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學語文教案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掌握欲揚先抑、積蓄情感的寫作技巧和多角度描寫景物的寫作手法。
通過反復朗讀感受作者典雅細膩優(yōu)美的散文語言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朗讀感受作者典雅細膩優(yōu)美的散文語言,體會馬來雨的獨特風情。
教學難點:
掌握欲揚先抑的寫作技巧和多角度描寫景物的寫作手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分別用兩個詞語形容你心中的雨和你在雨天時的心情。 “……的`雨,……的雨天”
2、雨是千變?nèi)f化的,在東南亞,雨就有了另一番風情。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馬來的雨》,看一看馬來西亞的雨究竟有怎樣的魅力。
二、初步感知
1、閱讀課文,劃出描寫馬來雨的句子,思考:文中是如何描寫馬來雨的?馬來雨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文中描繪的馬來雨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主要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
三、欲揚先抑、積蓄情感
1、文中介紹馬來雨,但文章第2小節(jié)不直接寫馬來西亞的雨,而是先寫中國“江南雨”,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通過對比,突出馬來雨的特別
欲揚先抑,增添讀者對馬來雨的期盼
2、文章第5小節(jié)有沒有緊接著寫作者經(jīng)歷到和感受到的馬來雨?第5小節(jié)前半部分主要渲染一種怎樣的情感?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對雨的期盼,進一步積蓄情感。
3、在第6-10段中,作者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馬來雨的特點?分別寫出了馬來雨怎樣的特點?
聽覺——剛?cè)岵⒔豁懗汕?/p>
觸覺——暢快淋漓、灑脫快意
視覺——海天一體、波瀾壯闊
4、從文章結(jié)構(gòu)和情感變化的角度思考,聽覺、觸覺、視覺的三個層次能否前后調(diào)換,為什么?
四、品味語言
1、文章第6-10小節(jié)對雨的描寫手法細膩優(yōu)美,請從中選擇你喜歡的句子,從寫作方法的角度為同學們作點評鑒賞。
2、第6-10小節(jié)不僅描寫優(yōu)美,而且還從字里行間抒發(fā)了作者對馬來雨的情感,請從文中表達和抒發(fā)作者情感的句子中選擇一句你最喜歡的并為同學們作點評和鑒賞。
五、總結(jié)
1、你怎么理解第11小節(jié)“雨拉開的幕,是風景,也是風情”?
借助馬來的雨表現(xiàn)了馬來西亞的風情
2、你怎么理解文章第一段與文章最后一段的關(guān)系?作者想要從中表達什么?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字詞得到落實。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實際教學之前,老師運用多中方法落實了學生對字詞的學習效果。其中的方式也是多樣話的,有指名朗讀,有小組齊讀,有開火車讀等,形式讓孩子們在增加了情趣的同時,增強了鞏固的效果。
二、朗讀得到重視。
課文的內(nèi)容比較簡單,有童趣。教師將其作為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間,化了許多時間與精力進行強化,達到了要求,實現(xiàn)了教學的目標。由此,老師也比較重視朗讀形式在其間的作用里,使孩子們的朗讀具有興趣盎然的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效果。
三、初步接觸體驗。
童話類的文本內(nèi)容,其一大辦法就是要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體驗性感悟,對此,老師在具體的過程中也能有所體現(xiàn)。如,小松樹的開始的沒有禮貌,后來的知錯就改等等,不光在文字上進行理解,而且,通過動化的讓孩子表演,實現(xiàn)了文字理解與實踐操作的結(jié)合。
四、幾點想法:
教學語言的輕重緩急。是對文本的獨到理解后的演繹,所以,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使之抑揚頓挫,那是教學語言的最高追求。
鼓勵的恰到好處。是對學生的肯定或指向,其間的針對性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后是激勵性,使之行為上表現(xiàn)為努力,心理上產(chǎn)生愉悅,從而使之產(chǎn)生學習的新動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中的科學,懂得善于用科學的眼光觀察、思考生活,解決生活中的疑問,就在生活中有所發(fā)現(xiàn)。初步了解用事實論證說理的好處。
積累目標:
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漩渦
口語訓練:
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嘗試著為文章更換事例或名言。
教學重點難點:
懂得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重要性,培養(yǎng)熱愛科學的情感。理解事實論證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些天,我和大家共同學習了《統(tǒng)籌方法》這篇文章,我們由生活中一個常見的泡茶的例子中懂得了只要肯動腦筋,就可以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這樣一個道理,今天我們再來共同品味幾個來自平常生活而又發(fā)人深思的故事,課文的名字叫《一百個問號之后》。
二、 初讀感知
1、同學們一定很奇怪,一百個“問號”是從哪里產(chǎn)生的?“一百個問號之后”又會產(chǎn)生什么?下面請同學帶著問題默讀課文,標出小節(jié)數(shù),圈劃出表明作者觀點的語句。
明確:從平常的生活中,平常的自然現(xiàn)象中產(chǎn)生。會產(chǎn)生真理、科學。
2、從生活到發(fā)現(xiàn)真理、科學需要什么條件?
