、對著畫面,配上音樂,再吟一吟詩吧。(齊背、抽背)
四、默寫古詩
1、多么精煉的字詞,多么優(yōu)美的畫卷,那么短小的詩句,那么豐富的情感,讓我們背著寫下來,回家后推薦給你的朋友吧!
2、剛才學的這首詩描繪的是春末夏初是江南人家的生活畫面,《田園四時雜興》又寫的什么時候田園生活呢?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五、板書
鄉(xiāng)村四月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優(yōu)美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 贊美
才了蠶桑又插田。 勤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認識生字23個。
3、完成語文天地中學習顯身手。
4、理解詩句內(nèi)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氣氛。
教學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2、理解語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型:古詩。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一、導入活動:
1、學生們,十二月份結束了,我們將迎來新的一年。新歲月的第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
2、板書課題。
3、從課題里。你聯(lián)想到什么?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⑴、指導看書上的插圖,問:這篇課文圖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詩句,指定學生讀。 ⑶、全班齊讀。 ⑷、出示生字5個,(開火車讀) 爆 屠 曈 換 符 ⑸、出示生詞,同桌讀。 爆竹 屠殺 蘇醒 交換 符號
2、熟讀課文,理解詩句。 ⑴、學生自由讀詩句。 ⑵、小組討論:說說你知道哪句詩的意思? ⑶、指定學生說詩意。 ⑷、全班齊讀全詩。 ⑸、分組接背詩句。 ⑹、指定學生背誦。 ⑺、小組比賽,哪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業(yè)布置: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四、板書設計: 12、過年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戶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五、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 篇3
1、長江之歌
2、五彩池
3、七 月 的 天 山
4、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
5 、山海關
閱讀鏈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綜合學習(一)
6、窮人
7、最美好的禮物
8、有月亮的晚上
9、成全一棵樹
10、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閱讀鏈接
愛 的 絮 語
綜合學習(二)
我的小筆頭
11、《心的翅膀》教學設計
12 、百合花開
13、世界邊沿在哪兒
14、壯哉,少年游
15、為“我不能”舉行葬禮
閱讀鏈接—學會樂觀
綜合學習(三)
姚振函簡介
16、世界兒童和平條約
17、 相片
18、 將軍與孤女
19、 陽光下的皮膚
20、地球萬歲
閱讀鏈接—不能忘卻的圓明園
綜合學習(四)
小學語文冀教版新課標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單元說明
輕輕翻開這本散發(fā)著濃濃墨香的課本,我們便開始了一次遠行。隨著一篇篇優(yōu)美的文字我們縱情于山水之間,領略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自然山水在文化的浸潤與熏陶中,增添了一絲神秘;文化的傳承與博大,讓大自然的神奇盡顯風姿。留連于山光水色、亭臺樓閣之中,我們的心靈受到滋養(yǎng),眼界得到開闊,胸懷變得博大,那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出發(fā)吧!
《長江之歌》將讓我們領略到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母親河,走近那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感受她穿越古今、亙古不變的豪邁情懷,觸摸她默默無聞、無怨無悔的'母親情愫。讓我們用無限的贊美與最真誠的祝福歌頌她吧!
《五彩池》則把我們帶到了四川省松潘縣藏龍山上,讓我們親身感受那“世外桃源”般的神奇。水池形狀千姿百態(tài),池水顏色五彩斑斕,再加上水池周圍色彩絢爛的花朵,這幅渾然天成的美景怎不讓人感到如入仙境呢?
《七月的天山》這則游記讓我們置身于一種拋卻喧鬧之后的寂靜、遠離酷暑之中的清爽、洗盡雕琢之余的純樸之美中,這樣一次旅行讓我們的心靈也隨之接受了一次洗禮。
《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為我們展開了一幅水鄉(xiāng)優(yōu)美的畫卷。徜徉其中,我們被紹興水鄉(xiāng)的精靈——烏篷船,深深吸引,流連其間,我們?yōu)槟俏迩ё藨B(tài)萬千的橋而嘆服,心底深深地羨慕紹興孩子能夠坐在橋上聽故事的經(jīng)歷。油然而生一種感慨:紹興,真美!
《山海關》則把我們帶到了一個雄偉壯觀、地勢險要的關口,展示了它千年雄關的巍峨氣勢。隨著作者撫今追昔,我們也不禁為那些捍衛(wèi)國土的英雄而肅然起敬。
《閱讀鏈接》為我們展示了中國獨特的樓文化,讓我們走近中國名樓,來感受它們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吧!
這一次旅行,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相信這趟旅行也將為你的人生打下另一番底色,抑或開啟了你的心智。這不過是一個開始!
1.長江之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本課四個生字,理解生詞的基本含義。
2、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多媒體資料,在美讀中品賞領悟詩歌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和中華民族之母親河的雄壯與偉大。
【教學重難點】
深入理解詩歌大意,體會出長江的宏大氣勢,激發(fā)同學熱愛祖國的美好感情,對祖國長江的感恩之情。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1、激情導入
聽《長江之歌》這首歌及放映有關長江資料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江的壯觀美麗。
師:同學們,當我們口中吟唱起“長江之歌”時,你一定會難抑激動的心情,現(xiàn)在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走進這首詩歌。
2、初讀感悟
師: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歌。
檢查認讀
個別指導糾正
預設:
師:通過誦讀詩歌,誰愿意把自己的感覺說給大家聽?
