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7-16 11:13:38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語文教案模板合集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語文教案模板合集10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學會六個生字,理解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1、通過自學、合作,掌握生字新詞。

  2、通過朗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獨立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中的新詞。

  教學難點: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用具: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誰知道“天下第一關”指的是什么關口?

  今天我們就隨作家峻青一起領略一下山海關的.風光。

  介紹山海關。

  二、初讀課文,理解新詞。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熟悉一下課文內容。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理解詞語。

  名不虛傳 氣勢磅礴 廣袤無垠 干戈擾攘 渾然一體 捍衛(wèi)忠貞 慷慨悲歌

  3、指導學生規(guī)范書寫生字。

  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練。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讀了課文之后,你對山海關有了怎樣的印象?

  (學生談讀課文后的初步印象)

  2、山海關氣勢雄偉,歷史悠久,想一想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山海關?

  (學年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3、指導理清課文脈落。

 。1)城樓(2)山海關所處地理位置(3)在歷史上起到的作用(4)現(xiàn)在的作用。

  學生交流。

  四、課堂練習

  出示問題(小黑板)

  比一比,組詞語。

  囑 泳 搶 員

  矚 脈 滄 貞

  給帶橫線的字注音。

  錚 錚 響 嗬 渤 海 嘉 峪 關 縱 韁 馳 馬

  廣袤 盔甲 干戈 擾壤殷紅

  五、作業(yè)

  熟讀課文。

  搜集中華兒女與外族入侵作斗爭的故事。

  板書設計:

  城樓

  2、山海關 地理位置

  歷史作用

  現(xiàn)在的作用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充溢和平意味的兒童詩,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把太陽當作全世界小朋友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里,和不同國家的小朋友游玩!疤柺谴蠹业摹奔础笆澜缡谴蠹业摹保澜缧∨笥压苍谝黄{天下,分享太陽的溫暖、世界的和平和社會的安定。詩歌描繪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鮮花上撒滿了太陽的金光,小樹在太陽的照耀下生長,小朋友們在溫暖的陽光下快樂游戲。詩人從“太陽普照全球”這一自然現(xiàn)象中提煉出詩意,把太陽當做所有國家的朋友,她從西山落下,走向別的國家,給全世界的小朋友帶去了快樂和希望。

  【公開課教案理念】

  以新課程規(guī)范為指導,體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以讀為主要方式,利用IP資源協(xié)助同學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歌的意境,實現(xiàn)讀寫結合,提升同學的朗讀、感悟、創(chuàng)作等語文素養(yǎng)。

  【同學情況分析】

  這首詩歌想象豐富、形象感強,文字優(yōu)美、意境深遠,富于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同學非常喜歡。而且因為文辭比較簡單,所以他們能夠比較容易地理解字面意思,但詩歌的深層含義及詩歌的語言魅力則不容易領悟,需要教師的引導。

  【教學內容】

  本課的第一課時,講讀課文。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各國兒童的團結友愛,以及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相處,加強信任和理解,人類才有更美好的明天,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

  【教學重點】

  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引導同學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的含義。

  【教學資源選用分析】

 。、flash動畫:

  課前活動時使用,活躍氣氛;

 。、錄音資源:

  開課時播放配樂動畫范讀詩歌,讓同學整體感悟詩歌內容,引發(fā)了同學的學習興趣;

 。场D片資源:

  采用課件形式出現(xiàn),學完詩歌的第二小節(jié),讓同學觀看課件上的云霞圖,讓同學在美的享受中進入新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對他們學習一三四小節(jié)內容做了感知上的鋪墊;當同學理解了太陽是大家的是全人類的這樣的'思想后,讓同學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觀看陽光下事物的圖片,激發(fā)創(chuàng)作詩歌的欲望,讓同學即興創(chuàng)作一節(jié)詩歌;

  4、文字資源:

  采用課件形式出現(xiàn),學習詩歌的哪小節(jié)出現(xiàn)時出現(xiàn),方便同學老師有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活動:

 。薄⒄勗拰。

  2、你喜歡太陽嗎?為什么?

 。、今天俺們就來學習詩人薛衛(wèi)明寫的一首關于太陽的詩歌。

 。ǔ鍪菊n件上的太陽圖。)

  同學活動:

 。、說說喜歡太陽的理由。

 。、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教師活動:

 。、教師提讀書要求。

  2、抽生分小節(jié)讀。

 。、組織同學評價讀課文情況。

 。、動畫范讀課文。

 。▌赢嬇錁氛n文范讀。)

  同學活動:

 。、自由小聲地讀詩歌,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病⒄J真聽,仔細看。

 。场⒃u價同學讀課文的情況。

  4、同學看動畫聽詩歌,考慮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三、指導精讀積累感悟

  教師活動:

 。、文中哪小節(jié)寫了太陽做的好事?

  2、把描寫太陽動作的詞語畫上圓圈,并說說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什么?

 。、師小結。

 。础⒅笇瑢W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小節(jié)。

  5、假如你是盛開的鮮花,你是茁壯的小樹,你是花間嬉戲的蝴蝶,你是空中自由飛翔的小鳥,或者你就是你自身,當你沐浴著陽光,享受著溫暖,此時,你想對太陽說點什么呢?

 。丁⒆尠硞儜阎@份快樂,帶著對太陽的愛,再來讀讀這一小節(jié)。

 。R讀)

  7、老師引讀第一小節(jié)。

  8、太陽就要從西山落下了,她要去哪兒?引讀第三小節(jié)。

  9、她為什么要到別的國家去?

 。保啊⒛抢锏男∨笥押王r花正在睡夢中等她、盼她做什么喃?

  (出示每節(jié)詩歌。)

  同學活動:

  1、抽生讀第二小節(jié),其他同學考慮太陽做了哪些好事?

 。病⑼瑢W勾畫動詞并交流體會。

 。场⒂懈星榈乩首x詩句。

 。、同學各抒己見。

  5、齊讀詩歌。

 。、同學跟師讀。

 。、同學跟師讀。

 。浮⒄堃粋同學來讀讀第四小節(jié),其他同學考慮,匯報。

 。埂別回答,其他補充。

  四、創(chuàng)作詩歌拓展深化

  教師活動:

 。薄⒔處煶鍪緢D片,提要求。

 。、師小結:

  是呀!太陽把每一份光,每一份愛都無私地奉獻給大家。太陽是你的,太陽是俺的,太陽是小樹的,太陽是鮮花的,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世界萬物都擁有一個一起的太陽,所以說太陽是大家的。

  3、除了太陽是大家的,還有什么是大家的呢?

