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學情分析
對于這篇語句優(yōu)美,情感炙熱抒情散文,學生一定會有朗讀的興趣,完全能夠通過朗讀,捕捉到作者對白樺林眷戀以及對看林人的崇敬贊美之情。只是,學生對白樺林和看林人沒有什么具體的認識,教學時可以通過補充有關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來解讀。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感動自己的段落,品味文章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作者對看林人崇敬與熱愛。
2、學習看林人胸懷崇高理想,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
3、自主質疑,合作交流,探討疑難問題。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朗讀,理解重點詞語,細細品味文章飽含深情的語句。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含義深刻的句子,品味語言并體會看林人默默奉獻的精神。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學了《白樺林的低語》,從課文中,我們看到了美麗的白樺林,現(xiàn)在還想去看看那美麗的景色嗎?(想),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二、復習舊知識,加強鞏固
Media show:圖片+音樂+老師的范讀第3自然段。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師:同學們,白樺林的確非常美麗,作者渴望再一次回到大森林中去,僅僅是因為這美景嗎?(不是)
還有什么更重要的原因呢?你能從文中找一句話來回答嗎?
預設:“從大興安嶺回來以后,我一直懷念著你”
“你”指誰?(看林人),一直說明什么?(每時每刻都在懷念)
板書:看林人
(2)課件:
從大興安嶺回來以后,作者為什么一直懷念著看林人?
學習導航:
1、自讀課文第2-7自然段,從文中劃出體會深刻的語句,找出關鍵詞,并在旁邊作批注。
2、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討論探究,理解課文。
3、在全班匯報,交流學習收獲。
讀中感悟(先總后分)
1、預設:“林業(yè)工人那顆純潔的心,卻永遠滌蕩著我靈魂中的浮躁與狂妄。”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勵自己要有你那樣的胸懷,你那樣的目光……”回到課文中,具體從哪些詞句體現(xiàn)出來的?
分:
學習第五自然段:
、倌阌袩煱a,但在崗位上,你的口袋里絕沒有一撮煙草,一根火柴棒。(守林人為了保護森林,強忍著煙癮)
資料插入:
1987年5月6日-6月2日,大興安嶺地區(qū)發(fā)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損失最嚴重的森林火災,火燒面積101萬公頃,其中有林區(qū)面積近70%,燒毀貯木場和林場的木材80多萬立方米,受災群眾5萬多人,死亡193人。
每年,春秋兩季,大興安嶺都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火災,防火形勢非常嚴峻,所以,大興安嶺絕不容許有一撮煙草,一根火柴棒。
、凇安诲e,你懷里揣著一小瓶酒,但你給自己規(guī)定,每兩小時喝一口,絕不違章。”
(守林人為了森林,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嚴格控制酒量,絕不多喝一口)
資料插入:
大興安嶺冬季漫長而寒冷,一年中積雪期長達七個月之久,最冷時氣溫可降至攝氏零下45度左右。不錯,你懷里揣著一小瓶酒,這一小瓶酒可以給你驅寒,可以幫你取暖,但為了讓自己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你給自己規(guī)定-------(生)“每兩小時喝一口,絕不違章”。
、邸澳悴粠鴪,不是你不愛看,而是你的雙眼必須注意四周的情況----哪怕是一縷淡淡的細煙,也不能忽略輕放!”
(守林人為了森林,瞪圓了自己的雙眼,心系森林)
插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金粟米,但你為了森林,把這一切都拋之腦后,都無睱顧及,雙眼隨時都注意四周---哪怕是一縷淡淡的細煙,也不能忽略輕放!
④你帶了一臺半導體收音機,但除了收聽天氣預報,你甚至不去收聽你最喜愛的歌曲,因為你的雙耳必須隨時捕捉遠近異常的音響---哪怕有人偷代一棵小樹,你也不能將他原諒!
(守林人,為了森林,寧愿讓自己無聊,也不愿去收聽歌曲,因為聽歌曲就沒辦法捕捉遠近異常的音響,偷林人就會乘虛而入!)
師:同學們,在森林里工作的人就僅僅受這些苦嗎?他還會遇到哪些困擾呢?哪些危險呢?
小結:同學們,森林工人為了守護森林,在崗位上絕不吸煙,控制酒量,不看書報,不聽音樂,還要受到蚊蟲的叮咬,野獸的侵襲。孩子們,看林人具有什么樣的高尚品質?
板書:堅守崗位,默默奉獻
師:為了大森林,他愿意奉獻出自己的一切,這是何等的高尚,何等的'偉大啊?此時此刻,你愿意把你最感動的地方讀一讀嗎?(配樂抽生單個讀1-3個)
師:讀得真好!老師從你們的讀中體會到了你對看林人是多么地敬佩,多么地贊美啊!
孩子們,我們來設想一下:
假如沒有了這些看林人,后果將會怎么樣?
生談。
師:正如你們所說:(課件提示)
(師)假如沒有這些看林人,(生)火災頻繁發(fā)生,大量的樹木被濫砍濫伐,鳥兒也失去了家園,飛不上藍天;森林面積銳減,隨之帶來的是水土流失,沙漠面積增大,各種物種滅絕,大自然正向人類發(fā)出警示!
師:是啊,沒有看林人,大森林也將不復存在了,為了真誠地感謝看林人,我們再讀一讀第五自然段,那讓人感動的語句。板書:感激
課件:
為了堅守崗位,你有煙癮,但在崗位上…..
為了堅守崗位,你懷里揣著一小瓶酒…..
為了堅守崗位,你不帶書報,不是你不愛看…..
為了堅守崗位,你帶了一臺半導體收音機….
小結: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卻真實地折射出看林人那顆純潔的心,正如一根杠桿,雖然很小,但可以撬動整個地球!星星之火可以撩原…..