生: 體會到了祖國長江的壯觀、磅礴、偉大
我感到生活在祖國大家庭的幸福
感受到了詩歌語言的優(yōu)美和凝練
我為母愛所折服
我們要學會感恩
我為長江母親而自豪
師:同學們的感受和我一樣,下面就讓我們帶著別樣的心情再次走入這首詩歌。
3、品讀領悟
出示中心話題,“作者為什么把長江比做母親來贊美?”默讀課文,請在文中勾畫出關鍵詞句,結合搜集的資料來談談,并體會著讀一讀。
學生自學
小組進行合作、探討。
預設點: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生:“哺育各族兒女”:只有母親才會哺育兒女,在這里把長江看作了母親,而且長江哺育的是各族兒女,可見這位母親的胸懷是多么的寬闊。
生: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這里又把長江擬人化了,長江很長,它就像母親伸長那健美的臂膀,從西至東,把祖國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讓它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永不分離。)
師:你可知道長江兩岸有著多少中華兒女,從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有三億人口生活在長江兩岸。
生:我可以體會到長江哺育了千萬人民,灌溉著良田萬頃,滋潤了兩岸的泥土,我們吮吸著她的乳汁,沐浴著她的恩澤。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絕招是練出來的,要練有用的絕招的道理。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
教學難點
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具準備
字詞卡片
導學過程
二次備課
預習提綱
能較熟練地朗讀課文,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讀一讀課文,想一想幾個孩子都比了哪些絕招,你最佩服誰的絕招。
一、談話導入課題
1、師:你們都喜歡看動畫片嗎?
喜歡誰。克惺裁幢绢I呀?
生:我喜歡……,他有……
2、師:同學們,這些都是他們的絕招。接下來我們開始上課吧。
3、師板書課題:《絕招》,齊讀
4、提問:什么叫絕招?
是一個人怎樣的本領呢?能具體說說嗎?
(師小結:絕招是一個人很難練成的,了不起的本領。)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過渡語:課文中有一群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絕招。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趕快打開課文64頁,自由讀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字詞,多讀幾次。現(xiàn)在開始吧。
1、學生自由讀。
2、讀準下列字音:
憋氣 腮幫子 蔫蔫 鏟餡
攥餃子 攥得快 尷尬 撇到
下巴頦 咧開 羨慕 握拳
語文教案 篇5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下列詞語,要求讀準字音,理解字義,熟記字形。
拘謹 頎長 孔武有力 綬帶 怯生生 著陸 熹微 寥寥可數(shù) 嗚咽 閂門 悉意
2.第三人稱敘述和第一人稱敘述的比較。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把握重點,準確復述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
2.學習寥寥數(shù)筆勾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德育訓練點
樹立學生的和平信仰,培養(yǎng)學生愛正義、愛國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2.適當引導,領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把握“勇氣”、“福氣”的含義。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反復閱讀課文,抓主要文段、語句,討論分析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
五、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過《淮海戰(zhàn)役》這部電影嗎?在我的記憶里,一幅支援前線的畫面尤為深刻。男女老少,眾多的人民百姓推著獨輪車,冒著硝煙炮火、泥濘暴雨、將家中的所有,自己親手所做的積極送到前線。
陳毅將軍曾深情地說到: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看著這樣一幅畫面,品著將軍的這句話,我們能說什么呢?
人民是偉大的。他們熱愛和平,向往和平!為了和平,為了正義,他們甘愿付出一切。
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勇氣》,便是展示人民的偉大的一篇作品,請大家仔細讀,細細品味。
(二)明確目標
1.掌握生字詞。
2.領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
3.第三人稱敘述與第一人稱敘述的比較。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初讀課文
(1)解決生字詞
拘(jǐn)帶(shòu)生生(qiè)陸(zhuó)門(shuān)嗚(yè)
拘謹——(言語、行動)過于謹慎、拘束
頎qí長——身量高
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
熹xī微——日光微明
liáo可數(shù)——非常少
悉意——全心全意
(2)把握文章段落結構
文章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開頭第1自然段,總起全文。
第二部分,“在大規(guī)模進攻開始的前一天”至“她毫不猶豫地給了他第二次機會!敝v述勇氣的故事。
第三部分,“我被這真實的故事里的兩位主角迷住了”至文章結束。是“我”的感受。
2.再讀課文,勾畫重點文段、語句,分析人物形象。
(1)明確文中的重點人物
美國傘兵、法國女人
(2)勾畫重點文段、語句,分析兩個重要人物。
美國傘兵
“他胸前閃耀著的勛章綬帶,比我記憶中將級官銜以下的任何人都要多。”
“他懂得,必須馬上找個地方隱蔽起來。”
“他看見不遠處有一棟小小的、紅色屋頂?shù)霓r(nóng)家。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親盟國的呢,還是親德國的,但是他總得碰碰運氣啊。他朝那房子奔去,一邊溫習著寥寥可數(shù)幾句法語”
“‘我是一個美國兵,’傘兵說,‘你們愿意把我藏起來嗎?”
“那傘兵蜷身擠出窗口,向樹林奔去!
“對,還有最后的一次機會,傘兵振作起來押了這一注。他往回跑”。
“‘你愿意把我藏起來嗎?’他問!
這是一個沉著冷靜、機智勇敢的戰(zhàn)士,是法國夫婦給了他寶貴的生命,也是他們給了他更多的勇氣。于是,他勇敢拼搏,屢建功勛。
法國女人
“聽到敲門聲,一個年約三十歲的法國女人——她長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滿面,但是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鎮(zhèn)定的——開了門。她是剛從做早飯的灶間出來的!