  4、出示圖片,同學對全世界的小朋友說說自身的心愿。

 。ㄅ錁穲D片。)

  同學活動:

 。薄⒖磮D片,同學仿寫詩。

 。病⒔涣鲃(chuàng)作的詩歌。

  3、齊讀課題。

 。、個別回答,其他補充。

 。ńY合自身收集到的資料談體會。)

  5、同學暢談心愿。

  五、總結全文,深情朗誦

  教師活動: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的心已經和太陽緊緊貼在一起了,不然怎么會有如此精彩的語言?讓俺們再次走進詩中,用你深情的語言來誦讀這首詩,把和平幸福的心愿傳達給全世界的每一個人!

  同學活動:

  同學感情朗誦詩歌。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體會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靈,從中受到關愛他人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進行一個心理小測試。

  2、由此,老師想到了一句話:

  【課件出示】在自己處于困境中時,也能夠想到處在困境中的他人,并且給予他無私的關愛和幫助這,才是真正的愛心,它比鉆石還要珍貴、還要閃亮!

  3、通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文中的小姑娘是在什么情況下給予別人幫助的?(困境中)

  師述:其實,那時何止小姑娘一人處于困境,還有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動物和植物整個地球都處于困境之中。這個困境是指(缺水)

  二、感受缺水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地球上發(fā)生了大旱災)

  3、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從哪些詞語可以讓人感受到這次旱災之大,畫出這些詞語。

  根據回答,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4、師述:這三個詞,雖然意思相近,但卻不可以混淆,干涸是形容河流和水井的這三個詞充分說明了當時人、動物、植物都已嚴重缺水,他們對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時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誰來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要讀出旱災的嚴重程度,讀出地球上萬物對水的渴望。

  三、體會變化

  1、就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一個動人而又神奇的故事發(fā)生了,請大家自由讀25自然段。

  2、讀了這部分,覺得最為神奇的是什么?(空木罐的變化)空木罐發(fā)生了哪幾次變化?

  請學生把自己的答案依次寫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形成板書(見最下面)。

  3、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呢?請同學們再次讀25自然段,從書中找出答案。

  4、體會第一次變化

 。1)誰來說說第一次變化的原因。

  先從書中找出相關語句來回答;再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簡答。

  (2)這么漆黑的夜晚,一個小姑娘竟走出家門找水,水好找嗎?從那兒可以看出來?

  我們可以想象:小姑娘為了找水,一定走了很多(生答),摔了(生答),吃盡了(生答),最后終于累得(生答)。指名讀這部分內容,要讀出尋水的艱難。

 。3)想象小姑娘睡著了他會做些什么夢。(魂牽夢縈的仍然是水和她的媽媽)

 。4)正是因為小姑娘這份深深的孝心感動了上帝,給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導用喜出望外說話。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課件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一想起病中的媽媽,就趕緊抱著水罐往家跑。

  自由讀。讀了這一句,你體會到了什么?

  細細體會帶點字抱。(說明兩點:對水的珍愛;心情的急切)

 。6)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要讀出小姑娘尋水的艱難、尋到水的驚喜和送水的急切。

  5、體會第二次變化

 。1)誰來說說這一次變化的原因。

 。2)【課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點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當小姑娘再拿水罐時,木頭做的水罐竟變成銀的啦。

 。3)讀讀這段話,有什么感想?

 。4)師述:這么寶貴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卻舍得給小狗喝。她關心他人,甚至是動物,卻唯獨把自己給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質又一次感動了上帝,因此水罐竟變成銀的啦。指名讀這段話。

  (5)自由讀第三自然段,看看還有沒有讓你感到疑惑的地方。(水為什么沒有灑一滴?)

  學生自由談談自己的看法。(她的孝心使上帝給了她又一個奇跡)

  (6)朗讀第三自然段。(指名給這個自然段的朗讀提提建議。)

  6、體會第三次變化

 。1)說說這一次變化又是什么原因?

 。2)媽媽為什么不喝水?

  師述:是因為母愛,是母愛讓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獻出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女兒的生命,母愛是多么的無私,多么的偉大!

  (3)讀一讀第四自然段,讓我們這些做子女的一起來體會一下這深深的、偉大的母愛。

  7、體會第四次變化

 。1)這次變化因為什么呢?

 。2)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說明了什么?她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3)師述:學到這兒,同學們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給深深感動,她不僅關心自己的親人母親,而且也關心毫不相關過路人,甚至關心一只動物小狗,她的心里裝的全是別人,卻獨獨沒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偉大的小姑娘!你有什么話要對她講呢?

 。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動,所以(學生齊讀大屏幕上的一句話)

  【課件出示】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鮮的水流。

  a、你認為跳出的為什么是鉆石?

  b、想象:此時罐子里的水不斷的涌出,小姑娘會怎么做呢?(人類、動物和植物都得救了,是誰拯救他們?)

  8、小結:指名看著黑板說出四次變化的原因,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

  師述:其實所有的原因總結起來只是一個詞(生答:愛心)(板書:愛心,并畫出心的圖案)正是因為愛心才使得空木罐裝滿了水,正是因為愛心此時,對于愛心,你有什么話要說。

  【課件出示】

  在自己處于困境中時,也能夠想到處在困境中的他人,并且給予他無私的關愛和幫助這,才是真正的愛心,它比鉆石還要珍貴、還要閃亮!顏老師

  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yōu)于偉大的人。雨果

  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都會變成黑夜。羅曼·羅蘭

  愛是能夠創(chuàng)造一切奇跡的偉大力量。一位網友

  你背上哪一句了?

  四、講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老師有一個疑問:七顆鉆石是因為小姑娘的善良而產生的,應該獎給她才對,可作者為什么要讓她升向天空變成大熊星座呢?

  在理解作者的用意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大熊星座

  【課件出示】當我們夜晚仰望天空,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顆星,像七顆鉆石,閃閃發(fā)光。它指示著前方,普照著大地,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北斗七星是光明的象征,是愛的化身,給人溫暖,給人力量。

  讀完后,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

  3、教師小結:作者希望愛心象大熊星座一樣普照人間,讓世界萬物都沐浴在愛的柔光里;同時也希望人人都能擁有一顆愛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4、帶著作者的這份美好的愿望,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拓展深化

  1、朗讀全文,再次感悟、品味作者表達的感情,表達我們對小姑娘的敬仰之情。

  2、出示課后作業(yè)。

  【課件出示】(1)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都像童話故事中的小姑娘,有著一顆鉆石般閃亮的心。能舉出一些人、一些例子嗎?課后把這些例子寫下來。

