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起步作文寫法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小學作文起步是每一位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都把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下面小編收集了小學作文起步寫法介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篇一:小學作文起步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樂說
口語表達應該是學生作文的前提和基礎,尤其是對于作文水平相對低下的小學生而言,口語交際也是作文訓練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充分激起學生說話的欲望,自覺地突破各類文體僵化的藩籬,才能使學生暢所欲言,做學習的主人?梢,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先動,再動筆,非常重要。我不斷鼓勵學生要敢于亮出自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要不卑不亢,敢于展現(xiàn)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針對口頭的表達及時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肯定。這樣以來,班里的情況大有好轉,每位同學都能暢所欲言,由過去的“教師講,學生聽”,變?yōu)椤按蠹艺f,大家議。”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效果顯著。如《我想和你作朋友》是一年級的“說話寫話”訓練。我首先運用多媒體導入,大屏幕上有小朋友們所喜愛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鴨,首先向大家展示他們作為朋友在一起玩的樂趣,學生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住了,知道了唐老鴨為什么想和米老鼠做朋友。再安排“找朋友”這一游戲形式,讓學生間互相交流,用一段話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愛好。說一說自己想和誰交朋友,為什么想和這位同學交朋友。最后,再讓幾名學生代表上臺說一說。學生可以從全班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同學,向別人說說自己的想法以及對朋友的介紹。這樣一來,既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角色的交流,又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訓練了思維。《有趣的樹葉》是一年級語文大課堂的訓練內(nèi)容,我先出示了一組我事先用樹葉拼成的圖案。學生不由自主的說:“啊,多好看!”我引導他們說說老師這幅圖上有什么,它們象什么,是怎么拼出來的。然后,分發(fā)樹葉讓他自己拼圖,展示他們的作品。最后,評一評誰拼的最好,讓他們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學生爭先恐后的介紹起來,在我的點撥下,都能做到說的有條有理。這樣,在形象的感知下,既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又能使其他成員擇其優(yōu)、指其缺,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真正實現(xiàn)課堂的民主大解放,為作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矗如此,在教師的適當點撥下,將語言轉化為文字便不難做到了。
二、巧妙滲入,激發(fā)學生樂寫
《語文教學大綱》中說:“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笨尚W低年級的學生自覺動腦、動手能力差,還不知道有意識地去看、去聽、去想,這就需要老師去引導,去滲透。引導學生積極地去觀察、分析周圍的人、事、物。結合實際教學中學生的知識反饋的情況,及時地適當?shù)貪B透一些新知識。比如:我在二年級教學以樹的名稱歸類識字這一課時,滲透了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知識。學完課中的字詞,我提出下列問題:“咱們這兒都有哪些樹?”“哪些樹最常見?”“那些常見的樹各是什么樣?(干、枝、花、果等怎樣?)“它們各自的生長特點怎樣?(什么時間發(fā)芽、開花、結果……)”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看、去想、去問、去聽,然后回到課堂上再說。沒想到,學生們說出了許多生動的句子,比如:“楊樹長著許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著我們呢?”“楊花像一條條毛毛蟲,一撮一撮地掛在樹上!薄皸钊~像五指并攏的手掌,片片向上。”……就這樣學生一一回答了上列問題。我聽后非常高興,又興奮地引導他們把這些問題連起來說一說。“剛才咱們說的話是介紹什么的?”學生齊聲回答:“是介紹有關樹的知識!弊プC會,興致勃勃地進行了小結:“同學們,你們真棒!你們已經(jīng)會作文章了。剛才你們說的話就是一篇介紹樹的知識的好文章;卮鹎皟蓚問題的話是一個自然段,回答后兩個問題中每種樹的樣子、生長特點的話分別是一個自然段,把這些話連起來,就是一篇文章。這就是說,把幾個意思相關的句子按順序連起來就是一段話;把幾個意思相關的段按順序連起來就是一篇文章。