“‘哦,當然啦!▏苏f,把他帶進屋里。”
“妻人嗚咽”
“女人來得很快。她滿臉蒼白,淚眼模糊。他們面對面的,也許站了一秒來鐘,她沒有向她丈夫的尸體看上一眼,一直碰也不敢碰他一下。她直直地注視著這個美國青年的眼睛,他的到來使她變成了寡婦,孩子們變成了孤兒!
“哦,當然啦。快!”
“她毫不遲疑地把他送回壁爐邊的碗櫥里。”
這是一個愛丈夫,愛孩子、愛家庭的勤勞女人,然而,她懂得“愛國、愛正義、愛和平”才是更大的'愛。她為和平、為正義甘愿獻出一切,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因而,她贏得了眾多人的敬仰!八且粋有福氣的女人。
3.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1)反復朗讀,勾畫重點語句
“青年傘兵有的是拼命的勇力”,“在牢籠里,他看到了而且抓住了惟一的出路。他是勇敢機靈的孩子。但是,那位法國婦女的勇氣呢,是經(jīng)常同你在一起,永遠不會讓你丟臉的。她是一個有福氣的女人!
“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
(2)領會文章的主旨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青天!
文章的主旨是贊頌為和平、為正義而努力的人們的勇氣、信仰。
4.學生活動
試改用美國傘兵的口吻把這個故事復述一遍,然后比較一下敘事角度和表達效果有些什么變化。
用美國傘兵的口吻講述故事,是第一人稱表述,特點是便于直抒胸臆,讀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課文主要是第三人稱表述,特點是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從更多的方面自由的敘述,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
(四)總結、擴展
和平是一種信仰,為了捍衛(wèi)它,許多人不惜獻出無價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珍惜和平、熱愛和平,保衛(wèi)和平,應是人類的共同職責。
請同學們結合時事,各抒己見,暢談對“和平”的理解、認識。
(五)布置作業(yè)
反復閱讀課文,體會文中蘊含的思想。
六、板書設計(略)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1、正確讀寫12個生字。2.正確讀寫"小鎮(zhèn)、診所、嬰兒、徐徐、凍僵、多余、忠滅、哀鳴、碾雪"等詞語。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12個生字
教學難點:正確讀寫"小鎮(zhèn)、診所、嬰兒、徐徐、凍僵、多余、忠滅、哀鳴、碾雪"等詞語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播放相關畫面: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沿路人家的燈都亮著,僅僅是為了給一個出診的醫(yī)生照明回家的路!這情景多讓人感動啊!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一《寒夜的.燈光》這個感人的故事吧!
(板書課題:寒夜的燈光)
3.學生齊讀課題,圍繞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順、流利。
2.畫出生字。
(1)學生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
、偌悠杂洃浀淖钟:
真-一鎮(zhèn)息一一熄至→一致展一一碾
、趽Q偏旁記憶的字有:
珍一一診韁一一僵
(2)指導書寫。
"鎮(zhèn)"是左右結構,右邊"真"里有三橫,不要少寫。
"雜"是t下結構,上面是"九","水"。
"荒"是上下結構",非""亡",不要寫成"~"。
3.交流對生詞的理解。
4.再讀課文,思考: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由交流)
三、再讀課文,初探故事背景
1.指名讀課文第1-2自然段。
討論:(1)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寒冷的夜晚,有人請"我"出診)
(2)說說你從文中還讀懂了些什么?
(夜晚很冷;農(nóng)民家住在偏僻的地方)
2.學生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
四、課堂
1.學生之間互相質疑、釋疑。
2.學生自己這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和收獲。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明確本文緊扣線索展開故事情節(jié)的寫法和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烘托作用。
2、學習紅軍戰(zhàn)士對革命事業(yè)無比忠誠、勇于獻身的高貴品質。
教學設想
1、本文故事性感人,易于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因此,在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時,要注意讓他們把重點放在對人物形象的把握和理解上。
2、在提問時,要避免雜而碎,而應緊緊抓住人物形象的意義分析這條主線,從整體閱讀出發(fā),全面、準確地理解小說內(nèi)容。
3、引導學生分析內(nèi)容時,應抓住重點詞語和詞句,理解語言的深層含義。
4、充分利用發(fā)散思維,激發(fā)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
5、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說主題。
2、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刻畫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解題
題目是一個偏正結構的短語!盎鸩瘛鼻懊婕由稀捌吒边@樣精確數(shù)字進行限定,給讀者以非同尋常的感覺,因此而造成懸念。標題既揭示了小說的內(nèi)容,又提供了故事情節(jié)設置與展開的線索。同時,它又是人物形象刻畫,人物品質展現(xiàn)的依托。讀完小說,“七根火柴”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作者說:“它是從我的見聞和感受里來的。在戰(zhàn)爭中,我多次看見過這樣一個戰(zhàn)士的手啊,握著槍的,攥著擔架桿的,拉著戰(zhàn)友的,撫摸在同志額角上的……。如今,我已經(jīng)不能確切地說出,在我握著筆寫《七根火柴》的時候,到底是想起了記憶中的哪一件事、哪一只手。但是,在這短短的兩千字里,確實凝結了我在戰(zhàn)爭中直接獲得的生活體驗:關于人,關于人的手和心靈,關于戰(zhàn)爭中人和人的關系,以及戰(zhàn)士的忠誠。就連一個細節(jié)、一點感受、一星思緒,也得從真切的體驗里得到!