 。2)將這個動人的童話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

語文教案 篇4

  一、考點分析

  《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中學生應該能夠掌握3500個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試中,查考漢字,主要是為了準確區(qū)分常見的同音字,能夠辨析簡單的形似字,能夠理解常見多音多義字在不同詞語中的讀音和意義,同時要要求同學們書寫漢字筆畫清楚,字形正確、規(guī)范。

  從近幾年的中考來看,漢字考查一般放在語音考查的后面,或者與語音題結合在一起,試題分值往往二到四分。有的采用選擇的形式,有的采用讓同學們根據拼音書寫漢字的形式。考查的內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現(xiàn),常用常見又易錯的詞語。此外,同學們還應該了解漢字構造,掌握常見字的筆順、筆畫、辨析形聲字的聲旁和形旁,熟練使用漢語工具書,學會部首和音序檢字法。

  對于漢字的考查,不局限于選擇題或者填空題,在閱讀題中,也常?疾橥瑢W們對于漢字的理解。

  二、備考指南

  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應該以教材為基礎,逐課進行漢字的積累。把每一課中出現(xiàn)的重點字詞都羅列出來。對于多音多義字,應該能夠根據具體的語境,辨析漢字的準確讀音和意義。對于形似字,要注意運用比較的方法,辨析他們的區(qū)別。

 。ㄒ唬┘m正、防止錯別字的方法

  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貝多和財物有關,亻多和 人有關,饣多和飲食有關;纟多和絲、棉、麻有關,氵多和水有關;衤多 和衣服有關;月多和身體有關。

  2.看清聲旁,分辨同音字,如滄不要寫成淪,經常不要寫成經長。

  3.分辨形似字意義,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義,如抱負與報復。

  4.記住少數帶多數。辶和廴,從廴的字只有三個:廷、建、延,其余均從辶。

  5.不隨意簡化

  (二)筆畫和筆順

  在書寫漢字時,從落筆到抬筆,就是一筆或叫一畫,這些點或畫就叫筆畫。

  漢字基本筆畫有八種,即:點、橫、豎、撇、捺、勾、折、提。每一種筆畫有一種或幾種變形寫法。

  寫字時筆畫的先后順序,叫筆順。常見的筆順規(guī)則有以下八種:

  先左后右,如認、助、則、仁等;

  先上后下,如王、旦、恩、夢等;

  先橫后豎,如十、干、主、井等;

  先撇后捺,如人、文、令、義等;

  從外到內,如同、月、聞、風等;

  先進后關,如園、田、因、國等;

  先中間,后兩邊,如小、水、辦、少等;

  先里頭,后旁包,如斷、畫、函等。

  學習掌握漢字筆畫和筆順規(guī)則,有助于我們正確查檢字典、詞典,指導書寫,還能使寫出的字體工整美觀,提高書寫速度。

 。ㄈ┬温曌

  形聲字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義,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讀音。表示字義的部分叫形旁,表示字音的部分叫聲旁。

  形旁和聲旁結合方式主要有六種。

  左形右聲:偏 銅 凍 征 硝 城

  右形左聲:攻 勁 削 瓢 故 雌

  上形下聲:管 霜 爸 芳 崖 界

  下形上聲:慈 斧 貢 忿 凳 膏

  外形內聲:固 病 閥 園 裹 衷

  內形外聲:聞 問 悶 辯

 。ㄋ模┬嗡谱、同音字、多音多義字

  有些字形體相近,不細心分辨就容易寫錯、用錯。例如,未來的未和末梢的末,區(qū)別僅僅在起筆兩橫的長短,意思卻完全不同。

  正確書寫和運用形似字,主要靠認真。把字形認準,字義弄懂,一筆一畫認真書寫。還要在積累詞匯的同時,分辨形似字。

  有些字讀音相同,這類字叫同音字,例如,喚換渙煥都讀huàn,壁和璧都讀bì。還有些字讀音相近,如濁(zhuó)和燭(zhú)。分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從字義入手,并且記住經常和什么字組成詞使用。

  不止一個讀音,不止一個意義的字叫多音多義字。分辨這類字也要從字義入手,記住讀這個音時表示什么意思,讀另一個音又表示什么意思。例如:薄,用在薄板中讀báo,表示厚度;用在薄弱中讀bó,表示單薄、弱;用在薄荷中讀bò,是一種植物的名稱。

 。ㄎ澹

  1.音序檢字法

  如果知道某個字的讀音,想查這個字的意義,就可以使用音序檢字法。

  例如查津字的意義。知道津讀jīn,按這個音節(jié)的聲母j去查漢語拼音音節(jié)索引,知道屬于jīn的音節(jié)的`字在哪一頁,然后再找到這一頁,就查到津字了。

  2.部首檢字法

  如果不知道某一個字的讀音,就可以使用部首檢字法。例如查津字,首先確定要查的這個字屬于氵部,然后從部首目錄中找到氵部在檢字表中的哪一頁,再從檢字表查出津字在字典的哪一頁。注意:在檢字表中查津字的筆畫,只查除去部首部分的筆畫,即只查聿的筆畫--6筆。

  3.常用符號的意義

  一個字因意義不同而有幾個音的,就在各個注音前用(一)(二)(三)等標明。一個字不止一個意義的,就用①②③等表示有幾個意義。

  注解中的引、喻、轉、連等符號,引表示由原意引申出來的意義,喻表示由比喻形成的意義,轉表示由原義轉化而成的意義,連表示本字可以和一個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字并列起來構成大致同義的詞。

 。┱_識記漢字的字形,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掌握漢字的字形要靠日積月累,平時讀書看報,看電視都要做有心人,遇到不認識的或拿不準的字,一定不要隨便放過,要勤,積累多了,出錯也就少了。

 。2)要將漢字的字形與它的音和義結合起來識記,這樣比死記硬背掌握要輕松得多,記得也要牢固。

  第一,要了解漢字的基本特點。音形義統(tǒng)一是漢字的基本特點。要從三者的對應關系入手,根據現(xiàn)代漢字的字音和字義,正確識別它的字形。

  第二, 要了解現(xiàn)代漢字的結構特點,現(xiàn)代漢字據85%以上是形聲字,一般來說,聲旁表音,形旁表意,因此可以通過形旁加以辨別。

  第三, 要了解錯別字產生的原因:①音同或音近造成錯誤。②形近造成錯誤。③音近形近造成誤讀。④不明成語典故造成錯誤。

  第四, 要掌握識別錯別字的方法,了解了錯別字產生的原因,就可以通過讀音,字形及其意義去識別了。

  近幾年中考的語音、漢字題,更多地著眼于實際運用,更加貼近生活。如在具體語境中給漢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漢字,改正錯別字。材料多取材于報刊、雜志,在實踐中考查學生語音、漢字的語言知識。

  三、附錄《容易寫錯的字》(詳見《成功中考》第10-12頁)

  四、中考模擬練習(參見《成功中考》第8-10頁)

語文教案 篇5

  重點

  1.體味理解“散”的材料通過“線”(散文的“神”,即散文的主題)有機組合的方法,語文教案-我兒子一家。

  2.認真把握本文的線索。

  3.學習本文生動、風趣、口語化的語言。

  難點

  本文“人稱錯位”的寫法和作用。

  教學過程

  1.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5分鐘),并概括回答:本文共寫了幾件事?(用幾個字或一句話概括)

  2.討論哪些是詳寫?為什么要詳寫?

