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藥學畢業(yè)論文

形成性評價在中藥學類專業(yè)課程中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思考論文

時間:2022-10-08 02:14:13 藥學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形成性評價在中藥學類專業(yè)課程中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思考論文

  20xx年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藥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發(fā)布的《本科中藥學類專業(yè)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提到:“開設中藥學類專業(yè)的院校必須對學生考核類型及成績評定方法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說明,實施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全面評價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技能、行為、態(tài)度和思維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溝通交流能力!边@個精神將形成性評價納入中藥學類專業(yè)學生成績評定的重要組成部分。

形成性評價在中藥學類專業(yè)課程中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思考論文

  一、形成性評價的內涵

  形成性評價(formative assessment)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斯克里芬(Scriven)在《評價方法論》中首次提出,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Bloom)第一次將其運用于教學活動中。形成性評價是在某項教學活動過程中即時、動態(tài)、多次實施評價,能及時了解階段教學的結果和學習者學習的進展情況、存在問題等,以便及時反饋、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工作,獲得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反饋是形成性評價的重要特點,也是其發(fā)揮作用的重要機制。

  布盧姆等人將形成性評價形象地比喻成恒溫器,即基于室溫信息與既定標準比較進行調整,直到室溫達到既定的標準溫度。一個學習活動,無論何時、何地、由何人以何種方式舉行,只要把收集的學習活動信息用于診斷、分析和改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那么它就是形成性評價。

  二、形成性評價在中藥學類專業(yè)課程中的推進情況

  近年來,各個高校的中藥學類專業(yè)也在不斷改革學生成績評定體系,在課程中逐步引入形成性評價。周蓓等在中藥學課程中推行形成性評價改革,強調評價結果的即時性、公正客觀、反饋及時,有效彌補了當前中藥學課程評價的不足。馬鳳麗等將形成性評價引入方劑學教學中,有助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問題,修正教學計劃,學生有效調控學習過程,獲得成就感,培養(yǎng)合作精神。林鶯等在中藥植物學中引入形成性評價,較好地控制和監(jiān)督課程教學全過程,尤其適用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修彥鳳等在中藥炮制學課程中制定和實施形成性成績考核指標,有利于教師了解教學效果,反思和改進教學方法。

  三、形成性評價在中藥學類專業(yè)課程中推進存在的問題

  1. 認識上的誤區(qū)

  以平時成績代替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強調過程,但在執(zhí)行過程中,有的教師簡單地將平時作業(yè)、課題提問、測驗等成績記錄下來,按一定比例折合計算納入最終成績,但很少反饋給學生,這種做法實際上關注的仍是學生的分數(shù)和等級,反映的是學生學習階段性結果,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本身與改進內容的分析與反饋。

  2. 配套機制不完善

  有效開展形成性評價就要求教師全過程、全方位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效果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同時還要反饋給學生,便于學生優(yōu)化學習方法,促進學習效果提升。這個過程對于教師來說將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而目前課堂小班化教學還不能全面實施,如果沒有一定的激勵機制,要求教師全面推行形成性評價尚有一定難度。

  3. 缺乏科學的評價標準

  目前在推行形成性評價的課程中,都是基于教師的摸索,同一門課程不同教師授課就會存在不同的評價標準,使得形成性評價顯得“評無所依”。如何有效結合教學骨干和學生代表的智慧,根據(jù)不同課程類型的學科特點和側重點,針對不同評價內容和評價條件設計出不同的評價標準并賦予不同指標權重,形成一個切實可行的形成性評價指標體系,將對順利推行形成性評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中藥學類專業(yè)課程推進形成性評價的思考

  中藥學類專業(yè)課程進一步推進形成性評價還需在正確把握形成性評價本質的基礎上從擴展評價內容、引入多元評價方式入手。

  1. 評價內容

  根據(jù)中藥學類專業(yè)課程特點,形成性評價可以圍繞學情分析、課堂學習、階段性學習測驗、平時作業(yè)、實踐教學、專題討論、小組學習、自主學習、期末考試等內容開展。

  學情分析:授課教師通過加強與授課班級輔導員、學業(yè)指導教師、班委及學生本人的交流,或對班級學情開展問卷調查,及時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學習方法、理解能力等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需求。