2、學習第6自然段
師:沒有煙抽,沒有酒喝,沒有書看,沒有歌聽的日子,如果讓我們來過,堅持一年也還行,那如果是10年?20年?甚至更長呢?這樣的日子可真難熬啊!
我問他:“寂寞嗎?”他是怎么回答的?請自己讀一讀第6自然段。你能抓住這段文字里的最主要的那個字來回答嗎?
生:笑
師:笑說明什么?生:他熱愛工作,以苦為樂。
師:一個“笑”字,酸甜苦辣,人生五味盡含其中,一個“笑”字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給了我們最好的證明。從他爽朗豪邁的笑聲中,我們聽到了責任,感到了希望。他熱愛自己的工作,他具有以苦為樂的精神,怎么來以苦為樂呢?
生:你教我以……
你教我以……
你對我說:“森林是大地的綠毯,我們要把這厚厚的綠毯,一直鋪到北京城的邊上!”這是森林人對工作的熱愛,這是看林人堅定的信念,這是看林人豪邁的誓言。
“尊敬的守林人啊,讓我再聽聽這美好的祝愿吧!”
女生讀“森林……”
“勇敢的看林人啊,讓我再聽聽這豪邁的誓言吧!”
男生讀“森林……”
師:森林是大地的綠毯,這厚厚的綠毯,不僅會一直鋪到北京城邊上,還會鋪到……
師:是啊,愿這綠毯,早一日鋪到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世界每一個角落!正因為這豪邁的誓言,所以……(回讀第一自然段)
正是由于看林人的默默奉獻,堅守崗位,樂觀豪邁,才獻給了我們這份寶貴的禮物。
課件陪圖朗讀第3自然段:
師:低吟淺唱是什么意思?你能從書上找到和低吟淺唱意思差不多的詞語嗎?他們悄悄地會說些什么呢?
師:我們再來讀一遍題目,(生讀)白樺林的低語
師:那高高的山崗,那塔亭般的瞭望樓,那濃濃的綠浪,如此美景,白樺林可以作證,白樺林的低語即是召喚!
課件:
在白樺林的低語中,愿你聽到我的聲音---我還要到大興安嶺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滿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們的胸膛!
師:什么是平凡而偉大,什么是淳樸而可愛,白樺林可以作證,白樺林的低語即是回答。
課件:
在白樺林的低語中---愿你聽到我的聲音----我還要到大興安嶺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滿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們的胸膛!
【教學總結】
《白樺林的低語》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課文歌頌了看林人長年累月忍受寂寞,默默無聞,甘為守護白樺林而犧牲青春的平凡而又偉大的品質。怎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領悟到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呢?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感覺效果不錯,現(xiàn)在小結如下:
一、直入中心,突破重難點。在授課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5—7自然段,特別是5自然段,引導學生自讀、思考、勾畫、批注,學生很快找到重點詞語“絕沒有”、“絕不違章”、“不是……而是……”等等,并在旁邊寫出了自己的.理解。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自學結果。指導學生歸納出看林人的品德:為了森林,強忍煙癮。為了森林,嚴控酒量。為了森林,不聽歌曲,為了森林,甘于寂寞,甘于犧性。
二、恰當應用媒體輔助教學。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手段越來越受到教師的信賴。在本課教學中我恰當應用多媒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媒體使用一方面是用來出示一些重點句子、段落,為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感情朗讀提供憑借,另一方面是為學生出示一些補白練習、延伸內容幫助學生擴充資源,更好的理解課文,更重要的是在教授完5——7自然段后我應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白樺林的美景,并配樂朗讀1——4段,激發(fā)學生對課文朗讀的激情、對看林人奉獻精神的體會。
三、補白填空,加深理解。教材是教學的載體,教師在用教材的同時可以合理地補充、開發(fā)教材,這是新課程標準給予我們教師的權利,也是課堂教學的需要。在本節(jié)課的級學中,我們充分利用教材設置了一些補白填空,收效不錯。如在在討論“白樺林在低語什么?”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看林人啊,謝謝你長年累月地守護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一個學生認為看林人和白樺林長期相處,他們已經成為了朋友,所以她認為白樺林會說:“朋友,因為你們的無私奉獻,我們才沒有受到人類的傷害!
四、注重朗讀,豐富語感。本文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只有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才能加深理解、才能體會感情、才能升華感情,所以在授課中我組織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有學生自讀、賽讀、教師范讀、配樂朗讀等,教師深情并茂的范讀能起到以情激情的功效。
語文教案 篇2
一、素質教育目標
1.理解恰當?shù)谋扔鲗φf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復習分類說明的方法。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難點:1.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2.課文的主體部分,即怎樣看云識天氣這部分,由于云層、光彩的種類繁多,變化復雜,學生一時難于分辨,所以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學的一個難點。
解決辦法:
1.通過分組討論進行制表的方法,并結合講解,從而使學生能更清楚地了解云層、光彩的變化同天氣變化的關系,從而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
2.利用多媒體手段演示云與天氣的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3.講講、讀讀、寫寫、練練相結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能力。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進行說的比賽,其中還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聽音樂,描述可能出現(xiàn)的畫面。
3.分小組討論,進行制表。
4.搜集有關識別天氣的諺語,班上交流,并建立一個小天氣預報站。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先放一段音樂,請同學們描述一下畫面,陰云密布,狂風大作,大雨點砸在盆上叮噹響,人們四下奔跑的聲音,雞鴨亂叫聲。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看到的是暴雨來臨時的場面,由什么的變化引起了雨的到來?對,是云、風的到來引起的,所以說,云的變化就能暗示天氣的變化。(訓練學生聽、說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講述云和天氣的關系的課文——《看云識天氣》。
(一)明確目標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云識天氣。
3.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二)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具體、生動地介紹了云的形態(tài)、變化及云上的光彩現(xiàn)象同天氣的關系,說明了怎樣看云識天氣。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提問
(1)從題目上看,這是說明什么的文章?
