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一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認識圖形》教案

時間:2023-03-26 05:09: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認識圖形》教案范文

  本單元教學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教學要求是: 整體感知每種圖形的形狀,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識別各種圖形,在常見物體上找到這些形狀的面,并說出它們的名稱;能用簡單的方法制作這些圖形,初步感受圖形的變換。在本單元里不細致研究圖形的邊和角,不用語言描述圖形的特征。

一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認識圖形》教案范文

  全單元的內容分兩部分編排,先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再教學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這樣安排有兩個原因: 一是低年級學生一次學習的內容不宜過多,把五種平面圖形分兩次教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知識的能力。二是有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面的物體很容易找到,學生的生活經驗也比較豐富。先安排這些圖形的教學,再以它們?yōu)榛A教學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便教利學。

  建立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表象的教學過程是: 選擇積木畫圖形在積木的其他面上尋找同樣的圖形出示標準的幾何圖形并交代名稱在常用的物體上找出圖形的實例。

  建立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表象的教學過程是: 折紙或拼圖做出新的圖形給予名稱在熟悉的物體的面上尋找圖形。

  1 選擇適宜的方式首次呈現(xiàn)圖形。

  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教材讓學生照例題中間的圖示,畫出這些圖形。這種方式呈現(xiàn)平面圖形有兩個好處: 一是能得到比較標準的圖形。積木是比較規(guī)則的形體,借助積木畫出的圖形比較規(guī)范,標準的圖形才能形成正確的表象。二是操作方便,內含的數(shù)學內容豐富。學生只要把積木按在紙上,沿著底面的邊就能畫出圖形。在畫圖活動中不僅產生了興趣,而且初步感受了圖形的形狀,還能體會面與體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學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教材讓學生用已經認識的圖形通過折疊、拼合等方法自己做出這兩個圖形。這樣設計,除了能得到比較標準的圖形外,還有兩點理由: 一是有三角形或平行四邊形面的物體雖然能夠找到,但往往不適宜用于首次感知圖形的形狀。因此,不采取長方形、正方形、圓那樣從熟悉的物體上剝離出平面圖形的導入方法。二是對折正方形紙可能折出已經學過的長方形,也可能折出有待學習的三角形。把兩個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可能拼出已經認識的三角形、長方形,也可能拼出尚未認識的平行四邊形。操作和交流產生的認知沖突,能激發(fā)學習熱情。

  教材里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第18頁第4題在一個正方體上選幾個面分別畫出正方形,第5題用一個長方體畫出不同的長方形,這兩個活動能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感知形狀。至于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且大小一樣,長方體一般有三組不同的長方形面,都僅是滲透的內容,不是基本的教學要求,教學時不必十分清楚地揭示這些知識。

  2 加強數(shù)學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讓學生通過做圖形(畫、折、拼)來認識圖形,雖然得到的圖形比較標準,建立的表象比較正確,但也會使學生產生新知識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錯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材在兩次試一試里都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見到的有關圖形。試一試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已經提供的素材里識別。如從信封、禁煙標志、手帕等實物圖中找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從紅領巾、交通標志、籬笆等實物圖中找三角形和梯形。這個層次的教學要充分利用素材,信封的形狀是長方形、信封上寫郵政編碼的格子是正方形;籬笆上可找到許多位置不同、大小不等的平行四邊形第二層次是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想想在哪里見過這些圖形。尋找圖形的活動能使學生加深對圖形的認識,有助于學生體會現(xiàn)實生活中大量存在這些圖形,從而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個層次的教學要幫助學生區(qū)分面和體,如桌面是長方形的,不能說成桌子是長方形的。

  3 有層次地安排操作練習。

  讓學生在做圖形的活動中體會圖形的形狀,逐步形成正確的表象是本單元重要的教學策略。因此,在想想做做和練習四里有層次地安排了許多操作活動: 先在釘子板上圍出圖形,再在方格紙上畫出圖形,然后是涂顏色將圖形按形狀分類,最后是圖形的簡單變換。

  (1) 分析圍圖形和畫圖形的過程,一般是: 提取記憶中有關圖形的表象(想一想要圍或畫的圖形是什么形狀)動手圍或畫(把頭腦里想的形狀表達出來)驗證圖形(觀察圍或畫成的圖形是否符合要求)。在操作時,這三步是連貫且融合在一起的。

  圍成或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比較容易,教學時要重視驗證圖形這個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已有的表象看一看做出的是不是長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學生圍成或畫出平行四邊形有一定難度,往往不是一次就能成功,更需要通過驗證這個環(huán)節(jié),多次否定修正直至成功。圖形的表象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加強。

 。2) 在涂顏色將圖形分類的練習中,出現(xiàn)了各種位置擺放的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對各種位置擺放的圖形作出正確的判斷,能使圖形的表象更穩(wěn)定。

 。3) 通過折、拼等手段變化圖形,能進一步加強圖形的表象,溝通各種圖形的聯(lián)系,滲透事物運動變化的思想,為以后的教學作好準備。如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兩次,可以折出長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折法不同,折出的圖形也不同。這些對折的方法在初步認識分數(shù)時經常用到。又如把長方形折、剪、拼成平行四邊形,把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是以后探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時的操作活動。學生對圖形變換的活動很有興趣,教學要抓住原來是什么圖形、變成了什么圖形、怎樣變化的這三點進行。

【一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認識圖形》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shù)學認識圖形的教案02-04

圖形的認識教案02-13

認識圖形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0-08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圖形10-08

《認識圖形》教案03-30

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幾何圖形06-15

數(shù)學圖形教案12-19

小班《認識圖形》教案02-14

小班教案:認識圖形03-15

認識圖形二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