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文系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模板參考
開題報告是畢業(yè)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一個重要依據(jù)材料,下面提供中文系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中文系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模板參考一
論文(設計)題目:小學語文教改:課文范例與寫作指導相結合
畢業(yè)論文(設計)的主要內容、可行性研究及基本工作思路
一、主要內容:
1、論文題目:小學語文教改:課文范例與寫作指導相結合
2、論文主要觀點:
小學作文是學生寫作的啟蒙階段。據(jù)調查統(tǒng)計,現(xiàn)階段大部分小學生認為作文“難”,存在著“怕”作文、“厭”作文的現(xiàn)象。經(jīng)過多方的調查和初步研究,我們覺得學生怕寫習作除了是生活中不善于細心觀察、認真思考,缺乏作文素材的積累外,不善于靈活運用文本中積累的語言也是造成他們怕習作的重要原因。面對學生怕寫習作的心理,作文教學效率不高的現(xiàn)狀,面對新形勢下的課改。在教學中,我們嘗試結合小學生的實際,以教材中的課文為范文,抓住課文的寫作特色,指導學生從范文中學習相應的作文知識和技巧,并同時進行仿寫訓練,主要從課文的精彩片段、結構特點、語言特色三個方面進行仿寫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把寫作當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二、可行性研究:
1、研究現(xiàn)狀:
長期以來,作為語文教學重頭戲的作文教學,一直是我們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據(jù)調查統(tǒng)計,現(xiàn)階段小學生只有13%的學生愛寫作文,21%的學生有點喜歡作文,24%的學生談不上喜歡不喜歡,36%的學生怕寫作文,6%的學生討厭作文。對于大部分小學生來說,習作實在是“萬事開頭難”:一難是沒內容可寫,二難是不知從什么地方起筆,三難是語言干澀不具體,于是“怕”和“厭”的心情油然而生。經(jīng)過多方的調查和初步研究,我們覺得學生怕寫習作除了是生活中不善于細心觀察、認真思考,缺乏作文素材的積累外,不善于靈活運用文本中積累的語言也是造成他們怕習作的重要原因。
經(jīng)研究分析,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材,不論哪個版本、哪個年級的單元寫作訓練都和本單元的課文教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與單元課文內容關系緊密。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有很多精彩片段、典型范例,十分有利于教師指導學生寫作。
2、研究意義:
面對學生怕寫習作的.心理,作文教學效率不高的現(xiàn)狀,面對新形勢下的課改。在教學中,把作文教學與課文講析有機結合,用課文范例指導學生動手寫作,使范例的寫作技巧成為作文教學的有效資源,以課文范例為指導、或讓學生舉一反三,或讓學生仿寫,他們會感到有章可循,有憑可依,寫起作文便會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既有格式的仿照,又有內容的啟迪聯(lián)想,這樣長期訓練,就能解決學生作文“難”的問題了,同時提高寫作教學的成效。
三、基本工作思路:
選題——查閱資料——寫提綱——論文撰寫——修改——定稿
畢業(yè)論文(設計)工作進度表:
20XX.4——20XX.5 論文選題、定題
20XX.6——20XX.8 進行初步調研,寫好論文提綱
20XX.9 論文開題報告
20XX.10——20XX.11完成論文初稿,指導老師審閱
20XX.12——20XX.1 論文中期檢查
20XX.1——20XX.2 論文定稿打印
20XX.3 指導老師審閱
20XX.5 畢業(yè)論文答辯
應收集的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
、拧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
⑵《語文教學參考》;語文出版社
、 網(wǎng)絡文章
彭澤元 《如何處理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關系(資料匯編)》 ;
朱赤赫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習作訓練》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2013年第05期
中文系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模板參考二
一、論文題目:論《水滸傳》中的血腥暴力描寫及其文化內涵
二、開題報告內容
(一)選題背景
“血腥”,本詞原指血液的腥臭氣味,后來還用以形容戰(zhàn)斗或屠殺的殘酷。也可表示場面的慘烈。近幾年由于翻拍名著的熱潮一次次涌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shù)淖髌范急环某呻娨晞,其中就不乏像《水滸傳》、《紅樓夢》等這些四大名著。而其中對于新版《水滸傳》翻拍過程中,對原著的極大還原,也使得
一部分人對電視劇中直觀 的血腥暴力場面產(chǎn)生了一陣陣熱議。
《水滸傳》里有不少兇殺場面的描寫,甚至吃人肉, 開人肉饅頭店等等。我們《水滸傳》的研究者,或熟視無睹, 諱莫如深,或嚴厲譴責,“殘暴”、“血腥”、“殺人魔王”。但是,這都不能解決問題!端疂G傳》里的殘暴、血腥描寫是客觀存在,回避不了。亂殺人,吃人肉對不對?當然不對,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問題是為什么讀者在讀《水滸傳》時并不覺得恐怖?
