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
摘要:本文以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為研究對象,結合煤礦地質測量實際情況,基于對CAD技術的分析,從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關鍵技術分析以及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作業(yè)流程分析這兩個方面入手,圍繞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的應用這一中心問題展開了較為詳細的分析與闡述,并據此論證了CAD技術與煤礦地質測量作業(yè)的融合在進一步提高制圖有效性與制圖質量的過程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及其所發(fā)揮的關鍵意義,希望能夠引起各方工作人員的特別關注與重視。
關鍵詞:地質測量;數字化;制圖;CAD;關鍵技術;作業(yè)流程;分析
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一個方面的問題:在現代計算機技術不斷發(fā)展的過程當中,礦山開發(fā)作業(yè)對于計算機技術的依賴程度也正呈現出較為顯著的發(fā)展趨勢。特別是對于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而言,其在煤礦開發(fā)地質測量過程中所發(fā)揮的顯著應用優(yōu)勢是不容小覷的。有關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相關技術的研究及其作業(yè)流程的開展應當成為現階段相關研究作業(yè)人員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文試針對以上問題做詳細分析與說明。
1 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關鍵技術分析
煤礦地質測量圖是進行礦井設計、安全施工與生產管理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技術性資料之一,這一點顯然是毋庸置疑的。在借助于CAD技術進行地測資料數字化成圖的過程當中,應當重點關注如下幾個方面的關鍵技術的應用。
1.1 圖層的應用及圖素分類處理
在CAD技術作用之下,CAD軟件所提供的圖層應用能夠實現有關圖件資料中相關元素的有效組合,并能夠針對這部分元素組合實體的顏色及線寬指標進行有效控制。在煤礦地質測量作業(yè)實踐過程當中,部分煤礦地質測量圖表現為坐標狀態(tài),而部分煤礦地質測量圖則表現為無坐標狀態(tài)。與此同時,諸如采掘工程施工平面圖、綜采工作面煤層底板儲量計算圖、綜采工作面巷道平面圖以及儲量計算圖在內的各種坐標狀態(tài)圖件資料在內容繪制上往往表現為相互性重疊狀態(tài)。而對于井筒素面及斷面圖而言,這部分無坐標狀態(tài)圖件資料在巖性符號以及巖性描述上同樣表現出了一定的重疊狀態(tài)。從這一角度上來說,通過以性質屬性方式對圖素進行劃分,以及同不同圖層的繪制處理,就能夠實現“一圖多用”的效果。
1.2 宏開發(fā)語言的應用分析
現階段CAD軟件提供有宏開發(fā)語言,能夠針對自動化繪圖程序進行開發(fā)。實際運行過程當中能夠通過對程序的編寫,達到以坐標輸入揮之方式代替數字化版輸入方式的目的。其優(yōu)勢在于可以有效控制人為展點的誤差問題,實現整個數字化制圖精度的有效提升。與此同時,借助與自動化程序的編制處理,數字化制圖速率能夠實現5倍~10倍以上水平的提升目的。
2 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作業(yè)流程分析
為最大限度的確保圖形能夠在實際生產作業(yè)過程當中發(fā)揮其安全性與實用性優(yōu)勢,制圖作業(yè)應當確保內容的齊全性、質量性以及精度性。在針對設計地測數字化制圖作業(yè)進行設計方案的編寫基礎之上,做好數字化制圖前期的準備工作,進而展開有關制圖設計要素的分層數字化應用,基于對各因素間關系的有效處理,針對相應數據作業(yè)進行必要的修改與回放處理,通過系統(tǒng)化的修改與保存作業(yè)最終實現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作業(yè)的成圖目的;谝陨戏治,現針對各作業(yè)流程應當重點關注的工作內容作詳細分析與說明。
2.1 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過程中設計方案的編寫分析
如果將整個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作業(yè)視作一個整體的話,設計方案的編寫無疑是圖形文件得以生成的基礎與技術性前提所在,與此同時,其也是圖形文件使用用戶的說明資料,在有關圖形文件的編輯與修改過程中提到的指示資料的關鍵目的。一般情況下,設計方案的編寫需要結合數字化制圖的使用用途、占用資料、理論體系以及設備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的指標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在此基礎之上,設計方案需要針對制圖資料的施用方式予以詳細規(guī)定,并包括對圖形庫數據信息資源的使用與擴充,特別是基于對數字化制圖過程中各要素相互關系的處理確保整個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精度能夠得到有效且可靠性保障。
2.2 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過程中的前期準備工作分析
結合上一步驟所確定的設計方案,在相關工作人員開展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之前,還應當重點關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數字化制圖過程當中所需要的包括臺賬、成果以及圖件在內的各類型原始資料均需要在經由相關負責人員檢查復核無誤后方可予以實施及應用;其次,數字化制圖過程當中需要針對圖廓坐標點關鍵位置坐標參數進行精確性量算處理,其目的在于方便后續(xù)有關圖形文件構建的有效性。特別是對于礦采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各種不具備坐標網進行定位處理的圖件(包括地質素描圖、柱狀圖以及斷面圖在內)而言,需要通過對圖幅大小的確定確保后去有關相對坐標數字化建設的有效性;最后,對于那部分并未詳細列入《煤礦地質測量圖例》,但實際地測制圖過程當中普遍出現的符號、注記或是要素,應當在數字化制圖準備階段以符號的方式統(tǒng)一儲存至圖例庫當中予以保存,以供相關工作人員的隨時調用,一方面能夠有效提高操作效率,另一方面能夠控制誤差。