說明云和天氣關系的文章。
(2)從題目上看,你還能讀出什么來?
體裁說明文,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讀課文,第1段老師范讀,第2題全班女生齊讀,第3、4兩段分別由兩名女同學朗讀,第5段、第6題分別由兩名男生朗讀,第7段全班男生齊讀。
3.劃分斷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說明為什么可以看云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云的形態(tài)變化,云上的光彩現(xiàn)象同天氣的關系,從而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和局限性。
4.這樣分段,體現(xiàn)了什么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由現(xiàn)象到本質)。
5.閱讀第1段,回答下面各題。
(1)這段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
(2)如何分層?
第一句是第一層,最后一句是第三層,中間是第二層。
(3)第一段中哪些內容照應“姿態(tài)萬千”,哪些內容照應“變化無常”?
“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師,像奔馬……”這些內容與“姿態(tài)萬千”相照應。
“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這些內容與“變化無!毕嗾諔。
6.分組討論制表,把同學們分成三個組,第一組閱讀第3段,討論并制出晴天云彩簡表;第二組閱讀第4、5段,討論并制出陰雨冰雹云層變化簡表;第三組閱讀第6段,討論并制出光彩識天氣簡表。
7.同學交流如何看云識天氣。
8.由多媒體演示云和天氣的變化,并伴隨音樂.同學們看著畫面進復述。
9.再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這些云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這是什么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分類別。
(2)“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這是什么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打比方。
10.本文的說明方法是分類別、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來。
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句子有:
(1)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2)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
(3)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
(4)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云,叫積云。
(5)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6)隔著云看太陽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
分類別:光彩有暈、華、虹、霞。
(四)總結、擴展
這篇課文緊扣題目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晰,首先說明看云可以識天氣。因為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看云識天氣,這是全文的重點,寫得詳細、縝密,從高層云依次說到低層云,從象征晴朗天氣的云,依次說到帶來暴風雨的云,又從云的形態(tài)特點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再說到云的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在說明中,從現(xiàn)象入手,進而觸及事物的本質,云的形態(tài)和光彩是現(xiàn)象;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就是本質,云的種類很多,但說明層次不亂,先說什么,再說什么,后說什么,有助于把“看云識天氣”的事理說清楚,最后畫龍點睛,說明看云識天氣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擬題訓練,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閱讀課后的最后一部分,即最后一段分組擬題,互作答案。
結尾總結全文、點題,同時說明了看云識天氣的局限性。
(五)布置作業(yè)
1.在課外,練習看云識天氣。試著根據天空中的云彩形狀,判斷一下當天或第二天的天氣情況,把結果寫在教室后墻的黑板上。
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課
教師出示一根編中國結的紅絲線,同學們這是什么?
教師出示一個中國結,這優(yōu)勢什么呢?你能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教師總結:
這跟繩子扯的再遠,也離不開這個頭.這就形成了這個中國結.
板書課題:中國結
二、整體認讀了解課文內容內容。
1、通過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解決課文中新的生字朋友。
2、考慮:課文中寫的中國結都在什么地方出現(xiàn)?
三、細讀課文,交流品讀。
通過對課文第二段的閱讀,對中國結進行進一步的了解。
默讀二、三段,
考慮: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么?
讓學生展開想象除了書上的這些描寫你還能想到什么?
小朋友用自身的語言來描述,通過學生的相互補充達到完美的境界。
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人民喜歡中國結,在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畫下來,全班互相交流。
指名讀一讀畫出的語句。
指導朗讀,通過個別的詞語體會中國結的意義,應該讀的速度快一點,聲音響亮。讓學生根據課文中的上下理解。
過渡:
中國結不只代表著你們說的意義?它還代表著中國心,飽含這中國情.
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讀完后集體交流你是怎樣理解文章中所說的頭的。
中國結中寄托著所有華夏子孫的濃濃深情,有一種怎樣的感情?課文中那些詞語表達這種情感?
通過課文的分析讓學生試著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四、總結:
根據板書,由學生總結從課文中學到了寫什么?
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介紹了中國結受歡迎的原因.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通過課文的學習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作業(yè):
背誦自身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1、你喜歡的中國結,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貞浺幌,你都見過什么樣的中國結?
2、我們繼續(xù)來感受文章中給我們怎樣來解釋中國結的
[板書課文標題]
播放課文錄音。
二、重新認識全文
1、速讀課文,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并用筆畫下來。
2、你能讀出自身喜歡的語氣嗎?
3、小組研究:
它包括了什么樣的民族感情?
4、反復閱讀第5自然段,然后把這個課文復述給大家聽。說說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三、總結全文
1.再讀全文:跟著課文錄音輕聲讀課文。
2.縱觀全文,說一說:
中國結代表了什么?
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話說出來。
四、學習本課的生字詞
1、學習生詞
A、本課中你還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
B、集體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嘆為觀止
神往
2、學習寫本課生字。
A、出示生字寵 飾 頸 僑 憧 憬 乞。
B、讀字組詞。觀察字形,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個一起特點是什么?