這段話告訴我們,標題是生活真實的高度概括,是作者切身體驗的藝術再現(xiàn),它所要表現(xiàn)的是“人”,“人的心靈”。因此,標題有著深刻的內(nèi)涵。
二、導入
火柴的作用在于引火。人類自從鉆木取火以來,火就成為人類生活一刻也不能離開的伙伴,甚至有時會關系到人的生存。這篇小說就講了一個七根火柴的故事。
三、課文分析
1、教師提問:這篇小說的主要人物是誰?為什么?
學生討論,教師評析、小結。
主人公是無名戰(zhàn)士。確定小說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體現(xiàn)小說主題上的地位和作用。無名戰(zhàn)士用生命保存了七根火柴,表現(xiàn)了他對革命事業(yè)的忠誠和偉大的獻身精神,這正是作者通過小說所要表達的主題。那么,小說為什么還要用很多篇幅寫盧進勇呢?這有三個作用:一個是通過盧進勇所見所聞所想,敘述了七根火柴的故事,刻畫無名戰(zhàn)士的形象,他實際上起到了第一人稱的作用;二是用盧進勇襯托無名戰(zhàn)士:盧進勇遇到的艱難困苦說明無名戰(zhàn)士的處境惡劣;盧進勇對火的渴望,烘托出無名戰(zhàn)士用自己的生命保存火種的意義和崇高的共產(chǎn)主義品質;三是盧進勇與無名戰(zhàn)士的關系正是紅軍部隊內(nèi)部的親密無間的革命關系,也正是無名戰(zhàn)士用生命保存火柴的基礎和動力。作者是圍繞無名戰(zhàn)士展開情節(jié)、表達主題的。
2、分析第一部分(開頭棗“……發(fā)現(xiàn)它”)
教師提問:從課文中找出語句,概括一下:盧進勇碰到了哪些困難?
學生閱讀、概括,然后明確:
、佟罢麄草地……給遮沒了”棗荒涼
、凇疤,還是……一朵朵浪花”棗冰雹
、邸耙驗樾⊥取絷犃恕睏梻
④“一陣涼風……濕透了”棗陰冷
、荨八乱庾R……‘沒有發(fā)現(xiàn)它’”棗饑餓
教師提問:作者為什么要寫盧進勇碰到的這些困難?這些困難,只是盧進勇一個人遇到的嗎?
學生分析、明確:這是為了自然地引出盧進勇對“火”的向往,同時還點明紅軍過草地時要克服怎樣的困難,如果不依靠崇高的理想和團結友愛的精神,紅軍會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不會取得長征的勝利。由此可知,無名戰(zhàn)士也遇到了這些困難,暗示出他是在忍受了難以想象的痛苦中保存了七根火柴。
教師提問:“他也知道這是妄想棗”破折號后面的語句起什么作用?“妄想”一詞是什么意思?
學生思考、明確:破折號后面的語句起解釋、說明的作用。“妄想”一詞在這里是“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的想法”的意思。后面卻居然有了火柴,這就增強了小說的藝術效果。一個破折號,一個詞語,既突出了火柴的極端重要性,又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教師提問:本部分最后一句,為什么連用“小心地”、“居然”、“吝惜地”、“喑自慶幸”等詞語?各有什么含義?
學生思考、明確:“小心地”說明惟恐丟掉一點點,突出糧食的寶貴;“居然”反映出意想不到的心理狀態(tài);“吝惜”“暗自慶幸”說明糧食的意義。這些詞語的運用突出了這點糧食對于盧進勇趕上部隊、走出草地的重大意義,同時為下文他毅然地拿它救助戰(zhàn)友,體現(xiàn)紅軍部隊團結友愛,即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送給戰(zhàn)友埋下了伏筆。這里又一次交待了無名戰(zhàn)士保存七根火柴的階級基礎和思想基礎。
3、分析第二部分(“已經(jīng)一晝夜……前進的方向”)
教師提問:第二部分安排了幾個情節(jié)?
學生分析,然后明確:三個情節(jié),即呼喚戰(zhàn)友,拒絕幫助,托付火柴。
教師提問:在托付火柴之前,小說怎樣通過聲音、肖像、動作和語言具體描寫了無名戰(zhàn)士垂危的狀況?
學生思考、明確:
聲音:“低低的”,“微弱、低沉”,“就象……”
肖像:“倚著”、“身子底下”、“臉色”、“頭發(fā)”、“眼眶”、“眼睛”
動作:“喉結……抖動”、“嘴唇……發(fā)出”、“呆滯地望”,“吃力地……推開”、“嘴唇翕動”、“齒縫里擠出”
語言:“不,沒……沒用了”
這些具體、細膩、感人至深的描寫,是為托付火柴作了充分的鋪墊。說明無名戰(zhàn)士怎樣頑強地與困苦、與死神搏斗;崇高的信念,部隊的安危凝結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撐著他的生命;為保存七根火柴,他作出了超乎尋常的努力和犧牲。身體的衰竭與一定要把火柴交給戰(zhàn)友的頑強意志形成了強烈反差,使得故事格外地悲壯。
教師提問:“托付火柴”這個情節(jié),可以分成幾個層次?有哪些重點詞語?各有什么含義?
