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閱讀答案
閱讀可以培養(yǎng)好的讀書習慣,下面是YJBYS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閱讀答案,希望大家喜歡。
致文學閱讀答案【1】
你是廣袤的大地,是遼闊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嶺,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繪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
不管是壯闊雄奇的,還是精微細致的,不管是繽紛熱烈的,還是深沉肅穆的,你都能有聲有色地展現(xiàn)。
你使很多足不出戶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歷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你告訴人們,人生的色彩是何等豐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長。
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開,讓無數(shù)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臺上演出激動人心的喜劇和悲劇。
你可以呼喚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請他們深情地講述歷史,也可以請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敘述人人都可能經歷的日常生活。
你吐露出的喜怒哀樂,使人開懷大笑,也使人熱淚沾襟……
1、解釋下列詞語
(1)肅穆
(2)崇山峻嶺
(3)五光十色
2、上文指出文學的作用有哪些?
3、文學“可以呼喚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請它們深情地講述歷史”。
從你讀過的文學作品中舉一個例子,并說明這個人對你的影響。
答案: 1、肅穆指事物所產生的氣氛,使人有凜然之感
崇山峻嶺形容山高大、險峻,十分陡峭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2、上文中的文學的作用有記錄和描述外在的被人們觀察和感觸到的事物;抒發(fā)自己心中的感慨;傳承一個時代的記憶。
3、司馬遷、司馬光、施耐庵、羅貫中、蒲松齡等等都行。
致文學閱讀答案【2】
你是廣袤的大地,是遼闊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嶺,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繪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
不管是壯闊雄奇的,還是精微細致的,不管是繽紛熱烈的,還是深沉肅穆的,你都能有聲有色地展現(xiàn)。
你使很多足不出戶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歷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你告訴人們,人生的色彩是何等豐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長。
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開,讓無數(shù)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臺上演出激動人心的喜劇和悲劇。
你可以呼喚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請他們深情地講述歷史,也可以請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敘述人人都可能經歷的日常生活。
你吐露出的喜怒哀樂,使人開懷大笑,也使人熱淚沾襟……你是遙遠的過去,是剛剛過去的昨天,也是無窮無盡的未來,你把時間凝聚在薄薄的書頁之中,讓讀者的思想無拘無束地漫游在歲月長河里,盡情地流覽兩岸變化無窮的風光。
你是現(xiàn)實的回聲,是夢想的折光,是平凡的客觀天地和斑斕的理想世界奇異的交匯。
這兩段文字展現(xiàn)了文學的哪兩方面的作用?
答:①
答:②
這兩段文字采用第二人稱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文學的體驗,請你簡要學出這種寫法的好處 答:
請你結合平時閱讀文學作品的感受,用排比手法寫幾句話,說說你對文學的理解 答:
1,描述;2,表達。
能夠更加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同時如同和別人對話,顯得更加親切,讓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覺。
文學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丟不得,續(xù)不完;文學是是綴滿符號的木制品,看不全,讀不完;文學是你我他之間的交往,推不開,學不完。
致文學閱讀答案【3】
你是廣袤的大地,是遼闊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嶺,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繪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
不管是壯闊雄奇的,還是精微細致的,不管是繽紛熱烈的,還是深沉肅穆的,你都能有聲有色地展現(xiàn)。
你使很多足不出戶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歷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你告訴人們,人生的色彩是何等豐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長。
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開,讓無數(shù)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臺上演出激動人心的喜劇和悲劇。
你可以呼喚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請他們深情地講述歷史,也可以請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敘述人人都可能經歷的日常生活。
你吐露出的喜怒哀樂,使人開懷大笑,也使人熱淚沾襟……
1、解釋下列詞語
(1)肅穆
(2)崇山峻嶺
(3)五光十色
2、上文指出文學的作用有哪些?
3、文學“可以呼喚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請它們深情地講述歷史”。
