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抽筋了怎么辦
抽筋也叫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自發(fā)的強直性收縮。常發(fā)生在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發(fā)作時常常疼痛難忍,那么,抽筋了怎么辦?
抽筋了怎么辦【1】
1、抽筋了怎么辦
1.1、大腿抽筋的處理方法
大腿與身體成直角并彎曲膝關節(jié),然后用兩手抱著小腿,用力使它貼在大腿上并做震顫動作,隨即向前伸直。
抽筋了怎么辦
1.2、小腿或腳趾抽筋的處理方法
用抽筋的小腿對側的手捏住抽筋腿的腳趾,用力向上拉,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的小腿的膝蓋上,幫助小腿伸直。
1.3、手臂抽筋的處理方法
將手握成拳頭并盡量屈肘,然后再用力伸開,如此反復數(shù)次。
1.4、腹直肌抽筋的處理方法
實際上是胃部抽筋。
彎曲下肢靠近腹部,用手抱膝,隨即伸直。
1.5、手指抽筋的處理方法
將手握成拳頭,然后用力張開,張開后,再迅速收拳,如此反復數(shù)次,直到不抽筋。
2、什么是抽筋
抽筋即肌肉痙攣。
在醫(yī)學上被稱為腿痛性痙攣,表現(xiàn)為腿部一組或幾組肌肉突然、劇烈、不自主的收縮。
抽筋雖然僅持續(xù)幾分鐘,但是發(fā)作過后肌肉的不適感或觸痛可以持續(xù)幾個小時。
臨床上多見的是老年人小腿腓腸肌(小腿肚子)抽筋,并且常發(fā)生于夜間熟睡時。
3、抽筋的檢查診斷
3.1、全身強直性抽風:全身肌肉強直,一陣陣抽動,呈角弓反張(頭后仰,全身向后彎呈弓形),雙眼上翻或凝視,神志不清。
3.2、局限性抽風:僅局部肌肉抽動,如僅一側肢體抽動,或面肌抽動,或手指、腳趾抽動,或眼球轉動,眼球震顫、眨眼動作、凝視等。
大多神志不清。
以上抽風的時尚可為幾秒鐘或數(shù)分鐘,嚴重者達數(shù)分鐘或反復發(fā)作,抽風發(fā)作持續(xù)30分鐘以上者稱驚厥的持續(xù)狀態(tài)。
3.3、高熱驚厥:主要見于6個月到4歲小兒在高熱時發(fā)生抽風。
高熱驚厥發(fā)作為時短暫,抽后神志恢復快,多發(fā)生在發(fā)熱的早期,在一次患病發(fā)熱中,常只發(fā)作一次抽風,可以排除腦內疾病及其它嚴重病疾,且熱退后一周作腦電圖正常。
抽筋的原因【2】
1、血流因素引起的抽筋
對于腿部靜脈曲張或深部靜脈血栓的患者,若睡覺時長時間保持某種姿勢,腿部靜脈受壓,回流受阻,造成血流淤滯,當血液淤滯達到一定程度時,則會引起腿部肌肉的痙攣。
2、低鈣血癥引起的抽筋
當體內發(fā)生低血鈣時,神經肌肉接頭的興奮閾值降低,低于正常情況下的刺激強度即能使神經肌肉興奮,因而極易產生異常的收縮,引起小腿抽筋。
這種情況多見于缺鈣的孕婦和老年人。
3、疲勞引起的抽筋
白天腿部的運動量過大或用力過度而造成疲勞,夜間肌肉緊張的狀態(tài)未得到改善,過多的代謝產物未能及時代謝掉,它的刺激可以引起小腿抽筋。
4、睡眠姿勢不對引起的抽筋
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于絕對放松狀態(tài),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5、寒冷引起的抽筋
夜間睡眠時,腳和腿部受涼可以引起腿部肌肉痙攣。
睡覺時抽筋是怎么回事【3】
臨床上所見到的夜間腿抽筋,大多數(shù)屬特發(fā)性。
但是,在患有某些疾病時,發(fā)生腿抽筋的概率增加,稱為繼發(fā)性腿抽筋,如多種肌肉病、外周神經病、尿毒癥、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低鎂、低鈣、低鉀等。
當然,多數(shù)患者與缺鈣有關。
比如,絕經后的女性、節(jié)食減肥的人等,由于鈣的吸收或攝入不足而導致腿抽筋。
另外,服用某些藥物,也可以誘發(fā)繼發(fā)性腿抽筋。
這些藥物包括激素類,止痛的嗎啡,治療胃病的西咪替丁,降血壓的利尿劑、尼非地平,降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精神科用藥鋰鹽等。
【抽筋了怎么辦】相關文章:
引起腳抽筋的原因是11-15
小腿突然抽筋自己解救方法10-26
落枕了怎么辦10-26
落枕怎么辦10-26
偏科怎么辦11-15
扭傷怎么辦11-15
應該怎么辦作文04-28
面試怯場了怎么辦11-22
狗狗上火怎么辦11-15
長期腹脹怎么辦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