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
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恼撐姆段,歡迎閱讀。
摘 要: 突破傳統(tǒng)翻譯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精通國際商務知識并具有高翻譯技能的實用型商務英語人才,是目前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要任務。
本文探討了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現(xiàn)狀、改革目標及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職 商務英語 翻譯教學
1.引言
目前,國際間經濟貿易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對外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場更加需要復合型外語人才。
商務英語專業(yè)便是適應這一趨勢而產生的一個較新的專業(yè)。
該專業(yè)研究的就是運用英語解決商務實踐問題,是商務知識與語言應用相結合的一門復合型學科。
培養(yǎng)更多符合時代和市場要求的商務翻譯人才已成為翻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職高專的商務英語專業(yè)更強調培養(yǎng)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今年,高職高專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總體而言仍處于起步階段,具體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模式、課程設置、師資培訓等標準尚未確立,很多問題值得探討。
2.我國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現(xiàn)狀
2.1教學模式陳舊,教師角色有待轉換。
傳統(tǒng)翻譯教學普遍以教師為中心。
正如豪絲(House)在其著作中描述的:“翻譯課程的老師,常常是一位說目的語的人,發(fā)給學生一個篇子(為什么選了這篇文章一般是不解釋的)。
這種篇子中滿是陷阱,也就是說,教師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培養(yǎng)學生從事復雜、難度較大的翻譯的技巧,而是迷惑他們,讓他們出錯……在以后的幾節(jié)課上,全班同學逐句討論文章中的每一個句子,最后由老師給出一個‘正確’的譯文。”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將改錯作為教學手段,將教師提供的參考譯文作為翻譯課的終極目標,不符合真實情況下翻譯的本質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學習翻譯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
(林克難,2000:56)陳葵陽也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是教師在臺上一板一眼,學生在臺下四平八穩(wěn)。面對精妙之譯,沒有驚嘆欣喜的喝彩;面對平淡之譯,沒有一顯身手的欲望;面對蹩腳之譯,也沒有棄之重譯的熱情,師生之間缺乏積極的互動與合作。”(陳葵陽,2005:78)商英翻譯教學重嚴密性和科學性,但很多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只注重語言點的講授,沒有結合文化背景與學生的應用能力,加上教學基礎設施簡陋,已經遠遠不能適應高職教育的發(fā)展。
2.2缺乏教學大綱,教材質量有待提高。
高職商英翻譯教學一直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至今仍缺乏具有針對性的翻譯教學大綱,教材編寫缺乏正確的指導。
首先,現(xiàn)存翻譯教材“質”與“量”增長不平衡,教材數(shù)量激增的同時品質愈加堪憂。
“雖然市場上出版的翻譯教材數(shù)量增長極快,表面看去令人眼花繚亂,一派‘繁榮’景象,可教師們依然抱怨難以選到合適的教材,各種教科書名目繁多,內容體例卻大同小異……大量教材存在著抄襲剽竊、堆砌例句、缺少分析、參考譯文質量低劣、不注明出處隨意引用等問題”。
)其次,現(xiàn)存翻譯教材理論與實踐搭配不合理。
在現(xiàn)存的大多數(shù)翻譯教材中,縱然不乏精彩妙譯,但重頭戲還是翻譯理論。
“盡管這些理論曾產生于一定的場景和語境,或某種特定的境遇,也曾是蓬勃鮮活的,然而經過整理加工后,呈現(xiàn)在書本中的狀態(tài)是:有條理性卻顯刻板,有確定性又過靜止,有指導性又少趣味。
所以,即使教師能做到誨人不倦,也不能保證學生學而不厭”。
最后,現(xiàn)存教材多數(shù)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大多數(shù)教材由于出版時間較早,很多內容已與時代脫節(jié)。
有些教材的編寫,往往是東拼西湊,體系性不強,更沒有按商務英語翻譯理論與實務進行合理安排。
3.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改革目標與方向
3.1明確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指向標。
就教學目的和培養(yǎng)目標而言,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yǎng)一線需要的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
“當前高等學校的翻譯教學和口、筆譯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都是跟不上我國社會發(fā)展和需求的。在不少方面,很有改革的必要”。(盧思源,2008:41)許鈞指出:“由于翻譯學科的獨立地位得不到保證,中國基本上沒有真正的翻譯教學。”目前達成的共識是翻譯學既不是語言學,又不是文藝學的分支,而是一門介于語言學、文藝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學科之間的獨立的綜合性學科,這就是要求制定相對獨立的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
3.2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目前,我國高職商英翻譯教師主要為各校外語專業(yè)教師,他們外語語言能力過硬,但大多缺乏系統(tǒng)的商務知識。
而單純的外語語言教學不能滿足商英翻譯教學的需要。
我們應該加強商英翻譯師資建設,避免教學資源浪費,實現(xiàn)商英翻譯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首先,翻譯教師應始終堅持語言學習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每一位語言教師,都是一位語言學習者,不應該日復一日的照本宣科。
其次,翻譯教師應把翻譯教學和翻譯研究相結合,“系統(tǒng)的翻譯教學必須是成功的翻譯教學法與翻譯研究的結合,輔之以語言學、社會科學、認知科學的跨學科研究,以及對于職業(yè)化翻譯的實際研究”。
再次,鼓勵英語教師學習商務專業(yè)知識。
教師自己制訂培訓和進修計劃,獲取第二學位或相關證書以充實商務翻譯教學隊伍。
最后,從外企選調英語功底扎實,商務理論知識及實踐知識豐富的人員到高校任教并在商貿業(yè)務方面對高校教師進行指導。