C、認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寫。
D、寫完后在班里展示寫的好的學生的作業(yè),進行評價。
五、課堂小結
對于本節(jié)課你想說點什么?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內容簡介:
《草原》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材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親身經歷和感受寫的一篇訪問記,《草原》教學設計。文章記敘了他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學生通過學習景美、人美兩部分,體會隱藏在文字背后的人文內涵。透過文字使學生感受到環(huán)境與生命相互依存的關系,體會到蒙漢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感受到祖國是各民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會認3個字,能正確讀寫勾勒、駿馬、迂腐、鞭子、疾馳、墨線、無際、拘束、摔跤、襟飄帶舞等詞語。背誦課文一、二自然段。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和諧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草原美麗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來。
4、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養(yǎng)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課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體會句中所含的意思。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及在表達上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1、同學們你去過草原嗎?(指名回答)你知道草原是什么樣子的?(指名回答)
2、那么草原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老舍先生寫的《草原》一課,一起感受一下草原的美景。
二、了解作者加深印象。
1、這篇課文是老舍爺爺寫的,關于老舍你知道多少呢?教師相機簡介作者老舍。
2、我們以前學過他的什么文章?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老舍的文章。(《老北京的春節(jié)》、《鳥的天堂》等)
3、老舍爺爺一生寫下了許多優(yōu)美的文章,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大師,學習他的文章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三、初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整體認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后。
2、草原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樣子?結合自己得到理解來談一談。(指名回答)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1961年夏天老舍先生訪問陳巴爾虎旗的經過)
4、本篇課文作者寫了草原哪幾個方面的情況?
(本文主要寫了兩方面的情況,一是風景很美,一是草原人民的熱情,教案《《草原》教學設計》。)
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言并板書。
板書:風光美、人情美。
5、課文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表現(xiàn)了作者對草原和草原人民的熱愛,歌頌了蒙漢兩族人民的深厚友情。)
四、品讀賞析課文感悟課文中的美景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獨特的,你來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課文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草原之美的?劃出你認為描寫優(yōu)美的詞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并批注。
匯報交流。
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合作探究。
師:以小組為單位,學習你喜歡的部分。
(課件出示自學提示:第一部分:抓重點詞句理解草原的美麗景色。)
2、鎖定重點,品讀感悟。
根據匯報內容隨機出示相關句子,進行學習。
(1)景美部分:
在匯報第一部分時,可通過"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青翠欲滴,輕輕流入云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等句子引導學生理解品悟草原的美景。滲透環(huán)保教育。
課件演示,再現(xiàn)草原之美:通過剛才的交流,同學們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實的草原又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們想看一看嗎?(播放草原的有關錄像資料)
談一談,看完錄像的感受。
指名再來讀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結合文中的語句,想象畫面的內容。
過渡:這么迷人的景色,這么優(yōu)美的語句,我們真的應該多讀讀。選擇本段中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讀進去。
學生配樂朗讀課文的情況,教師適時鼓勵。
(2)人美部分
多么美麗的草原之景!多熱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感受他們把酒話別的激動場面。自學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讀后的感受。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匯報:這兩自然段,主要寫了草原人民熱情迎接:
﹙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同學們這種熱情,真是讓人感動不已,你體會到了嗎?那么你能夠帶著蒙古人民的熱情來讀一讀嗎?
讓學生讀自己認為最能表現(xiàn)出蒙古人熱情好客的句子,體會人情美,滲透民族大團結的思想。
教師小結。
3、情感升華體會蒙漢情深
投影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你怎樣理解這句話?你從這句話中又讀出了什么?
4、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場面。要求讀出自己的體驗和個性的理解。師生評議朗讀。
五、總結課文。
1、依據板書,講清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借景、借事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手法。(板書:寫景--抒情,寫事--抒情)
2、歸納課文整體內容,并指出本課第一大段,寫了草原的風光美,第二大段寫了草原的人情美,把這兩部分聯(lián)系起來,作者實際上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濃筆重彩、有聲有色的草原風情畫。(板書:草原風情畫,并用箭頭連接有關內容)
(整個教學過程體現(xiàn)了完整的"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思路,不論對全篇課文的認識還是對每一個大段、段中的每層,都是引導學生先從整體上形成一定的認識,然后再進行具體的學習,最后再從整體上進行更高層次的概括。這在各個教學步驟的實施過程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來。)
板書設計
草原
景美人美
明朗可愛熱情好客
一碧千里蒙漢情深
民族團結
語文教案 篇5
一、課文分析
這是《西游記》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的節(jié)選,屬文言文白話小說。課文描寫