  提示:(1)媽媽坐月子;(2)熄燈前與熄燈后;(3)“學玩”;(4)爸爸的鼾聲是詳寫。這些之所以詳寫,是因為最能突出表現(xiàn)主題。

  3.速讀課文(兩分鐘)回答:

  (1)寫的是哪一類的事?這些事有哪些共同特點?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得起來?請學生結合課文具體內容舉例說明。

  提示:本文寫的都是家庭生活瑣事。這些事的共同特點是:充滿情趣。反映了“我”的

  家庭生活和諧的情趣。(具體事例略。)

  (2) 由(1)可以看出,這篇散文的“散”的材料,是通過一個什么線索貫患起來的?(參見教材分析~文章思路)

  (3) 想一想,除了“情趣”這條主線之外,還有沒有另外一條線索,這篇文章記述的事件是誰觀察到的?這是否有助于找到另外一條線索?

  提示:這篇文章的所有事件都是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發(fā)生的,是“我”的.親聞親見。所以“所聞所見”應是文章的另一條線索。正是由于我的親聞親見,才使事件那樣生動,真實可信。

  (4)“所聞所見”這條線索對于有機地組織材料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作者“剪輯”了十多個家庭生活“鏡頭”這些鏡頭都相對獨立,作者在寫作時有時,有時也沒有著意安排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過渡。但我們讀來并無割裂之感,而是很自然,很順暢。這除了“情趣”主線的貫串作用外,“所聞所見”這條線索也起了重要作用。因為每件事都是通過“我”發(fā)生的,我是第一“證人”,所以真實可售,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我兒子一家》。無論講哪一件事,都無需著意過渡。

  4.這篇文章語言有什么特點?請學生結合課文舉例,并稍加分析說明。

  提示:因為文章以一個五歲孩子的眼光和身份寫的,所以口語化,天真、生動、活潑、新穎是其重要特點。這是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當然這個世界就是清新的,美好的,純真無邪的,而又天真有趣的。(具體事例略)

  5.文章作者是舒婷,兒子卻成了第一人稱,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教學難點:人稱錯位) 如果把人稱改一改,讓作者(文中的媽媽)做第一人稱,兒子做第二人稱,效果會如何?試改文章第3段,把改前與改后的表達效果比較一下,看哪一個更好。(讓學生改寫第三段,然后進行比較)

  提示:這樣安排便于把文章寫得生動有趣。因為孩子的眼光和筆法與成年人存在很大不同,孩子有孩子的特點和優(yōu)勢,作者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一特點和優(yōu)勢,使得文章生動、活潑、天真、風趣。

  6.歸納總結。

  ①文章線索 ②文章主題 ③文章語言特點 ④文章人稱的妙換。

  提示:讓學生歸納,不再贅述。

  手段

  閱讀方法的訓練與朗讀相結合

  板書設計

  可將下列13件事情用糖葫蘆形狀的圖標串起來,如圖示意。

  線索:情趣

  1. 媽媽坐月子:①媽媽好胃口 ②“胎”教 ③爸爸“嫌”我是男孩兒 ④起名字。

  2. 媽媽是燈泡廠的

  3. 背作家姓名能得大獎

  4. 爸爸的鼾聲

  5. 家中來客

  6. 媽媽的“三怕”

  7. 腦袋與板車把手

  8. 熄燈前與熄燈后

  9. 媽媽“怕”爸爸

  10. 一個孩子和五個孩子

  11. 唐阿姨的貓死了

  12. “學玩”

  長大不討老婆了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觀察;

  2.體會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理解說明的順序。

  2、體會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3、學會寫簡單的說明文。

  德育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良好心理品質。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學,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它既有五彩繽紛的自然景觀,又有千姿百態(tài)的花鳥蟲魚,還有形形色色的飛禽走獸。同學們可能看過中央8臺播放的《動物世界》,平時對小雞、小鴨、小狗、小貓等小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說明文就介紹了一種非常有趣的小動物——松鼠。

  二、文體介紹

  本文是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是說明文的一種,采用某些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它短小精練,資料可靠,數據確鑿,力求知識的科學性;它玲瓏活潑,有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可敘述,可描寫;它力求生動,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科學融于藝術之中,富于情趣,引人入勝。

  三、檢查預習

  1作者

  布豐(1707~1788年)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軀者。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他用40年時間寫成了36卷《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

  2檢查預習,指名學生讀準下列生字詞

  馴(xùn)良 矯(jiǎo)健 蟄(zhé)伏 苔蘚(táixiǎn) 纓(yīng) 圓錐(zhuī) 榛(zhēn)子 櫸(jǔ)實

  四、初步閱讀,整體感知

  2初步閱讀課文,思考

  這篇文章的說明對象是什么?特點是什么?如何分段?

  對象:松鼠

  特點:漂亮、馴良、乖巧(在本文中有討人喜歡、聰明、心靈手巧的意思)

  3、依據說明文的結構特點,根據以下提示,理清文章的層次,并標明各段的起止點:

  第一部分( 1 ):總寫松鼠的特點 總

  第二部分( 2--5):分別介紹松鼠的特點。 分

  第三部分( 6 ):補充介紹松鼠的用途。

  4圍繞這三個特點,文章中間是怎樣具體、分別體現(xiàn)的?

  分析文章:

 。1)找出關于松鼠的幾個詞語,哪些是直接寫的,哪些不是?

  這三個詞語能否調換順序?為什么?

