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可行性研究報告

救災物資儲備庫可行性研究報告

時間:2024-11-25 09:11:45 可行性研究報告 我要投稿

救災物資儲備庫可行性研究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從事一種經濟活動(投資)之前,雙方要從經濟、技術、生產、供銷直到社會各種環(huán)境、法律等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確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項目是否可行,估計成功率大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程度,為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上報文件。下面的是小編分享的與救災物資儲備庫可行性研究報告有關的文章,歡迎繼續(xù)訪問應屆畢業(yè)生公文網!

救災物資儲備庫可行性研究報告

  一、項目申請理由

  (一)項目背景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為了應對危機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中央出臺了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增長長的十大措施。在此特殊背景下我縣也積極響應中央號召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根據十大措施的要求,著眼于長遠突出重點,體現民生,抓住機遇,促進我縣經濟平穩(wěn)增長,扎實落實中央、自治區(qū)、地區(qū)的決策部署,以此提出崗巴縣級救災物質儲備庫項目。

  崗巴縣位于西藏南部,地處喜馬拉雅山北麓,屬藏南谷地。地理位置在東經88°8'至88°56',北緯27°56'至28°45'之間,總面積419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其東與亞東縣、白朗縣交界;北與薩迦縣為鄰;西與定結縣毗連;南與錫金國接壤,邊境線長達97公里?h城位于崗巴鎮(zhèn)崗巴雪村,距離自治區(qū)首府拉薩580公里,距離日喀則市307公里。xx年全縣現轄4鄉(xiāng)1鎮(zhèn)(崗巴鎮(zhèn)、昌龍鄉(xiāng)、龍中鄉(xiāng)、孔瑪鄉(xiāng)、直克鄉(xiāng))、29個村委會。屬于一個半農半牧縣。據xx年國民經濟統(tǒng)計,全縣共有9912人,其中農牧區(qū)人口1824戶、9137人,農村經濟總收入為3085.83萬元。

  氣候類型為高原半干旱溫帶季風氣候,特點是“長冬無夏,春秋相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干旱少雨,蒸發(fā)強烈,雨熱同季”。年降水量280-32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年蒸發(fā)量2539.9毫米,為降水量的10.4倍;年日照時數3200小時以上;年平均氣溫0.3℃,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9.8℃,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8.1℃,年≥0℃的積溫為1055℃,年無霜期65左右。氣候條件較為惡劣,自然災害頻繁,可謂“十年九災”。自然災害主要有:雪災、霜災、干旱、洪澇、風沙等。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崗巴縣屬于邊境貧困縣,地處47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qū),日照時間長雪災、霜災、干旱、洪澇、風沙等自然災害嚴重,是多災易災嚴重地區(qū),有“十年九災”的俗稱。xx年我縣就遭受了“10.27”大雪災,平均雪厚度為20厘米,為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的不便,救災物資儲備庫就凸顯出了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時也暴露出我縣救災物資儲備庫不能滿足各種不同的特大自然災害應急需求,所以擴大新建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是必要的。

  救災物資儲備倉庫物資具有集散功能,提高救災物資儲備物流效率,實現救災物資儲備全縣聯動,自然災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不確定性特征,從而決定了救災儲備物資的分散性。一般而言,地方救災物資儲備和就近的救災物資儲備,可以滿足本地區(qū)發(fā)生的常規(guī)災害。但是,在大災面前,必須傾全部之力,大范圍調運救災物資。此時,救災儲備倉庫的物流能力便決定了救災物資能否及時準確地被運送到災區(qū)。決定了救災工作的整體效果。我縣救災物資儲備庫能保障下轄4鄉(xiāng)1鎮(zhèn)(崗巴鎮(zhèn)、昌龍鄉(xiāng)、龍中鄉(xiāng)、孔瑪鄉(xiāng)、直克鄉(xiāng))、29個村委會能使全縣9912人,其中農牧區(qū)人口1824戶、9137人受益,在特大自然災害面前能夠保障人民的最基本生活。因此我縣新建救災物資儲備庫是應急特大自然災害的必要措施。

  作為政府救災減災工作的職能部門, 民政部門對于災害的理解或許最為深刻,“除了具有和常人一樣的恐懼感, 民政人提到災害一詞, 想到的更多是責任,是悲憫的情懷和災害發(fā)生后的理性應對”。多少次的防抗災證明,救災物資到位的速度、數量, 決定著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工作的成效,物資儲備庫能使從災難發(fā)生到災后重建這一過渡時期的物資保障功能。能快速響應,物資儲備庫與其他部門協(xié)同作戰(zhàn),為災區(qū)提供部分救災物資,為災區(qū)人民提供了強大的物資供應保障,能及時的解決災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需求,保障正常秩序,對社會穩(wěn)定,邊境和諧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我縣目前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尚不完善,不能滿足于我縣自然災害頻繁的物資需求,亟須擴大整合。

