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上冊《寓言》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上冊《寓言》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上冊《寓言》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成語故事。理解寓言內(nèi)容,懂得其中的道理。通過看書,查資料,小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
教學重點:理解寓言內(nèi)容,掌握兩個成語。
教學難點:懂得其中的道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掌握《濫竽充數(shù)》。激發(fā)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熱愛。通過注釋自學,小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內(nèi)容,理解其中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寓言內(nèi)容。
教學難點:理解其中道理。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學習生字、練習朗讀
二、學習《濫竽充數(shù)》
。、默讀根據(jù)注釋理解古文。
2、小組交流。
。场⒅该囌f意思。
。础⒛隳苡米约旱'語言把這則語言講聽嗎?
。、從這則語言中你體會帶了什么?
。、生活中你看過濫竽充數(shù)的事例嗎?
。、試背寓言。
質(zhì)疑。
作業(yè):背誦《濫竽充數(sh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掌握《狐假虎威》的寓意。激發(fā)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熱愛。通過注釋自學,小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內(nèi)容,理解其中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寓言內(nèi)容。
教學難點:理解其中道理。
教學過程:
讀《狐假虎威》。
。、默讀根據(jù)注釋理解古文。
。、小組交流。提出不懂問題
。、看課件幫助理解內(nèi)容
。、指名試說意思。同桌互相說一說
5、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則寓言講聽嗎?
。、從這則語言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活中你看過狐假虎威的事例嗎?
8、試背寓言
。埂⑾胂蠊适碌陌l(fā)展情況,續(xù)寫
作業(yè):背誦《狐假虎威》
板書設計:
26寓言二則
濫竽充數(shù)狐假虎威
。俺洌ń柚
四年級上冊《寓言》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學習寓言中的生字新詞。
2.學習《拔苗助長》,理解寓意,懂得按事物自身規(guī)律辦事的道理。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學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須符合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拔苗助長的過程,理解寓意
教具:課文朗讀帶生字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引導教學、朗讀教學法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拔苗助長)
同學們從課題中能理解哪些內(nèi)容?學生自由交流討論,師相機解釋:拔高禾苗,幫助禾苗長高。
二、質(zhì)疑激趣
1、學生齊讀課題。
2、學生思考:從課題中,你想知道或了解哪些內(nèi)容?
3、學生質(zhì)疑,師歸納:那個人為什么要拔高禾苗?那個人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樣?
三、學習課文生字詞
1、學習課文生字詞
學生自由讀生字,出示生字卡:焦、喘
學生討論自己習字的和小訣竅
2、學習生詞
學生找出文中的生詞,并多讀多記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焦急自言自語筋疲力盡喘氣
3、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質(zhì)疑激趣”中的.思考題
四、學習課文
1、聽課文錄音朗讀
2、學生分段讀課文
3、找出人物的對話讀一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
4、學生說一說:從這個人的話語里你有哪些想法?
學生交流,師及時引導大家體會。
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課堂
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或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說一說寓言所包含的意思。
四年級上冊《寓言》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學習寓言中的生字新詞。2.學習《亡羊補牢》,理解寓意,懂得當一個人做了錯事,只要認真改就不算晚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如果早聽別人的勸告,損失會更少。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拔苗助長的過程,理解寓意
教具:課文朗讀帶生字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引導教學、朗讀教學法
教學流程:
一、復習鞏固
聽寫生字詞,說一說《拔苗助長》的意思。
二、理解:亡羊補牢
1、齊讀課題
2、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3、出示圖:說一說那個人是怎樣的一個人。
三、學習生字詞
1、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卡,學生拼讀并記憶字形:叼勸堵悔忠
引導學生書寫生字
2、學習生詞
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叼走、后悔、忠告
學生理解詞語,可采用互幫互助的方法理解生詞,師相機點撥
四、學習課文
1、聽課文錄音朗讀,學生分段朗讀
2、學生復述課文內(nèi)容,要求語言簡潔明了,意思完整。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那個人不什么不修羊圈?不修羊圈的.結(jié)果是怎樣的?修了以后呢?
4、學生自由討論,找答案,相互交流看法
5、匯報討論結(jié)果
五、全文,指導朗讀
1、全文,揭示寓意
學生自由討論:這個養(yǎng)羊人的做法錯在哪里?
2、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課文,評議后,再朗讀
3、結(jié)合實踐,說一說這個人在生活中還會存在哪些事情?
四年級上冊《寓言》語文教案4
知識目標
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揭示的道理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揭示的道理
教 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教學資源:教參、課本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
。ò鍟n題)
啟發(fā)學生由回憶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導入,如: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把你喜歡的一則寓言故事講給同學聽,再說說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教師邊作圖邊講故事,學生猜故事結(jié)尾。
三、這個人傻不傻,傻在哪里?
四、給故事取個題目。
板書課題:掩耳盜鈴
五、釋題
掩耳:捂住耳朵。
盜:偷。
掩耳盜鈴: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別人的鈴鐺。
六、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指名讀
2、小結(jié):結(jié)果當然會被別人發(fā)現(xiàn)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鈴鐺,鈴鐺還是照樣會響的,不過只是自己聽不見, 別人還是照樣聽得見的。哪個偷鈴鐺的人只是自己欺騙自己。
3、用一個成語說說偷鈴人的行為。(自欺欺人)
。ㄋ翟诓辉撐孀∽约旱亩淙ネ祫e人的鈴鐺。)
翻開課本讀寓言故
。1)偷鈴鐺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鈴鐺就會丁零丁零地響起來,就會被人發(fā)覺,那他是想出一事。
。2)他的'想法對嗎?為什么?
