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教學要求:
學習全文,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多、水美,激發(fā)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美譽的濟南,人們還另外送給了她一個美稱——泉城(讀課題)
說到泉城濟南,自然會想到濟南的七十二泉。今天,讓我們走進泉城,近距離地感受一下泉城她那獨有的魅力。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輕聲地朗讀第一自然段,濟南的泉水給你留下了什么美好的印象?
2、交流:
▲泉的美。(出示句子)板書:美
(1)你從哪里感受到的?
◇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隨機點擊)
①“白浪翻滾”就如“銀花盛開”, “晶瑩剔透”又如“明珠散落”生動的比喻讓你感受到泉水的什么美?
(泉的形態(tài)美。)
、谀隳芡ㄟ^你的朗讀來向大家展現(xiàn)泉的形美嗎?
指名朗讀(大家看到了什么樣的美景?理解“銀花盛開”“ 明珠散落”)
泉水形態(tài)的各具風姿,給我們視覺上以美的享受,你還從哪里也能感受到泉水的美?
◇有的聲音洪亮,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隨機點擊)
、佟奥曇艉榱痢比纭盎[獅吼”,“聲音低細”猶如“秋雨瀟瀟”,這里又寫出了泉水的什么美?
(泉,聲音的美。)
、谌穆暶,美在哪里?(泉聲高低不同,給人以不同的聽覺沖擊,都是一種美)
(2)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去聽一聽,讓美停留在我們的心中。(觀看錄象)
(3)誰能夠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感受的泉水的美讀給大家聽?(指名朗讀——齊讀)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了,泉的美麗讓你們陶醉了。濟南的泉,還有什么讓你們感觸頗深?
▲泉的多。板書:多
(1)你從哪里體會到的?
(“72泉”)
(2)濟南泉水多如繁星,七十二泉只不過是其中著名的'一部分而已。在這七十二泉中,又以“珍珠泉、五龍?zhí)、黑虎泉、趵突泉”最為著名?/p>
三、學習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一)學習第五自然段“趵突泉”
其中,趵突泉又被稱為“天下第一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它又有什么過人的魅力而獲得此殊榮呢?讓我們一起去“趵突泉”領略一下吧。(出示文字)
1、請大家以自己的方式讀讀第五自然段,感受趵突泉作為“天下第一泉”的魅力,在有關語句上圈圈畫畫。
2、誰來說說看,趵突泉有何魅力?
▲趵突泉“大”
(1) 從哪里感受到的?
(點擊“占了大半個”)
▲趵突泉泉水的“清”
(1) 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泉水的“清”?
(點擊“很清”“清清楚楚”)
(2)(點擊圖片)哦,連游魚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這泉水可真清啊。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指名——齊)
(3)如果當你面對的是一池清泉,你的內心會產(chǎn)生什么感覺?
(美)是啊,泉水的清也是一種美,讓我們在一齊讀好這句話。齊讀。
▲趵突泉的“美”
(1)(點擊)“三堆白雪”圖,你看到了什么?
(真的和雪一樣白)(潔白無瑕,真美啊)
(2) 三股清泉猶如“三堆白雪”一般潔白美麗,誰能讀好它?指名讀。
▲ 趵突泉泉水的“多”
(1) 你從哪里感受到泉水的多?
(點擊“比吊桶還粗”“冒”“三堆”)
(2),“咕嘟咕嘟”地從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這個 “冒”字,你能感受到泉水是怎樣從泉眼中出來的嗎?(老師做動作讓學生體會“泉水出來速度的慢”)
(3)讓我們再把這句話讀好,讀出泉水的多,泉水的美。齊讀。
(二)學習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珍珠泉、五龍?zhí)丁⒑诨⑷?/p>
1、趵突泉正是以“大”“清”“美”以及泉水的“多”成為了七十二泉之首。其實,其他的泉也各具特色。請你自己到珍珠泉、五龍?zhí)、黑虎泉去欣賞欣賞,它們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自讀第二、三、四自然段)
2、自由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泉水。
▲“珍珠泉”
(1)“泉水很清”——“清澈見底”
(2)“泉水很多”——“涌”(老師通過做動作讓學生體會“泉水不但多而且流得快)與“冒”比較。
(3)“泉水很美”——泉水從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那串珠忽聚忽散,忽斷忽續(xù),忽急忽緩,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們拎到了水面上來。
(景象真的很美,除了美,你還體會到什么?——神奇)
指名讀——齊讀。
▲“五龍?zhí)丁?/p>
(1)“泉多”:
(理解“匯注”——從各個方向匯集而來)
(周圍還有“月牙泉、懸清泉、古溫泉等,組成了五龍?zhí)度。?
▲“黑虎泉”
(1)“泉水多”:
(不斷地噴吐出來,理解“噴吐”——泉水流量多而且流勢猛。)與“珍珠泉、趵突泉”又不一樣,(點擊看圖——這就是黑虎泉噴吐的景象。)
(“水聲喧騰”——聲音大,也是因為泉水多而且流得快、猛;“晝夜不息”——泉水的多。)
(三)做導游,介紹四大名泉
1、趵突泉、珍珠泉、五龍?zhí)、黑虎泉是濟南四大名泉,它們各具特色,各有各的魅力。剛才大家去游覽了這四大名泉,對四大名泉肯定了解,F(xiàn)在,又有一批新的游客來到了濟南,請你以導游的身份為他們介紹這四大名泉。(自由選擇一個景點)
要求:
1)你要把你介紹的泉所處的位置向游客介紹清楚。
2)要把泉水最大的特點介紹清楚,以便游客更好地了解。
2、上臺介紹。(點擊圖片)下面的同學就是游客,你們一邊看景一邊聽介紹。
3、拓展欣賞
剛才,我們一起跟著導游游覽了濟南四大名泉。他們只是濟南泉水中的一小部分,大家還想不想去看看其他的泉水?(欣賞組圖)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濟南就是以泉水而享譽中外,所以人們稱濟南為“泉城”(看板書)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齊讀,“濟南的泉水天下聞名,所以人們濟南為“泉城”(點“泉城”)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生字。
2 、了解本課內容,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自讀理解,討論交流,朗讀感受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
2、學習列寧自覺鍛煉意志,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
3、以讀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想象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聯(lián)系列寧走險路的經(jīng)過,體會最后一段的含義。
教學難點
弄清列寧為什么還要走那條險路。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字幕投影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背景介紹,倒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預習了關于偉大導師列寧的文章《登山》這一課,這個故事發(fā)生在1917年蘇聯(lián)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前,列寧因從事革命活動被當時的反動政府逮捕,就改名換姓來到波蘭,繼續(xù)革命工作。這個登山的故事,就是寫他在波蘭時和波蘭的革命者巴果茨基一起登山看日出的情景。現(xiàn)在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你想知道的問題和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正音正字。
。1)剎(cha四聲)的剎閃爍(shuo四聲‵)的爍解釋(shi‵四聲)的釋
(2)區(qū)分多音字。
剎薄似得
2、學生提出問題,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老師總結幾個問題。
(屏幕)1、從哪看出路險?
2、列寧第一次是怎樣走小路的?
3 、課文的題目是登山,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在山上看到的'美的景色?
4、下山時列寧為什么還要走那條險路?這兩次走有什么不同?
“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壓倒自己自己,咱們得每時每刻鍛煉自己的意志!边@兩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學生四個人一組,自讀以后,針對以上問題進行討論探究。
2、集體交流。
。1)師:列寧和巴果茨基為了看日出,他們只有走小路才來得及。從哪里看出路的險?
生:路寬只能容一只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奥诽,又太危險,要經(jīng)過深淵邊上!睅燑c評
(2)師:列寧第一次是怎樣走小路的?誰來讀一讀?(生讀,評價讀的怎么樣。)生:列寧動作的詞:貼、扭、不去看、移動。列寧的感覺:“頭暈目!薄
師:讀這一段你有什么感觸,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師:走完小路列寧的心情怎樣?生:高興、激動。
(3)師:第三個問題明白了嗎?大家一起讀一讀,和列寧一道欣賞美景。(出示幻燈片)(齊讀這一段)使我們感悟到:鳥兒的歌唱,不僅是為列寧看到自然風光而唱,它仿佛為列寧勇敢地走過小路而慶賀,更使人體驗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意境。作者通過景物描寫,抒發(fā)了列寧為自己走險路,飽覽到美麗景色而欣喜的心情。
。4)重點理解列寧的話。
師:請學生讀課文,數(shù)列寧說的幾句話,怎么理解?生自由回答,老師總結:
A 、列寧坦率承認自己害怕走這條路;B、作為一個革命者,要勇于戰(zhàn)勝困難,而不是回避困難;C作為一個革命者要時時處處鍛煉自己的意志。
第二次走險路,與第一次不同:A、不必走,而列寧仍舊走;B、列寧先走;C、列寧在最先的地方?jīng)]有停下來,毅然決然地走了過去。
師:大家齊讀最后一自然段課文。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受到的啟發(fā)。
三、深化內容,拓展延伸。
1 、師:面對困難不要逃避,你在生活中怎么做的,誰給大家說一說?生自由回答(利用課間改錯題,想玩沒去;幫小同學往樓上提水;雙休日作業(yè)一股作氣寫完再玩……)
2 、師:堅強的意志,對與一個人的成功很重要。在生活中我們要像列寧那樣時時鍛煉自己的意志,又要注意安全。我認為這就是作者選編這一課的目的。
最后送給大家?guī)拙涿怨裁悖?/p>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_
對于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來說,無事不能為。——海伍德
偉大人物的最明顯的標志,就是他堅強的意志,不管環(huán)境變換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絲毫的改變,并能終于克服障礙,達到期望的目的。 ——愛迪生
人最兇惡的敵人,就是他的意志力的薄弱和愚蠢。 ——高爾基
板書設計:
登山
看日出(必須)走險路
列寧回去(不必走)仍走險路鍛煉自己的意志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祖國文字的美好,以及作者對校園的熱愛、贊美。
2.揣摩作者的寫作方法,感受其比喻句的新奇,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方法,感受其比喻句的新奇,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課時劃分 一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情
同學們,每天我們都在這鳥語花香、朝氣蓬勃的校園里學習、嬉戲、快樂成長。那么,在你們看來,咱們的校園像什么呢?