  我縣現有儲備倉庫小,救災物資儲備尚無法滿足各種對救災物資多樣化的需求。在大災害面前只能表現出無能為力,離緊急搶救、保障災民生活所需要的物資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需要上級倉庫救援,這樣就不能及時的為災民提高強有力的后勤保障,對災民重建家園有著一定得制約?客饧墏}庫支援同時導致救災物資運距過遠,運輸時間過長,影響了救災工作的時效,災害發(fā)生時不得不從幾百甚至上千公里之外的儲備倉庫調運帳篷等救災物資,大大增加了運輸時間和運輸成本。所以我縣建立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是刻不容緩。

  根據國家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依據《崗巴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廣大災民的強烈需求,進行此項目的實施刻不容緩。此項目的實施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該項目區(qū)作為一個邊境縣,經濟發(fā)展關系邊境穩(wěn)定,關系到社會和諧,關系到邊防的鞏固。要想崗巴縣經濟得到跨越式發(fā)展,進而促進社會的長治久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得加快自然災害救助,所以該項目刻不容緩。

  中央提出以擴大內需來應對當前面臨的全球經濟危機,而進行此項目進行的倉庫建設能拉動相關行業(yè)經濟流通,促進經濟增長,也是響應擴大內需的具體體現。

  (三)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崗巴縣在以往各類民政項目中積累了豐富的建設和管理經驗,領導認識到位,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加強完善組織領導,以實現項目的高位推動。形成以“縣委、縣府統(tǒng)攬,縣民政局抓落實”的民政局項目建設機制,是該項目的重要組織保障。

  項目區(qū)選址是根據相關部門專家經過仔細勘測于分析,符合城市規(guī)劃、自然環(huán)境、地質結構、交通等要求,能輻射全縣4鄉(xiāng)1鎮(zhèn)(崗巴鎮(zhèn)、昌龍鄉(xiāng)、龍中鄉(xiāng)、孔瑪鄉(xiāng)、直克鄉(xiāng))、29個村委會,全縣9912人,其中農牧區(qū)人口1824戶、9137人能夠收益。

  群眾積極性高,是確保項目建設的重要保障,新建救災物資儲備庫以弱勢群眾(受災群眾)作為受益的主體,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所以,干部群眾對于項目的實施都有很高的積極性,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打下了良好基礎。

  本項目技術結構較簡單,在一般的技術建設上有著豐富經驗,在專業(yè)技術建設上我們將公開招標選取具有施工資質的專業(yè)建筑工隊進行建設,所以此項目在技術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該項目區(qū)地勢平坦取材方便,交通方便能滿足運輸要求,水源豐富且水質好能滿足建筑需水,離發(fā)電站不到2公里,電力豐厚能滿足施工需求。

  綜上所述,無論從領導機制、建設技術、群眾基礎、建設取材上都是可行的。

  二、項目區(qū)選擇原則

  能輻射全縣最有利地勢,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堅持地形開闊原則、堅持水源豐富原則、堅持地質適宜原則、堅持交通暢通原則。

  三、項目目標

  保障在各種特大自然災害來臨的時候,為廣大受災災民及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為災區(qū)重建家園提供強有力的后勤保障,進一步維護社會穩(wěn)定,邊防穩(wěn)固。

  四、項目規(guī)劃編制依據和規(guī)劃過程

  (一)項目規(guī)劃編制依據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大措施;《地區(qū)民政局關于“十一五”規(guī)劃項目組織xx年計劃安排情況的函》、《地區(qū)民政局關于上報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項目建設用地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二)項目規(guī)劃過程

  在接到關于上報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項目的通知后,縣委、縣府高度重視,迅速組成以民政局、發(fā)改委、國土資源局、建設局、環(huán)保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或專家對我縣救災物資儲備庫項目建設用地進行了詳細的選址分析與勘測。在選址過程中充分考慮了交通暢達、安全、地質結構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最后決定為縣民政局前20米處,建設用地面積800平方米,并由國土資源局確定該項目建設用地使用權屬崗巴縣民政局依法所有。

  五、項目內容和規(guī)模

  (一)設計標準

  提高救災物資儲備倉庫的集散功能,提高救災物資儲備物流效率,實現救災物資儲備全縣聯動。

  (二)項目內容及規(guī)模

  崗巴縣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在民政局旁邊,總占地面積800平方米,包括糧食儲備庫、衣物儲備庫、帳篷儲備庫等合一體的綜合儲備庫,總投資150萬元。

