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8-11 09:27:0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錦集(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錦集(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鹽在水里會溶解并了解什么是飽和鹽水。

  2.能探索出用鉛筆和粉筆可以解密。

  3.在游戲中體驗探索與發(fā)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鹽、水、杯子、吹風機、排筆、鉛筆、粉筆、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放ppt引入,出示ppt喜羊羊小朋友與喜羊羊對話,引出飽和鹽水寫在紙上的密碼。

  二、初次解密活動

  1.觀察密碼紙發(fā)現什么;

  2.如何解密,幼兒猜測;

  3.嘗試用飽和鹽水在紙上寫些字來解密,知道鹽在水里會溶解,并了解什么是飽和鹽水。

  4.嘗試用鉛筆解密。

  三、幼兒解密操作

  用鉛筆或粉筆可以解密成功。

  四、說一說

  1.幼兒說自己解出的'密碼。

  2.解喜羊羊送的密碼紙上的密碼。

  五、聽著音樂向羊村出發(fā)。

中班教案 篇2

  中班音樂活動:

  音的高低

  活動目標:

  培養(yǎng)幼兒聽辯,感知樂音高低,音區(qū)高低的能力和準確靈活的反應能力;

  通過創(chuàng)編音樂,知道樂曲里有高低不同的音符,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自制的小蜜蜂頭飾,音樂帶,鋼琴,卡紙做的彩色高樓,標有唱名的磁性音符,磁性黑板

  場地布置:小花園(卡紙做的高低不同的花)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跳蜜蜂舞進場

  “春天來了,是誰在花叢中嗡嗡嗡的叫著,辛勤的采著花蜜呢?”“對!是小蜜蜂!今天我們都來做小蜜蜂,一起飛到花叢里做游戲好嗎?”

  復習歌曲<<小小音符>>

  “小蜜蜂,我進來的時候發(fā)現了一樣東西,很象我們頭上的觸角,你們猜,那會是什么呢?”出示音符,“是什么呀?”“還記得小音符的歌嗎?小小音符多可愛…來,我們一邊做手勢一邊唱…”

  二,基本部分

  “小小音符真可愛,跳來跳去真歡喜,跳得高的時候它的音就高,跳得低呢?”

  1、感知高音和低音

  “請你們聽兩個音”彈奏高低不同的兩音,請幼兒說說高音和低音的感覺,并用動作表示高的音和低的音。

  2、游戲:高低花

  “小音符喜歡做游戲,它跳到花叢中,跳在長得高的'花上,它發(fā)的音就高,跳在矮花上,它發(fā)的音就怎樣?”

  “現在請你們做花,小音符在兩個音上跳,聽聽這兩個音,最后會落在哪一朵花上,聽最后一個長音,如果這個音在兩個音中是高音的話,你就做朵長得高的花,如果這個音是低音的話,那就做朵怎樣的花?”

  游戲三至四遍。

  3、游戲:蜜蜂找花

  教師在高,低音區(qū)彈<<小蜜蜂>>音樂,幼兒根據音樂做高飛,低飛的動作,并飛向相應的花處。

  4、游戲:小音符找家

  “小蜜蜂飛累了,我們來休息一下吧。這里有一座彩色的樓房,是給小音符住的”出示各音符,請幼兒說出音高

  “你會送這些小音符回家嗎?住在最下面一層的是?”…

  5、游戲:看手勢找音。“這個手勢表示什么音?請你在樓房上找出這個音!”

  6、按音樂找音符,并排成一排

  “誰記得<<小蜜蜂>>的樂譜呢?533,422…后面是怎樣呢?”“好,請一只小蜜蜂幫我從高樓上拿出音符,把它們排成一橫排,音符在哪層樓的位置我們就排在哪層樓的位置”請一幼兒邊唱邊找音符,老師幫忙排列。

  “哦,終于完成了!來看看,一排高高低低的音符,多好玩!來,伸出手指,指著音符,我們一起輕輕的唱一次吧”

  試編樂句

  “哈哈,小音符一會兒跳高,一會兒跳低,就變出了<<小蜜蜂>>這段好聽的音樂,你們也想用高高低低的音來編一段好聽的音樂嗎?”“請你們先想一下,輕聲唱唱,覺得好聽

  ,你就上來告訴小朋友你編的音樂!”

  請幾位幼兒找音符試編,編完后自己唱一遍,并帶全體幼兒唱一遍。

  小結:今天我們當了小小作曲家,雖然編的曲還不是很好聽,但我們以后再多學一點音樂的知識,相信會編得很好聽的!