明確:要有敏銳的眼睛,有善于思考的腦子,要有堅持真理的勇氣。
三、分析理解
1、作者是用什么辦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有什么好處?
明確:舉了三個人的事例:謝皮羅、魏格納、奧地利醫(yī)生 具體生動、典型而有說服力。
2、你覺得這三個人的成功有什么共同之處?
明確:有敏銳的.眼睛、善于思考。(善于從普通、尋常、細小的自然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為什么——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發(fā)現(xiàn)真理)
四、感悟提升
1、三個事例給我們的啟發(fā)又是什么?
明確:科學并不神秘,并不遙遠,只要你善于見微知著,那么,當你解答了一百個問號之后,必能發(fā)現(xiàn)真理。當我們用科學的眼光看待生活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生活很實在,很熟悉。
2、為支持作者的觀點請再另舉兩個事例,即:為人類的科學事業(yè)作出偉大貢獻的科學家們,在科學的道路上,無不都是勤學好問,勇于探索的開拓者。
3、分享善問與科學關(guān)系的格言。
五、鞏固提高
作業(yè):
1、解釋成語: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的含義并造句。
2、請你也提幾個生活中的值得探討的問題與大家交流,并試著找出科學解釋。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認識“委、補”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委、補”等8個生字,感悟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感悟課文內(nèi)容。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zhì)疑,初讀課文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新課,這篇課文寫了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板書課題:我選我。
。、齊讀課題。提問:讀了課題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板書:1、“我”是誰?
。病⑺x自己做什么?
3、他為什么要選自己?
二、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前面兩個問題誰能解決,愿意來告訴大家?
用──選──當──的句式回答。
。、讓我們帶著第三個問題再仔細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齊讀第一自然段,指名說說這段講了什么?
。、自讀2、3自然段,找出課文中關(guān)于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的句子,多讀幾遍。
。、指名回答,師出示重點句子:
、 選誰呢?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理解“靜悄悄”。這句話說明了同學們對這件事很認真,我們試著自己讀一讀。
⑵ 突然,王寧站起來說:“我選我。”(自信、勇敢)
想想王寧會用怎樣的語氣說,讀出相應的語氣。生評價那種語氣最好,為什么?