學生分析并明確:
、佟爸富鸩瘛保骸氨犻_”“指著”“急急地說”棗指出存放部位,表達急切心情
、凇翱椿鸩瘛保骸按蜷_”“揭開”“并排擺著”“干燥”“紅紅的”“壓”“像……”棗與陰冷環(huán)境、濕透的'衣服形成對照,把火柴同黨聯(lián)系在一起,表現(xiàn)對黨的一片赤誠
、邸皵(shù)火柴”:“抬手”“伸開”“小心翼翼地……撥弄”“數(shù)著”“望”“好像說”棗清楚地交待,認真的態(tài)度,莊重的神情表明火柴的意義非比尋常
④“交火柴”:“舒展”“放射”“合攏”“捧起”“像擎著”“小心地放”“緊緊地……握……”“直直地叮著”棗交待后的無比欣慰,鄭重地托付,殷切地期望
教師提問:為什么要特意寫出“記住,這,這是,大家的!”這句無名戰(zhàn)士說的話?為什么一詞一頓?
學生思考、明確:這是無名戰(zhàn)士對盧進勇的囑托,也明確地揭示了無名戰(zhàn)士保存七根火柴的思想基礎:大公無私。這一句話表現(xiàn)了無名戰(zhàn)士高度的政治覺悟和不可動搖的革命信念。
一詞一頓,既表明了無名戰(zhàn)士生命垂危、力氣將盡的特點,也表明了話語意義的嚴肅和鄭重。
教師提問:無名戰(zhàn)士犧牲之后,為什么寫盧進勇“眼睛模糊了”,又寫“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模糊”與“清晰”不是矛盾嗎?
學生思考并明確:不矛盾!澳:笔菍懕R進勇對戰(zhàn)友犧牲的悲痛心情,“清晰”是點明盧進勇心里已經(jīng)明確自己所負有的重大責任。
4、分析第三部分(小說結尾)
教師提問:結尾有三段,每一段都怎樣體現(xiàn)了無名戰(zhàn)士托付火柴的巨大意義?
學生分析、明確:①“盧進勇走得特別快”,含蓄地點明托付火柴的舉動和崇高精神給了他巨大鼓舞和力量。②寫篝火,點明火柴給部隊帶來生機和活力,暗示火柴的巨大意義,從側面贊頌無名戰(zhàn)士的精神。③寫盧進勇遞交火柴,并特意重復數(shù)火柴的細節(jié),顯示出火柴的不同尋常和重大價值,重現(xiàn)無名戰(zhàn)士的崇高形象。
四、小結
1、第一部分寫盧進勇處境的惡劣是為下文的展開作鋪墊,盧進勇遇到的艱難困苦暗示出無名戰(zhàn)士的頑強意志。無名戰(zhàn)士垂危的狀況與托付火柴的情節(jié)形成鮮明對照,小說結尾點明了火柴的巨大意義,從而歌頌無名戰(zhàn)士的崇高品德。
2、小說刻畫人物運用了多種描寫方法,在分析人物形象時要抓住情節(jié)的安排和重點詞語與語句。同時要透過語言的表層理解它的深層含義。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緊扣線索展開故事情節(jié)的寫法。
2、烘托和映襯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篇小說所以寫的感人至深,除了立意深刻,用多種描寫方法正面刻畫人物形象之外,還采取了有效的寫作手段。
二、分析寫作方法
1、以小見大的寫法。
教師提示:火柴雖小,人們也習以為常,但作者卻賦予它深刻的意義,從而表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對黨的事業(yè)無比忠誠的崇高品質,這就是以小見大。
教師提問:小說是怎樣寫火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學生分析、明確:小說中有六處寫到火。
“要是有堆火烤”→“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熱水”→“像一簇火焰在跳”→“一個通紅的火堆”→“一簇簇的篝火”→“熊熊的野火”。
前四點寫想象中的“火”,后兩點寫真實的“火”,使“火”的意義逐步擴大:由個人到戰(zhàn)友再到部隊。這就啟示我們:這“火”由火柴點燃,火柴的意義和價值非同尋常,它是無名戰(zhàn)士那顆赤誠的心,“火”就是革命事業(yè)的象征。
2、緊扣七根火柴這條線索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寫法。
“七根火柴”是全文的線索,圍繞“火”展開情節(jié),塑造人物,突出了火柴的價值和作用。
教師提問:請把小說中直接寫到火和火柴的地方找出來,分析一下它們的作用。
學生分析、明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盧進勇需要無名戰(zhàn)士無名戰(zhàn)士點燃篝火盧進勇
有堆火烤需火堆托付火柴用上火柴交火柴
由此看出本文構思上的特點:火柴這條線索由隱而明,前兩次突出對火,對火柴的渴求,第三次出現(xiàn)火柴,體現(xiàn)火柴引出的人物崇高內(nèi)心世界,后兩次強調火柴的價值與作用。
3、映襯手法的運用。
教師提問:小說有兩個人物,盧進勇貫穿全篇,但無名戰(zhàn)士是主人公,那么盧進勇在小說中起什么作用?
