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教案《望洞庭》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望洞庭教案。
《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的一首山水小詩。此詩通過對洞庭湖高曠清超的描寫,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的奇思異采。今天語文網(wǎng)小編整理了望洞庭教案。望洞庭教案具有教學課堂模塊明顯、思維啟發(fā)過渡自然,問題設計精當?shù)奶攸c,能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一起來學習下!
望洞庭教案由語文網(wǎng)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2、[重點、難點]
重點:讀懂詩詞大意,體會作者情感
突破方法:通過朗讀,結合注釋,收集資料,結合畫面來感知詩詞大意,通過質疑,小組計論,解決疑難問題,體會作者的熱愛、贊美之情。
難點:領悟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突破方法:聯(lián)系詩詞中所描寫的景物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邊讀邊想象,在朗讀中體會。 [教法與學法]
教法:引導學生朗讀、看圖、看注釋,理解詩詞的大意,重點訓練學生有感情吟誦,并在讀中體會、理解。
學法:自讀,小組交流,邊讀邊想,背誦。 [教學準備]
1、預習這首古詩,了解劉禹錫的生平及詩作。 2、收集并積累有關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自然詩1—2首。 3、課文插頁的掛圖。 4、洞庭湖的錄象資料 [教學思路]
1、以學過的古詩導入: 2、組織教學,
3、了解詩人,理解詩題:抓住字眼,明白詩意,想像意境,領悟詩情,積累內化,拓展遷移。
3、[教學過程預設]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游覽了西子湖,領略了西湖晴天雨天各有所妙的美景,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有誰知道洞庭湖呢?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
。ㄎ挥诤媳辈浚狸柺懈浇,方圓八百里,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
教師:(介紹得真不錯,咱們一起去看看。)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景象?你聯(lián)想到了哪些詞語?
4、引出課題
從古至今無數(shù)文人墨客被洞庭湖的迷人景色所吸引,寫下了許多洞庭的美詩佳句。
一千三百多年前,一位來自唐朝的大詩人劉禹錫途經(jīng)此地陶醉于其中,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篇千古傳頌的佳作。
板書: 望洞庭
二、讀出情感,感悟意境
1、初讀
自由讀詩,想想從詩中體會到了什么?
指名讀:正音:潭(tán ) 磨(mó) 螺(luó)
4
2、指導朗讀,指名讀。 (1)、“湖光秋月兩相和” 感受“和”—和諧,協(xié)調 你讀出時間了嗎? (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讀出當時作者眼前見到的景物了嗎?(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結合看插圖。
“兩相和”這“兩”是誰與誰? (湖光和秋月)
湖光秋月如此“和諧”,水月澄潔,一片寧靜的氛圍,一派和諧之美!
。2)、“潭面無風鏡未磨” 感受“鏡未磨”—風平浪靜。 (未:沒有)
這里藏著一個精確的比喻,你讀出來了嗎? (把“潭面”比作“銅鏡”)
這銅鏡還沒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為什么? (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闊湖面,漣漪輕起,波光粼粼。 這湖面浩闊,如月下銅鏡鋪在大地,漣漪輕起,粼粼細波,一派迷蒙之美!
(3)、“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感受“遙望”、“銀盤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絕倫。
5、閉上眼睛,邊讀邊想象,感受洞庭山水之美景。
指名讀,想象:白銀作的盤子里放上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色田螺,看它,你有什么感覺?
詩中的“白銀盤”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掛圖,說說感覺。 月夜遙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顆青螺綴放在白銀盤里,自然如同精妙絕倫的工藝珍品,讓人愛不忍釋,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4、觀看錄像,聯(lián)系詩句,品味詩人的情感。 5、積累內比,遷移運用。 (1)、朗讀,背誦
。ㄖ该懈星樽x背,因已有基礎,重點放在投入情感上) (2)、延伸,其實寫洞庭湖的詩還有許多,比如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臨洞庭上張丞相》,再比如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他們的特點是把洞庭湖寫得大多氣勢雄偉,境界壯闊,而劉禹錫這首詩卻不同,重在表現(xiàn)洞庭湖的柔和之美。有興趣的同學不妨讀讀比較一下。
(3)、再次觀看洞庭湖美景錄像 說一說你所見到的用一句話寫下來。 三、[作業(yè)設計]
抄寫古詩:寫寫《望洞庭》這首詩描繪的景色。
6附:板書設計
望 洞 庭
湖光秋月 兩相和 潭面無風 鏡未磨 寧靜和諧 洞庭 山 (美) 白銀盤 青螺
【語文教案《望洞庭》】相關文章:
《望洞庭》教案11-23
《望洞庭》教案優(yōu)秀12-12
《望洞庭》教案范文10-12
望洞庭優(yōu)秀教學教案10-08
《望洞庭》優(yōu)秀教案范文10-11
[實用]《望洞庭》教案15篇09-21
《望洞庭》優(yōu)秀教案設計范文10-12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教案09-05
望洞庭優(yōu)秀教案一等獎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