有人認為,校園就像一曲美妙動聽的交響樂。(板書課題)請大家齊讀課題。哪位同學對交響樂有所了解,請說一說。再讀課題。有疑問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同學們,每學一篇文章,在第一遍讀課文時我們應注意些什么呢?(生自由發(fā)言。)
好,那就根據(jù)你們自己的提醒小聲地讀讀課文吧。
自主交流:在讀課文時,你覺得哪些字音要給大家提個醒,哪些句子不好讀的給大家示范示范。
同學們,交響樂有單樂章的、也有多樂章的,校園交響樂是由三個樂章組成,它們分別是(板書:蜂巢鳥島花瓣)讀到這兒,你心中有什么疑問?說一說。交流你心中的疑問?它們分別指什么?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比喻?這也是今天這一節(jié)課我們要重點探討的問題。
三、細讀課文,品讀體味
1.帶著你心中的疑問默讀第一樂章蜂巢。邊讀邊提起筆做批,留下你思考的痕跡吧。
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為什么把教室比作蜂巢?(形狀上)理解“井然有序”。
蜂巢是用來干什么的?同學們在像蜂巢一樣的教室里是怎樣學習的呢?(抓重點詞句談體會)
換詞讀這句話:汲取尋覓。
屏顯“時而……時而……”一句。仔細觀察這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讀一讀,這樣的句子讀起來有什么感覺?(有節(jié)奏感、朗朗上口)大家也愿意來體會體會嗎?(真的讀出了那么一種節(jié)奏美)句中的“;”把它分為兩個部分,從內容上看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體會從內容和情形方面寫。(抽生讀)那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讀讀這句話。(男女分別讀)
“在知識的大海里……”不難看出這是一個比喻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讀一讀,邊讀邊想你體會到了什么?(抽生讀。)
師小結:是啊,這恰如其分的比喻,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同學們在學校里勤奮學習的美好形象,再讀,讀出我們心中的這份贊美吧。
通過這一段的學習,你知道為什么作者要把教室比喻成蜂巢了嗎?(正如同學們所說的教室不僅和蜂巢一樣具有井然有序的外在美,還蘊藏了孜孜以求的內在美。同學們像蜜蜂一樣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儲積著蜜,所以作者說教室像一只甜蜜的蜂巢。
2.如果說蜂巢是一段表現(xiàn)勤奮學習的樂曲,那么,剛才有同學提到的鳥島、花瓣又是一首怎樣樂曲呢?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以小組為單位用我們學習第一部分的學習方法選擇你們喜歡的一個樂章重點讀一讀。
。ㄉ涣鳎
3.鳥島,是一曲歡樂的、充滿溫暖的、充實著幸福的樂章。
“飛翔的、流動的身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一段美妙的語言。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咱們來體會體會這句話。你覺得哪些詞用得好?從這個詞體會到了什么?這么美的風姿、這么快樂的歡笑,誰能來讀一讀。閉上眼睛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些什么?(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這么富有生機的場面,這么富有節(jié)奏美的語言,你喜歡嗎?難怪作者說“下課了,校園是一個……一個生機勃勃的……”怎能不讓我們喜歡呢?是。⊥瑢W們,在這美麗的鳥島,和同學們同浴著陽光,共享著歡樂,你們心中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讓我們再一次和作者一同走進這美麗的鳥島,記住這段美妙的文字,記住這一曲充滿歡樂、溫暖、幸福的樂章吧!
4.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花朵,老師是辛勤的園丁。通過剛才的小組交流學習,課前你們提出的關于花瓣這一樂章的問題都解決了嗎?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從哪些句子或詞語體會到的?
同學們,當你念到這幾個詞語,回想到從上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你們得到了這么多老師的教育和關愛,如果是你,會在信中給哪位老師寫點什么呢?(抽生回答)同學們,聽到你們這么多感人肺腑的話語,此時此刻,我覺得教師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讀讀課文最后一段,你想讀幾遍就讀幾遍。(生自由讀)一片片花瓣就是一封封來信,它牽系著老師和學生的心兒,此時此刻教師又會對學生深情地祝愿什么呢?
同學們,你們覺得花瓣是一曲怎樣的樂章呢?
總結:回顧我們學習的整篇文章,不管是從題目,還是從三個章節(jié)的字里行間,我們都能體會到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呢?(生自由回答,師趁機板書。)再讀課題。說說你的理解。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交響樂不是由樂隊演奏的,它演繹的是那充滿生機與活力,充滿著濃濃的師生情的校園生活。
四、暢談感受,升華主題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家庭里、生活中、大自然時常都會響起一曲又一曲動聽的交響樂,下去以后咱們仿照課文寫一寫吧。
附:兩個可參照仿寫的句子。
1.時而循著歷史的長河飛向遙遠的古代,時而飛翔在當今的科學天地;時而書聲瑯瑯,時而書寫沙沙。
2.飛翔的、流動的身影,旋轉的舞步,亭亭玉立的風姿,像鳥兒款款低飛;歡快的躍動,像鳥兒展翅的舞蹈,恬靜的棲息。歌聲,笑語,在海潮的喧嘩中,鳥兒傾心地鳴囀。
板書設計
校園交響樂
蜂巢——教室
鳥島——校園
花瓣——信
積累與運用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排比句,了解它的特征和作用。
2、積累成語,恰當運用成語,培養(yǎng)遣詞造句的能力。
3、在自主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4、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介紹自己的想法,能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能接受別人的建議,養(yǎng)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好習慣。
5、通過引導學生追憶生活,點燃真情,引發(fā)學生的傾吐欲望,培養(yǎng)習作興趣,學會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及心理描寫來顯露特點、體現(xiàn)個性。
教學重點
積累語言詞匯,正確、恰當?shù)剡\用詞語。
課時劃分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出示課文中出現(xiàn)的兩個句子:
“太陽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鉆出地面來,亮得蝙蝠不敢從黑暗的地方飛出來!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2、讀一讀這兩組句子。
3、找出反復使用的詞語做上記號。
4、再讀這兩組句子,體會排比句的作用。這些反復使用的詞語,使句子讀起來怎樣?
5、小結:用上排比句,我們的文章將更具體、更生動、更有氣勢。
6、再找一些這樣的句子讀一讀。
二、語海拾貝
1、讀一讀成語,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2、再讀成語,不懂的成語通過查工具書理解。
3、你還能說幾個此類似的成語嗎?
三、開心一刻
1、自由小聲讀短文。說說你為什么會笑。
2、讀了這則笑話,你明白了什么?
3、交流、匯報。
4、小結: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固定不變的詞組或短句。我們運用成語時,不能隨意篡改。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四、自主閱讀園地
1、在前面的課文里,我們一同欣賞了動聽的校園交響樂,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再去欣賞校園里同學們特別喜愛的球賽——足球賽。想知道比賽實況嗎?快打開書,自己讀一讀《校園足球賽的實況解說》這篇文章吧。這是一場既精彩又驚心動魄的球賽。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閱讀文章。
3、讀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和收獲?
4、積累好詞佳句,先勾畫,再摘抄,最后背一背。
第三課時
五、口語交際:應聘班級服務員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同學們,你們度過了愉快的寒假,又迎來了嶄新的學期。我想大家一定忘不了前任班級服務員默默無聞的奉獻。今天,我班要招聘新一屆班級服務員,把我班建設成朝氣蓬勃、溫暖和諧的集體。
2.模擬情景,教給方法。
(1)出示招聘班主任及學科教師的通知。
(2)教師表演應聘情景。(發(fā)言中滲透管理理念、施行綱要,展示才藝。)
(3)請學生評價老師的表現(xiàn)。
(4)小結:說——清楚;聽——認真;態(tài)度——大方。
3.擬清要求,激發(fā)興趣。
(1)你認為班級服務員要為大家做些什么?有哪些崗位?(作業(yè)收發(fā)員、衛(wèi)生委員、文娛委員、班長等。)
(2)明確這次口語交際的內容。(你有什么長處?你想應聘什么崗位?你想怎樣為大家服務?你有什么建議和想法?)
(3)教師:同學們,我聽到了你們熱情澎湃的心聲,看到了你們自信期盼的眼神,我聽到了你們在心中大聲說:“給我一次機會!我也行!”
4.小組活動,交流點撥。
(1)擬定發(fā)言思路,自己說給自己聽,然后自我評價。
(2)在小組內交流,肯定伙伴的優(yōu)點,善意地指出需改進的`地方。
5.集體匯報,交流評價。
(1)請同學上臺匯報。
(2)關注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狀況,巧妙引導。
(3)你最欣賞哪些同學的表現(xiàn)?為什么?(評價時不僅要關注那些能說會道的學生,更要關心那些膽小但能表現(xiàn)的學生。)
6.總結。
親愛的同學們,快把理想的種子播進班集體的土壤,用你的信心、愛心、決心、責任心和進取心,帶領我們的班集體駛向美好的明天吧!