學生分析、明確:盧有進勇雖不是小說的主人公,但對他的描寫在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刻畫無名戰(zhàn)士的形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俦R進勇的所見,使讀者歷歷在目、身臨其境;他的所聞,使讀者覺得無名戰(zhàn)士衰竭的生命與頑強的意志之間的反差是那樣巨大;他的所感、所想,時時引起讀者心靈的震撼和感情的波瀾。這樣,小說的真實性、藝述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诘谝徊糠置鲗懕R進勇,暗寫無名戰(zhàn)士;第二部分盧進勇和無名戰(zhàn)士交替描寫;第三部分再明寫盧進勇,暗寫無名戰(zhàn)士。盧進勇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使無名戰(zhàn)士的形象飽滿而豐富,放射出燦爛的光彩。
、郾R進勇是紅軍部隊中的普通一兵,他同無名戰(zhàn)士一樣,是千萬紅軍戰(zhàn)士中的一員。他對戰(zhàn)士充滿階級愛、同志情,他對火的渴求同樣表現(xiàn)在無名戰(zhàn)士身上,他對戰(zhàn)友的救助也出于犧牲自己為戰(zhàn)友的崇高思想。因此,這就明確地啟示我們:無名戰(zhàn)士所以用生命保存七根火柴,正是以階級情誼和團結奮斗作為思想基礎、政治基礎的。
4、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烘托作用。
教師提示:小說中自然環(huán)境描寫,既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組成部分,也起到了烘托作用。
第一部分中第二自然段是客觀描寫,第三自然段通過盧進勇的觀察和感受來描寫。這些描寫突出了草地氣候變化異常、遍地潮濕的特點,烘托出盧進勇處境惡劣和他的苦惱、焦急與盼火的內(nèi)心活動,烘托出火和火柴的無比珍貴。結尾寫篝火,烘托出紅軍戰(zhàn)士的歡樂情緒,烘托出部隊的生機和活力,從而說明火柴的巨大作用,贊頌了無名戰(zhàn)士的革命品質。
三、小結
小說采用以小見大的寫法,是賦予司空見慣的事物以不同尋常的意義,揭示小說的深刻主題!捌吒鸩瘛笔切≌f的線索,線索的延伸就是情節(jié)的構成和發(fā)展,就是小說主題的不斷深化和升華。
小說采用的不同寫法各有不同的作用和體現(xiàn),但目的是一個,就是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語文教案 篇8
一、教學要求:
1.了解描寫人物語言與對話描寫中標點符號的運用的方式,學會提示語在不同位置上標點的正確使用。
2.交流本單元在閱讀方面的收獲。
3.運用掌握的閱讀方法進行獨立閱讀。
4.初步感知歇后語,積累語言。
5.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培養(yǎng)學生把握并轉述故事內(nèi)容及口頭表達能力。
6.展開想象,編寫童話。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描寫人物語言與對話描寫中標點符號的運用的方式,學會提示語在不同位置上標點的正確使用。
2.展開想象,編寫童話。
三、教學課時: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了解描寫人物語言與對話描寫中標點符號的運用的方式,學會提示語在不同位置上標點的正確使用。
2.交流本單元在閱讀方面的收獲。
3.運用掌握的閱讀方法進行獨立閱讀。
4.初步感知歇后語,積累語言。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描寫人物語言與對話描寫中標點符號的運用的方式,學會提示語在不同位置上標點的正確使用。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語文百花園》去看一看。
1.語言與標點
。1)歸納、總結在人物對話描寫中標點符號使用的規(guī)則:
這節(jié)課,我們先到百花園的第一個景點――“溫故知新”園去看看。步入“溫故知新”園,快看,“語言與標點”景點區(qū)立了個牌子,在提醒游人什么?
誰來讀讀給我們的提示?
本單元課文中有很多人物語言的描寫。讀讀下面的句子,想一想描寫人物語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標點符號的使用有什么不同?
出示第一題,請同學自讀。
仔細閱讀三位學習伙伴的話,看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再讀這道題,認真觀察提示語的位置不同,怎樣點標點符號?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不加提示語時標點不同的點法。
重點引導學生關注提示語在中間的標點符號的點法。
。2)實踐:
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傧茸屑氶喿x、觀察,判斷提示語位置。
②按照總結出的提示語不同位置點標點的方法點標點。
、奂w反饋。重點指導第三句提示語在中間的標點怎樣點。
2.拓展與交流
離開了“語言與標點”景區(qū),我們隨著人流,又來到一片童話樹林――“拓展與交流”景區(qū)。誰來讀讀介紹這個景區(qū)的話?
。1)同學們想進到童話樹林中,欣賞美景嗎?快讀讀寧寧與丫丫的話。
概括一下寧寧、丫丫好的讀書方法。
寧寧的方法是抓住主人公和身上發(fā)生的事件把握主要內(nèi)容。
丫丫的方法是弄清人物關系,了解人物特點。
。2)回憶我們本單元學其他課文時好的讀書方法。
如;抓住中心詞整體感知課文的方法、按照起因、經(jīng)過、結果捋清文章脈絡,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等。
。3)在閱讀童話時,你還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介紹給大家。
3.閱讀平臺
同學們總結了方法,快進到童話林中,觀賞林中的――閱讀平臺。
自己按照剛才介紹的好的閱讀方法默讀短文,你讀懂什么?是怎么讀懂的?
匯報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小螞蟻的想法和蜘蛛的做法:一個想一勞永逸,一個每天通宵達旦地勞動,一天也不敢間斷,使學生了解到童話介紹了蜘蛛生存的常識。同時告訴我們只有努力不間斷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生存,想一勞永逸是不可能的。
交流方法:你是怎么讀懂這些內(nèi)容的?用什么方法?
4.積少成多
(1)了解歇后語
同學們,從童話林出來,我們又來到了另一個景區(qū)――“積少成多”區(qū)?炜纯催@個景區(qū)有什么特點?