⑶ 大家都愣住了。
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大家想到選自己
、 王寧說:“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愛勞動,愛集體。我要像他一樣熱愛勞動,關(guān)心集體。”
自讀這一句話,討論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想法。師生交流明確要懂得為別人服務。
4、讀第四自然段:
為什么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指導學生用“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里就響起一片掌聲。大家說──。”的句式表達各自的理解。我選我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你喜歡王寧嗎?為什么?(自信、勇敢、為別人服務)
四、分角色讀課文
五、拓展延伸
如果班里改選干部,你會不會選自己?說說自己的想法,和同學討論討論。
【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設計理念
這一課的設計注重目中有同學,關(guān)注同學的學,目中有學情,根據(jù)同學的學情進行設計,以學定教。切合同學實際,尊重同學個性,倡議在自身的閱讀中去體會,讓同學自學、自讀、自悟、自得;平等對話交流,鼓勵發(fā)表個人見解,維護同學的學習興趣,讓同學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發(fā)明性的特點,體現(xiàn)語文課潛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點,將知識與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融入方法習慣之中,體現(xiàn)文道關(guān)系。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課后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培養(yǎng)同學閱讀兒歌的興趣,讓同學有主動讀兒歌的愿望。體會到種樹的快樂,種樹的種種好處。
3?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聯(lián)系實際邊讀邊想邊問。
教學重點
認寫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聯(lián)系實際邊讀邊想邊問。
教學準備
教師:1?制作生字卡片、準備教學掛圖(簡單課件)。
2?與音樂老師聯(lián)系,讓同學認識音符和歌譜;與美術(shù)老師聯(lián)系,畫一畫樹。
同學:觀察樹木,了解種樹帶來的種種好處。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讀題激趣,感知兒歌大意
1?齊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2?同學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看看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初步感知兒歌內(nèi)容。
二、自主識字,交流評議
1?自由、輕聲地朗讀兒歌,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練讀幾遍。
。2)運用已有的識字經(jīng)驗,試著記住字形。
。3)勾畫生字詞,把兒歌中不明白的詞語或句子做上問號。
2?交流自主識字情況。
。1)同學相互提醒音難讀、形難記的字。
。2)用生字擴詞語,選自身喜歡的詞語造句。
同學個別質(zhì)疑問難,提出自身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討論,仍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入下一環(huán)節(jié)解決。例如:“綠色音符”、“綠色歌譜”、“種下歌聲”、“種下幸!钡鹊。
三、自讀自悟,邊讀邊悟,自主解疑
1?讓同學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提示:要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邊讀邊想。
音樂經(jīng)常與快樂相伴,一個個音符,就像一個個快樂的因素,它將構(gòu)成快樂的歌譜。兒歌中的這兩個比喻可謂意味深長,筆者認為可從這一角度去理解,為理解后文“種下歌聲”、“種下幸!钡於ɑA(chǔ)。
“音符”是什么?(樂譜中表示音長或音高的符號,這里用來比喻一棵小樹。)
“歌譜”是用來干什么的? (歌曲的樂譜、譜子,人們唱歌時用的。這里用來比喻一行小樹。)
2?樹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
環(huán)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快樂,人與動物、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3?讀讀自身喜歡的詩句。
四、進一步誦讀課文,體會情感
1?采取多種方式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或背誦,積累語言,進一步體會種樹的快樂,感受樹木的作用。
五、語言積累活動
結(jié)合課后第二題,積累詞語,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六、書寫練習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同學提出難寫的字、筆畫筆順不清楚的字,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
“興”字集體書空筆順;“唱”、“福”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指導書寫。
2?交流展示、展評,激發(fā)寫好字,主動練字的積極性。
3?寫寫你想寫的字或詞語、句子。
七、拓展
1?說說你準備為小樹做點什么。
2?根據(jù)你對兒歌的理解給兒歌配畫。
3?試著仿照兒歌的樣子當小詩人說一說。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6個生字“雛、巢、蜜、蜂、航、封”。了解“姹紫嫣紅”、“風平浪靜”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句子的含義:“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緊緊??”
3.了解書信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工具。
教學重點、難點
1.練習默讀課文,默讀時要做到不指讀,不出聲,不動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句子的含義:“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緊緊??”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預習時標上小節(jié)號、圈出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在電腦沒有發(fā)明之前,在電話沒有普及之前,要和不在身邊的朋友、親人交流,
人們通常采用寫信的方式。你寫過信嗎?收到過信嗎?見到過信嗎?