第四課時
教學過程:
六、習作百花園
1.揭題。
教師:在我們班級舉行的“應聘班級服務員”的活動中,老師被你們多才多藝的風采所折服,被勇氣可嘉的班級小主人所感動,為新奇富有創(chuàng)意的建議而喝彩……那一幕幕畫面還浮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里,那一聲聲誠摯的話語還在我們耳邊回蕩。這節(jié)課,請?zhí)崞鹗种械墓P,記錄下那難忘的一幕吧!
2.重拾記憶,篩選材料。
(1)教師:這次活動哪些地方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學生暢所欲言后歸納:神態(tài)上,有的落落大方,有的害羞;表達上,有的流利清晰,有的斷斷續(xù)續(xù);提出的建議,有的富有創(chuàng)意,有的犀利務實;表演時,有的才藝令人叫絕……
3.播放錄像或展示照片,描寫片段。
(1)根據(jù)顯示匯報的內容展示富有代表性的畫面。
(2)自由選擇一個材料來寫片段。
(3)把自己寫得好的地方用筆勾畫出來,美美地讀一讀。
(4)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習作片段,師生共同評價。(重點落實到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及心理描寫的指導上,強調真情實感。)
4.由段及篇,完成習作。
提示:寫“應聘班級服務員”的活動,既可以采用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還可以像照相機那樣,選取你認為最值得寫的鏡頭組合在一起,還可以像應聘書那樣寫……總之,形式是多樣的。
5.修改完善。
(1)同桌互相欣賞,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
(2)自我修改完善。
(3)謄抄。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劫奪”“嗥叫”“急不可耐”“故技重演”“心滿意足”“群起而攻之”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馬蜂和棕熊的特點。
3、自主勾畫課文中描寫生動的詞句,體會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時劃分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材簡析
二、解釋字詞
撩:挑弄,引逗。
節(jié)日:這里指熊在夏秋兩季可以大飽口福,猶如過節(jié)般高興。
第1段只有一句話,介紹了熊的特點是“愛撩蜂”,吃蜂蜜。在教學時指導學生通過換詞法理解“撩”,聯(lián)系下文理解“節(jié)日”。
蜂蛹:蜜蜂雄性幼蟲封蓋后到羽化出房前這一變態(tài)時期的營養(yǎng)體,是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營養(yǎng)食物。
劫奪:搶劫,掠奪。在學2段時先讓學生從字面上理解這個詞語。到教學4、5、6段時,再抓住對大棕熊撕蜂巢、搶蜂蜜時傳神的動作描寫,進一步理解“劫奪”。
三、了解課文
第2段主要介紹了馬蜂的特點:體態(tài)大、毒性大、巢房大、蜂蛹大、攻擊性大,而且專門偷吃蜂蜜。
教學這一段時,可以結合課后題1,讓學生帶著“馬蜂有哪些特點”這個問題讀書,重點讓學生抓住第2句話,感受被馬蜂刺到的嚴重后果。抓住“攻擊”和“抗擊”,體會馬蜂與工蜂戰(zhàn)斗的激烈。
猖狂:狂妄而放肆。
緊扣第3句中“地上落了一層層的工蜂”,抓住“一層層”,進一步體會馬蜂和工蜂之間戰(zhàn)斗的激烈,以及馬蜂在偷吃蜂蜜過程中的“猖狂”。在讀爺爺?shù)脑挄r埋下懸念:熊能收拾如此猖狂的馬蜂嗎?
這是一個過渡句。
嗥叫:野獸吼叫。
急不可耐:形容非常迫切的樣子。
第5段從三個方面寫出了熊的`特點:在山崖下打轉,吃不到蜂蜜時的“心急”,主要通過“急得團團轉”“嗥叫”等描寫來體現(xiàn);想出妙招,從山崖往下滾時的“聰明”,主要通過“瞧了又瞧”“穩(wěn)穩(wěn)地站定”來體現(xiàn);撕開蜂巢,吃蜂蜜時的“貪婪”,主要通過“得意”“一下”“撕開”“急不可耐”“大嚼”來體現(xiàn)。
教學時引導學生勾畫這些讓人印象深刻,最能表現(xiàn)大棕熊特點的詞句,在反復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感悟,并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大棕熊的特點表現(xiàn)得如此充分?對動作、神態(tài)的細致描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6段可以分作兩個部分:第一是馬蜂大戰(zhàn)棕熊,棕熊劫奪成功。第二是棕熊故技重演,從山崖上滾下來,禮貌告辭。
教學第一部分,學生勾畫出對馬蜂的描寫后,可以緊扣“群起而攻之”這一關鍵詞,從“數(shù)以萬計”體會“群”的勢力的強大,從“!薄耙А薄膀亍斌w會“攻”的氣勢的逼人,從“把大棕熊叮成了一團大蜂球”體會“群起而攻之”的瘋狂。學習大棕熊吃蜂蜜的情景,可以和第2段中的“劫奪”結合理解。一個“任”字,表現(xiàn)出劫奪時的志在必得,無所顧忌,“護住”又表現(xiàn)出熊的聰明,而“大嚼”“足足”“心滿意足”等動作、神態(tài)充分表現(xiàn)了大棕熊的貪心。教學時讓學生緊抓重點詞句品讀,既要通過朗讀體會到戰(zhàn)斗的激烈和棕熊的貪婪,更要在讀中悟到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第二個情景時,要讓學生抓住關鍵詞“故技重演”,聯(lián)系第5段內容理解,棕熊又用了和剛才一樣的方法從山崖上滾了下來。也要提示學生,雖是“故技重演”,可是也有不同,思考:不同在什么地方?引導學生讀書,體會到棕熊的收放自如:剛才是“穩(wěn)穩(wěn)地站定”,現(xiàn)在是快要沖到小屋前時,它“突然剎住了身體”;剛才是“大聲嗥叫”,‘連續(xù)轉了兩三圈”,現(xiàn)在是“似乎很禮貌地向我們大吼一聲”,然后“搖搖擺擺地走了”。從熊吃飽以后的表現(xiàn),又可以體會到它可愛、有趣的特點,于是棕熊的形象就變得豐滿了。在朗讀時,引導學生把我們的“緊張”和棕熊心滿意足后的那種閑情逸致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再讀課文,把握大意
1. 默讀課文,想想每段的意思。
2. 交流、點撥。
3. 試著說說全文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品詞析句
1. 學習第1、2段,初步感知馬蜂和棕熊各自的特點。
(1)自讀、勾畫能表現(xiàn)馬蜂、棕熊特點的句子。
。2)交流、引導:重點抓“劫奪”體會熊的貪,抓“三針刺”體會馬蜂的毒性大,攻擊性強。
2. 學習第3段,著重體會馬蜂攻擊性強的特點。
。1)默讀思考:在馬蜂與工蜂的戰(zhàn)斗中,哪些地方最能體現(xiàn)出馬蜂的“攻擊性強”?
。2)交流。
3. 學習第4、5、6段,勾畫描寫生動的詞句,著重體會馬蜂“群起而攻之”的強勁和棕熊“劫奪”過程中的聰明、貪婪、可愛。
。1)勾出描寫生動的詞句,自讀體會。
。2)交流感受,指導朗讀,重點圍繞“劫奪”,從上山崖時的聰明、吃蜂蜜時的貪婪、下山崖時的可愛三個方面了解熊的特點;圍繞“群起而攻之”,體會馬蜂攻擊性強的特點。
(3)師引讀5、6段。
三、總結全文,悟得方法
1. 讀文、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馬蜂與熊的特點寫得生動、傳神?
2. 交流、總結:抓住極具特點的神態(tài)、動作進行描寫。
四、課外作業(yè),加強練習
1. 布置小練筆。
2. 反饋修改。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能通過關鍵句子的把握,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能對文本中的關鍵字詞進行細讀品味,從而理解“馬”的形象和內涵。
通過比較、思考、討論,能理解“自由”的內涵,初步形成尊重天性、崇尚自由的價值觀。
教學過程
一、導課
今天早上咱們做了預習,從頭到尾讀過一次的同學請舉手,從頭到尾讀過兩次的同學請舉手,從頭到尾把段落序號標號的同學請舉手!同學們的做法很棒!很對!因為,今天這篇課文可不一般哦,它是被人們公認的寫馬寫得的一篇文章;今天這位作者,被稱之為與大自然一樣偉大的天才!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這馬的世界,去領悟天才帶給我們的人生啟迪。
二、感受自由
1、文中寫了兩種生存狀態(tài)下的馬?分別是什么馬?請用盡可能簡要的語言概括出來。分別在課文的哪幾段?