。3)那個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鈴鐺,結(jié)果怎樣了?(結(jié)合插圖板書“被人發(fā)覺”)
4、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結(jié)合插圖板書“想偷鈴鐺”。
5、讀第二自然段,想想、議儀學生復述這個故事。
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七、小結(jié):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那些想欺騙別人,結(jié)果只是欺騙了自己的人,所以說是自欺欺人。
第二課時
1、學習《守株待兔》。讀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要重點理解“竄”的意思。可通過“忽然”一詞表現(xiàn)出事情的意外。有條件的可通過演示兔子“竄”出來的動畫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2、讀第二自然段要揣摩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后“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幸”的錯誤。
讀第三自然段可帶點嘲笑的口吻。
3.讓學生說說在學習上和生活中是否見到過類似“、守株待兔”這樣的事。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教學教程
1、 補充資料:
寓:寄托。
言:講道理,寓言是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道理的文學形式。
掩耳盜鈴:把耳朵捕食去偷鈴鐺,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了的事偏要設法掩蓋。
2、《語文同步讀本》指導:
引導學生自學《雕鳳凰》、《桃花心本》。通過文章后的“讀一讀想一想”側(cè)重啟發(fā)學生抓住文章主要內(nèi)容,明白故事中蘊含的道理。
板書設計;
30、寓意兩則
掩耳盜鈴 自欺欺人
守株待兔 不勞而獲
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寓言》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學習4個會認字,學寫6個會寫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能夠熟練地朗讀課文。
3.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并能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想。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這則寓言故事。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寓言故事,在朗讀中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悟出寓言的寓意。
教學準備:
生字卡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寓言二則,板書課題,認識“寓”。
2.你聽過寓言故事嗎?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誰來給大家說說。
3.聽了這么多的寓言故事,現(xiàn)在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嗎?(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來說一個道理的文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閱讀課文的兩則寓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你奇怪的`地方?
指名學生回答后,師述:用文言寫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誦讀文言文,能提高語言的感情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
2.在看課文之前,你是否聽過、看過這兩則文言文?
3.自由朗讀課文,要求:(1)對照譯文慢一點讀;(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意思。
4.指名學生說讀的過程,需要幫助的地方。
5.分別指名學生讀一、二則寓言。正音:揠(yà)曰(yuē)槁(gǎo)鬻(yù)矛(máo)盾(dùn)。
6.老師范讀,聽的時候自己不會讀的生字注音,不會斷氣的做好標記。
三、深入理解第一則寓言。
1.自由地讀一讀第一則寓言,對照譯文把不理解的詞語標出來,把知道的字、詞的意思用筆寫上。
2.討論交流:你讀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點撥理解以下詞語:
憫:擔心
揠:拔高
者:指代人
芒芒:疲憊不堪
曰:說
。涸谡n文里指累了
槁:干枯的意思
3.小組合作讀、齊讀。讀的時候想一想它的意思,看能不能和譯文的意思聯(lián)系起來。
4.挑戰(zhàn)自己:不看譯文,老師讀一句,學生說一句意思。
5.指名上臺講述這個故事。
四、總結(jié)全文,明白寓意。
1.解題。
。1)逐字分析。揠:拔。助:幫助。
。2)用自己的話說出“揠苗助長”的意思(拔高禾苗,幫助禾苗長高)。
2.討論:
。1)這個人幫禾苗長高了嗎?為什么?
(2)想一想這人錯在哪里?
(3)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你能舉出例子來嗎?
五、熟讀課文。
1.指導朗讀。
2.自由讀。
3.背誦課文。
六、學習生字詞。
1.自由識記字形:寓、憫、趨。
2.討論交流。
3.指導寫字:“寓”上下結(jié)構,下邊不能寫錯。
憫:左右結(jié)構,左窄右寬
趨:半包圍結(jié)構
七、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并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憶。
1.檢查背誦《揠苗助長》。
2.從《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學習《自相矛盾》。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流利。
2.再讀課文,試著理解句子的意思。
A:自讀自悟。借助譯文,一句一句地讀,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B:練習把語句讀正確、流利。
3.檢查試讀課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況。
A:名學生讀。
B:指名學生說句子的意思。
C: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指導讀好夸的語氣)。
D:自己把句子的意思連起來,練習講課文故事。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這則寓言故事。
三、總結(jié)全文,明白含義。
1.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
(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
2.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你能舉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來嗎?
四、學習生字詞。
1.讀準字音。
2.自由識記字形。
3.指導書寫。
“矛”字不能丟掉最后一撇,“盾”字半包圍結(jié)構,“陷”的右邊兩橫不能連在一起。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并背誦課文。
【四年級上冊《寓言》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11-16
四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04-22
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01-31
人生寓言語文教案06-12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2-08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4-19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通用04-20
四年級上冊語文《故事》教案04-24
小學四年級的語文上冊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