  附屬設施:包括硬化道路、綠化等。

  六、投資估算和項目資金來源

  (一)投資估算

  按照國家、自治區(qū)現有相關建設規(guī)定標準計算本項目計劃總投資150萬元。

  (二)資金來源

  本項目計劃總投資150萬元,全部申請國家投資。

  七、實施進度安排

  項目在得到批復后立即投入施工,及時組織各項工作的開展,計劃在xx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

  八、項目組織實施條件和管理安排

  (一) 職責分工及管理

  一、加強領導,強化分工

  為了加強對民政建設工程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和整個工作正常運轉,高起點、嚴要求、高質量的搞好民政建設項目,根據項目建設和管理的實際需要,我縣在項目設計初專門成立了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縣長為組長,縣民政局局長拉巴擔任副組長,發(fā)改委、建設局、財政局、安監(jiān)局等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在縣民政局,負責項目實施中的協(xié)調和組織工作。

  民政局派專人配合項目的整體實施,明確責任,確保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并保質保量完成所有建設任務。

  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對整個項目的管理進一步加強領導,提供了組織保障,保證了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和質量。

  二、制定規(guī)劃,簽定合同,規(guī)范工程管理

  為了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及奮斗目標,我縣提出了項目管理辦法,使整個工程管理有章可循,規(guī)范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行為,確保工程的有序開展和工程質量達到施工要求,為進一步開展好建設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另外,為了層層落實任務,明確責任,確保工程適量,我縣嚴格按照施工要求,以民政局代表,將與施工單位簽訂工程承包合同,明確各方的責任和任務及必須遵守的條款,以法律手段約束了各方的行為,確保施工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達到施工要求。

  整個工程嚴格按照計劃組織實施,確保工程順利完成。

  三、財務管理

  資金到位以后即開展項目建設,施工期間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專人管理、封閉運行;資金的撥付根據項目實施的進展情況和用款計劃,分期向縣民政局和縣財政提出報賬申請,經兩部門審核同意后,由縣財政從民政項目資金中對發(fā)生的項目支出予以核銷;嚴格項目管理要求,分戶登記,實行臺賬化管理,明確規(guī)定民政資金不得用于與民政資金使用范圍不相符的支出;民政項目資金的監(jiān)督檢查,保障資金的收支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主動接受各部門、民眾的監(jiān)督檢查,確保資金全部投入該項目建設。堅決杜絕截留、擠占、挪用等其他違紀使用民政項目資金的發(fā)生。及時向地區(qū)民政局、發(fā)改委進行資金使用狀況匯報。

  四、采購管理

  在工程建筑材料采購上采取由工程承包商負責選擇,縣民政局負責協(xié)調監(jiān)督管理,確保材料的標號達標,把好工程質量關。

  五、技術管理

  在工程建設隊伍選擇采取招投標制。實行公開招投標選擇確定工程建設隊伍,把好工程質量關。

  六、后續(xù)管理

  該工程驗收合格后,由縣民政局接收管理,平時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加以修復。對惡意損壞該工程的要嚴加懲罰,努力使工程充分發(fā)揮效益,并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

  (二)項目檢測評價安排

  項目監(jiān)測評價是現代項目管理的重要方法與工具,監(jiān)測評價對促進項目決策的科學化,提高項目實施的效率、效果,克服"項目fu敗"具有重要意義。項目監(jiān)測時間安排為:項目前監(jiān)測、項目實施監(jiān)測、項目后監(jiān)測;項目評價時間安排為:項目前評價、項目實施評價、項目后評價;監(jiān)測評價方法:參與式方法、邏輯框架法、對比分析法和綜合評價法,方法治理進度與質量的監(jiān)測、經濟效益監(jiān)測、社會效益監(jiān)測、生態(tài)效益監(jiān)測及保水保土效益監(jiān)測、項目可持續(xù)性、項目參與性、項目對弱勢群體影響等方面的監(jiān)測評估。

  九、項目效益分析

  崗巴縣屬于邊境貧困縣,地處47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qū),日照時間長雪災、霜災、干旱、洪澇、風沙等自然災害嚴重,是多災易災嚴重地區(qū),有“十年九災”的俗稱。為在災情來臨時能及時的為災區(qū)人民提供了強大的物資供應保障,能及時的解決災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需求,保障正常秩序,對社會穩(wěn)定,為群眾安居樂業(yè),進一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和諧崗巴、平安崗巴、小康崗巴打下基礎。