你們寫作文時可不要忘記呀!蓖瑢W們個個點頭。教學一年級課文《大熊貓》時就滲透了動物描寫的知識,小學生作文《小學作文起步》。教學第二段時,我問:“這三句話分別寫了熊貓的什么呀?”學生很輕松就回答出來:“寫了熊貓的身子,毛,眼睛,耳朵!蔽矣袉枺骸暗谌,四段寫了熊貓的什么?”學生也能回答出來,寫了熊貓愛干什么,愛吃什么。我又引導學生說出他們喜歡什么小動物,并仿照課文內(nèi)容來說一說,你喜歡的動物是什么樣子?會做什么?愛吃什么?學生對家里的雞、鴨、牛、豬等動物非常熟悉,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我家的小豬胖胖的身子,背上的毛雪白雪白的!庇械恼f:“我家的小狗愛吃我丟得骨頭!蔽页脵C小結:“你們剛才講的就是一篇寫小動物的好作文!苯虒W寫景的文章,就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景色,家鄉(xiāng)的景色。再告訴他們寫景的文章要多用一些比喻句、擬人句,這樣才生動。例如學習描寫一種水果,可以在學《石榴》這篇課文時,讓學生看關于石榴園的資料圖片,使學生對石榴生長過程和景象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對石榴花的色彩、形態(tài),石榴子兒的形狀等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并拿出實物讓學生觀察、品嘗,加深印象。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初步掌握描寫一種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寫作時,再請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水果,讓他們說說應從哪些方面觀察,就比較容易了。這時,教師應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澤、味道、吃法等等。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并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好習慣。學生通過觀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寫起作文就不會覺得難了。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學會了寫作,學生也會覺得寫作文原來這么容易。
三、豐富素材,激發(fā)個性作文
有些學生非常怕寫作文,作文課時拿著筆冥思苦想一節(jié)課也寫不出幾個字。何故?生曰:“無話可寫!贬槍@一情況,這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去捕捉寫作的素材。人們常說,生活是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由于條件的限制,生活經(jīng)驗有較大的局限性,為了讓學生直接體驗生活,積累素材,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我經(jīng)常帶學生出去走走。春天到了帶學生去春游,去發(fā)現(xiàn)春天。秋天,帶他們?nèi)デ镉。冬天,帶他們(nèi)ジ惺芎洹W生發(fā)現(xiàn)光禿禿的墻壁上長出一顆草,發(fā)現(xiàn)大樹桿上寄生著一小朵野花,發(fā)現(xiàn)一塊小石頭很奇怪,他們都會很驚喜。無論他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都會表揚他們。只要他們肯去觀察,肯去發(fā)現(xiàn),就會有收獲,他們就會覺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篇二:小學作文起步寫法
一、通篇擬人法
采用通篇擬人法寫景,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寫得像人那樣有思想、有情感、有動作。采用通篇擬人法寫景是把看到的各種各樣景或物都比擬為人,因此它們的語言、動作、思想,全文顯得和諧。
二、景物幻化法
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我們凝望某一景物時間較長以后,好像這個景物動起來變成另一種事物,這就叫幻化;没木拔飳嶋H上是隨作者的聯(lián)想或想象而構成的一幅新情景。采用景物幻化法寫景就是把這種想象出來的情景寫下來。采用景物幻化法寫景首先要對原來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這樣讀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來的。當然這種必要交代可以在幻景之前,也可以在幻景之后。其次描寫幻化景物時要注意完整性、連貫性,能幫助讀者構成新的情景。
三、比較異同法
俗話說:“不見高山,不知平地!笔挛锏奶攸c往往在比較中得以顯現(xiàn)。采用比較異同法描寫景物,首先要有比較點。例如對兩種植物相比,可以比顏色,比形狀,比香味。有了比較點,就能比出差異來。其次要比出景物與眾不同的特點來。有些自然景色粗看過去,大同小異。但是,通過比較可以從小異中比出特征。例如,同樣是雨,就有暴雨、大雨、細雨等區(qū)別。比較有兩種。一種是縱比,將現(xiàn)在和過去比較,通過事物的發(fā)展變化來說明問題;另一種是橫比,即對兩種事物進行比較,找出相異點來。采用比較異同法描寫景物時,要靈活選用。
四、借景抒情法
