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化學開題報告
導語:改變教師偏重于知識傳授、技能訓練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師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努力實踐 以學定教,以教促學 的基本理念,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操作策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化學開題報告,歡迎閱讀參考。
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優(yōu)化課堂教學,通過開展真實有效的互動教學,讓課堂充滿活力,充分體現(xiàn)以 學生為主體 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和情感。改變學生偏重于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發(fā)展,促進 自主、合作、探究 等學習方式的形成。
引領教師在 教中研 ,在 研中教 ,促使教師走專業(yè)發(fā)展之路,提高我縣初中化學教師整體教研水平。
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和遵循的原則
理論依據(jù):
辨證唯物主義關于矛盾的理論: 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教學工作中無論教師講的再多,也只能是學生知識、能力形成的外因,是第二位因素:而學生自身的認識、實踐、反思才是內因,是第一位的因素。
建構主義理論:學習者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過學習者的主動建構才能變成自身的知識最有用化學課題開題報告范文最有用化學課題開題報告范文。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來獲得知識。因此,必須營造一個有利于師生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來與學生共同建構知識。
互動教育理論:教育活動是師生間生命與生命的溝通;教學過程則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教與學統(tǒng)一的交互活動。這個過程通過調節(jié)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huán)境的交互影響,產生教學共振。
課改理念:改變學生被動接受性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遵循的原則
主體性原則。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轉變教師自身理念,充分認識 以學促教,以教促學 的意義,認識學生學習的 主體 。
科學性原則。以我縣各校學生實際開展研究,始終遵循課題科學化管理,課題組成員精誠團結,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積極承擔子課題研究。
實踐操作原則。各校教研組積極開展 同課異教 一課多講 等各種類型的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進行有效教學實踐研究,并及時總結,不斷改進。
適時性原則
各校課題負責人及時向課題總負責人反映課題研究情況,每月組織召開一次課題組成員會,總結階段成果。
廣泛性原則。該課題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改變教師被動教和學生被動學的現(xiàn)狀,以成就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大面積提高我縣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經實踐證明后,可將好的經驗向全市范圍內中學推廣。
【化學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化學專業(yè)開題報告01-12
化學專業(yè)開題報告11-28
化學小課題開題報告03-14
化學課題的開題報告范文03-18
2015化學實驗開題報告范文03-13
2015化學課題開題報告03-14
2015初中化學課題開題報告03-12
中學化學學困生轉化研究開題報告06-09
課題開題報告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05-28
課題開題報告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內容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