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得數是8的加法與相應的減法教學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54~55頁的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正確計算得數是8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關系。
2.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實際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鍛煉數學思維,體驗成功樂趣。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孩子們,你們喜歡體育運動嗎?在炎熱的夏天,你們喜歡做什么運動呢?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游泳館,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投影出示游泳館場景)
二、 探究新知,落實目標
1. 引導學生直觀地把圖中的小朋友分成池邊和池里(或男生、女生)兩部分。隨即提出數學問題: 池里有5個小朋友,池邊有3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壅f明: 進入情境,從中收集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教師先引導學生用手勢表示題意,直觀地理解加法含義。
學生列式后,再板書: 5+3=8、3+5=8。
[說明: 先了解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2. 引導: 剛才我們應用加法計算出一共有8個小朋友在游泳,F(xiàn)在老師提一個問題: 有8個小朋友在游泳,池里有5個,池邊有幾個?學生討論后,教師板書8-5=3,同時要求學生再次用手勢表示題意,鞏固減法含義。
3. 提問: 剛才同學們把小朋友分成池邊和池里兩部分,想一想,還可以怎樣分?互相討論、交流。
[說明: 突出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給學生留下較大的思維空間。]
4.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各自的想法。
根據學生提出的不同分類方法,提出不同數學問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說明: 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相互碰撞,課堂能呈現(xiàn)出開放、生動的學習氛圍。學生的新知不是通過教師的說教得到的,而是自己悟出的。]
5. 小結過渡: 剛才同學們思考問題很認真,明白了在求一共有多少時,是把兩部分小朋友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在求其中一部分時,就用總人數去掉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
現(xiàn)在,老師帶你們去森林里的聰明屋做客,那里有一位智慧爺爺,他的口袋里有很多的智慧星。如果想得到他的智慧星,就得回答智慧爺爺提出的問題。
三、 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 出示小兔拔蘿卜的畫面。
第一次呈現(xiàn)筐里2個蘿卜,地上6個蘿卜,要求看圖列出四道算式。(板書: 2+6=8、6+2=8、8-2=6、8-6=2)
隨后拖動課件中的蘿卜,依次使筐里的蘿卜數為2、3、4、5、6、7、8,要求根據圖意的不同,列出相應的算式。
小結: 根據小兔拔蘿卜的故事,我們列出了這么多算式。大家觀察一下,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
[說明: 培養(yǎng)學生從無序到有序、有條理地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2. 課間休息: 同學們剛才的表現(xiàn)非常不錯,我們休息一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幅美麗的圖畫和一曲美妙的音樂吧!
[說明: 通過課間休息,調整情緒,準備進入下一階段學習。]
3.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四、 有序整理,深化思維
1. 每組準備0~8這九張數字卡片,要求用這些卡片擺出得數是8的加法算式。
比一比: 哪個小組擺出的算式最多,速度最快?
擺好后,引導學生按順序整理這些算式。
2. 出示8-1、8-2、8-3,先要求算出上述各題的得數,再要求按規(guī)律接著往下編題。
3. 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先讓學生嘗試在括號里填數,再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之后,引導學生有序地整理這些算式。
。壅f明: 下課前五分鐘,學生身心疲勞,情緒低落,因此,在課的結尾設計類似游戲的練習,有利于學生繼續(xù)保持飽滿的情緒。]
【得數是8的加法與相應的減法教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得數是8加法及相應減法》教案02-20
得數是5的加法教案03-20
得數是5的加法教案7篇03-25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02-27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范文10-10
兩位數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0-10
《加減法的關系》的教案設計10-11
《奇異的克隆牛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0-10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通用10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