二郎神楊戩受命到花果山,降服大鬧天宮并自名“齊天大圣”的妖猴孫悟空,與孫悟空斗勇斗智斗法,大戰(zhàn)幾百回合的經過。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多變,跌宕起伏,充滿神奇的想象,語言詼諧俏皮,表現(xiàn)了孫悟空不畏強權、反抗鎮(zhèn)壓、爭取自由的,以及特立獨行、自傲好名、桀驁不馴、幽默諧趣的性格。
二、學情分析和教學思路
這是人教版七上第六單元里的第一課文。
首先,作為文言文白話小說節(jié)選,學生在語言理解上有一定的障礙,教學時必須予以掃除。
其次,這個單元強調默讀、速度,此項能力的培養(yǎng)和檢測應該體現(xiàn)在故事情節(jié)的復述和概括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可以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自行梳理大小二圣變身斗法的經過,體會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多變,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第三,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想象世界”,因此,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抓住文中角色形貌之神奇、法力之神奇、法器之神奇等,體會神話故事大膽的超常的想象,從而領悟想象的本質、方法和原則,讓學生初步形成想象的思維模式。
第四,在描述大小二圣變身顯法,斗智斗勇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時,語言準確傳神、諧趣俏皮,與孫悟空的性格十分吻合,可以引導學生加以體會。
最后,針對課后練習四,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故事矛盾沖突的背景、本質及其必然結局,從而理解課文的中心,以及孫悟空的和性格。
三、學習目標:
1、提高閱讀的速度,學會復述和概括故事情節(jié),體會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跌宕(過程與方法);
2、體會本神話故事大膽超常的想象,領悟想象的本質、方法和原則,初步形成想象的思維模式(知識與
能力);
3、欣賞文中準確傳神體現(xiàn)形象的身份、性格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體會語言的諧趣俏皮特點(知識
與能力);
4、分析大小二圣雙方矛盾沖突的背景、本質及其必然結局,從而理解課文的中心,以及孫悟空的精
神和性格(情感和觀念)。
四、學習重點:
1、體會本神話故事大膽超常的想象,領悟想象的本質和方法,初步形成想象的思維模式;
2、欣賞文中對主要形象的語言、動作和心理的重要而精彩的描寫,體會語言的準確傳神、諧趣俏皮。
五、學習難點:
分析大小二圣雙方矛盾沖突的背景和本質,理解課文的中心,以及孫悟空的和性格。
六、課前預習:
1、《西游記》的作家、作品常識;
2、《西游記》第六回的故事內容,了解的故事背景;
3、查閱字典,掃清課文的詞語障礙;
4、學生自行觀看1965年版的國產動畫片《大鬧天宮》。
七、教學步驟:
。ㄒ唬z查預習
1、檢查《西游記》的作家、作品常識;
2、提問“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故事背景;
3、通過課件出題,檢測重要字詞的形、音、義的理解和掌握。
。ǘ┧僮x課文,復述故事,概括情節(jié)
1、打開計時器,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快速閱讀課文;
2、用課件出題,要求學生在扼要復述的基礎上用小標題概括故事情節(jié),并理出大小二圣變身斗法的過程。(堂上書面作業(yè))
3、用課件出題,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課文不寫大小二圣不一下子就拿出最高強的法術一兩個回合便分出勝負?從而讓學生體會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多變、跌宕起伏。(文喜見山不喜平)(口頭作業(yè))
。ㄈw會想象,學會想象
1、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神奇的想象,用課件出題,讓學生從下列角度思考:(堂上書面作業(yè))
。1)神奇的角色
。2)神奇的形貌
。3)神奇的法術
。4)神奇的法器
2、引導學生理解想象的本質和方法,初步形成想象的思維模式:(堂上筆記)
神話想象是超現(xiàn)實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其本質和方法是
將各種生物和非生物組合成具有神奇的形貌、神奇的法術和神奇的法器的人類、神仙、佛道、妖魔、鬼怪,賦予它們人、神、物的屬性、特點和變化,并在此基礎上構筑故事情節(jié)。
3、引導學生掌握想象的依據和原則
。1)想象要從角色的身份和性格出發(fā)
。2)想象要從故事的`具體的場景、情節(jié)、沖突的描述的實際需要出發(fā)。
不能胡思亂想,天馬行空。
。ㄋ模┢肺睹鑼,體會其幽默諧趣俏皮的風格特點(自主學習,自由探討,口頭作業(yè))
1、把握文中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適應故事的情節(jié)和場景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體會描寫的準確、生動、傳神。
2、分析對孫悟空的描寫與孫悟空的性格特點的關系,體會語言的幽默俏皮。
先是瞧不起別人,當打不過別人時,就失了方寸、亂了陣腳,被迫使出渾身解數(shù)來改變形貌,企圖偽裝起來,隱藏起來。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它的變化破綻百出,被一一識穿,最終只得落荒而逃。整個過程中,孫悟空的形貌變化、心理活動和行為舉止都十分滑稽俏皮、諧趣可笑。
。ㄎ澹┓治雒軟_突,理解中心,把握形象性格
1、課件出題
大小二圣變身斗法的背景和本質是什么?為什么要大戰(zhàn)幾百個回合?而且總是孫悟空落荒而逃?(可以作為拓展性的課后作業(yè)或層次高的學生的思考練習)
提示:孫悟空大鬧天宮,不服管束,不把佛祖、菩薩、神仙放在眼里,犯了天條,冒了天威,還自名為“齊天大圣”,所以二郎神奉命來到花果山降服孫悟空這只“妖猴”。
大戰(zhàn)幾百個回合,表明變身斗法的艱苦曲折,旗鼓相當,亦表明孫悟空的本領高強,驍勇頑強、機智靈活,難以降服。這刻畫了孫悟空桀驁不馴、幽默詼諧的特點,以及不畏強權、反抗鎮(zhèn)壓、爭取自由的。
孫悟空屢敗屢戰(zhàn),總是落慌而逃,原因是二郎神得到佛祖、菩薩、神仙、天兵天將的協(xié)助,人多勢眾,而且有比孫悟空更厲害的法術和法器,而孫悟空勢單力薄。
二郎神是佛祖的衛(wèi)道士(相當于軍隊和警察),是佛祖派來鎮(zhèn)壓犯上作亂的孫悟空的,代表維護統(tǒng)治秩序、等級制度的幫兇勢力。孫悟空是反抗強權的愚弄奴役和鎮(zhèn)壓統(tǒng)治、爭取平等自由者的代表。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1、識字。
2、理解課文,提高認識能力。
【主要策略】
以朗讀為載體,以語感訓練為突破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第14課,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二、讀課題
指名讀課題。
大家有沒有注意:這個字(蘆)他讀的是第幾聲?(輕聲)對了,這個字在“葫蘆”一詞中讀輕聲。(板書:lu)其實這個字還有兩個讀音:lú、lǔ。(板書)常用的讀音是:lú,蘆葦?shù)摹疤J”,蘆花的“蘆”,蘆席的“蘆”。在什么情況下讀“l(fā)ǔ”,請同學們課后查一。
請同學們再讀這個詞:(葫蘆)
誰見過葫蘆?給大家介紹一下。(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畫簡筆畫)
相機簡介“葫蘆”:“葫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心臟形,(簡筆畫)花是白色的,果實中間細,像兩個球連在一起。嫩時可做蔬菜,長成后硬殼可做器皿。(簡筆畫)
請同學們再讀課題。
大家讀得很準確?墒牵銈冎绬,讀句子的時候,強調不同的詞,會表達不同的意思。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
請大家強調“我”字:我要的是葫蘆。這樣讀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葫蘆,別人要的是什么不清楚。)
下面請你們強調“葫蘆”一詞:我要的是葫蘆。這樣讀,表達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葫蘆,不要別的。板書:不要別的)
這兩種讀法哪一種是正確的呢?我們得看看課文寫了什么,下面我們就來來聽聽課文錄音。
三、聽課文錄音
你們說哪一種讀法才是正確的呢?(我要的是葫蘆)那我們就按照這樣的讀法再讀一遍課題。
按照這樣的讀法,那么我們學習這篇就必須弄清楚哪些問題呢?