或選派現(xiàn)有的青年教師到外貿企業(yè)實習,積累商務實踐經驗,積累第一手翻譯材料,豐富教學內容。
還可以推廣校企合作,在職跨專業(yè)培訓或者教師進行進修彌補教師商務專業(yè)知識的不足。
3.3豐富教學方法。
3.3.1語篇教學法
語篇教學法就是以語篇為分析單位的教學方法。
傳統(tǒng)語言學翻譯研究方法與語篇語言學翻譯研究方法至少有三點差異:一是前者認為意義由詞句決定;而后者的重點是整個語篇,認為意義通過語言結構體現(xiàn);二是前者把翻譯對等的概念建立在詞、句層面上,而后者建立在語篇和交際層面上;三是前者的研究對象只是語言,而后者的研究對象還包括情景語境文化語境。
(張美芳,2002:4)商務翻譯的對象普遍具有較強的語篇性,在商英翻譯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超越字詞的翻譯教學,以語篇為單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引導學生以語篇為基礎,熟練掌握商務文章中的篇章結構規(guī)律、商務文化背景和語體規(guī)范,等等,根據(jù)語篇語境確定原文詞句的準確含義,選擇符合原意的句子結構和譯文。
3.3.2市場導向教學法
市場導向教學法強調教學應具有市場針對性。
教師不能把語言能力與翻譯能力等同,應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注重市場調查,在充分認識翻譯教學性質的基礎上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及相應的教學課程體系。
以市場為導向的翻譯教學,不僅要看課堂上教學互動的過程,而且要看用人單位和市場的反饋,從而真正培養(yǎng)出市場需要的商務英語翻譯人才。
“學校應盡力為教師和學生的市場導向教學和實踐提供場所;教師須掌握行業(yè)的相關動態(tài),如市場需求和評價標準的變換,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生應該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素質,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校提供的相關市場環(huán)境中接受考驗”。
根據(jù)沈茜對高職畢業(yè)生就業(yè)意向的調查研究顯示,中小企業(yè)接收高職應屆畢業(yè)生的比例已經超過總招收人數(shù)的一半。
因此,應該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充分利用巨大的翻譯市場作為學生的翻譯實踐基地,實現(xiàn)翻譯人才培養(yǎng)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翻譯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實用型及復合型翻譯人才,使市場需求在教學中得以體現(xiàn)。
3.3.3互動教學法
互動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季羨林曾分析外語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重要性,“(學外語時)從學字母起,教員教一句,學生念一句……學生從來不需要主動地去查字典……仿佛一個小孩子,從生下來起就吃大人在嘴里嚼爛的飯,一直吃到長大起來,還不能自己嚼飯吃,以后雖然自己想嚼也覺得困難而無從嚼起了”。
(季羨林,2010:3)紐馬克也持同樣的觀點:“要想通過教學讓某人成為出色的翻譯家就像企圖通過教學讓某人成為語言專家一樣的困難。你所能做的只能是給學生一些啟示,一些實踐……作為教師,你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與熱情,從而引導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提高水平。”(林克難,2000:56)由于翻譯課程的實踐性強,學生必須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實際“譯”的過程中學習翻譯技能。
應用語言學的著名學者紐曼認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設置與其他的課程設置的關鍵差異在于,它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同努力,把學習視為一種互動過程,其中學生既不是機械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又不純粹是學習系統(tǒng)中的獨立個體,而是基本的社會結構,因此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協(xié)作習得社會組織的語言和行為的過程。
此外,采用互動教學法,還可讓學生參與教材的選擇,或者由學生自主選擇翻譯的原文,或者翻譯自己的文章。
4.結語
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國國際商務貿易日益頻繁,傳統(tǒng)的單一型外語人才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培養(yǎng)既熟悉國際商務知識又具備外語能力的跨學科人才的任務已經迫在眉睫。
國內各高職院校應勇于創(chuàng)新,努力提高商英翻譯教學水平,明確商英翻譯教學目標,豐富教學內容和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yōu)化教學資源配置,切實把我國的高職商英翻譯教學工作向前推進。
參考文獻:
[1]陳葵陽.從建構主義觀點談翻譯課堂教學[J].中國翻譯,2005,(3):78-81.
[2]崔向紅.論英語翻譯教學改革[J].學科教育,2006,(36):103-104.
[3]季羨林.季羨林讀書[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4]賴德富.應用翻譯理論下的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9,(4):94-98.
[5]林克難.翻譯教學在國外[J].中國翻譯,2000,(2):56-59.
[6]盧思源,吳啟金.展望21世紀的翻譯教學與研究[J].中國翻譯,2000,(1):41-43.
[7]穆雷.翻譯教學發(fā)展的途徑[J].中國翻譯,2004,(5):25-26.
[8]沈茜.高職畢業(yè)生就業(yè)意向的調查研究[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05,(5):56-57.
[9]張法連,盛楠.法律翻譯教學芻議[J].中國翻譯,2010,(3):48-51.
[10]張美芳,黃國文.語篇語言學與翻譯研究[J].中國翻譯,2002,(3):3-7.
【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相關文章:
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現(xiàn)狀10-05
高職高專商務英語翻譯課教學10-05
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論文10-09
商務英語翻譯教學論文10-09
高職商務英語口語教學10-08
高職特色的商務英語口譯教學10-08
高職商務英語教學論文10-09
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研究論文10-11
教學互動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