  課堂學習: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平時表現(xiàn),如出勤率、課堂提問、課堂討論、學習筆記等進行評價。

  平時作業(yè):按照課程教學要求布置平時作業(yè),予以批閱,依據(jù)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次數(shù)和質量給予成績評定。作業(yè)的形式應多樣化,除了針對知識點考查的問答題、簡述題外,還可包括小論文、研究報告等綜合性作業(yè)。

  階段性學習測驗:定期開展階段性學習測驗(含期中考試),予以成績評定,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階段性測驗可以包括筆試(開卷、閉卷)和口試(如答辯、研究匯報)等方式。

  實踐教學: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理論驗證、實踐、創(chuàng)新的過程。教師通過對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的綜合表現(xiàn)的觀察、分析,了解學生對三基的掌握情況,及其運用知識的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專題討論: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指定時間內,圍繞一定的主題,對課程內容的重點難點以及拓展性內容進行課堂討論、小組討論或線上討論。

  小組學習: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協(xié)作學習,小組學習要有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參與學習者、學習效果、存在問題等記錄。

  自主學習:要求學生課外通過閱讀文字材料、教學視頻、光盤和網(wǎng)絡教學進行自主學習,并記錄學習時間、方式、內容、知識掌握程度、對重點、難點的理解等,教師根據(jù)學習記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予以指導。

  期末考試:學期末,針對所學內容進行考核,檢測知識的掌握及運用情況。考試既可以試卷形式,也可以采用小論文、口頭匯報等形式?荚嚱Y束后,教師應進行詳細的試卷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反思,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2. 評價方式

  形成性評價過程中應采取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以獲得較為全面的評價結果。

  自我評價:引導學生學會回顧自己的學習表現(xiàn),對過去使用的學習程序進行解釋,描述自身發(fā)展中的突破,運用已有的標準評價自己的成績,識別自己的優(yōu)缺點,以明確自己發(fā)展和成長。

  互相評價: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依據(jù)評價標準,同學之間互相對學習過程及效果做出評價,寫出評語,重點在優(yōu)點以及改進建議。被評的學生則需根據(jù)評語確定自己的改進方案。通過互評,增進互相了解,鼓勵相互合作。

  教師評價:教師要與學生一起討論學習的目的,定期評價學生的進步,仔細檢查他們自定的改進目標,給學生提出反饋意見,教師的評價應具體,有針對性,應包括優(yōu)點和缺點,還可適當運用日常記錄的方式或采用學生行為評價表等。

  此外,加強對師生相關知識的培訓,使雙方具備良好的形成性評價的素養(yǎng);在體制機制上保障形成性評價的開展,對進一步推動形成性評價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德成.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是什么及如何推進[J].教育科學研究,2013,(3):47-51.

  [2] 布盧姆著,邱淵等譯.教育評價[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3] 周蓓,秦華珍,胡小勤等.中藥學課程形成性評價改革探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5):24-25.

  [4] 馬鳳麗,熊洪艷,張勝等.形成性評價在《方劑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中醫(yī)藥導報,2016,(6):124-125.

  [5] 林鶯,林海燕,王櫻霖等.形成性評價在中藥植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7,15(1):11-12.

  [6] 修彥鳳,張永太,馮年平.中藥炮制學課程形成性成績的評價方式初探[J].中醫(yī)教育,2013,32(2):26-28.

  [7] 鄭會敏.課改深化視域下形成性評價在教學中的困境與出路[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2):84-88.

【形成性評價在中藥學類專業(yè)課程中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對農村課程資源短缺現(xiàn)狀的分析及思考論文10-08

農村數(shù)學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運用論文10-09

研究生入學教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思考論文10-08

對我國農村小學教育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思考論文10-08

中藥學教學現(xiàn)狀與改革措施的論文10-08

小學教育現(xiàn)狀的幾點思考論文10-08

中藥學課程的教學體會論文10-08

發(fā)展水利經濟的思考論文10-09

形成性評價教學循證醫(yī)學論文10-08

農村小學教育的現(xiàn)狀及思考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