2.板書課題:信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有個小朋友,剛學會寫信,想寫好多的信。這些信都是替誰寫給誰的呢?自由讀課文。
2.交流討論,多媒體出示:
雛鳥媽媽
花朵蜜蜂
大海小船
云云
樹樹
自己自己
3.結(jié)合交流討論,學習“雛”
媒體演示:
。1)雛鳥的圖片!半r”的意思就是剛出生的鳥。
。2)“雛”共有()筆。
。3)比一比組詞:雛()準()難()推()
4.練習把課文讀正確。
三、研讀課文
(一)研讀第二節(jié)——第六節(jié)。
1.讀讀想想,這么多信的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
2.交流討論,媒體出示:回巢、采蜜、航海、春雨、森林。
3.結(jié)合交流,學習“巢”。
媒體出示鳥巢圖:
。1)“鳥巢”是什么?“鳥巢”又可以叫“鳥______”?
。2)“巢”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上小下大,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要注意。練習寫字。
4.再讀讀2——6節(jié),想想為什么要寫這些信?
5.交流討論,媒體出示:黃昏、姹紫嫣紅、風平浪靜
理解詞義:黃昏(讀讀第二節(jié),說說黃昏指什么時間?)
姹紫嫣紅(指導看注釋,啟發(fā)說說春天有哪些花?)
讀讀2——6節(jié),練習說話:
媒體出示:
。1)因為,所以我寫信給小船,讓她快去航海。
。2)我要替雛鳥給鳥媽媽寫信,是因為,讓她快快回巢。
。3)*因為__________,所以替______給______寫信,__________。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重點指導讀第6節(jié),理解“心貼得更緊”的意思。第2——5節(jié):學生自選一節(jié)練習朗讀,
大組交流。
(二)研讀第一節(jié)
1.讀讀,思考:為什么信要用心來寫?
2.練習默讀第一節(jié)。
四、復習鞏固
1.復習字詞:雛鳥、回巢、自己、姹紫嫣紅、風平浪靜、綿綿春雨、天邊森林
2.試試你身手:先把詞語補充完整,再試著說幾個:
例:風(平)浪(靜)
山(清)水(秀)風(和)日(麗)
情(深)義(重)窗(明)幾(凈)
3.熟讀背誦課文
五、拓展作業(yè)
1.拓展:
。1)任選一個詞語,寫一句話:
姹紫嫣紅風平浪靜
*(2)模仿課文的樣子,試著寫幾句話,第一節(jié)可以用,也可以自己寫。
2.作業(yè):
。1)抄寫詞語,一詞一行:雛鳥、黃昏、森林、自己、風平浪靜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頤和園》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10課,這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恰當?shù)谋扔鳎佻F(xiàn)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課文重點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學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紹的景物較多,比較分散。同時作者對頤和園中的'景物只進行概括性的描述較為抽象,學生對頤和園景物沒有感性認識,不容易理解。
二、理論指導:
本節(jié)課中我充分運用小學語文"四結(jié)合"教改實驗的指導理論:"建構(gòu)主義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以及何克抗教授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理論》。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注意在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情景"加強"協(xié)作""會話"最終形成"意義建構(gòu)"。
讓學生主動積極獲取知識,讓其學會,會學,真正意義上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突出特點:
(一)充分利用校園網(wǎng)、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中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增加學生的表象積累,拓寬學生視野。
校園網(wǎng)、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中豐富的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教學信息,教學中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在學校資源庫、頤和園網(wǎng)站中有目的的瀏覽查尋,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習到了課本中無法獲得的知識。學生面對資源庫和頤和園網(wǎng)站中豐富的視頻、圖片以及文本資料仿佛身臨其境,學生很容易理解"聳立""蔥綠"等詞語的含義,體會"湖面微風輕拂""昆明湖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的意境,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
。ǘ┻\用信息技術(shù)作為"四結(jié)合"教改中認知事物的工具性,讓學生利用計算機收集資料制作"電子簡報",通過網(wǎng)絡進行協(xié)作交流,理解課文內(nèi)容。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5-30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0
語文小學教案范文04-11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22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16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語文《麻雀》教案02-06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12-30
小學語文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