選擇本題主要是想從歷史、文化、人物、史實等幾個方面對《水滸傳》中血腥暴力描寫的原因和目的進行研究,也通過多方研究,發(fā)掘其暴力美學的文化內涵和心理影響。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目前關于《水滸傳》的研究在國內外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解讀,例如, 《水滸》小說主要人物的象征意義,《水滸傳》的女性意識,水滸中中的象征主意手法的運用,《水滸中》中的生命倫理意識,《水滸傳》的各種主要人物分析,人名的寓意,所反映的宗教觀、價值觀,通過不同角度對作品的細節(jié)進行剖析等等。
關于《水滸傳》中血腥暴力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但還是有一些值得借鑒的.研究成果。例如:1990年第四期山西師大學報上名為《論<水滸傳>的血腥氣》一文中寫到“小說在表現(xiàn)好漢們奮起抗爭、鋌而走險的時候, 直接地、具體地描寫了許多爭打斗毆、殺人流血的場面,甚至不加掩飾地描寫血淋淋的兇殺和吃人情景,造成了一種濃重的血腥氣氛,所謂‘說時殺氣侵人冷,講處悲風透骨寒’第十回。《水滸傳》所表現(xiàn)的這類場景,不僅一般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聞所未聞,即使在其他文藝作品中也絕無僅有, 自然引起讀者的注意。” 還有《水滸爭鳴》第九輯中認為“水滸英雄因暴決性格一怒而起的殺人行為, 往往只是憑自己品行便判定對方有錯對方該死, 以自己為標準, 隨意裁斷他人的性命, 這種情況下的殺戮行為, 往往不甚顧及, 也不會在殺戮之前查詢對方是否具有該死的惡行, 這種殺戮行徑, 很多時候給人的感覺實在是草營人命。因此我們說, 水滸英雄因性格自負及暴決而引起的殺戮行為, 雖經(jīng)種種消解, 給我們帶來的, 更多的還是血腥味。”
學術界不少學者對《水滸傳》所歌頌的梁山好漢形象提出了質疑,如大陸學者陳洪、孫勇進二位先生合著的《漫說水滸》在夏志清教授的基礎上進一步清理了梁山好漢野蠻暴戾的行為,在指責了武松的血濺鴛鴦樓、宋江的計逼秦明入伙、李逵的劈殺小衙內、吳用的燒殺北京城等事件之后不無感慨地說:“水滸世界里的很多血腥氣沖鼻的行為,連追求正義的幌子都沒有, 完全是為蠻荒的嗜血心理所驅。”
而2011年第二期《明清小說研究》中《對<水滸傳>中血腥、暴力的問題迪考思考》一文中,認為水滸中產(chǎn)生的血腥暴力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不能離開當時的歷史語境;二,不能用現(xiàn)代人的審美觀念代替審美評價;三,把血腥殘暴喜劇化、戲謔化、公式化。”
(三)初步設想
本文擬在抓住關鍵詞“血腥”,通過從本源到深入的方式,將其來源,發(fā)展,表現(xiàn)形式及其過去到現(xiàn)在的內涵變化進行較深的剖析,對《水滸傳》中血腥暴力描寫的原因和目的進行研究,也通過多方研究,發(fā)掘其暴力美學的文化內涵和心理影響。
(四)擬解決的問題
1.把最重要的——“血腥”的意義進行深刻全面的解析,將血腥與暴力美學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彌補以往研究成果陳舊性和狹隘性。
2.將人物,意義,時間等進行相互滲透相互聯(lián)系的分析,以添補以往研究的一些領域的匱乏和粗淺。
三、論文撰寫過程中擬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 層次分析法
從“血腥”的表面入手,進行更深一層的意義的挖掘。
2. 系統(tǒng)分析法
把《水滸傳》這部作品作為一個整體系統(tǒng),從人物刻畫、寫作方式、寫作特點、文化內涵等幾個方面,分析其血腥描寫的具體含義和文化影響,引出暴力美學的部分內容,最后得出暴力血腥描寫的最終含義。
四、論文撰寫提綱
1. 何為“血腥”
1.1血腥的定義
1.2血腥與其他相關暴力美學的關系
1.3其他作品對血腥和暴力的描寫
2. 《水滸傳》中為什么會有“血腥”
2.1當時的歷史文化條件
2.2作者與讀者當時的普遍心理與情緒影響
2.3人物刻畫的必備條件
3.此血非彼血——“血腥”的現(xiàn)實文化意義與內涵
3.1 現(xiàn)代社會 審美觀念及其當時歷史語境的不同
3.2 作者的心態(tài)以及環(huán)境熏染之下衍生出的情感宣泄
3.3作者創(chuàng)作過程中潛在的暴力美學思維
4.結語
【中文系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參考】相關文章:
中文系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03-16
物流開題報告畢業(yè)論文參考03-10
文科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模板參考03-09
中文系畢論文開題報告范本06-04
開題報告 畢業(yè)論文03-06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06-17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10-19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07-02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精選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