  提示:不能,觀察順序由外到內,為什么采用這種順序,與下文第2—5自然段內容相照應。

 。2)這些詞語分別與下文哪些段落相對應?(分層)

  (3)教師示范分析第二小節(jié)

  寫松鼠漂亮的外形。 (從兩方面來寫“漂亮”和“最不像四足獸”)

 。4)學生按照教師的方法分析松鼠馴良、乖巧的特點

  學生思考、交流

  教師明確

 、 寫松鼠馴良的習性。

  (1)活動的范圍

 。2)活動的`時間

 。3)主食及尋食習慣)

 、 寫松鼠乖巧的個性 。 (從聰明警覺,輕快敏捷兩方面寫的。

  ③ 寫松鼠筑窩。 (從環(huán)境選擇,搭窩方法,窩口特點三方面寫的。)

  ④ 寫松鼠是有用的動物。(從松鼠多產,皮毛的色澤、肉、尾毛和皮的用途三個方面來說明的。)

  小結:這篇科學小品文采用總分的結構模式,先總說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然后具體介紹了松鼠的特征,補充說明了松鼠的用途。讓人一目了然。

  五、品味語言

  科學小品文的語言生動形象,請同學認真品讀文章,從文章中找出寫的生動形象的句子。(學生輕聲朗讀并劃出相應句子)

  人格化的描寫,賦予松鼠人的習性

  擬人化的手法:

  肖像:清秀的面容

  動作:練跑、搬、放、編扎、、擠、踏

  感情:會恨會惱

  習性:馴良、乖巧

  六,比較閱讀

  我們再來看一篇介紹松鼠的文字,想一想兩篇在語言上有什么區(qū)別,你更喜歡哪一篇,為什么?

  又稱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綱,嚙齒目,松鼠科。體中型,長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體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殼灰黑色。前后肢均發(fā)達,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鉤爪鋒利,便于攀登。行動敏捷,善于在樹枝間穿行、跳躍,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實,有時也食昆蟲和鳥卵,冬季有貯集食物的習性,為森林害獸。可用樹葉等筑巢,有時也用鴉、鵲廢巢安身。每年產仔1~4窩,每窩5~10仔。尾毛可做筆,毛皮可制衣。我國東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產。

  明確:這段文字采用平實說明,而課文采用了擬人化得手法,賦予松鼠人的性格、動作,使文章生動形象。

  七、本課小結

  本文用細膩的描述,文藝的筆調,準確生動地說明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表現(xiàn)松鼠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動物。

  八、課后作業(yè)(學以致用)

  學習本文后,請你仿照本文抓住動物的特點,按照一定順序,生動形象的描述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字數300字以上。

  九、板書設計

  松鼠 啟示:

 。ㄒ唬⒖傉f特征: 漂亮、馴良、乖巧

  1)說明要抓住事物特點

  外形—漂亮

  2)要言之有序

 。ǘ⒎终f特征 習性——馴良

  3)運用擬人手法

 。ǹ偡 性格——乖巧)

  4)仔細觀察事物

語文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想象畫面,理解詞語;讀句子感受排比句的特點與作用;積累佳句,學習成語故事,了解成語“三人成虎”的出處與比喻義。

  教學重難點:感悟、積累、運用詞句。

  一、讀下面的詞語,你眼前浮現(xiàn)出一些怎樣的畫面。

  1.讀題,弄清要求。2.讀詞語,讀準字音。3.默讀,想象畫面。4.互動交流想象的畫面。5.選詞,說句子。

  6.拓展:再說說其它這類詞語。

  二、讀一讀,說說你讀這些句子的感受。

  1.讀句子,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2.回顧前課內容,總結排比句的結構特點。

  3.再讀,說說讀后的感受。

  4.在其它文章中找找排比句,并說說對所找句子的感受。

  5.學生仿寫排比句,教師相機加以引導。

  三、讀一讀,記一記

  1.初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結合注釋說說自己對句子含義的理解。

  3.簡要介紹《春江花月夜》與作者張若虛,《滕王閣序》與作者王勃。

  4.師生活動交流,深入理解句子含義。

  5.有感情朗讀,嘗試背誦。

  四、成語故事。

  1.自讀短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說說成語故事的主要內容。

  3.思考并與同桌交流: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怎樣一個道理?(謠言與訛傳一再反復,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性)

  4.試講這個故事。

  第二課時口語交際:遠行路上

  教學目標:

  1.與人交往要有禮貌,稱謂要得體,與人交談要自然,面帶微笑,冷靜、靈活應對場面。

  2.學會觀察、傾聽和評價。

  教學重難點:與人交往要有禮貌,稱謂要得體,與人交談要自然,面帶微笑,冷靜、靈活應對場面。

  教學過程:

  一、了解口語交際的話題,板書:遠行路上。

  二、明確口語交際的要求:與人交往要有禮貌,稱謂要得體,與人交談要自然,面帶微笑,冷靜、靈活應對場面。

  三、創(chuàng)設、進入口語交際情境。

  1.分小組協(xié)商,設定“遠行路上”會遇到什么樣的事情和人物,然后,分角色在小組預演,教師巡視輔導。

  2.各小組自愿在班上表演。

  3.同學互評。(教師從聽、說的表情、態(tài)度、語氣、禮貌用語、稱謂得體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評價,使各個小組取長補短,把要求落到實處)

  四、小結,回扣交際要求。

  第三、四課時習作:走,秋游去

  教學目標:用眼睛、用心,走人美妙的大自然,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奧秘,用筆去把自己在秋游中的見聞、感受寫下來,嘗試用描寫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感。

  教學重難點:嘗試用描寫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感。

  一、激發(fā)情感,導入話題,引導學生重溫秋游的快樂。

  1、同學們,在這風清云淡,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里,你們最想做什么去。

  2、暢談以往秋游活動中的感受。(粗略談談即可)

  3、導入:這次秋游又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走,秋游去!

  二、讀懂題目,弄清要求。

  自讀,思考并畫出本次習作的要求:可以美麗的景色為表達的對象,也可以在秋游中探索自然的奧秘為寫作內容;可以寫一串美好的印象,也可以寫一組難忘的鏡頭。

  三、廣開言路,指導思路。

  1.想一想;這次秋游給你留下了哪些美好的印象?最難忘的鏡頭是什么?或者你打算從哪些角度來描寫秋游的見聞?你準備按照怎樣的順序來記敘秋游的過程?