  三,結束部分:做蜜蜂飛離場

  “現在我們再聽聽音樂家編的<<小蜜蜂>>的音樂,邊聽邊飛到外面采花蜜吧!”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肥皂是幼兒比較熟悉的物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肥皂的品種越來越多,用途也越來越廣泛,平時孩子們洗手時,我發(fā)現孩子們對肥皂特別感興趣,為進一步引發(fā)他們對熟悉物品細致觀察和探索,我設計了這一活動方案,讓幼兒在探索中獲得新知識,新技能,掌握新的學習方法。

  活動目標:

  1、 能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肥皂的特征,并對探索活動感興趣。

  2、 樂意用恰當的語言描述自己喜歡的肥皂,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肥皂(大小、顏色、形狀不同)人手一塊。

  活動過程:

  1、 引起興趣,開火車至商店。

  師:小朋友好,我是香香商店的售貨員,我們店里有許多漂亮的肥皂寶寶,你們想去和它們做游戲嗎?那我們乘上火車出發(fā)吧!

  2、 找肥皂

  師:香香商店到了,看,肥皂寶寶們都出來歡迎我們了,你們想不想和漂亮的肥皂寶寶們做朋友?請每個小朋友找一個肥皂寶寶做你的朋友。(幼兒自選一塊喜歡的肥皂)

  師:帶著你的肥皂寶寶一起坐到這里來吧。ㄓ變鹤杂蓢诶蠋熒磉叄

  3、 感知肥皂的外形特征

  師:小朋友都找到了肥皂寶寶,請你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的肥皂寶寶長得什么樣?待會兒告訴大家。

  師:你們的肥皂寶寶真漂亮,長得都硬硬的,有顏色或花紋,有圓圓的.、有方方的、有長長的、還有橢圓形的,而且有的大有的小。

  4、 聞一聞

 。◣熥魑鼩鉅睿┟總肥皂寶寶都有氣味,你知道你的肥皂寶寶的氣味嗎?請你仔細地聞一聞吧!

  師:這些肥皂寶寶有那么多的氣味,那你們想不想和別的小朋友來交換一下聞聞別的肥皂寶寶的氣味嗎?

  5、 探索了解肥皂的用途

  師:你的肥皂寶寶可以干什么?

  師:我們一起來洗手(引導幼兒正確地使用肥皂的方法)邊念兒歌邊洗手。

  師:肥皂寶寶還有什么用處?

  6、 說一說

  師:你喜歡什么樣的肥皂寶寶呢?

  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肥皂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從大小、顏色、形狀、氣味等方面講述。

  師:這些肥皂寶寶真可愛,它們有著不同的形狀、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味道、不同的用處,我們生活中可少不了它們,它們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已經不早了,我們把肥皂寶寶整理好,跟這些肥皂寶寶說

  再見,來,我們乘上火車回家吧(開火車出活動室)。

中班教案 篇4

  主題總目標:

  1、運用測量比較的方法,體驗自己在長大,并為自己的長大而高興、

  2、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體驗長大了的積極情緒、

  主題內容:

  學習活動:

  一、小手真能干

  1、談話:身體的變化2、小人國3、小手歌(一)4、計算5、小手真能干

  二、我們在長大

  1、小手歌(二)2、我在長大3、秘密4、粘貼我自己5、高朋友和矮朋友(建構)

  三、朋友見面真高興

  1、大鞋和小鞋2、繪畫我自己3、找朋友(建構P17)4、有朋友真好(建構)5、手拉手

  四、和朋友在一起

  1、大樹和小鳥(建構P28)2、繪畫:我自己(畫五官)3、火車鉆山洞(建構P26)4、聽話的朋友(建構)5計算

  運動活動:小鴨小雞看誰聽得清種蘿卜

  游戲活動:各班根據本班情況從不同的切入口展開、

  生活活動:各班根據本班情況從不同的切入口展開、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鞋子的種類和用途,知道根據不同場合、不同季節(jié)及腳的大小穿不同的鞋。

  2、運用統(tǒng)計、測量、比較等方法理解大小、高低、軟硬等概念。

  3、學習穿鞋的正確方法,懂得愛護鞋子。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鞋子,有關季節(jié)、場景等的圖片和鞋子的圖片各若干。

  2、老師、幼兒圍坐成一個圓。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大鞋和小鞋》,引出活動內容:不一樣的鞋。

  鞋子真有趣,有大的,有小的。伸出自己的鞋:“這是我的鞋”。今天你穿了什么鞋?(幼兒一起觀察、交流)你還看到了哪些不一樣的鞋?