1、他不要的是什么?
2、他要的葫蘆得到了嗎?
四、自學課文
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把課文讀通、讀順。下面就給大家五分鐘時間讀課文,大家要注意做好三件事:
1、標清自然段。
2、圈出生字,讀準字音,牢記字形。
3、讀通課文。
五、檢查自學情況
1、按自然段讀課文:
剛才幾位同學讀課文的時候,讀得還不是很流利。原因就是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大家還沒有記牢。下面老師就幫助大家再記一記。
2、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 指名拼讀,全班跟讀。
、 全班拼讀。
、 以開火車的方式認讀課件上的無音節(jié)生字。如有讀不出來的`,請其他同學給推薦一個記憶方法。
⑷ 讀詞語:
生字我們過關了,我相信同學們這回一定能把課文讀好。
3、齊讀課文。
六、理解課文
1、大家讀得真好,相信同學對黑板上的兩個問題已經有答案了。
大家說“我”不要的是什么?(葉子,板書:不)
那么你們是從哪幾個自然段知道他不要葉子的?(2、3自然段。板書)
2、誰愿意把第二自然段給大家讀一讀?其他同學把書平放在桌面上,拿出筆來,把你認為最能說明他不要葉子的句子畫出來。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大家一起來讀這個句子。誰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出示句子: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這兩個句子的意思是一樣的,你覺得哪一個句子更能說明不可怕呢?(第一個句子)
請大家再把這兩個句子讀一讀。
3、誰愿意把第三自然段給大家讀一讀?大家把這個自然段中最能說明他不關心葉子的句子畫出來。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指名讀這個句子。
誰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出示句子: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這兩個句子的意思也是一樣的,你覺得哪個句子能更加肯定地告訴我們葉子上的蟲子不用治呢?
請大家再把這兩個句子讀一讀。
下面我們再來讀一讀第2、3自然段,要注意讀好這兩個句子。
這個人真是太不關心葉子了。那我們來看看他對葫蘆是什么態(tài)度。(關心)你們從哪里知道他非常關心葫蘆?(第一自然段)
4、誰愿意讀第一自然段?
你認為哪些詞語能說明他關心葫蘆?(每天、幾次)
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還從哪里可以看出他非常關心葫蘆?(第二自然段)
5、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他這么關心小葫蘆,結果他得到葫蘆了嗎?(沒有)
你們是從哪里知道的?(第四自然段)
6、請同學們齊讀第四自然段。(板書:畫向下的箭頭)
為什么會這樣呢?你們知道嗎?(生答)
也就是說,葉子和葫蘆之間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畫葫蘆藤)
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么呢?(生答)
七、拓展
如果再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他會怎樣想,怎樣做呢?請你們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一個新故事:
我要的是葫蘆
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長得跟去年一樣好。
有一天,他看見葉子上爬著一些蚜蟲,心里想 ,于是他趕緊________。
過了幾天,葉子上的蚜蟲________。小葫蘆________。
各小組派代表到前面講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
這回他為什么這樣做了呢?(生答)
師總結:也就是說他注意了葉子和葫蘆之間的聯(lián)系。
八、作業(yè)
把這個故事和你們自己編的小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9個詞語,小一語文 王二小教案。認識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義內容,知道王二小是為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而光榮犧牲的小英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講兒童團小英雄的課文。你們知道什么是兒童團嗎?老師告訴你們,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qū)建立的少年兒童的組織,叫兒童團。參加兒童團的孩子叫兒童團員。
今天,我們要學的是兒童團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范讀課文。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三、拼讀音節(jié),自由讀課文。
提要求:現(xiàn)在請你一邊看圖,一邊讀旁邊的文字,不認識的字自己拼讀音節(jié),憑借拼音初步讀懂課文。
畫出生字、新詞。邊讀邊想: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檢查初讀情況。
l.從讀生字新詞。
2.分段朗讀課文。
3.小組交流:讀了課文,我知道了什么。
五、圖文結合,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1.班內交流:我知道了什么?
。1)王二小是兒童團員。
(2)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
2.理解詞語:常常、放哨、一邊……一邊……
(常常:經常、總是、不止一次的意思。放哨:站崗或巡邏,在本課指監(jiān)視敵情,及時向八路軍和鄉(xiāng)親們報告消息。一邊……一邊……:兩件事同時做,這里指王二小同時又放牛又放哨,這么做既不耽誤放牛,又可借放牛做掩護,幫助八路軍放哨。)
3.觀察第一幅圖。(王二小正在山坡上一邊放牛,一邊放哨,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小一語文 王二小教案》。)
4.教師小結:文章第一段是講第一幅圖的內容的,共有兩句話,講兒童團員王二小一邊放牛,一邊放哨。
5.指導朗讀。
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放哨。要讀出贊揚的語氣。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幫助八路軍站崗放哨。
二、圖文對照,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投影片)。仔細觀察,了解第二幅圖的內容。
提示:圖上都有些什么人?(敵人,日本鬼子。)他們來干什么?(“掃蕩”)他們要王二小干什么?(帶路。)從圖上能看出敵人的表情怎樣?(很兇狠)。
。2)找出講第二幅圖內容的`句子,指名讀,自由讀。
。3)理解課文。
提問:這段共幾句話?每句話什么意思?敵人為什么叫王二小帶路?(①敵人走到山口迷了路。②敵人以為王二小是個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正給八路軍放哨。)
理解詞語:掃蕩、山口
掃蕩: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敵人派兵到他們認為有八路軍的地方去打八路軍。實際上常常借此機會殺害老百姓,搶東西,燒房子,無怨不作。給“掃蕩”加了引號,指明這是引用敵人的話。山口:出入山經過的地方。
。4)小結:第二個自然段講第二幅圖的內容,共有兩句話,講敵人“掃蕩”迷了路,指明王二小帶路。
(5)指導朗讀。注意讀準“有一天”的“一”滾“yì”
2.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觀察第三幅圖。
提示:①這幅圖上畫了些什么?畫的是哪句話的場面?(圖上有敵人拔刀的兇狠樣子和王二小大聲喊話的形象,畫的是“突然,四面八萬響起了槍聲”那句話的場面。)
②敵人聽到四面八萬響起的槍聲,他們怎么做的?(知道上了當,就殺害了王二小。)
。2)找出與第三幅圖相關的段落(第三、四自然段),讓學生自由讀。
(3)熟讀理解第三、四段課文。
著重提示,理解如下幾個問題。
、俚谌沃v了什么?(王二小把敵人帶進埋伏圈。)
、谀膫詞語最能體現(xiàn)王二小機智勇敢的精神?
