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下冊語文《鳥的天堂》教案
深度解教材
本課按照時間的順序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美麗景色,生動地描繪了傍晚靜態(tài)的大榕樹和早晨群鳥活動的動態(tài)場景。選編此文旨在讓學生通過具體生動的描寫感受人與自然、動物與植物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幫助學生自覺樹立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課文條理清楚,采用靜態(tài)描寫與動態(tài)描寫相結合的方法,語言生動優(yōu)美,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良好范本。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重點品讀作者對大榕樹的靜態(tài)描寫和對鳥兒的動態(tài)描寫。通過抓住關鍵詞語、展開想象、出示多媒體畫面,幫助學生體會作者譴詞造句的準確,從而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習得表達的方法,真正提高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同時,要在教學中加強朗讀指導,指導學生通過有聲有色的朗讀來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
知識與能力
1.會認“槳、榕、糾、暇”4個生字,會寫“槳、糾、逼、潮、禁、暇、拋”7個生字,積累“陸續(xù)、茂盛、顫動”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初步認識靜態(tài)和動態(tài)描寫。
突破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
突破方法: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畫出描寫時間的詞語,把握課文的敘述順序,理清脈絡;重點品讀第七、八自然段和第十二、十三自然段,了解作者所看到的不同景象。
難點: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突破方法:重點閱讀第七、八自然段,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寫大榕樹的;閱讀第十二、十三自然段,畫出表現群鳥飛舞場面的詞句,感受點面結合的描寫方法。
教法與學法推薦
教法:情境創(chuàng)設法,激發(fā)學生閱讀和學習的興趣;梳理脈絡法,引導學生畫出表現時間的詞語,把握課文的敘述順序;品讀法,品讀課文重點段落,學習描寫方法。
學法:自主閱讀法,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交流討論法,與同伴一起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圖文對照法,結合課文插圖適度展開想象。
師生齊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大榕樹的圖片。
學生:自主預習課文。
課時巧安排
2課時。
探究新課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的脈絡,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質疑導入
1.教師板書“天堂”,鼓勵學生交流自己對“天堂”的理解。教師明確:天堂是指人死后靈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比喻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
2.教師將課題補充完整,學生齊讀課題并就課題質疑。(如:“鳥的天堂”是指什么地方?為什么這個地方被稱為“鳥的天堂”?)
【設計意圖】通過對“天堂”的交流,讓學生初步感受“天堂”的比喻義,激發(fā)學生對課文探究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學生字詞。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船槳、糾正、逼近、漲潮、不禁、應接不暇、拋、榕樹、陸續(xù)、茂盛、顫動。
(2)指名認讀,師生共同正音:“槳”讀第三聲;“禁”是多音字,此處應讀第一聲。
(3)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交流對詞語的理解,教師重點指導“逼近、不禁、應接不暇”的意思。
。4)指導生字書寫。
、俪鍪颈菊n要求會寫的7個生字,指名認讀,適當組詞加強理解。
②學生自主觀察,交流識記方法和書寫要領,教師給予鼓勵和指導,重點強調:“槳”的下半部分是“木”,注意與“漿”區(qū)分;“暇”是日字旁,不要寫成目字旁。
、蹖W生在練字本上自主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指名朗讀課文,教師根據學生朗讀的情況適當進行指導,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3.學生自由交流初讀收獲。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交流匯報、教師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通過學生交流初讀收獲,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情。
三、再讀課文,初步認識“鳥的天堂”
1.提出學習要求:再次默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敘述的,寫了幾次經過“鳥的天堂”,各看到了什么。
2.學生自主默讀、思考,與同桌輕聲交流。
3.指名交流,教師適當引導:從文中“吃過晚飯”“第二天”“這一次是在早晨”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按時間發(fā)展的順序來敘述的,作者寫了兩次經過“鳥的天堂”,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一株大榕樹;一次是在第二天早晨,看到了許多的鳥。
4.學生交流:寫榕樹是第五至八自然段,寫鳥是第十二、十三自然段。(再次輕聲朗讀這些自然段)
5.指名朗讀第五至八自然段和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6.回歸課題,教師明確:“鳥的天堂”指的是那棵大榕樹。(相機出示大榕樹的圖片,給予學生直觀的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提出學習要求,為學生的自學提供方向;教給他們理清課文的脈絡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跟隨作者初步認識了“鳥的天堂”,那么,為什么這個地方被稱為“鳥的天堂”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一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比一比,再組詞。
槳()逼()潮()暇()糾()
漿()福()嘲()假()叫()
二、在括號里填入恰當的詞語。
()的晚霞()的森林()的榕樹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
3.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船槳、糾正、逼近、漲潮、不禁、應接不暇、拋、榕樹、陸續(xù)、茂盛、顫動。(指名認讀)
2.指名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相機歸納。
3.問題導入:為什么這個地方被稱為“鳥的天堂”呢?讓我們一起走近這株大榕樹吧。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檢查上節(jié)課所學,幫助學生整體回顧課文內容,問題導入自然地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
二、學習第一部分,感受大榕樹的美麗與生機
1.提示自讀要求:默讀課文第五至八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這株大榕樹的,把自己覺得描寫生動的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畫面。
2.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圈畫、批注,與同桌輕聲交流。
3.指名交流,教學相機歸納、指導。
。1)作者是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來描寫這株大榕樹的。
。2)交流第七自然段時,抓住“真是一株大樹”“不可計數”“臥在水面上”這些詞句感受榕樹之大,體會作者的驚訝之情。
。3)交流第八自然段,重點品讀“那么多的葉……生命在顫動”這句話,抓住“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明亮地照耀”“新的生命”來體會榕樹旺盛的生命力,感受作者用詞的豐富與準確。
。4)在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重點讀好“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個感嘆句。
。5)相機出示大榕樹的圖片,圖文結合,直觀感受大榕樹的美麗與旺盛的生命力。
4.提問: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時候看到鳥了嗎?