明確:馴養(yǎng)之馬(家馬)天然之馬(野馬)
2、作者更喜歡那種馬?哪一句話直接表明了作者的態(tài)度?請找出文中的語句作為依據(jù)。
明確:天然要比人工更美麗些;在一個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成美麗的天然。
3、天然要比人工更美麗些,這是一種____之美?找出相關的句子來分析。
生:自由之美、奔放之美、團結之美、協(xié)調之美……
師:這些美都是天然之馬所固有的,所以,這是一種天性之美,自由之美。
集體朗讀——(注意語氣——贊美,語調——輕快)
你們試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吧:它們行走著,它們奔馳著,它們騰躍著,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jié)制;它們因不受羈勒而感覺自豪,它們避免和人打照面;它們不屑于受人照顧,它們能夠自己尋找適當?shù)氖沉;它們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蕩、蹦跳,采食著四季皆春的氣候不斷提供的新鮮產(chǎn)品……
三、受盡束縛
1、這就是天然之馬的美,美得自由,美得奔放、美得自豪、美得高貴。難怪作者說:人類所曾做到的貴的征服,就是征服了這豪邁而剽悍的動物——馬
豪邁而剽悍的野馬被人類給征服了,它變成了什么馬呢?請結合課文前兩段內容,從用途上說一說。
野馬——戰(zhàn)馬、(賽馬)、役馬、寵馬
2、征服后,它又是一種怎樣的馬?請對這兩段的關鍵詞進行圈點勾畫,來說說——“一種可____的馬”?
生:役馬——可憐、
師重點引導細讀,并作出改動
原文——嘴巴被銜鐵勒得變了形,腹側留下一道道的瘡痍或被馬刺刮出一條條的傷疤,蹄子也都被鐵釘洞穿了。
改文——嘴巴被銜鐵勒得歪在一邊,腹側留下好多道的瘡痍或被馬刺刮出好多條的傷疤,蹄子也都被鐵釘打穿了。
(討論后,要求帶著重要朗讀)
生:寵馬——可悲(可笑)(可恥)
師引導——喪失自我,成了主人手中的萬物。
生:戰(zhàn)馬——可敬(可憐)(可嘆)
師:對主人而言固然可敬,但對自身而言顯得可憐。
3、適時介入資料——臧克家《老馬》全班學生朗讀
老馬
臧克家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
它把頭沉重的垂下!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淚只往心里咽,
眼里飄來一道鞭影,
它抬起頭望望前面。
這就是人工馴養(yǎng)的馬,這就是一輩子在人工馴養(yǎng)下的老馬,他的身體受到了——?(束縛、摧殘)他的精神顯得——?(麻木、不自由),好可憐的馬!
四、回歸自然
1、同學們,此時,老師突然想到,我們有必要趕緊放開這些被人馴養(yǎng)的家馬,放掉手中的韁繩,松開他們身上的束縛,卸下他們背上的鞍轡,放開它們,讓它們重回自然中。我想,這或許可以讓它們在自然界尋找到久違的自由和天性……
2、學生討論,能,不能,要求結合文中相關句子說說。教師適時做好評價。
五、思考原因
1、介入《肖申克的救贖》影視片段,思考:老布自由了嗎?既然自由了他又為何自殺?難道是瘋了?
2、學生思考發(fā)言,共同探討“自由”的'內涵,形成“真正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的共識。
3、介入“獄友”的話:“老布沒瘋,他只是體制化了。起先你狠它,后來你習慣它,到最后你離不開它——————”——長期的束縛,使其喪失了精神的上的天性和自由。家馬如此,老布也如此;動物如此,人也如此。
六、結課
說到這里,我們似乎明白了《馬》這篇作品的真正好處,作者其實在通過馬來寫——人,其實,馬只是一個比方,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匹馬,我們都有野馬的天性,但我們或許都正受到某種束縛,怎樣才能不喪失自我的天性和自由呢?布封沒有講,但他用自己的行動作了解答:(學生齊讀)
布封的時代是一個神學時代,人們的思想被挾制在不自由的空間里……
在“離經(jīng)叛道”的聲音中出版《自然史》……
在風格趨同的文壇中發(fā)出“風格即是個人”的聲音……
讓我們與布封一樣,與野馬一般——尊重天性、崇尚自由!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記兩組詞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積累并運用這些詞語。
2.認識一些俗語,知道它們的意思,在生活中能正確使用。
3.通過讀句子,體會關聯(lián)詞語的作用,并能在口頭和書面中合理運用。
4.按筆順規(guī)則寫幾個本單元的生字,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5.閱讀欣賞短文《恐龍》,了解恐龍的種類、生活習性、生存和滅絕的時間,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6.語文生活,通過融綜合實踐活動與寫作為一體的社會調查,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與寫作能力,培養(yǎng)講文明、講衛(wèi)生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詞語、俗語、關聯(lián)詞的學習重點在于運用。
2.閱讀欣賞短文,了解短文內容,激發(fā)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3.通過社會小調查及相應的習作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文明、衛(wèi)生等良好習慣。
教學難點
組織社會小調查,進行專題討論,指導習作。
教學準備
投影、小黑板
教學時數(shù)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讀記記。
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讀一讀。
2.你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嗎?
第一組是ABB型疊詞:油光光香噴噴圓溜溜甜津津
第二組是AAB型疊詞:軟軟的細細的濕濕的青青的
3.照樣子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例1:白花花金燦燦
例2:高高的胖胖的
4.選詞填空。
白茫茫甜津津灰蒙蒙
。ǎ┑奶炜眨ǎ┑钠咸眩ǎ┑难┑
清清的黏黏的韌韌的
()的柳條()的河水()棉花糖
5.你能照樣子說嗎?
如:胖乎乎的臉蛋黃黃的麥子
二、詞語超市(俗語)。
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評議糾正,指導再讀。
3.認識俗語:群眾中廣泛流傳的通俗而定型的語句,多是勞動人民從生活經(jīng)驗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簡練而形象。
4.說說你知道(本題中)哪個詞語的.意思,并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
例:敲邊鼓
意思:比喻從旁幫腔,從旁助勢。
造句:小林是我的好朋友,很多事情我一出馬,他就給我敲邊鼓。
5.你還知道哪些俗語?
三、讀讀想想。
1.投影出示句子,讀一讀。
2.說說帶點的詞語有什么作用。
學生說,老師補充,邊讀邊議,認識關聯(lián)詞語的作用。
“不但……而且……”和“不僅……還……”表示遞進關系。
“因為……所以……”表示因果關系。
“盡管……還是……”表示轉折關系。
3.選用這些關聯(lián)詞語說話。
4.你還學過哪些關聯(lián)詞,能用它說一句話嗎?
四、作業(yè)。
搜集查找有關恐龍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提問:寫字時要注意什么?
。ò垂P順規(guī)則寫字、注意田字格的位置、正確的執(zhí)筆寫字姿勢、書寫整潔等)
2.認一認要求寫的六個字:歇、剝、蝴、蝶、株、樁
3.辨別字形,說說筆順規(guī)則。
4.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上黑板范寫,大家評議。
6.學生先描再寫。
二、閱讀欣賞。
1.談話導入。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著一群奇特生物,它們稱霸地球,生存了一億多年之久,大約在6500萬年前,它們竟神奇地滅絕了。這種生物是什么?
對,恐龍,今天我們就來閱讀一篇關于恐龍的短文。
2.你們都知道哪些關于恐龍的知識?
學生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自由說一說。
3.讀短文,說說你又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4.檢查。
(1)分段讀短文。
注意糾正字音:沼澤、覆蓋、卵生。
積累詞語:千奇百怪、龐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飛。
。2)匯報:說說你從短文中知道了什么。
恐龍的種類、大小、食性…….
。3)你還想知道什么?
梳理問題:對于能解決的問題課內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課后查資料解決;有的問題至今無法解決的,激勵學生通過學習長大后研究解決。
5.啟發(fā)質疑。
大約一直到7000萬年前,恐龍還是統(tǒng)治地球的霸主。然而在此后不到500萬年之間——也就是6500萬年前,它們全部絕滅了。而且,整個滅絕過程還很可能是在僅僅數(shù)月內發(fā)生的。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情形,至今仍是一個謎。科學家曾提出各種不同理論,來解釋這滅亡之謎,如隕石撞擊地球說、大規(guī);鹕奖l(fā)說、疾病說或食物中毒說等。但任何解釋恐龍滅絕的理論,必須能解釋當時除恐龍外,其他許多動物種群同時滅絕的原因?铸垳缤鲋i,至今科學家仍在繼續(xù)研究中。
希望同學們發(fā)奮學習,有朝一日,你們中也許會有人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老師講述自己在銀行取錢,目睹顧客自覺排隊,員工熱情耐心地為顧客換零鈔的事。
2.學生評議這種社會想象。
3.小結: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社會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人們的綜合素質提高了,那么相應的人們的文明衛(wèi)生等習慣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一下發(fā)生在我們身邊這些的變化。板書:身邊的變化。
二、引導討論,明確內容。
1.同桌或鄰桌互相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了身邊的哪些變化?
要求:(1)真實;
。2)具體,包括時間、地點、人物的語言動作……
2.推薦代表說。
其他學生補充,老師概括板書:
超市:文明購物排隊付款
車上:自覺投幣主動讓座
校園:文明用語環(huán)境衛(wèi)生
書店:愛護書籍文明選購
醫(yī)院:講究衛(wèi)生(病人)態(tài)度熱情(醫(yī)生)
…………
3.學生列舉這些事例的過程中,有可能談及一些存在的問題,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說,但要注意導向。如果沒有學生談到,老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并討論改進方法。
如:菜市場亂丟垃圾亂設攤點
街道張貼廣告亂涂亂畫
車上不講究公共衛(wèi)生
…………
你認為應該怎樣改進?
。1)加強文明衛(wèi)生的宣傳;
。2)提高人的素質。
4.看到這些現(xiàn)象,你想到了什么?