  十、環(huán)境影響和風險分析

  (一)環(huán)境影響

  該項目建成后沒有任何環(huán)境影響,對城市規(guī)范化建設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美化環(huán)境都有積極的作用。但在施工期間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環(huán)境影響。

  一、施工期間的植被破壞和對策

  在整個施工期間,為了工程建設需要,難免會破環(huán)項目區(qū)一定程度的植被覆蓋。

  在施工完成以后,在已破環(huán)的植被區(qū),進行本土植被的移植和補播,盡量的恢復原生態(tài)植被群,確保水土保持。不要造成經濟發(fā)展以生態(tài)破壞為基礎的惡性循壞。

  二、挖坑及填方的影響和對策

  在施工期間,會對項目區(qū)進行一些挖坑,以便工程需要,如果不處理會產生洼地、地下水下滲等現象。

  在施工完畢時,及時對挖坑進行土方回填,并在上面進行植被恢復。

  (二)風險分析

  本項目是全部申請國家資金在資金上沒有風險。在管理上崗巴縣在以往各類民政項目中,積累了豐富的建設和管理經驗,領導認識到位。本項目技術結構較簡單,在一般的技術建設上有著豐富經驗,在專業(yè)技術建設上我們將公開招標選取具有施工資質的專業(yè)建筑工隊進行建設,所以此項目在技術上也是沒有風險的。

  十一、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崗巴縣屬于邊境貧困縣,地處47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qū),日照時間長雪災、霜災、干旱、洪澇、風沙等自然災害嚴重,是多災易災嚴重地區(qū),有“十年九災”的俗稱。xx年我縣就遭受了“10.27”大雪災,平均雪厚度為20厘米,為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的不便,救災物資儲備庫就凸顯出了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時也暴露出我縣救災物資儲備庫不能滿足各種不同的特大自然災害應急需求。

  多少次的防抗災證明,救災物資到位的速度、數量, 決定著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工作的成效,物資儲備庫能使從災難發(fā)生到災后重建這一過渡時期的物資保障功能。能快速響應,物資儲備庫與其他部門協(xié)同作戰(zhàn),為災區(qū)提供部分救災物資,為災區(qū)人民提供了強大的物資供應保障,能及時的解決災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需求,保障正常秩序,對社會穩(wěn)定,邊境和諧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我縣現有儲備倉庫小,救災物資儲備尚無法滿足各種對救災物資多樣化的需求。在大災害面前只能表現出無能為力,離緊急搶救、保障災民生活所需要的物資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需要上級倉庫救援,這樣就不能及時的為災民提高強有力的后勤保障,對災民重建家園有著一定得制約?客饧墏}庫支援同時導致救災物資運距過遠,運輸時間過長,影響了救災工作的時效,災害發(fā)生時不得不從幾百甚至上千公里之外的儲備倉庫調運帳篷等救災物資,大大增加了運輸時間和運輸成本。所以我縣建立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是刻不容緩。

  并且崗巴縣在以往各類民政項目中積累了豐富的建設和管理經驗,領導認識到位,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加強完善組織領導,以實現項目的高位推動。形成以“縣委、縣府統(tǒng)攬,縣民政局抓落實”的民政局項目建設機制,是該項目的重要組織保障。

  群眾積極性高,是確保項目建設的重要保障,新建救災物資儲備庫以弱勢群眾作為受益的主體,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所以,干部群眾對于項目的實施都有很高的積極性,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打下了良好基礎。

  本項目技術結構較簡單,在一般的技術建設上有著豐富經驗,在專業(yè)技術建設上我們將公開招標選取具有施工資質的專業(yè)建筑工隊進行建設,所以此項目在技術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項目區(qū)選址是根據相關部門專家經過仔細勘測于分析,符合城市規(guī)劃、自然環(huán)境、地質結構、交通等要求,能輻射全縣4鄉(xiāng)1鎮(zhèn);地勢平坦取材方便,交通方便能滿足運輸要求,水源豐富且水質好能滿足建筑需水,離發(fā)電站不到2公里,電力豐厚能滿足施工需求。

  綜上所述,無論從領導機制、建設技術、群眾基礎、建設取材上都是可行的。

  (二)建議

  該項目前期工作已充分準備,論證充足,該工程作為民心工程,建議上級部盡快批復立項,早日投入建設,讓廣大弱勢戶享受黨和政府的關懷。

【救災物資儲備庫可行性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0-31

自治區(qū)救災物資儲備庫可行性研究報告10-15

2015糧食儲備庫可行性研究報告07-24

可行性的研究報告06-10

可行性的研究報告06-09

軟件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04-01

酒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04-01

(經典)可行性研究報告06-27

可行性研究報告(經典)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