快讀一讀,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誰認識它們是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用打比方方法把意思說清楚。這是歇后語。
。2)積累歇后語
讀記書上的歇后語。
說說自己積累的歇后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2.說的方面,主要是訓練學生能把自己看過的童話故事轉述清楚,說的時候,態(tài)度自然大方,普通話準確、流利,有一定的感情,達到口語訓練和別人交流的目的。
3.聽的方面,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把握主要內(nèi)容,邊聽邊想,感悟其中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口語交際","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
三、教學難點:雙向互動的語言環(huán)境的營造。
四、課前準備:
1、學生進行“閱讀―選擇―準備”活動
2、創(chuàng)造性地布置口語交際課的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耄せ铍A段)
1、同學們,學校馬上要開展故事大王的評比活動,優(yōu)勝者將代表學校參加區(qū)里的故事大王的評比活動,是向社會展示我們風采的機會,你們想報名嗎?
2、好,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個我們班的'故事大王的競選活動(板書)。我們要挑的故事大王不僅要講的繪聲繪色,所選的故事還要能使聽眾受到教育。
。ǘ┟鞔_任務(指導階段)
1、怎樣才能當好故事大王呢?出示活動建議、活動評價要求,帶領學生研讀。
2、通過指導一個組的交流,引導學生明確要求:
請看這組同學的表演。交流,明確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適時揭示板書:
講故事的人:
。1)儀態(tài):大方、禮貌;
。2)語言:生動,吸引人。
(3)感情:情感到位。
聽眾:
文明,認真傾聽別人說話,把握主要內(nèi)容,邊聽邊想,感悟其中的道理;補充故事內(nèi)容、提出不懂的問題。
。ㄈ┙涣
1、小組交流:四人一小組,一個人講故事,其他三個人聽、聽后交流。
2、全班交流:推薦兩名學生匯報,全班同學做評委,
。ㄋ模┛偨Y評議
1、你們的評委工作做得怎樣?(引導結合板書)
2、可請評議者或剛才的講故事的學生根據(jù)同學的建議重新展示
3、評選“故事大王“及“優(yōu)秀評論家”
第三、四課時
教學要求:通過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能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想象中的事。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編一編童話故事,當一回童話作家。(點擊課件,出示天使畫面)
請大家把自己想象成這小天使,張開想象的翅膀,閉上眼睛,飛呀飛,大家飛上藍天,飛過巍巍的群山,飛過一望無際的田野,飛過綠綠的草地,我們來到了――童話王國。
(二)創(chuàng)編故事
。c擊課件,出示畫面)
1.大家看,這么多的童話故事的主人公聚在一起,他們都有誰?快認認他們。
2.這么多童話人物聚集一堂,他們每個人可都是身懷絕技,本領高強,他們中的不是同一課書出現(xiàn)的三位隨便湊在一起,就能發(fā)生許多有趣的事。
你選的是哪三位呢?
他們會發(fā)生什么事呢?你打算通過這個故事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或者說明什么道理呢?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3.根據(jù)自己的設想大膽地想一想,。
4.把最精彩的一個鏡頭畫下來,可畫成連環(huán)畫形式(一幅或兩幅)(畫一畫),畫好之后說一說童話故事。(說一說)
5.把自己的畫展示給大家看,把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評一評。(評一評)
。ㄈ┳詳M題目
同學們,請你自己給編的故事擬個題目?梢砸允虑榈膬(nèi)容為題,以事情發(fā)生的地點為題,以人物語言為題,以事情結果為題,以人物為題。
。ㄋ模┚帉懝适,小組交流。
正所謂教無定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得因材施教才可以。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都有環(huán)保意識。知道凈化空氣人人有責。
2、人人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學校,保護我們的家園。
教學準備:
兩只較大的塑料袋,一只裝有助動車尾氣,一只裝有普通空氣的塑料袋。
教學過程:
1、師講述空氣對我們的作用:人要生存,就要呼吸空氣,一個人只要幾分鐘不呼吸空氣就會死亡?梢姡諝馀c人的關系是何等的密切和重要。但是,不是什么樣的空氣都有人所需要的人所需要的是潔凈的空氣。人如果吸進被污染的空氣就會感到不適,甚至生病,嚴重的還會死亡。如助動車尾氣,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長期吸入被助動車尾氣污染的空氣,那么,我們?nèi)梭w血液中的含鉛量等有毒有害物質將明顯增加,會導致積累性中毒。很明顯,被污染的空氣對人類有直接的危害。大氣污染物分為氣體狀態(tài)污染物和固體顆粒狀態(tài)污染物。
2、讓學生思考:我們怎樣來減少污染,凈化空氣呢?四人小組討論。同學們在討論的時候,首先要弄清當前空氣污染的原因在哪里?
3、學生反饋:空氣污染主要有兩個原因:即自然污染和人為污染。自然污染難以抗拒,但人為污染是可以防治的。
4、教師給學生做一個實驗:用兩只較大的塑料袋,將一只塑料袋灌進助動車尾氣,將另一只塑料袋灌進普通空氣,然后同時將兩只小動物分別放進兩只塑料袋封口,10分鐘后啟封塑料袋,看一看兩只塑料袋中的小動物有什么變化?
5、老師可以針對這個實驗談談助動車尾氣的危害有哪些?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說致癌,也有的說兒童吸入后導致血鉛升高。影響兒童的智力發(fā)育。導致貧血。鉛對兒童的行為、智能、心理、聽覺、語言、注意力等,均有不良影響。
6、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小學生怎樣為凈化空氣做貢獻呢?