人們的文明衛(wèi)生習慣正逐漸養(yǎng)成,但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
三、布置任務,具體指導。
1.明確任務。
在我們的生活中,講文明、講衛(wèi)生等好習慣在許多地方、許多人身上大量存在,但一些不良習慣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好的典型,我們要及時發(fā)現(xiàn)、表揚,不好的問題,我們更要及時發(fā)現(xiàn)、改進,所以老師現(xiàn)在布置大家一項社會調查任務,內容是——身邊的變化。
2.指導分組。
8人一組,自由組合,老師協(xié)調。
推薦負責人,明確其職責。
3.發(fā)放調查表,指導填寫。
。1)說明:此表為樣表,學生可根據(jù)實際進行修改,也可根據(jù)需要復制多份。一事一份,小組交流后整理一份綜合表。
(2)指導填寫。
4.強調注意事項。
注意安全,加強自我保護;講文明禮貌,樹立紅領巾新形象;全員參與,分工合作;及時記錄整理資料等。
四、小組討論,做好調查準備。(調查時間為一周)
附:“身邊的變化”社會調查表
組次
負責人
組員
調查內容
記載時間
地點
人物
現(xiàn)象
結論
需改進的方面
收獲與思考
第四課時
一、匯報交流。
1.導入。
通過一周的調查,你們一定有了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請各小組負責人組織本組成員在小組內對調查資料進行整理。
2.分組整理,選取典型現(xiàn)象準備匯報。
要求:有調查方法、有過程、有自己的思考。
3.匯報交流。
要求:匯報內容各異;匯報人態(tài)度大方,聲音響亮。
4.老師小結,引入習作。
二、作文指導。
1.明確習作任務。
結合這次調查活動,整理調查資料,寫一篇反映身邊變化的習作。
2.比較調查匯報材料與習作的異同。
。1)學生自由說。
。2)老師補充。
同:都是調查所得的親身體驗,即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jīng)歷的。
異:調查材料重現(xiàn)象,重結論,要求多、實;習作重具體場面、過程、細節(jié)的描寫,如:環(huán)境、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表情、心理活動……還重自己的思考,要求細、異,描寫仔細,用自己獨特的眼光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
3.學生獨立思考,選擇習作內容。
4.小組內互相說。
5.指名說,大家評議補充。
可以從以下方面評議:
內容恰當,描寫具體;觀點明確,態(tài)度明朗;語言通順,條理清楚。
6.老師小結。
第五課時
一、當堂習作。
學生當堂習作,老師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習作,向大家展示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習作,及時給予輔導。
二、修改作文。
1.自讀自改;
2.同桌互讀互批;
3.個別學生的作文老師面批。
三、謄寫上交。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7
特點分析:
課文以書信的形式,用散文詩般的語言,寫出了山和海之間的互相景仰,告訴我們:應該多看別人的優(yōu)點,這樣才能成為朋友。
體裁別致新穎,結構內容相似。兩封信都傳遞出同樣的意思。信的正文開頭都是說對方的印象,然后寫出對方在四種情況下的竟的,最后借燕子的飛過,流過的河水彼此贊美,全方位的關注對方,表達出內心的景仰。
語言優(yōu)美,描寫手法多樣。一是大量運用修辭,有比喻,擬人,排比;二是用詞華美,句式整齊。
學習目標:
1、認識“捎、屹”兩個字,學會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朋友的'第三層含義:互相景仰,猩猩相惜。真心實意的欣賞對方的優(yōu)點,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朋友的第三層含義:互相景仰,猩猩相惜。
教學難點:
讀句子,能根據(jù)句子內容想象畫面。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山給海寫的信,你了解到什么?
生回顧。(在山的心目中,海是溫柔的、美麗的、神氣的、神秘的。)
二、研討學習第二部分
1、海接到山的書信會想到些什么?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二封信。思考:在海的心目中,山又是什么樣的?還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
生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勾畫相關詞句。
2、海接到山的來信,心情如何?學生交流,讀出來。
3、在海的心目中,山又是什么樣的呢?
(外表看似安靜,其實個性非;顫)為什么這樣說?
A、這時的大山是很青春,很有活力的。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意氣風發(fā))
師追問:“意氣風發(fā)”是什么意思?在這里指什么?(大山青翠的樣子)
B、在海的心目中,大山是什么樣的?
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個勇士。
指名讀。師追問:你從哪個詞感受到?
(預設:風雨交加、巍然屹立、不屈不撓)
師追問:巍然屹立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你從“不屈不撓”這個詞又體會到什么?
C、在海的心目中,大山還是什么樣的?
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個神奇的魔法師。
D、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是個英勇的武士。
讀一讀,在夜幕降臨時,大山是什么樣的?(課件:出示句子)
自由讀。
學生交流。拿起書,讀一讀。
3、為什么說大山外表看似安靜,其實個性非;顫?
自由朗讀第二封信的1、2自然段。在四人小組中探討一下。
4、海不僅看到,還常常聽到別人對山的贊美。
有誰夸,是怎么夸的?
讀一讀。
師將描寫山的段落轉換成陳述句表述,還有這么朋友都在贊美山,難怪海說“雖然……”(生接)
“無話不談”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現(xiàn)在你們就是大海,你來表達你的愿望吧!
三、拓展
四人小組討論:你認為山和海會成為好朋友嗎?為什么?
四、指導書寫。
五、作業(yè)設計
小練筆:我的朋友
板書設計:
18山和海的書信
山海
意氣風發(fā)溫柔
不屈不撓神氣
神勇美麗
英勇神秘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并能運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句,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3、搜集描寫春天的詩句,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古詩的大意,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課時劃分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讀通詩句
1、大家還記得《春曉》嗎?
2、其實,描寫春天的詩還有許多,今天,我們將學習其中的兩首。
3、請大家自讀詩句,注意讀準字音。
4、抽生讀,在評價中點撥字音。
二、學習《絕句》
1、結合注釋,說說“遲日”的意思。
2、看課文插圖,展開想象,討論“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的意思。
3、查字典,理解“融”、“暖”的意思。
4、小組討論“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的意思。
5、抽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余學生補充。
6、有感情地誦讀《絕句》,注意讀出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1)聯(lián)系詩句,結合插圖,說說詩歌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2)全班交流該怎樣讀。教師范讀。
。3)學生帶著感情自由誦讀。
。4)試著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春日》
1、學生按學習《絕句》的方法自學《春日》。
2、教師點撥“勝日”、“尋芳”、“泗水”、“等閑”、“東風面”等詞語的意思。
3、分組匯報學習情況。
教師點撥如下:
。1)勝日——原指節(jié)日或親朋好友相會的日子,這里指天氣晴朗的日子,風和日麗的日子,陽光明媚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人的心情總是與天氣有關系,天氣好,人的心情也好。
(2)尋芳——春游,踏春,踏青賞花,看花觀景,尋找優(yōu)美的景色。春游時心情肯定很高興。
。3)泗水濱——泗水河邊。泗水河是一條美麗的河,在如此美麗的河邊騎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暢嗎?
。4)無邊——一望無際,沒有邊際,到處。視覺開闊,心情也會開闊。
。5)光景——風光景物,風景。不優(yōu)美的地方能叫風景嗎?優(yōu)美的風景令詩人喜悅萬分。
。6)一時新——一下子煥然一新。一時:速度快,令人感到驚訝、興奮、激動。萬物更新使詩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閑識得——等閑:隨隨便便,輕松,容易,不用費心。詩人悠閑自得,忘記了煩惱。說明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說明春光無處不在。識得:感覺到,領略到,認識到、接觸到。
(8)東風面——春風的面容。有一個詞語叫“春風得意”,春風來了,得意洋洋。詩人是在享受春風,享受春天。
(9)萬紫千紅——這是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就出自這首詩,也就是說,這個成語是朱熹“發(fā)明”的。什么顏色都有,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現(xiàn)在還用來比喻豐富多彩的事物或無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爭艷的景象,詩人能不高興嗎?