  2、出示各種各樣的鞋,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鞋子的相同點及不同之處。

  今天,我們星星班有個鞋子展覽會,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鞋子一樣嗎?不一樣在哪兒?(有的是拉鏈的、有的是系帶的'、有的是高跟的、有的硬的、有的軟的、有的是布的有的是皮的……)

  3、幼兒分組活動,自由探索,并嘗試用統(tǒng)計的方法記錄活動結果。

  這么多漂亮的鞋子,錢老師知道你們一定很想去摸摸、穿穿對嗎?沒問題。只是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你們摸過、穿過后要記錄下你穿的不同的鞋,哪只大、哪只?哪只鞋的鞋面軟(硬)?哪只鞋的跟高(低)?……

  小結:大腳穿大鞋,小腳穿小鞋。冬天穿棉鞋,夏天穿涼鞋。運動穿球鞋,下雨穿雨鞋。媽媽、阿姨愛美穿高跟鞋。

  4、配對游戲:(分兩組進行)

  (1)第一組小朋友要幫助我把鞋子左右兩個好朋友找出來。

 。2)第二組小朋友請你們告訴錢老師照片上的這些鞋子可以適合在哪個場景穿?并把照片貼到相應的圖片上。

  5、活動評價:

  請小朋友自己說說找到了什么一雙鞋;虬咽裁葱铀偷侥膫場景。分享活動的樂趣。

  活動延伸:

  討論怎樣愛護鞋子?

  活動反思:

  學習穿鞋子的目的是什么?學習穿鞋子不是活動的結束,更不是目的所在,而是在于讓每個孩子有積累大量生活經驗的機會,同時讓孩子在積極探索過程中,能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有自信才能擺脫依賴,才能讓孩子走向獨立。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平常與孩子的交談中,我發(fā)現孩子們談論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媽媽.我為了給孩子進行一個情感教育,所以我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孩子學會關心,體貼媽媽,激發(fā)愛媽媽的情感,知道媽媽辛苦.

  活動目標

  1、了解媽媽從事的工作,知道媽媽的工作很辛苦,媽媽在工作中表現得很棒.

  2、通過學習詩歌,感受到作品中的感情色彩.

  3、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媽媽從事的工作,知道媽媽的工作很辛苦,媽媽在工作中表現得很棒.

  難點通過學習詩歌,感受到作品中的感情色彩.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準備一張自己的工作照.

  2、詩歌碟.

  3、歌曲碟

  活動過程

  一、音樂入場.

  二、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爸爸媽媽來看你們了,你們高興嗎?向爸爸媽媽打聲招呼吧.(爸爸媽媽:哎)

  三、1、教師打開收集到的相片集,請幼兒在照片中找一找,哪位是自己的媽媽.

  2、引導幼兒結合照片,為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媽媽,找到媽媽的照片.如媽媽的名字,媽媽在哪工作等.

  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很能干,有很多了不起的本領,可以把你們的媽媽介紹給老師和小朋友,真的很棒!

  四、學看圖編詩歌<<我愛我的媽媽>>

  教師邊出示掛圖,邊引導幼兒看圖說話:我愛媽媽的什么?

  師:小朋友們,你愛你們的媽媽嗎?(愛)你愛你媽媽的什么呢?(出示第一幅圖畫)1、我愛我的媽媽,媽媽為我梳頭發(fā)。2、我愛我的媽媽,媽媽為我洗衣服。3、我愛我的媽媽,媽媽為我做米飯。4、我愛我的媽媽,媽媽教我畫圖畫。我愛我的好媽媽!

  教師小結:讓幼兒看著圖畫,集體念一遍詩歌。

  五、讓家長參與活動。

  老師請你們的媽媽來說說,媽媽回家后會為你們做些什么?老師請孩子的媽媽講講在家張為孩子做了什么事。

  師:請誰的媽媽?好,有請xx的媽媽來講講您在家和寶寶做什么事的呢?講完后,讓寶寶給媽媽一個擁抱,親一親自己的媽媽(請3-4位家長參與活動)

  六、親子游戲(分男 、女家長兩輪進行)

  師:請男家長站在幼兒的面前,聽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第一輪:爸爸蹲孩子跳,爸爸蹲完孩子蹲;孩子蹲爸爸跳,爸爸跳完孩子跑:孩子跑,爸爸跳完抱起孩子像飛機一樣飛回位置。 第二輪:請媽媽站在孩子的面前做與上相同的游戲。