“裝著順從”:“順從”是聽從的意思,裝著順從是假裝聽從,為了讓敵人相信自己,這樣才能把敵人帶進埋伏圈消滅掉。這個重點詞語體現(xiàn)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精神。
③“埋伏圈”:指周圍有八路軍埋伏的一塊地方。
、堋八拿姘朔巾懫鹆藰屄暋保菏前寺奋姺艠尩穆曇簦钦f周圍都是八路軍,敵人被包圍了。
、荨吧狭水敗保荷袭斁褪鞘茯_,敵人以為王二小真的給帶路,實際上是把他們帶進了埋伏圈。
⑤王二小是為什么犧牲的?他是個怎樣的人?(王二小是為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而光榮犧牲的,他是個機智勇敢的小英雄。)
。4)指導朗讀。
“王二小裝著順從的樣子/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這句話要讀出喜悅的語氣!巴蝗,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當了。就/殺害了小英雄/王二小!鼻耙痪湟x得稍快,急促,讀出八路軍向敵人進攻的“高興心清”。最后半句“就殺害了……王二小”要讀得低沉,表達沉痛、惋惜的心情!熬汀焙竺嫔灶D,表示不忍說出后果。
3.圖文對照,學習第五段。
。1)看圖。提示:①圖上畫了些什么人在干什么?他們的神態(tài)怎樣?②想象出他們在喊什么?
。2)借助拼音,自由讀第五段。
。3)熟讀,理解第五段。
著重提示理解如下問題。
、賾(zhàn)斗結果怎樣?(消滅了全部敵人。)
②“正在這時候”指哪個時候?(正在,表示動作正在進行中。正在這個時候,是指上段而說的,指敵人殺害王二小的時候。)
、壅n文寫“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為什么用“沖”字而不用“跑”字?你覺得這個“沖”字用得怎樣?(“沖”寫出八路軍既勇敢又迅速,勢不可擋的氣勢,用得非常恰當。)
。4)小結:第五段是講第四幅圖的,寫八路軍沖下山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5)齊讀第五段。指導重音、停頓。
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三、整體回顧課文。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王二小的機智勇敢。
四、聽歌曲《歌唱二小放!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從課文中感受滄海日出的美和壯觀。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重難點
讀課文感受滄海日出的壯觀和美麗,學習描寫日出景色的方法
樂學善思辦法
在憑借教材深挖詞語的過程中,再配合身體的動作進行展示,使得教學氣氛既輕松、又熱烈,并較好地突破了重、難點內容。教者依據教材,緊抓重點語句進行分析,使學生能較準確的理解課文內容,并在分析詞句中扎扎實實地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從而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學流程
一、大海在你心中有哪些印象?
二、導入新課
1.喚起探求美的的欲望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美的文章。
(1)是請學生自由讀課文
。2)用簡潔的話概括出來,并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3.自由讀課文,展開美得語言。
。1)把畫面娶個名字作批注。
。2)誦讀課文品味咀嚼美得語言。
(3)感悟大海的壯觀:1.齊讀;2小組讀;3個人讀;4教師范讀。
。4)回歸全文交流,傾訴美的`感受。
1.抓住課后的思考題,說說滄海“美”在那里,“壯觀”在那里。
2.整體交流自己閱讀心里感受,使學生的審美享受在交流中和傾訴中得到升華。
(5)揣摩語言,學習體會“美”的表達。
組織學生討論:從課文中,我們學到那些描述。
1.日出的方法。
2.交流后,寫一些自己看到的日出。
三.鞏固練習:朗讀全文。
四.作業(yè);畫一畫《滄海日出圖》。
五.板書。
鷹角亭上看日出
曉星、殘月、晨星、粉紅霞光
滄海日出
美麗壯觀
橘花、鮮紅、太陽升騰
耀眼金光、紅彤彤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詞語;歸納多義詞義項;理清課文的思路和結構。
2、能力目標:背誦全文;學會諷喻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的思想意義;領悟課文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學要點】
重點:本文記述了鄒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喻,諷勸齊王納諫除蔽的故事。如何較全面、正確地認識鄒忌這個人物形象。
難點: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教學設想】
1、導讀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在充分利用注釋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詞句,掌握課文內容)
2、討論法。(在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富有啟發(fā)性和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充分地展開討論,集思廣益,理解課文的思想意義)
3、練習法。(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檢測題和作業(yè)題,讓學生在做練習題的.過程中掌握并積累有關詞句知識)。
【教學步驟】
五課時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yè),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zhàn)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的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zhàn)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新課探究】
一、解題
1、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了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2、鄒忌,齊國的大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有辯才,善鼓琴。齊威王二十一年(前358年),鄒忌以鼓琴游說齊威王,借彈琴之道言治國之道,威王大為贊賞,任為相國。任職其間,勸說威王進賢納諫,修訂法律,監(jiān)督官吏,整治軍容,選拔得力大臣堅守四境,使齊國的國力漸強。后受封于下邳縣西南,號成侯。齊威王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后,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3、《戰(zhàn)國策》
由于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zhàn)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后定名為《戰(zhàn)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劉向(約前77—前6年),西漢人,是經學家、目錄學家和文學家。漢成帝時,任光祿大夫,受命收閱整理經傳、諸子詩賦為書籍,寫成《別錄》一書,是我國最早的分類目錄。另著有《說苑》、《新序》《列女傳》等書,還整理修訂了《戰(zhàn)國策》和《楚辭》等。
4、史書的分類
編年體(年代)如:《左傳》
紀傳體(人物)如:《史記》
國別體(國家)如:《戰(zhàn)國策》
記事本末體(事件)
通史(多于一個朝代的歷史)如:《史記》、《資治通鑒》
斷代史(一個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guān)窺(kuī)鏡
期(jī)年朝(cháo)于齊間(jiàn)進
原文: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2、讀課文,讀清句讀。
讀清句讀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此次朗讀,完全可以借助課文下的注解,理解字義、詞義,把握句意。這樣在重新朗讀時,就能體味出語句的停頓,讀得韻味十足。