學生交流得出:雖然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堂”,但是作者卻沒有看到一只鳥。
5.追問: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引導學拓展想象作者當時的心理活動。
。1)質疑:朋友說這是“鳥的天堂”,但是作者卻沒有看到一只鳥,這樣鮮明的對比之下,作者會怎么想呢?
。2)學生自主體會思考,與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指名交流,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圈畫、交流討論、朗讀指導、圖片出示,讓學生充分領悟作者用詞的準確,感受大榕樹的美麗與旺盛的生命力,為下文認識“鳥的天堂”埋下伏筆。
三、學習第二部分,體會“鳥的天堂”的熱鬧
1.引導:第二天早晨,作者和朋友又經過這里,這一次,作者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呢?請同學們輕聲朗讀第十二至十四自然段,與同桌輕聲交流自己的感受。
2.學生輕聲朗讀,與同桌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3.指名交流讀書感受,教師適時引導。
。1)交流第十二自然段時,抓住“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有的……有的……有的……”感受鳥的數量多,姿態(tài)多。
(2)交流第十三自然段時,抓住“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飛起來了”體會作者的欣喜之情;從“一只畫眉鳥……那歌聲真好聽”中感受鳥兒們生活的自由與快樂。
。3)交流第十四自然段時,引導學生通過“回頭看”“留戀”“的確”等詞語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4)在交流過程中相機指導朗讀,重點讀好“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這句話,表達出作者的欣喜與肯定之情。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領、自讀感悟、交流指導,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展開想象,體會情感,提高品讀語言的能力。
四、整體回歸,學習寫法
1.質疑:作者寫“鳥的天堂”,為什么不直接寫第二次看到的群鳥紛飛的場面,而要花這么多筆墨寫第一次經過時只看到大榕樹,而沒有看到鳥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學生聯系全文進行思考,與同桌輕聲交流自己的想法。
3.指名交流,教師適當歸納小結。
(1)作者寫大榕樹的美麗與旺盛的生命力,為下文突出“鳥的天堂”埋下伏筆,正是因為榕樹的巨大和美麗,才能成為“鳥的天堂”。
。2)給讀者造成懸念:這究竟是不是“鳥的天堂”呢?激發(fā)閱讀期待,吸引讀者往下看。
。3)寫大榕樹是靜態(tài)描寫,寫群鳥紛飛是動態(tài)描寫,動靜結合,更能表現“鳥的天堂”的美麗與生機。
【設計意圖】教師巧妙地利用文本的寫作特點創(chuàng)設學生認知上的矛盾,引導學生聯系全文進行思考,從而習.得作者的表達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感受到了榕樹的美麗、生機和鳥兒們的自由快樂。正是因為有了這樣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大榕樹才能成為鳥兒們的天堂,讓我們再次齊讀課題,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讓大自然中出現越來越多這樣的“鳥的天堂”!
板書設計:
25鳥的天堂
第一次經過:榕樹美麗、充滿生命力(靜態(tài)美)
第二次經過:群鳥紛飛、百鳥齊鳴(動態(tài)美)
第二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按要求寫句子。
榕樹是美麗的南國之樹。
改為感嘆句:
改為反問句: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課文寫了作者和朋友兩次經過“”時看到的情景,第一次作者重點描寫了;第二次作者重點描寫了的熱鬧景象。作者不由得發(fā)出了感嘆:!
【四年級下冊語文《鳥的天堂》教案】相關文章:
鳥的天堂教案01-10
《鳥的天堂》教案03-07
鳥的天堂教案范文06-30
鳥的天堂教案優(yōu)秀06-27
鳥的天堂的教學教案10-10
關于鳥的天堂教案05-15
鳥的天堂教案(精選20篇)12-12
課文《鳥的天堂》優(yōu)秀教案10-12
關于鳥的天堂教案范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