2.3 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過程中的要素分層數字化處理分析
操作人員需要結合設計方案構建圖紙與圖形文件之間的數學關聯(lián),首先需要針對已知坐標點的數字化點位進行準確定位處理,其次需要針對各點坐標數據進行準確輸入處理。與此同時,操作人員需要按照設計方案針對所提供資料原圖中的所有信息數據及內容進行要素及區(qū)域逐層性的數字化處理(包括對資料原圖注記放置位置的數字化處理)。為確保整個數字化制圖作業(yè)的有效性,首先要求相關操作人員能夠明確制圖過程中各要素的性質與屬性,針對具備定位價值的要素參照數字化坐標進行輸入處理,針對不具備定位價值或是定位價值比較模糊的要素要按照數據進行制圖處理,其目的同樣在于對誤差積累問題的有效控制與消除。
2.4 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過程中的圖素關系處理分析
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是按照分層方式進行輸入的,這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各類型輸入要素之間出現明顯性偏差或是矛盾問題,針對此類問題的處理應當集合對數字化制圖原則的應用。現階段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重點關注的要素關系包括巷道與工作面關系、巷道與巷道關系以及要素與注記關系這幾種類型。
2.5 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過程中的檢校、修改與回放處理分析
現階段礦業(yè)生產建設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圖紙圖件大多內容比較繁瑣與復雜,部分圖件的生成往往需要十余天的時間完成,這使得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過程當中難免出現一定的問題與誤差。為最大限度的控制這一問題,首先要求圖形文件作業(yè)人員針對資料集原圖進行自校處理,按照層次及要素劃分方式,針對數字化圖形圖件的完整性與精確性程度進行合理檢測。對于發(fā)現問題應當及時做出行之有效的調整與修補處理,進而在繪圖機上進行繪制并移至下一步驟進行操作。
2.6 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過程中的集體性檢查、修改與回放處理分析
在圖形文件作業(yè)人員自檢基礎之上應當組織有關煤礦建設測量、地質研究以及繪圖作業(yè)相關負責人員針對繪制成圖進行詳細檢測,結合圖例相關規(guī)范及標準的遵循將相應的問題與修改措施制成書面性資料并進行二次修改。修改完成之后的圖圖形文件應當在繪圖機上進行二次繪出處理。定稿之后應當在軟盤裝置上進行二次備份處理,確保所生產圖件的安全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作業(yè)的開展并非一蹴而就的,其更多的傾向于一種長期性且復雜性的系統(tǒng)化工程。為確保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質量的有效發(fā)揮,需要基于對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的關鍵技術分析,探求實踐應用過程之計算機數字化制圖作業(yè)的基本操作流程,從而規(guī)范并提高制圖質量?偠灾,本文針對有關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相關問題做出了簡要分析與說明,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研究與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
參考文獻:
[1] 胡曉利.盧玲.馬明國等.黑河中游張掖綠洲灌溉渠系的數字化制圖與結構分析.[J].遙感技術與應用.2008.23.(02).208-213.圖版Ⅳ.
[2] 王強.馬友華.趙艷萍等.數字化制圖系統(tǒng)(MAPGIS)制作土壤圖技巧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33(5):807,809.
[3] 張哲,李磊,雷婷等.Dgn與Dwg的數據轉換在數字化制圖中的應用[C].//全國第二十二屆海洋測繪綜合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293-296.
[4]高曉梅.基于空間數據可視化的專題數字地圖集出版技術研究[C].//第五屆全國地質制圖與GIS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2007:217.
[5] 徐研,華月園.數字化地形圖縮編方法初探——以揚州市1:2000地形圖縮編1:5000為例[J].江蘇水利,2012,(3):17-17,19.
[6] 汪明亮,王婷.應用EPSW2003全息測繪軟件在沛縣縣域內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數字化成圖[C].//江蘇省測繪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1:85,88.
【地測計算機數字化制圖】相關文章:
數字化測圖個人簡歷范文10-05
地測科工作總結04-11
煤礦地測圖例符號分類編碼10-05
地測工作年度總結10-08
地測防治水工作總結12-14
地測科科長述職報告(通用11篇)12-07
計算機制圖實習報告11-28
地測科年度工作總結06-28
計算機數字化教學在大專教育當中的應用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