  2.學生討論,匯報交流。

  四、回顧課文,讀中學寫;仡櫛締卧鶎W的三篇課文,小結其描寫角度、方法及抒情方式、記敘順序。

  五、指導選材,組織文章。

  1.同桌交流自己準備寫作的內容、順序、描寫角度等,教師巡視輔導。

  2.師生互動,交流典型個例,引導從不同的角度去表達。

  六、學生習作,自主修改后同桌互改。教師提示互改要求,落實習作目標。

  教學反思:

  第六單元

  單元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和會認本組課文中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文中重點詞、句的含義,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4、培養(yǎng)主動積累語言材料的興趣和習慣。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用要素串連、問題概括、標題追溯、內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指導學生揣摩作者的寫作順序和典型的寫作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理解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享受讀書的樂趣,交流讀書的收獲,提煉、總結出好的讀書方法。

  2、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組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積累語言。

  2、引導學生用要素串連、問題概括、標題追溯、內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單元課時安排:

  16.想象1課時

  17.太陽請假的時候2課時

  18.生態(tài)金字塔2課時

  詩詞誦讀江村即事1課時

  語文樂園(六)4課時

  16想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5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明白課文寫了哪些奇特的想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美好情感。

  3、了解詩歌的特點,體會課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過程與方法:

  1、積累本課生詞,并學會運用。

  2、通過充分的讀,不同形式的讀,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及蘊含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意境美。

  3、畫出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詩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

  教學重點、難點:能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同時,也去感受課中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教學準備:

  1、課前指導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2、制作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提示重點語句。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質疑激趣

  1、師: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想象孕育著科學的萌芽,科學的力量將人們美好的愿望變成現(xiàn)實。豐富奇特的想象不僅為人類美好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更為社會的進步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今天我們來學習《想象》這首詩。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質疑?吹秸n題,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幾個問題嗎?

  4、聽配樂朗誦。運用聯(lián)想想象,用心靈去感知并默默的在心中勾畫圖景,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學習字詞,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憂郁輕響瞪眼睛使者嚇唬橡皮橄欖枝病魔

  2、自由讀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想象詩中寫了哪些奇特的想象?

  3、指名讀文,相機評議。

  4、詩中寫了哪些奇特的想象?自由讀文,把相關的詞句勾畫下來,多讀幾遍,好好體會。

  (三)品讀詩句,體會感情

  1、自由讀1—3節(jié)

  2、抓住重點詞句談自己的感受。

  “一個勁兒的藍”、“透明的水晶”、“喊一片”、“喚一片”

  3、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4、小結學習方法,學生自學課文第二、三部分

  5、全班交流

  6、小結:這美好的一切都是我們想象的,要實現(xiàn)這一切就要靠我們全人類的共同努力。

 。ㄋ模┥A情感,擴散思維

  1、配樂誦讀全文

  2、這是詩人想象中的美好世界,你還有哪些新奇的想象?還有哪些美好的愿望?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

  3、學生說說自己美好的愿望和新奇的想象

  4、齊讀最后一節(jié)

  5、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和新奇的想象寫下來

  板書設計:

  改善人類居住環(huán)境

  16、想象追求完美的世界

  向往自由和平

 。ǎ

  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12個生字,理解“逍遙”、“懊喪”、“搖曳”等詞語的含義。

  2、抓住要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請假造成了哪些后果,明白太陽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道理。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內容。

  4、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fā)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

  過程與方法:

  1、積累本課生詞,并學會運用。

  2、抓住要點,理解課文,明白太陽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道理,鼓勵學生不斷探尋科學的奧秘。

  教學重點、難點:能抓住要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激勵學生勇于探尋科學的奧秘。教學準備:

  1、課前指導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查閱太陽與人類生活的種種關系。

  2、創(chuàng)設情景,提示重點語句。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氅ぉふ{動學習熱情

  一年365天,每天我們都能看到太陽東升西落,可有一次,太陽請假了,想知道為什么嗎?讓我們趕緊去瞧瞧。(板書課題)齊聲讀課題。

 。ǘ┳宰x──發(fā)現(xiàn)與探究

  1、自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準。17太陽請假的時候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通過初讀課文,你們了解到太陽請假的原因嗎?太陽請假后又發(fā)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4、全班交流。

  (三)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默讀課文1—4節(jié),思考:是什么原因讓太陽請假?

  2、全班交流

  3、指導感情朗讀

  感傷——規(guī)勸——發(fā)怒

 。ㄋ模⿲W習課文5---20節(jié)

  1、默讀,思考:太陽請假帶來了哪些后果?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1)白天同黑夜一樣黑暗

 。2)瀑布干涸

  (3)風車無法運轉

 。4)氣候變冷:輪船無法出海裝運糧食和其他日用品;

  森林中的動物被凍死;

  人們無法耕種

  4、除了書中所提及的這些,你能設想一下,太陽請假后還會帶來哪些后果?

  (五)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ㄒ唬⿵土晫

  (二)學習課文21—23節(jié)

  1、自由讀文,看看自己讀懂了哪些內容。

  2、反饋交流

 。1)人們的處境不好了

 。2)人們要復工了

 。3)人們請求太陽出山,人們大聲贊美太陽。

 。4)太陽出來了,人們歡呼雀躍。找出相關句子指導朗讀,結合插圖,升華情感,使學生深深懂得沒有太陽人類的生活將是一團糟。

  3、指名讀文,相機評議。

 。ㄈ┛偨Y全文

  板書設計:

  原因:人們一齊罷工

  沒有光明

  17、太陽請假的時候造成后果沒有水關系密切

  沒有風

  人們吸取教訓請求復工

  教學反思:

  18、生態(tài)金字塔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說明方法。

  3、熱愛大自然,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學習說明方法,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播放有關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短片;同學們看到了什么?說說你的感受。

  2、教師相機激情導入:在非洲廣漠的原野上,羚羊在奔跑,獅子在游弋,蒼鷹在盤旋??盡管它們的生存方式不同,但幾千年過去了它們卻都能在這片大草原中生存下來,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在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中找到答案。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質疑自學。

  1、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會問:什么是生態(tài)金字塔?生態(tài)金字塔是怎么樣構成的?

  2、帶著問題,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試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4、學生說分段情況。

  三、研讀賞析,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1、2自然段,看看自己能讀懂哪些內容,還要哪些內容自己不理解,邊讀邊在書上勾畫。

  2、反饋交流。通過反復朗讀,品味有關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有趣的生物現(xiàn)象。

  (1)第1自然段的后兩句就向大家介紹了生物世界的一般規(guī)律。(“不被”或者“少被”這些詞語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理解)

  (2)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句,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板書或畫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其意思。

  3、生物世界真的是這樣嗎?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舉例說明的。

  4、交流反饋,讀文畫示意圖,加深理解。

 。1)第2自然段的前4句列舉事例來說明各個等級生物的數量的多少

  雜草的數量大于并養(yǎng)活——食植物性動物

  食植物性動物數量大于并養(yǎng)活——食肉性動物

 。2)學習作者的說明方法。在讀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比較辨別。

  “一只甲蟲,地下1平方米的采食空間便可以滿足它的能量和營養(yǎng)的需要,而鷹則需要在幾十平方千米的范圍內覓食才能得到足夠的食物!