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寫景物時,要注意帶著強烈的感情來寫,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觀的景物帶上作者的感情色彩。這樣,讀者看了以后,會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在抒情時,要直接抒發(fā)作者內(nèi)心的思想感情,語言要優(yōu)美而富有感情色彩。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應,寫景和心情要一致。
五、方位介紹法
采用方位介紹法描寫環(huán)境,可以以“我”為中心,按照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介紹,也可以按照自然界的東、南、西、北的方位介紹。采用方位介紹法描寫環(huán)境,首先要把觀察點交代清楚,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是站在哪一個位置看到的。其次,要按照方位有順序地描寫,不要一忽兒東,一忽兒西。此外,描寫環(huán)境的設施時,要注意把具有時代特點的、地域特點的地方寫出來。
六、畫面組合法
采用畫央組合法描寫社會環(huán)境,首先要從社會環(huán)境中選擇具有時代特征、地域特點的不同畫面。然后對一幅幅不同的畫面按照方位順序進行具體的描繪。最后將不同的畫面按一定的順序組合成一篇文章。采取畫面組合法描寫社會環(huán)境,要注意選擇的畫面具有代表性,還要注意畫面與畫面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七、觸景生情法
采用觸景生情法描寫社會環(huán)境,首先必須是情由景生,有感而發(fā)。也就是看到景物以后,產(chǎn)生了深刻的感受,好像非說出來不可。其次描述時要以情為主,以景為次。寫景為了抒情。筆在寫景,都應當句句是情,字字是情。這樣寫來的文章就特別感人。這種寫法可以先寫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發(fā)對景物的感受,然后描寫景物;還可以把兩者交織起來,一邊寫景,一邊抒情。
八、工筆細描法
工筆細描不進對人物的肖像進行細致入微、一絲不茍地刻畫,不同只描繪大致的輪廓。采用工筆細描法描寫人物肖像,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點,以形傳神,不能面面俱到。在描寫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時,要多角度、多側面地進行描寫,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點。采用工筆細描法描寫人物肖像,要對人物外貌進行細膩、具體的刻畫,能使讀者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
九、參觀介紹法
采用參觀介紹法描寫環(huán)境一般按照參觀的順序寫。因此記敘時要把觀察點的變換交代清楚,同時要根據(jù)參觀的路線有條不紊地把看到的事物寫下來。采用參觀介紹法描寫社會環(huán)境,要把看到事物的外觀特點和它的作用、意義結合起來寫,這樣可以反映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質(zhì)屬性。在記敘的過程中,可以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向導的介紹穿插起來寫,這樣可以給讀者一個整體的印象。
十、分類介紹法
描寫社會環(huán)境,除了描寫社會環(huán)境的景物外,還可以寫人情風俗、地理風貌、氣候物產(chǎn)和光榮歷史等。采用分類介紹法描寫社會環(huán)境就是有重點地選擇幾個方面進行介紹。采用分類介紹法描寫社會環(huán)境,要注意選擇最典型的材料進記敘,這樣才能反映出社會環(huán)境的特點。其次各類之間要互相關聯(lián),使各個方面組成了一個整體,給讀者以完整的印象。采用分類介紹描寫社會環(huán)境,除了通過直接觀察法了解社會環(huán)境的特點外,還要從報刊雜志上,從調(diào)查訪問中了解寫作的素材。
十一、粗筆勾勒法
采用粗筆勾勒法描寫人物肖像,可以對人物的身材、體型、衣著、容貌、神情、姿態(tài)、風度的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作簡要的勾勒。運用粗筆勾勒法描寫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樸實的文字簡略地寫出來,不宜用過多的形容詞、過多的比喻。其次要簡練傳神,通過寥寥幾筆勾勒出人物大致形象。
十二、畫龍點睛法
魯迅說過:“要極省儉的畫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把劬κ菚f話,會傳神的心靈窗戶。在人物肖像描寫中,描寫好眼睛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zhì)。描寫人物的眼睛,可以用細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聯(lián)想的方法,通過對眼睛的觀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采用畫龍點睛法描寫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說描寫人物只能描寫眼睛。這里含有抓住重點的意思,也就是說要把最富有個性特點的東西寫具體,把人物寫活。
【小學起步作文寫法】相關文章:
淺談小學中年段作文的起步訓練10-06
小學征文格式的寫法07-19
閱讀與寫作同時起步作文10-07
方案的寫法04-18
賀信的寫法10-19
教案的寫法10-07
開車起步換擋的技巧09-26
開車起步掛擋技巧01-10
快速開車起步技巧11-13
新手開車起步的技巧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