如:鄒忌/修八尺/有余(×)鄒忌/修/八尺有余(√)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王之蔽/甚矣。ā蹋┩踔/蔽甚矣。ā粒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3、學生根據文下注釋,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可逐段講解)。
4、熟讀課文,依據注釋試譯全文,并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重點字詞。
譯文:
鄒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艷美麗。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的徐公哪一個更美?"他的妻子說:"你更美,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問他的妾說:"我跟徐公誰更美?"妾說:"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從外邊來,鄒忌跟他坐著聊天,問他道:"我和徐公誰美?"客人說:"徐公不如你美。"第二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他,自己認為不如他漂亮;再照著鏡子看自己,更覺得相差太遠。晚上躺在床上反復考慮這件事,終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贊美我,是因為偏愛我;妾贊美我,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贊美我,是想要對我有所要求。"
于是,鄒忌上朝廷去見威王,說:"我確實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認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齊國的國土方圓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從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沒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國的人沒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來,您受的蒙蔽非常厲害。"
威王說:"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級大小官員和老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得頭等獎賞;書面規(guī)勸我的,得二等獎賞;能夠在公共場所指責(我的過錯)讓我聽到的,得三等獎賞。"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言規(guī)勸,宮門口和院子里像熱鬧的集市;幾個月后,偶爾才有人進言規(guī)勸;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規(guī)勸,也沒有什么說的了。燕國、趙國、韓國、魏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向齊國朝拜。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內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戰(zhàn)勝敵國。
語文教案 篇10
一、學習目標。
①認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③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二、課前準備。
、俣嗝襟w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驚天霹雷、開天辟地的動畫片)。
②生字詞卡片。
、鬯鸭荏w現(xiàn)盤古開天地情境的音樂帶。
第一課時:
。ㄒ唬┣榫硨。
、偾榫常翰シ哦嗝襟w課件。
、谶^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
③學生圍繞中心句質疑。
、芙處熃翌}:古人云:“學貴生疑”,“疑則進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讀書。今天,我們一起來讀《盤古開天地》。
(二)初讀感知。
①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認讀生字。然后同座互讀互查。
、谧R記生字。學生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垤柟套R字。做給生字“找朋友”游戲(用卡片出示生字,請同學給其組詞)。
、苡懈星榈刈x“創(chuàng)造、黑暗、遼闊、奔流不息、茂盛”等詞語。
。ㄈ┭凶x感悟。
學生圍繞“人類的老祖宗盤古,是怎樣用自己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美麗的宇宙的”這個問題進行研讀。
、僦攸c研讀第二自然段,體驗盤古創(chuàng)造宇宙的艱難。
a、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體會盤古是怎樣把混沌一片的東西劈開的。
b、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讓學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
c、通過朗讀,進一步體驗盤古開天地的`艱難。
、谥攸c研讀第四自然段,體驗神話故事想象神奇的特點。
a、讀一讀,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b、再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c、你還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書中的句式說一說嗎?
、鄄捎枚喾N朗讀形式朗讀全文,進一步體驗。
。ㄋ模┫胂蟾形颉
、俑∠肼(lián)翩。學生伴隨配樂朗讀,想象盤古用自己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宇宙的情形。
、谡故九_。選擇自己最愛讀的句子,把它記在腦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等這樣的詞語。
、蹖W生借助多媒體畫面嘗試復述。
、軐W生再次有感情地齊讀中心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
。ㄎ澹┎贾米鳂I(yè)。
把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講給家長或朋友聽,請他們提提意見。準備參加班內將要開展的“故事大王”評選活動。
第二課時:
。ㄒ唬┚氈v故事。
、倮首x課文,做好講故事及評選“故事大王”的準備工作。
、谠u選方法:小組內互講、互提意見,并推薦一句同學代表本組參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評選。
、壑v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④頒發(fā)“故事大王”證書。
(二)指導寫字。
①出示要寫的生字,引導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
注意左右結構的三種類型。提醒學生書寫時,多數(shù)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創(chuàng)”字左寬右窄。注意寫好半包圍的字。
、诮處熢谔镒指駜确秾懮,學生仿寫。
、蹖W生寫字、抄詞。寫后小組比較、評議。
(三)課后作業(yè)。
找其他神話故事讀一讀,講給別人聽。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教學設計04-29
語文教案【精選】09-06
[精選]語文教案09-29
【精選】語文教案10-05
(精選)語文教案09-26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小學教案05-30
語文教案[經典]07-24
語文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