。10)總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詩人已完全被萬紫千紅的景色陶醉了,他從心底里發(fā)出“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風吹來的”。
7、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其間,教師范讀一次。
8、說說古詩的意思。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詩人興致勃勃,來到泗水河畔觀賞美景。滿眼望去,無限風光,給人渙然一新的感覺。詩人悠閑自得,感受著春風的清新和溫暖:春風吹拂,百花盛開,到處萬紫千紅,洋溢著春的氣息。
三、惜春:書海求知
同學們,詩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為何如此快樂?原因之一,是因為朱熹欣賞到了萬紫千紅的春色;原因之二,請聽我細細說來:
《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贊美春天的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板書“勸學”,勸告大家努力學習,勸告大家多讀書)。(指著學生板書)因為“泗水”在山東地區(qū),是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鄉(xiāng)和他講學的地方,“尋芳泗水”就是說在孔子的書籍中尋求知識。書中的知識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麗的春色,使詩人耳目一新,深感快樂。試想: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能有春日尋芳與書海求知的聯(lián)想嗎?能有知識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認識嗎?正因為朱熹酷愛讀書,才學淵博,他才成為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這首暗喻讀書的《春日》詩,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啟迪。咱們應該像朱熹一樣在書海中求知,因為書海中也有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享受春日
古詩短而精,間接而含蓄,有許多地方值得細細玩味,細細品嘗。
教學古詩,如果僅僅停留在“解釋”上,肯定枯燥乏味、了無生趣。
古人寫詩,往往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景寓理、借物寓理。
誦讀古詩,不能“千詩一面”,有的豪放,有的婉約,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抑有揚,有急有緩。
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能背誦該首古詩的學生給同學示范背誦,其余的學生嘗試背誦。
二、交流資料,拓展延伸
同學們還搜集了有關春天的哪些詩句?先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積累與應用二
教學目標
1、了解比喻句的兩種形式(有比喻詞和沒有比喻詞)。
2、積累俗語和成語。
3、能清楚、明白地介紹自然風光,并能學習課文的寫法,用語言文字把景物生動、形象地寫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比喻方式的多樣性;在習作中運用所積累的語言,把景物生動、形象地寫下來。
課時劃分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讀句子,自讀自悟。
2、合作交流,發(fā)現(xiàn)特征。
3、總結特點,拓展延伸。
4、教師小結:比喻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判斷一個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主要看是否把一個事物比作了另一個事物。
二、語海拾貝
1、反復讀句子,讀懂句子的'意思。
2、四人小組互相交流,談感受,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3、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三、點擊成語
1、自由練讀,讀通順,想想寫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2、把讀懂的內容與同學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交流閱讀體會,說說成語的意思。
4、說說自己從成語故事中受到的教育、明白的道理。
四、口語交際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在這個單元里,我們伴隨著作者的足跡,領略了華山的險、九寨溝的美、五月青島的秀……在生活中,同學們也游覽過不少的地方吧,也許你也有新奇的發(fā)現(xiàn)和奇妙的見聞。下面就讓我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把自己的見聞和感受清楚、明白地給大家介紹介紹吧。
2、小組合作,多向交流。
。1)在四人小組內說說自己所見到的奇妙的美景,注意要有一定的順序,把美麗的景色描述清楚。
。2)小組內評比,看誰說得最清楚、明白。
。3)小組匯報交流的情況,推選一位講得最好的同學,到班上交流。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五、習作百花園
1、讀懂題意,明確目的。
1)讓學生自己讀題、審題,明確習作要求。
(2)小組合作,互相解決疑難。
。3)教師引導梳理習作要求,明確選材范圍,提示本次習作目標。
2、讀寫結合,擴展視野。
。1)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內容,再次品讀與本次習作有關的文章,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及表達方式。
。2)教師向學生推薦幾篇范文學習。
。3)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己所見到的自然美景選材。
。4)學生練習作文,寫完后反復修改。
3、評價修改,樂于交流。
與同桌或四人小組內交換作品讀一讀、評一評(從兩個方面評價:作文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再次修改。
第四課時
教學過程
六、自主閱讀園地
1、自主選合作伙伴和閱讀方法閱讀短文。
2、邊讀邊想,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生生互相質疑,釋疑,交流體會。
4、勾畫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或語段,可做記號,做批住,記一記,背一背。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并能正確書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動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4、能用自己的話向別人介紹動物的睡眠方式.
5、學會作者分類進行說明的寫作方法.
重點難點:
1、了解動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2、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向別人進行精彩的介紹。
課時劃分: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大家都知道人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覺,白天工作,不會一睡幾天不吃不喝?墒谴蠹沂欠裰烙械膭游锞湍芤凰瘞讉月不吃不喝,這是不是很有趣呢?這些動物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呢?學完這課,你們就會知道。(板書課題)為什么將睡眠打上引號呢?有誰知道?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
(1)數(shù)一數(shù)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
。2)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三、學習本課生字。
1、讀準字音。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
。2)老師范讀。
。3)指導重點讀音。
2、記憶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學習生字。
(2)分析重點生字。
四、學生匯報初讀的感悟。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
2、學生匯報。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積累詞語。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非常遙遠。
昏昏沉沉:指蝙蝠們頭腦迷糊,神智不清。
金蟬脫殼:比喻用計逃脫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fā)覺。
蠕動:指海參像蚯蚓爬行那樣動。
二、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第1~3自然段,思考問題。(同學之間可相互討論)
動物睡眠是為了什么?
蝙蝠是怎樣進行冬眠的?
(2)學生匯報。
。▌游锼呤菫榱诵菹,但又不全是為了休息)
老師引導:動物睡眠,特別是進入休眠期。睡眠的目的就不是為了休息,而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老師總結:蝙蝠睡眠比較奇特,一是集體睡眠奇,二是睡覺方式奇,三是睡眠時間奇。
2、學習課文第4~7自然段、看看海參是如何冬眠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看看海參是如何冬眠的,并作匯報。
。ê⒖砍院5紫碌南x子——浮游生物維持生命)
(2)老師總結。
因為海參是一種生活在海底的動物,靠吃海底的.浮游生物維持生命。到了夏天,海底的浮游生物都浮出海面,而海參只能蠕動,不能浮出海面,所以要進行夏眠。
3、合作學習第三部分,自由探究蝸牛的睡眠。
。1)自由朗讀。
。2)自由組合合作探究蝸牛的睡眠,并作匯報。
。ㄎ伵T诙斓臅r候要進行“冬眠”)
(蝸牛在夏天天不下雨時要進行“夏眠”)
。ㄎ伵7Q得上是“睡覺大王”)
。3)觀看蝸牛冬眠和夏眠錄像,加深對課文理解。
二、擴展眼神,鞏固提高。
1、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睡眠方式?請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2、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為什么蝙蝠要進行“冬眠”而海參要進行“夏眠”?
板書:
蝙蝠 冬眠
海參 夏眠 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蝸牛 冬眠 夏眠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按照買項鏈和退項鏈把課文分為兩個部分,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出課文大意。掌握生字新詞。
教學準備:課件(柔美的音樂)、生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真情無價。
2、教師示范讀,學生跟著讀。
3、教師引導談話:同學們,你覺得什么是真情?能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說一說嗎?
二、配樂朗誦、,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柔美的音樂,認真傾聽老師朗誦。要求:畫出生字新詞,思考:課文中無價的真情發(fā)生在誰和誰之間?
2、教師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強調要點。
字音:“櫥”是卷舌音。
字形:“龐”是半包圍結構,“廣”字頭書寫的大小要能藏得住里面的“龍”,另注意“龍”上的撇和點都不能丟。
3、教師再次出示含有這些生字的詞語,大家一齊讀一讀,在讀中鞏固生字,積累詞語。
4、指名反饋:文中的真情發(fā)生在誰和誰之間?
5、教師小結:姐姐和妹妹間的是血濃于水的親情,而妹妹和店主之間則是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間的真情,這更是難得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細細體味這種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
6、教師播放課件中的柔美音樂,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讀后說,理清文章的條理。
1、再次播放音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哪些自然段寫的是妹妹買項鏈,哪些自然段寫的是姐姐退項鏈。
2、指名反饋。
3、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按照買項鏈、退項鏈的過程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讀了幾遍課文,你們一定和老師一樣被文中的.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打動了吧!他們都擁有一顆集真、善、美為一體的心,真是太令人感動和羨慕了。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兩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想像畫面,知道店主為什么會把貴重的項鏈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小女孩,體會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
2、總結全文,拓展思維,啟發(fā)學生用真心換真心,用真誠對待真誠。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姐姐退項鏈的那一部分內容。
教學重點:知道店主為什么會把貴重的項鏈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小女孩。
教學準備: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項鏈手帕不勝枚舉寂靜臉龐小心翼翼得意洋洋滿心歡喜連蹦帶跳
2、教師導讀: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寫的是發(fā)生在姐姐、妹妹還有一家商店店主身上的感人故事。這個感人的故事是圍繞一條項鏈展開的。你能不能用這根項鏈把這個故事串起來。
妹妹想送項鏈給姐姐-妹妹到商店買項鏈-店主把項鏈賣給妹妹-姐姐來退項鏈-店主把項鏈送給姐姐
3、師導:作者圍繞條項鏈,為我們展示了人間用真情買不到的真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去感受這無價的真情。
二、深入探究,體會真情。
1、教師導讀: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無價的真情分別體現(xiàn)在姐姐和妹妹之間、妹妹和店主之間、姐姐和店主之間,F(xiàn)在請大家讀課文,用文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讀文探究。
3、集體反饋
4、教師導讀:妹妹要送項鏈給姐姐,是因為――(學生讀課文第三自然段中妹妹說的話)
5、教師質疑:可是,店主為什么要把貴重的項鏈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妹妹呢?請大家把店主人說明原因的句子找出來。
6、指名反饋后引導學生想像:同學們,當?shù)曛魅肆私饬嗣妹靡患业木秤,體會到了妹妹這份真情的時候,他看著眼前的這個小女孩水想些什么?
7、教師小結:是呀,姐妹間的真情深深地打動了店主,讓他看到了人世間不能用金錢買到的真情,所以他以幾枚硬幣的價格把貴重的項鏈賣給了妹妹。當姐姐來還項鏈時,他把項鏈送給了姐姐。他的行為一樣令人感動。他用自己的真情保護了姐妹倆的這份真情。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師導:同學們,小女孩、姐姐、店主這三個人,你想贊美誰?贊美她什么?