從你讀過的文學作品中舉一個例子,并說明這個人對你的影響。
答案: 1、肅穆指事物所產生的氣氛,使人有凜然之感
崇山峻嶺形容山高大、險峻,十分陡峭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2、上文中的文學的作用有記錄和描述外在的被人們觀察和感觸到的事物;抒發(fā)自己心中的感慨;傳承一個時代的記憶。
3、司馬遷、司馬光、施耐庵、羅貫中、蒲松齡等等都行。
《宋詞與開封》閱讀答案【4】
詞,最早稱“曲子詞”,是產生于唐代民間的可和樂歌唱的新詩體,到了宋代,得到了長足發(fā)展,藝術上表現(xiàn)出了更多的特色和獨創(chuàng)性。
從一代文藝作品應具有自己獨特的時代風格來看,詞可以說是宋代的代表文學,所以,人們稱之為“宋詞”。
談宋詞,就離不開開封。
因為作為北宋的京都,特別是在宋朝特殊的歷史條件下,能使宋詞空前發(fā)展、繁榮和提高,在中國文學史上,與唐詩、元曲成三足鼎立之勢,都與它是北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著直接的關系。
公元960年,時任后周檢校太尉、領歸德軍節(jié)度的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趙宋王朝,并逐漸結束了自“安史之亂”兩百多年來的混亂局勢,使農業(yè)生產不斷增長,工商業(yè)相應地得到了發(fā)展,城市經濟日趨繁榮。
當時,東京人口有100多萬,是世界聞名的大都市之一。
這種經濟的繁榮,必然帶來文化的繁榮,為宋詞的興盛提供了寬闊的舞臺。
另外,趙匡胤是在掌握后周兵權之際,趁周世宗柴榮去世,幼主恭宗柴宗訓剛剛即位而乘機取得政權的。
所以,他也擔心自己手下的功臣擁兵自重,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于是采用趙普的計謀,演了一場“杯酒釋兵權”的悲喜劇,把軍權集中到中央,偃武修文。
宋朝皇帝重視科舉考試,廣羅文人,特別是宋太宗趙炅、仁宗趙禎,都洞曉音律,并親自制曲,更引起士大夫和市民對詞的喜愛,于是競造新聲,使詞這一配樂歌唱的文學形式,發(fā)展得更加迅猛起來。
北宋的詞分為兩個時期。
前期是從宋太祖開國到仁宗趙禎末年(960—1063),后期是從英宗趙曙初年到金兵攻陷汴京那一年(1064—1126)。
北宋前期的詞,正如上述,是在“百年承平”的情況下發(fā)展起來的,幾乎承襲了晚唐五代的詞風。
在內容上,主要是反映貴族士大夫閑適自得的生活及流連光景、傷感時序的愁情,局限于書寫離別、相思之緒,風格盡管有些清新,但仍舊是柔靡無力,沒有突破“詞為艷科”的藩籬;在形式上,從小令發(fā)展到慢詞;在題材上,開始比五代有所擴展,其代表人物是晏殊、歐陽修、柳永等人。
北宋后期的詞,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出現(xiàn)了以蘇軾為代表的豪放詞派。
其詞風飄逸、豪放,蘇軾主張“以詩入詞”,把豐富多彩的生活寫進詞里,達到“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境地,同時,將詞從音樂中解放出來,使之成為獨立的文學形式。
與蘇軾同時代的王安石、賀鑄,以及“蘇門四學士”中的黃庭堅、晁補之,都和蘇軾相呼應,為南宋的辛棄疾、陸游等人的豪放詞風開了先河。
北宋后期的周邦彥,則是婉約派的集大成者。
他少有才學,宋神宗趙頊元豐年初為太學生,因獻《汴都賦》,歌頌汴京形勢和朝廷新法,被擢為太學正。
徽宗趙佶崇寧年間(1102—1107),創(chuàng)立大晟府,以周邦彥為提舉。
周邦彥通音律,能創(chuàng)調,工慢詞,在鋪敘的基礎上進一步講曲折、回環(huán),變化較多,并過分規(guī)范詞律,使詞的語言風格由俚俗趨向典雅含蓄。
北宋時期,詞有了迅猛發(fā)展。
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形勢,對詞人都有事實上的影響。
不論是在京為官,或因革新與保守兩派斗爭遭貶謫外地任職,詞人的根都在京都開封。
可以說,是開封孕育了大批的詞人,而這些詞人又以各種風格、各種流派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xiàn)實,開拓了宋詞這一文學形式,給中華民族留下了燦爛的文化。
(原文有刪改)
1、下列關于“宋詞與開封”的相關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開封作為北宋的京都,它特殊的歷史條件,導致了宋詞空前發(fā)展、繁榮和提高。
B.開封在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后,城市經濟日趨繁榮,為宋詞的興盛提供了寬闊的舞臺。
C.趙匡胤采用趙普的計謀“偃武修文”,這是使宋詞具有自己獨特時代風格的根本原因。
D.詞在北宋時期全面發(fā)展,眾多詞人的根都在開封,他們都受到開封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
2、下列各項中,對“宋詞”這一概念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詞”這種文學形式起源于宋代,又是宋代的代表文學,所以,人們稱之為“宋詞”。
B.北宋后期是宋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時詞人蘇軾主張“以詩入詞”,將詞從音樂中解放出來,讓詞成為獨立的文學形式。
C.北宋前期的詞不同于后期的詞,后期詞取材廣泛,“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
前期詞反映的生活面較窄,局限于書寫離別、相思之緒。
D.北宋詞人既以各種風格、各種流派的作品反映當時社會的現(xiàn)實,同時又使詞在藝術上表現(xiàn)出更多的特色和獨創(chuàng)性。
3、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周邦彥是北宋詞人的杰出代表,他過分規(guī)范詞律,使詞的語言風格由俚俗趨向典雅含蓄。
B.北宋前期的詞風與晚唐五代相比變化不大,它是在“百年承平”的情況下發(fā)展起來的。
C.以蘇軾為代表的豪放詞派影響深遠,當時有很多人與蘇軾相呼應,這種詞風也開了南宋豪放詞風的先河。
D.宋太宗趙炅洞曉音律,創(chuàng)立大晟府,并親自制曲,引起士大夫和市民對詞的喜愛,使詞迅猛發(fā)展起來。
參考答案:
1、C項,趙普的計謀是“杯酒釋兵權”而非“偃武修文”,另外,“偃武修文”“是使宋詞具有自己獨特時代風格的根本原因”于文無據(jù)。
2、A項,“‘詞’這種文學形式起源于宋代”這句話與原文中的“是產生于唐代民間的可和樂歌唱的新詩體”說法不符。
3、D項,張冠李戴,創(chuàng)立大晟府的不是宋太宗趙炅,而是宋徽宗趙佶。
http://m.xcreativ.com/
【開學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開學的日子閱讀答案10-08
開學第一課閱讀答案10-08
《面試》閱讀答案10-01
評語閱讀及答案10-05
春閱讀答案10-01
鳥巢閱讀答案10-01
評語閱讀答案10-04
評語閱讀理解及答案10-05
評語閱讀短文答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