  這句把“甲蟲”和“鷹”的采食空間和活動范圍做比較,用“1平方米”和“幾十平方千米”這些準確的數據加以說明,因此這句采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來說明食植物性動物和食肉性動物的不同。

  (3)畫圖理解:

  鷹

  山雀

  蜘蛛

  甲蟲

  青草

 。4)領讀課文,加深理解。

  四、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前文內容,導入下文。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1、2自然段,我們知道了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的關系,下面請一位同學說一下,生物間相互依存的關系是怎樣的。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生態(tài)金字塔》。

  2、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二、研讀賞析,理解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認真朗讀課文第3-6自然段,思考:課文的敘述讓你知道了哪些知識?你有不懂的嗎?

 。▽W生朗讀,教師巡視。)

 。▽W生讀文后交流,教師抓重點呈現(xiàn)問題。)

 。▎栴}:“什么是生態(tài)金字塔?”“生態(tài)金字塔的結構!薄熬G樹植物的重要性!薄叭伺c綠色植物之間的關

  系!??)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有趣的生態(tài)金字塔的奧秘吧!

  2、引導學習,呈現(xiàn)學法。

  (1)誰來說說,你讀后知道了什么是生態(tài)金字塔嗎?

  (學生讀文回答,教師強調“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學生齊讀,體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2)埃及的金字塔是用一塊塊巨石壘砌而成的,那生態(tài)金字塔是怎樣構成的呢?

  (3)請大家讀課文,畫出生態(tài)金字塔的結構圖。(請一位同學上黑板畫。)

  (4)從圖中,你能說說生態(tài)金字塔各級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讀句子,教師出示“在金字塔的營養(yǎng)級序列中,上一個營養(yǎng)級總是依賴于下一個營養(yǎng)級的能量而存在;但下一個營養(yǎng)級的能量只能滿足于上一個營養(yǎng)級中少數消費者的需要。”)

 。5)“依賴”是什么意思?“只能”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在生態(tài)金字塔中,低一級是生產者,上一級是消費者。上一個營養(yǎng)級總是依賴于下一個營養(yǎng)級的能量而存在,營養(yǎng)級越高,消耗的能量越多。上面的圖中,綠色植物的能量不能滿足所以食草動物的需要,只能服務于其中的少數消費者。所以,“生態(tài)金字塔的等級是森嚴的”。當食草動物的數量過多時,綠色植物所生產的能量就不能滿足于所有的食草動物,這時生態(tài)金字塔就會處于上大下小的狀態(tài)。全球有不少這樣,草場少食草動物多而造成的生態(tài)危機。)

 。R讀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準確。)

 。6)剛才我們是怎么學習生態(tài)金字塔各級之間的關系的?

 。w納學法:研詞析句,讀中悟理。)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射、衛(wèi)等9個生字。會寫衛(wèi)、運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感受語言文字的韻律美。

  3、有主動閱讀中國神話故事、了解當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一個故事,在課堂上講給小朋友聽。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讀詞語

  1、在小組里把課前準備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2、出示《后羿射日》的動畫,提問

  a、 你知道這個動畫里藏著一個什么故事?

  b、 請知道的小朋友帶大家讀兩遍:后羿射日

  c、 誰愿意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3、依次看動畫,認讀詞語

  4、把四幅圖、四個詞語同時出示在大屏幕上。

  5、讀句子:《嫦娥奔月》是神話故事,《女媧補天》也是神話故事。

  6、依次出示“衛(wèi)星、火箭”等圖,認讀詞語。

  7、小結: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人們懷著對太空的美好向往,研制了運載火箭,它能成功地將衛(wèi)星送上太空。

  8、讀句子:人造衛(wèi)星能飛上太空,宇宙飛船也能夠飛上太空。

  9、用“……也……”說句子。

  二、情感朗讀

  1、讀課文。先教師讀,小朋友再模仿讀。

  2、教師隨機指導。

  三、學習生字

  出示:射 衛(wèi) 填 嫦 娥 宇 宙 載 箭

  如果去掉伙伴你還認識嗎?

  1、男女賽讀

  2、做字卡游戲:聽句子——想詞語(找到相關生字,舉卡片)

  3、抽字卡,開火車。

  四、指導寫字

  1、觀察要寫的'字。讀一讀要寫的字,仔細看字形。

  2、課件演示字的結構。

  3、重點指導寶蓋頭的寫法:上點大,左點垂,橫鉤先頓再向左。提醒學生注意舟字旁中的橫變提且右邊不出頭。

  4、學生描紅、臨寫。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保斫鈩”镜闹黝}。

 。玻肺蹲髌返恼Z言。

 。常私馍勘葋喖捌渥髌。

  教學重點:主題和語言。

  教學難點:語言特色。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自讀自賞法。

  教學導入:

  上學期,我們讀過長篇樂府詩《孔雀東南飛》,造成劉蘭芝愛情悲劇的原因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的倫理道德觀念。這是在古老的中國發(fā)生的。在歐洲,封建家長制和封建世仇,也曾葬送過不少互相愛慕的青年人的生命。羅密歐與朱麗葉雙雙慘死的悲劇便是其中的一幕。

  介紹作家作品:

  1.作家作品

  威廉·莎士比亞(1564一1616),英國著名戲劇家,他的戲劇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最高成就,也是歐洲以至世界文學的高峰之一。從1590年起至1612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亞一共完成敘事長詩兩部、十四行詩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戲劇三十七部。主要作品有:歷史劇《亨利四世》,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劇《漢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以及悲喜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馬克思贊譽他是“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他出生于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城一個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時代在當地文法學校學習古代語言和文學。后家道中落,前往倫敦謀生。莎士比亞青年時期在倫敦的劇院里打雜,為看戲的紳士們看管馬匹,后來才當上一名雇傭演員。這些職務給了他接觸各階層人士的機會,增加了他的生活經驗。后來,他參加編劇的工作,并且成為劇團的股東。他又結識了一些青年新貴族和大學生,擴大了他的生活經驗,進一步接觸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文化和人文主義思想。這些為他杰出的戲劇創(chuàng)作打下了基礎。