2、指名反饋:我想贊美,我贊美她。
3、教師引導學生說說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真情故事。
四、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美麗的瞬間留在了姐妹倆的心里,也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里,感謝姐妹、店主,他們用真情喚起了我們所有人的這份真情。
五、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姐姐退項鏈”部分。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1
知識目標:
1、學習本課“藉、蝠、蝙、霸、宙”等5個生字。
2、學習用“……也許……也許……也許……”說話寫話。
能力目標:
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天窗給鄉(xiāng)下孩子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
2、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能力;訓練學生自我感悟的能力。
情感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fā)學生通過“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了解天窗給鄉(xiāng)下孩子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喚起學生與課文共鳴。
教學難點:
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理解第八、九自然段中難懂的句子,體會“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學準備:
學生查閱矛盾的資料和作品;老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每當陰雨天,我們出不去屋子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窗外,你都看到過什么?那么矛盾在童年里看到的和你一樣嗎?這幾我們來學習矛盾的散文《天窗》(板書課題)
認識矛盾:出示矛盾的資料。
二、檢查預習
1、認讀本課生字、詞、句子。
2、小組內每人讀一段,循環(huán)讀完為止。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糾正字音。
4、說說課文內容。(課件出示)
三、理清課文順序
本課為抒情散文,按內容,班內討論。
四、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默讀課文,同時批注:
1、讀懂了哪些?不懂的有哪些?喜歡哪些內容,寫出感受來。
學生讀課文后簡單交流自己已經(jīng)讀懂的內容。結合學生的交流出示畫面1,觀看鄉(xiāng)下房子頂上天窗的樣子,板書:來歷
預設:
(1)學生會讀懂天窗是什么。
(2)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會表面理解。教師可適時引導深入的理解。
(3)天窗是神奇的。
2、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3、交流匯報。
預設學生提出的問題:
(1)為什么說“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
(2)為什么說“活潑會想的孩子會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3)“它會使你看見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來的宇宙的秘密;它會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遠不會聯(lián)想到的種種事情!笔鞘裁匆馑?
(4)為什么說天窗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5)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呢?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產(chǎn)生疑問,引發(fā)思維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熱情,順學而導,引導學生深入細致地體會課文內容,為學習和悟情奠定良好基礎!
(二)深入研讀,體會課文
1、想一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該重點學習課文的哪幾部分內容?(第二、三部分)
2、默讀課文4-7自然段,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三)讀讀議議,感悟課文
1、讀中悟“的慰藉”(如學生能自己匯報出來,教師不用引導)
(1)找一找,“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边@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結合反饋,板書:陣雨來臨、被逼上床)
文章的哪些部分觸動了你的心靈,反復閱讀,體會為什么說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板書: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慰藉”就是安慰的意思。)
(3)為什么說天窗是的慰藉呢?透過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分別用“——”和“~~”在文中找出。
(4)交流匯報:明確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內容。
(5)引導學生抓住給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詞、句、段落交流讀后談感受。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當孩子被大人喚回屋里,告別了疾風暴雨中的玩耍,告別了月光下草叢中的嬉戲,天窗成了他們惟一的心靈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
〔設計意圖:反復讀,交流讀,抓住感受深處品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突破了難點,突出了重點!
(6)交流“想到了什么”時通過反復誦讀適時滲透寫法指導,體會文章中的想象:通過“看到的”(仔細觀察到的),在相關事物上、數(shù)量上、形狀上甚至顏色上展開合理而豐富的想象。如看到了雨腳和閃電,想到雷和風;看到“一顆星”、“一朵云”想到“無數(shù)星”、“無數(shù)云”,看到“一朵云”想象到千姿百態(tài)的云,看到“掠過的一條黑影”想象到“蝙蝠”,“夜鶯”,“貓頭鷹”……
再次引導學生讀下面一段話:
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掠過一條黑影,想象到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的.夜鶯,也許是惡霸似的貓頭鷹——總之,美麗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會在你的想象中展開。
(教師引導學生用“也許……也許……也許……”練習說話,出示一幅幼兒的圖片啟發(fā)學生造句)
〔設計意圖:讀中悟寫法,即時練寫法,活學活用,把感悟、理解、運用、表達有機結合起來!
(7)進而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孩子被喚回時的失落,(也可以結合自己類似的經(jīng)歷體會孩子們當時的心情)又從天窗中想象出無窮的情形、故事,從而找回了失去的快樂。
教學過程中注意結合有感情的朗讀指導。如從“到屋里來呀!”一句中體會大人的命令、不可違抗的氣勢。從“被關在了地洞似的屋里”體會孩子當時的無奈。孩子們的想象則應讀得激動、神往而又快樂。
(老師引讀第4、6小節(jié),帶領學生齊讀)
〔下雨了或下雪了,透過玻璃窗,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時出示圖片)
2、讀中悟“神奇”
(1)根據(jù)這些內容,我們再來思考同學們剛才提出的問題
為什么說“活潑會想的孩子會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他們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2)出示:它會使你看見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來的宇宙的秘密;它會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遠不會聯(lián)想到的種種事情。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設計意圖:在理解過程中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文中的典型詞句進行感悟、品味,恰到好處地突破了文中的重難點,同時也教給了學生閱讀的方法!
3、讀中悟文理
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同學交流一下。(思想性,文學性)
(寂寞也是好事給想像以空間電視無意中剝奪了我們的想象力作者的語言和寫作順序)
九、板書設計
(本人原創(chuàng)加上網(wǎng)上借鑒,繼續(xù)修改中——)
反思與評價:設計上有些繁瑣,沒有放開。聽者評價是,設計上該有的都有,訓練比較全面,但是卻忽視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名著”應該突出名家名篇要給學生哪些學習上的啟發(fā)。比如遣詞造句和布局謀篇上的。覺得說的比較中肯,可以接受。一堂課,如果過于全面,就丟失了語文本來的面目,找準重點,不用面面俱到。
還有,學生的理解能力超出了我的預想,本來以為這可的重點句很難理解,但是有個姓高的孩子很容易的就回答出來了,看來相信小孩子,還是對的,他們的潛力真的是不可估量的。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2
學習目標:
1、會認“娶、逼”等7個生字,會寫“淹、官”等14個字,正確讀寫“管理、田地”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西門豹是怎樣勇于破除迷信、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課前準備:
1、收集關于西門豹的資料。
2、投影片。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觀察掛圖(或播放課件),說說圖中人物及其神態(tài)、動作。
2、揭題談話。你知道西門豹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嗎?是從哪里知道的?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讀準字音!熬I”是翹舌音,“尚”是后鼻字,“麻煩”的.“煩”讀輕聲。
認清字形!扒笔巧舷陆Y構,“灌”是左右結構,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與“概”的區(qū)別。
2、自讀課文,想想課文講的是件什么事,這件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是怎樣的。
讀后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相機輔導,理清課文脈絡。按“摸清底細、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課文中相應的部分。
三、課文釋疑,學習“摸清底細”部分(第1~9自然段)
1、帶著問題默讀。
問題:西門豹到了鄴這個地方以后是怎樣“摸清底細”的?讀后開展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四次問答的內容。
2、在學生自讀、討論及教師點撥的基礎上,概括出西門豹四次發(fā)問的主要內容
。1)了解原因。
。2)了解作惡的壞人及其頭目。
。3)了解受害者。
。4)了解漳河的情況。
3、分角色朗讀四次對話。
4、引導學生探究。
(1)從哪里可以看出西門豹已“摸清底細”?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2)西門豹說“河伯還真靈啊”,你認為他真這么想嗎?為什么?
(3)西門豹說“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嗎?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3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寫景物的記敘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著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后作者抒發(fā)了對天山美景的贊美之情。
學情分析:
學生對天山不了解,只能通過圖片向學生展示天山優(yōu)美的景色,并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借助字典,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
天山景色圖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自讀自悟
1、我能把課文讀流利
2、我能讀準下列詞語
戈壁灘白緞山澗飛瀉洄水渦俯視五彩斑瀾
飲馬無限生機白皚皚撐開枝丫馬蹄濺起
重重疊疊幽靜縈繞五彩繽紛綿延矯健馬鞍
3、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我還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來介紹天山哪些景物的。
三、合作、探究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2、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a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
b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寫的?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
四、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板書設計:
4七月的天山
走進天山:雪峰溪流
游覽的順序再往前走森林
感受大自然的美熱愛祖國壯麗河山
再往前走:野花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 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xiàn)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畫面。
3. 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重難點:
1. 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預習:
1. 自學生字,熟讀三首詩。
2. 借助注釋試講詩意,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3. 搜集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第1課時
教學目標:掌握生字詞,讀熟三首詩,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學都出去旅游了,祖國名山大川的壯麗風光一定在你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簡要的話語介紹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嗎?
今天,我們還要從三首古詩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樣的。
二、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三、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導讀準后鼻音
諳——暗:區(qū)別音、形、意
四、分組學習
1. 讀熟三首詩
2. 借助注釋在組內試講每首詩大意。
3. 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解疑。
五、班內交流匯報小組學習情況。
六、作業(yè):
1. 抄寫生字。
2. 讀、背三首詩。
第2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想象,進一步感受每首詩所表現(xiàn)的美好意境及表達方法,背誦、默寫。
教學過程:
一、吟誦、理解〈獨坐敬亭山〉
1. 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么樣的?
鳥:多、高飛無影
云:少(孤)慢慢飄走(閑)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2. 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閑、相看兩不厭——體會詩中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
3. 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了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此詩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悶時所作,因此通過眾鳥高飛、孤云閑浮、人與山"相看兩不厭"來表達自己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讀起來使人產(chǎn)生一種失落、孤獨之感。
4. 指導背誦《獨坐敬亭山》
二、吟誦、理解〈望洞庭〉
1. 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此環(huán)節(jié)注意提示學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諧;湖面的光亮平靜。
。2)白銀盤和青螺分別所指。
——從詩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還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 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詩人是站在湖邊往遠處看的?