  七: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媽媽,是孩子最熟悉的一位家庭成員,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哺育孩子長大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給孩子了解媽媽辛苦的同時,更鼓勵孩子運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是在課堂上,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在表達自己是怎么愛媽媽的時候,語言表達還有所欠缺。比如和多孩子就是跟著別的孩子說什么就是什么,沒有自己的一些其他想法。我覺得中班的孩子更應該有自己的見解,做到課堂上多留空間給孩子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中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散文詩優(yōu)美的語言,能大膽想象雪花飛舞的意境。

  2.樂意親近大自然,知道雪對人們帶來許多益處。

  教學準備:

  1.散文詩圖片,有看雪的經驗。

  2.輕柔的音樂。

  3.小雪花視頻。

  一、演唱歌曲,激發(fā)興趣。

  1.請幼兒愉快演唱歌曲。

  (播放幼兒玩雪的圖片)

  2.講述下雪的快樂。

  教師小結:下雪天,有好聽的故事,小雪花也來參加我們的故事會了。

  二、欣賞散文,感受語言美。

  1.完整欣賞散文,感受語言美。

  師:現在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這篇散文,想象下雪的.美景。

  2.分段欣賞。

 。1)小雪花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2)學習朗誦。

  3.結合圖片學習朗誦語句。

  4.你喜歡散文詩里的哪些句子?說一說。

  5.請幼兒一起學一學,并做一做好看的動作進行表示。

  6.討論:小雪花還會落在什么地方?小雪花有什么用處嗎?你想讓小雪花怎樣做?為什么?

  7.小結:小雪花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生活,它還能夠幫助大樹、小草、花、莊家溫暖、安全的過冬。

  三、討論:如果我是小雪花。

  1.請幼兒大膽想象:如果你是小雪花,你想落在哪里?

  2.請幼兒跟著音樂,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大膽講出來。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圖形折疊、分割、拼擺,感知圖形的變化。

  2、進一步鞏固對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及圓形的認識,發(fā)展空間知覺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幾何圖形組成的圖畫若干張,事先張貼于活動室內供幼兒觀賞。

  2、圖形操作卡片(各種幾何圖形)。

  3、可供折、剪、貼、拼的各種彩紙以及剪刀、固體膠、操作紙等。

  4、一塊大展板,分為三個區(qū)域,用于展示幼兒操作結果。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圖形寶寶們來到了我們班,可是他們很調皮,和小朋友們玩躲貓貓的游戲,他們躲在一幅幅畫里,請你們來把它們找出來吧!

  2、找圖形。 教師出示由幾何圖形組成的畫,請幼兒欣賞。提問:你能找出這幅畫里藏著哪些圖形寶寶嗎?(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梯形)

  3、借形想象,拓展幼兒想象空間。

  1)師:小朋友們真能干,都將它們找出來了,我們請圖形寶寶們出來吧。ㄕ堄變阂院魡镜姆绞秸埑龈鞣N圖形,教師一一出示。)

  2)師:圖形寶寶們被你們找出來后,還不甘心,還要考考小朋友們,它們想請你們一起來想想,圖形除了剛才我們看到的形象外,還可以變成什么東西? 教師請幼兒先相互討論,然后再舉手告訴大家。

  4、區(qū)域活動。

  1)游戲區(qū)域

  1:圖形變變變 提供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梯形紙若干,鼓勵幼兒大膽操作,通過折、剪、拼、貼的方法探索圖形的變化,并用語言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學會介紹自己的操作成果。

  2)游戲區(qū)域

  2:找圖形 提供圖案畫1--4幅,幼兒找出其中圖形的名稱、數量,并做記錄,在操作卡上用圓點表示各種圖形的數量。

  3)游戲區(qū)域

  3:圖形添畫 提供畫有幾何圖形的畫紙,鼓勵幼兒想象并添畫,變成某種物體形象。 教師先向幼兒介紹各個游戲區(qū)域的活動要求,然后請幼兒自選區(qū)域活動,操作的結果展示在指定的展板區(qū)域內;顒又,對于能力強的幼兒鼓勵其選擇多個區(qū)域活動。

  5、展示幼兒操作結果。 教師請幼兒共同欣賞、點評幼兒操作結果。點評后,請"找圖形"活動區(qū)記錄得不正確的幼兒加以糾正自己的操作結果。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中班教案09-03

(精選)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經典)01-01

中班教案(經典)11-03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選)08-25

(精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08-09

中班教案(精選)10-19

中班教案[精選]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