7、教師小結:我們堅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人類一定會在碧空如洗的藍天下呼吸到潔凈的空氣的。
8、實踐活動:調查學生家中用助動車的`有多少?
生命與綠色同行
教學目標:1、了解當今世界環(huán)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所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
2、知道全世界和中國在保護環(huán)境方面所作的努力。
3、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保護環(huán)境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人類在享受科技進步的時候,面臨日趨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危機:
(一)發(fā)展和惡化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能源問題和溫室效應。
2、熱帶雨林所遇到的問題。
3、物種消失的陰影。
4、自然資源的過量消耗。
二、全球的綠色行動。
1、斯德哥爾摩會議——人類保護環(huán)境德里程碑。
了解雷徹爾卡遜這個人。
斯德哥爾摩會議德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世界環(huán)境日”
《聯(lián)合國人類環(huán)境宣言》以及會議口號“只有一個地球”
2、一個全新德發(fā)展觀——可持續(xù)發(fā)展了解斯德哥爾摩會議后世界環(huán)境變化。
三、中國德綠色行動
1、《環(huán)境保護法》頒布,(綠色德保證)《環(huán)境保護法》頒布德背景
。1)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使環(huán)境保護工作有法可依。
。2)設立環(huán)境保護機構,加強環(huán)境管理。
(3)加強環(huán)境保護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人們德環(huán)境保護意識。
2、可持續(xù)發(fā)展在中國。
“環(huán)境與發(fā)展十大對策”
《中國21世紀議程》
環(huán)境科學德產(chǎn)生。
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過程。
生態(tài)農(nóng)業(yè)。
四、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
語文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ㄒ唬⿵土曇艄(jié),看圖學習音節(jié)詞,培養(yǎng)同學學習拼音的興趣。
。ǘ┠馨匆欢樞蛴^察圖并說出圖意,讀句子,認識“山、田、左、片、右、風、云、她”8個字。
(三)能正確、流利、有表情地讀兒歌。
二、教學重點
復習漢語拼音,認識8個漢字。
三、教學難點
能按順序觀察圖、說圖意。
四、教學方法
游戲法、演示法、小組合作法。
五、教學準備
投影、掛圖、課件。
六、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
1.出示復韻母卡片an、en、in、un、ün。
2.出示兩拼音,三拼音卡片。開火車讀;(小兔小兔快開門,誰來開?)指名讀、齊讀。
。ǘ⿲W新知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老師想和大家做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
1.看圖學音節(jié)詞。
方法:找一人敲鼓,鼓停時,拿花環(huán)的同學上臺抽一張音節(jié)詞卡片,讀兩遍。
(1)做游戲“傳花環(huán)”。
(2)師出示音節(jié)詞卡片。
(3)出示實物圖、鉛筆盒、字典、轉筆刀。
大家讀一讀,用一兩個詞說話。同學上臺抽卡片貼圖。
。ぐl(fā)學習興趣,吸引同學的注意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同學展開想像的翅膀。)
師:同學們學得可真快!為了放松一下,讓我們大家坐上氫氣球一起到郊外玩一玩吧!
2.看圖按順序說圖意,學句子,識字。
。1)逐步演示山、田、樹、果園出現(xiàn)的課件,問:“誰愿意當個小導游,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郊外美麗的風景?
生說:遠處、近處、左邊、右邊各有什么?
。ㄓ柧毻瑢W觀察圖說話的能力。)
用“郁郁蔥蔥”“廣闊”“又大又紅的蘋果像紅燈籠一樣”等詞句,按順序介紹一下美麗的大草原。
(豐富同學的想像,培養(yǎng)同學的主動學習的興趣。)
、傧冉o小伙伴介紹。
、谏吓_指圖說一說。
(2)教師貼小動物圖(小魚、老鷹、小兔等)。
師:(準備圖)美麗的大草原準備開個盛大的宴會。看!大草原來了哪些小動物?
。3)想當導游的同學趕快把這個熱鬧的局面介紹給各位老師和你的小伙伴吧!
同學像講故事一樣,按一定的順序給老師和小伙伴說一說。然后讓想說的同學上臺看圖說說。
。ㄗ屚瑢W主動學習,鍛煉同學的說話能力、觀察能力。)
師:大家玩得高興嗎?可是你們知道林文、孫燕會在哪里游玩呢?
3.學習兒歌識字。
。1)出示投影片(兒歌)。
小組合作讀,不會的`問小老師。指名讀。
(2)出示課件演示爬山的過程并范讀(配樂)。
。ò鸦\統(tǒng)內(nèi)容具體可感地展示給同學。)
(3)教師指要求認識的漢字。
指名說并組詞說話,同學做動作有表情地讀兒歌。
。4)師出示假山、小人的實物圖演示爬山的過程。
師:看!老師畫了一棵大蘋果樹,看誰能幫老師把大蘋果掛在樹上?
。ㄈ╈柟绦轮
1.出示大蘋果卡片。
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ㄗ屚瑢W在玩中學,學中玩。)
2.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大家學得真棒!希望大家今后能夠表示得更出色。
課后小記:
這節(jié)課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充沛調動了同學的積極性。同學們一節(jié)課始終邊學邊玩,能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小組內(nèi)互相合作、一起學習,師生、生生互動互學。一堂課,老師教得輕松愉快,同學學得也興趣濃厚,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9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7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窮人教案11-23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小學教案05-30
語文古詩教案05-27
語文環(huán)保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