3. 詩人通過恰當?shù)谋扔靼讯赐バ闵珜懙梦┟钗┬ぃ堈页鲈娭械谋扔鳌?/p>
二句,把光亮平靜的湖面比作未經(jīng)打磨的鏡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導背誦《望洞庭》
三、吟讀、理解《憶江南》
1. 釋題:憶,在此當回憶講。"憶江南"為詞牌。
2. 根據(jù)學生可能產(chǎn)生的疑問補充注釋。(舊:過去 勝:超過)
3. 說說你從這首詞中體會到怎樣的景色,詩人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這樣的景色的。(太陽升起的時候,天空布滿火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容^、比喻)
4. 請聯(lián)系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最后的反問句寫完整。江南的景色,讓我怎能?
5. 指導背誦《憶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 白居易所作《憶江南》另兩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 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鹿砦》《望廬山瀑布》《滁州西澗》《山行》《小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
五、作業(yè):
1.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2.桂林山水(2個課時) 返回目錄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中入景,讀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教學難點: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設計:
一、故事導人,激發(fā)興趣;
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去觀賞桂林山水,去領略它獨特的美。坐穩(wěn)你們的小船,我們出發(fā)了。
二、整體感知,帶人情境。
1.范讀課文。
2.此時,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3.小結,并引讀第一節(jié)。怪不得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板書:甲天下)
三、精讀第二節(jié),體會感情。
1.自由朗讀。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筆劃出來,好好地練一練,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讀表達出來,說說你為什么這么讀。
2.交流朗讀,在讀中體會水的:"靜"、"清"、"綠"。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1)通過范讀、指名讀、齊讀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靜、清、綠。("靜"這句讀得輕而緩慢,讓人感到水在輕輕地慢慢地流;"清"這句讀出驚喜,讀得讓大家都看見江底的沙石;"綠"這句讀出贊嘆之情。)
。2)感悟作者表達"綠"的精妙。
引導學生把"無瑕的翡翠"與"碧綠的草坪、"綠色的玻璃"加以比較,體會作者描寫的形象性和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3)讀了這句話,你對漓扛的水有怎樣的印象?請概括地說。(板書:靜清、綠)
1.中體會作者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綠啊!
這樣概括地寫,不是也能把特點寫明白嗎?
。2)和原句對比讀,說說哪句話給你的印象更為深刻?
小結:是的,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不僅要說出景物的特點,還要作具體、生動、細致的描寫,這樣寫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很清,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綠,多像一塊無暇的翡翠。
和原句對比讀,你有什么感覺?
。4)指導朗讀,把你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5)學生有感情朗讀。
4.激情點撥
既然這一節(jié)寫的是漓江水的靜、清、綠,為什么這節(jié)開頭,還寫大海和西湖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讓學生理解對比寫法可以襯托漓江水獨特的美。)
5.理清敘述順序,指導學生背誦。
。1)這段話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體寫漓江水的特點,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寫出了水的靜。
(2)學生試背。
四、學法遷移,自學課文第三節(jié)。
1.小結學法。
剛才,我們感受了漓江的秀麗風光,是通過讀讀、劃劃、練練、說說的方法來學的,下面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以小組交流的形式自學第三節(jié)。
2.出示要求。
讀讀:讀第三節(jié)。
劃劃:劃出最美的句子。
練練:讀出美的感受。
說說:值得學習的寫法。
。ǚ龇沤Y合,注重學法的遷移。)
3.朗讀比賽。
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谧x給一個老師或同學聽
③記住他們對你朗讀的評價。
4.全班交流,并請進步特別大的同學為畫面配音,其他同學欣賞。
。ㄗ寣W生讀給老師或同學老師聽,恰似給疲勞的學生注入了,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朗讀興趣,課堂氣氛瞬間進入了高潮。與老師或同學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待人接物、語言交際、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真可謂一舉多得,設計絕妙。)
5.談談值得學習的寫法。
(對比;抓住特點具體地寫;用整齊的句式)(板書:奇、秀、險)
(圍繞教學單元目標,讀寫結合。讓學生悟出寫作方法。)
五、以讀代講學習第四節(jié)。
1.范讀。
2.激情點撥。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畫,這幅畫有83公里,所以說是連綿不斷的畫卷。這幅畫是誰畫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筆把桂林山水描繪得這般如詩如畫、如夢如幻,讓我們感到如癡如醉。(板書:美如畫)
3、學生齊讀最后一節(jié)。
讓我們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τ凇豆鹆稚剿愤@樣的精品,只有多讀,方能領悟文中之意,體會文中之情,讓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讀寫結合,延伸課外。
1.其實,同學們也游覽過很多名勝。讓學生交流所帶來的風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勝古跡。
2.說一說,仿照第2、3節(jié)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學習用整齊的句式具體地描寫。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并能正確書寫;理解“珍貴”、“誠實”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第一、二節(jié)。
3、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能借助課文理解詞語,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意思。
課時劃分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親愛的孩子們,當新年的腳步向我們走近,當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你是不是也有許多美好的愿望向大家訴說?你是否也有許多美好的祝福帶給大家呢?今天,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新年,聆聽詩人徐魯?shù)脑姼琛赌愫!新年》?/p>
用手機上的配樂朗讀《你好!新年》。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孩子,課堂上最美妙的是書聲瑯瑯,請自由、放聲地朗讀課文,讀的時候注意字字入眼,讀得不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2、有沒有字音容易讀錯的生字?(提醒注意“淙”是平舌音,“草垛”的“垛”是四聲,“雪橇”的“橇”右邊是三個毛字,把學生提出的生詞寫在卡片上。)
3、現(xiàn)在請孩子們讀讀這些生詞。(淙淙、流淌、草垛、雪橇、滑翔等)
4、孩子,書是讀出來的。請孩子們再讀讀課文,朗讀的美感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盤,聲聲悅耳,讓瑯瑯的書聲在教室里回蕩。
三、品讀課文
。ㄒ唬⿲W習第一、二、三小節(jié)。
1、讀讀第一、二、三小節(jié)。說說你讀懂了些什么。
2、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新年來了?(抓住“冰河”、“燕子”、“冬末”、“草垛”等詞語)
3、新年美嗎?讓我從你的聲音、表情中感覺出來吧。
4、請推薦一位你們心目中讀得最好的同學示范一下。
5、有他的示范,我們都可以把課文讀好。朗讀接力賽,女士優(yōu)先。(女生讀)
6、男孩子,不甘示弱。(男生讀)
7、春雪初融,燕子歸來,楊柳新枝,鮮花滿園,讓我也來感受新年到來時的喜悅吧(師范讀)。
8、孩子,最高境界的朗讀是能與作者心心相通。這些文字出自我的口,外在表現(xiàn)是把對文章的理解寫在臉上,寫在眼睛里。
9、學生齊讀第一、二、三小節(jié)。
10、這么美的一段話,讓我們把它記在心中。(學生練習背誦第一、二小節(jié),老師和學生一起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四小節(jié)。
1、朗讀第四小節(jié)。
2、說說你都讀懂了些什么。
3、孩子,讓我們共同歡呼新年的到來。
4、孩子,此時此刻,新年的鐘聲已經(jīng)敲響,讓我們雙手合十,默默地許下心中的愿望。(停半分鐘)
5、孩子,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新的`一年里,一切都是新的。孩子,把你剛才在心里默默盤算的計劃或者許下的愿望,寫一寫,畫一畫,在小組內交流交流。(學生分組交流)
6、匯報
二、學習最后一節(jié)。
1、朗讀第五小節(jié)。出示:
三百六十五片葉子,葉葉青翠,
請你把第一片珍貴的葉子捧在手上;
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長,
請你用誠實的腳步去把它丈量。
2、你從這段文字中體會到了什么?把你體會到的讀出來。
3、“三百六十五片葉子”指什么?(三百六十五天)“珍貴”是什么意思?誰能用“珍貴”說句話?你覺得“第一片珍貴的葉子”會是什么?
4、“誠實”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說句話嗎?
5、你是怎么理解“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長,請你用誠實的腳步去把它丈量”這句話的?
6、孩子,人,以誠為本,以信為天。誠實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請看,古今中外,有很多有關誠實的名言警句:
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
我的座右銘是:第一是誠實,第二是勤勉,第三是專心工作。
——卡耐基
沒有一種遺產(chǎn)能像誠實那樣豐富的了。
——莎士比亞
始終不渝地忠實于自己和別人,就能具備最偉大才華的最高貴品質。
——歌德
誠實,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未來的教育學家趙蘋
7、孩子,你一定也能像老師一樣,寫上一兩句。把它當做新年的禮物,送給你最想送的人,你也可以制作成新年卡片。
8、學生匯報。
四、小結
孩子,今天,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我們用最虔誠的心在這里寫下自己的心愿。請將這頁紙夾在書中,等新的日歷撕下第365頁時,回頭再瞧,一年里的努力是否讓自己滿意,自己雙手捧著的是否與今天的期望相同。孩子,祝愿你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心想事成!
板書設計
1、你好!新年
新年(藍圖) 新的希望
新的起點 誠實\勇敢(現(xiàn)實)
新的理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教案01-11
四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案01-17
四年級下冊語文《鯨》教案03-13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6-26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1-29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教學教案03-23
人教版下冊四年級的語文教案04-22
四年級下冊語文《鳥的天堂》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