  2.簡介《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情。

  意大利維洛那城的'凱普萊特和蒙太古兩個家族有世仇,他們之間常常發(fā)生。

  一天,凱普萊特家舉行盛大的化裝舞會,蒙太古的兒子羅密歐在朋友慫恿下,戴上假面具去參加。舞會上,他與凱普萊特的女兒朱麗葉一見鐘情。但經過化裝的羅密歐還是被朱麗葉的堂兄提伯爾特認出,兩人差點打了起來。舞會結束后,羅密歐偷偷跳進凱普萊特家的花園,想再看看朱麗葉。朱麗葉此時正好站在陽臺上,喃喃自語,表達自己的愛戀之情。羅密歐十分激動,也向他傾吐衷腸。直到天亮,倆人才依依惜別。第二天,羅密歐把二人的感情告訴了修道院的勞倫斯長老。長老表示支持,并暗中主持婚禮,希望借此結束兩家的宿怨。結婚的當天中午,羅密歐和朋友班伏里奧、茂丘西奧在大街上與提伯爾特相遇,發(fā)生沖突,茂丘西奧被刺死。羅密歐忍無可忍,也拔劍刺死了提伯爾特。這使兩家的仇恨更加激化,羅密歐也因此遭放逐。羅密歐走后不久,凱普萊特就逼迫朱麗葉與帕里斯伯爵結婚。朱麗葉焦急萬分,請求勞倫斯長老幫助。長老急中生智,一面讓朱麗葉在婚前的夜晚服下他的假死藥,一面派人送信給羅密歐,讓他適時趕來帶走朱麗葉。朱麗葉依計行事,可是送信的人卻沒有如期找到羅密歐。羅密歐聽到朱麗葉的死訊,悲痛欲絕,匆匆回到維洛那城,來到朱麗葉的墓地。節(jié)選的部分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理清思路:

 。保畬W生分角色朗讀(或表演)課文

 。玻懻撍悸

  明確:課文節(jié)選部分是全劇的最后一場。前半部分(由帕里斯出場到朱麗葉死去):寫朱麗葉殉情。后半部分:寫勞倫斯長老敘述羅密歐與朱麗葉雙雙殉情的原因和經過,兩個仇家合解。

  概括主題:

  作品深刻的社會意義首先在于它的鮮明的反封建傾向。作家把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對人文主義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寫成悲劇,而且明確地把悲劇的根源歸咎于陳舊的封建意識,從而把愛情題材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杜會矛盾聯(lián)系起來,把批判的鋒芒指向中世紀衰朽而野蠻的倫理觀念,指向現(xiàn)實的封建勢力。

  布置作業(yè):

  課后自由組織幾個同學,扮演羅密歐與朱麗葉雙雙徇情或者兩個仇家和解這兩段劇情。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形聲字”的識字方法。

  2.積累詞句,閱讀故事,提高朗讀、理解能力。

  3.進行口語交際活動,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和自主能力。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學習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我會認”

  1.課件出示。

  2.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每個字的左邊都與字義有關,右邊都與字音有關。這樣的字是形聲字。)

  3.同桌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4.鞏固識字,認讀生字卡片。

  二、學習“展示臺”。

  1.“識字交流站”。

  (l)交換識字卡片,把自己認識的字直接讀給同學聽。

 。2)小組推薦識字多的同學交流識字方法。

  (3)在老師的指導下,舉辦“會說話的墻”,把學生認識的漢字貼在教室的墻壁上。

  2.“故事會”。

  (l)學生自立講故事。

 。2)評一評,誰的故事講的好,評選出“故事大王”。

  第二課時

  一、讀讀記記。

  1.小黑板或課件出示詞語。

  2.自由讀一讀,要我們積累的是什么詞語。

 。ㄒ砸坏绞臄底珠_頭的成語。)

  3.同桌互讀,讀準字音。

  4.比賽記,看誰記得最快。

  5.說說你知道的成語的意思。

  二、“我會填”。

  (l)學生自由填,交流。(分別填上:。?)

  (2)交流為什么這樣填?

  三、“我會寫”。

 。╨)觀察,認真看圖,看圖上畫了些什么?

 。ɡ蠋煄е瑢W們去猴山上看猴子。)

 。2)小組合作交流。

  猴子們在干什么?

  同學們的表現(xiàn)怎么樣?心情怎么樣?

 。3)小組內互說。

 。4)把想到的話寫下來。

  四、“我會讀”。

 。╨)自由讀,把短文讀正確,讀流利。

 。2)小組合作讀課文;ハ鄮椭颜n文讀正確,讀流利。

 。3)想—想短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課時

  應該聽誰的(口語交際)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交流的興趣與愿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口語交際活動,感受交際的樂趣。

  2.學習使用普通話,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3.在交際互動中,使學生能初步說清自己的觀點;認真傾聽并了解別人講話內容;態(tài)度大方、有禮貌。

  4.體會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樂于交流,說清觀點,認真傾聽別人講話,在交流中發(fā)展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準備:

  1.自制動畫片《騎驢》。

  2.自制教學圖片。

  教學過程:

  一、讀故事,了解短文內容及幾個基本觀點。

  3.引導學生匯報故事中的四種說法,同時板書。

 。1)中年人認為兩個人不能都騎驢。

 。2)老人認為應該尊敬老人,讓爺爺騎。

 。3)孩子認為應該讓孫子騎。

 。4)種菜的人認為有驢不騎,太笨了。

  二、搭建平臺,充分交流。

  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爺爺應該聽誰的?教師提出:說清自己的想法,并能認真聽對方講話。

  2.小組交流,按不同觀點分組。

 。1)調查分組。

  A.同意爺爺騎驢的為一組。

  B.同意孫子騎驢的為一組。

  C.同意不能都騎的為一組。

  D.同意不騎太笨的為一組。

 。2)組內交流。

  3.匯報交流。

  引導學生以各自喜歡的方式匯報,互相補充,團結合作,講清組內想法;注重師生評價,培養(yǎng)學生交際的.情意態(tài)度和良好的交際習慣,提高交際能力。

  4.不同觀點互動交流。

  在相同觀點匯報的基礎上,引導不同觀點的小組進行互動交流,充分說理,說服他人。再次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交際更深入。

  三、扮演角色,感悟道理。

  師生扮演角色,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通過這樣的交流使學生感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做事要有主見。

  四、聯(lián)系實際,拓展交流。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拓展交際空間。使學生逐步感知到交際是生活中的一種需要,使學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與他人交流。

 。ㄔu:聯(lián)系實際的拓展交流,豐富了交際的內容,把故事《騎驢》所蘊含的哲理內化,學生的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五、總結。

  從討論和交流中,你明白了什么?

  單元后記:

  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動曲折的情節(jié),像和煦的春風,吹進孩子們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與孩子們純潔的心靈貼近,使他們借此來明辨是非美丑,懂得什么事該做,應該怎樣做。

  本組教材圍繞“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個專題,選編了一些能給人以啟迪的成語和故事,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閱讀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教學時,我針對學生喜愛故事的特點,利用插圖,激發(fā)他們主動讀故事,引導他們評價故事中的人與事,從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還注重了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續(xù)編故事。讓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lián)系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通過本組的教學,我認為朗讀、質疑、討論、評價、想象是比較好的學習方法。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教學設計04-29

語文古詩教案05-27

語文小學教案05-30

語文窮人教案11-23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學教案范文02-16

語文教案范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