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化學畢業(yè)論文

農村初中開展化學課外活動的探索論文

時間:2023-03-21 12:39:50 化學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農村初中開展化學課外活動的探索論文

  讓學生走出課堂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開發(fā)學生智慧潛能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有效手段。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采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在條件較差的農村初中,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各項化學課外活動呢?我們從2002年開始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農村初中開展化學課外活動的探索論文

  一、活動目標的確定

  目標是指通過一定學段的學習,促進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充分而各有特色地發(fā)展所能達到的基本標準;顒幽繕耸墙M織開展課外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開展活動過程中選擇內容、確定活動方式的重要依據(jù),也是活動成效評價的基本標準。因此,活動目標確立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活動開展的實效性。根據(jù)《化學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要求,考慮到農村初中的條件和師資水平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身心特點,農村初中化學課外活動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項。

  1.使學生獲得參與活動的積極體驗,全方位地明白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2.配合化學課程教學,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水平,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鍛煉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初步學會文獻查閱、實驗觀察、調查訪問、數(shù)據(jù)處理等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通過研究活動解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發(fā)展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4.培養(yǎng)學生善于合作、交往、溝通的能力和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勇于克服困難的科學精神。

  二、活動內容的選擇

  一個化學活動項目,內容的趣味性、價值性和實踐中的可行性都比較好,學生就樂于開展這項活動,且容易獲得成功。在農村初中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其內容的選擇必須考慮到農村初中的現(xiàn)有條件,選擇和設計出具有農村初中特色的活動內容系列。

  1.依據(jù)教材內容設計課外觀察和實驗活動內容。在化學課程的教學中,有時一些問題在課堂內不能充分得到解決,而學生對這些問題又產生了很大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設計安排課外活動,既可以解決課堂教學遺留的問題,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又可以提高學生對化學的濃厚興趣,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如根據(jù)現(xiàn)行初中化學教學內容(人教社教材)可設計以下觀察和實驗類活動內容(如表1所示)。

  2.面向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家庭小實驗類活動。生活中有很多事與化學息息相關,也有很多物品可用來做化學小實驗。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和安排一些學生在家能獨立完成的實驗,可以擴大學生的認知范圍,使學生對于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關系有更深切的體驗。如結合農村家庭實際可設計以下家庭小實驗:制簡易凈水器、木炭與木材燃燒的比較、利用家中材料制取二氧化碳、飽和食鹽水中放蔗糖的實驗、鉛筆芯粉末之作用研究、清洗水垢、面堿與食醋的反應、用稀鹽酸與蠟制作花蛋殼、銅絲圈罩滅蠟燭火、空中點蠟燭“青煙”、制作皮蛋等。

  3.結合熱點和學生興趣設計研究性的專題活動。學生在學習中會提出很多問題,有的可能提出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有的可能提出課堂學習中較困難或沒有完全弄清的問題,有的可能提出與最新科學技術相關的問題等。教師對這些問題適時給予引導,就可將其設計成具有一定層次的專題研究活動。這類活動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根據(jù)初中學生的能力水平和農村初中的條件可設計以下專題研究活動內容: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及實驗中紅磷停止燃燒探因、用代用品完成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分子與原子概念發(fā)展史、學校附近水域污染情況的調查、酒與人的健康、滅火器的識別、易燃易爆物安全措施的調查、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實驗裝置的設計、家庭常見燃料調查、銅器的生銹與防護、鐵與人體補鐵的探究、使用石油液化氣安全問題的調查、以鐵絲生銹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研究、從植物花瓣中提取酸堿指示劑、侯氏制堿法實驗模擬研究等。

  三、活動的組織實施

  農村初中圖書資料少,教學儀器陳舊,現(xiàn)代教學設備缺乏,信息不暢通,交通不方便,資金更是短缺。此外,無論是學生家長的知識水平還是農村的物質條件對學生開展活動的支持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要充分注意到這些局限性,活動的開展必須因地制宜。

  1.合理安排活動容量和時間。活動主要由學生自主在課外開展,但教師對活動內容的選擇、活動計劃的制定、研究的方法等都應作必要的指導,尤其是在活動開展的初期更要給予較多的幫助。對于這些活動,不能僅僅靠課外時間來完成,必須安排一定的課內時間。為保證活動順利開展,我們每2周在活動課時中安排l課時用于開展化學課外活動的集中指導和學生活動成果的交流研討、匯報展示、相互評價等。由于學生課外時間有限,面對全班學生的各類活動,教師的指導任務日常繁重,為使師生的負擔不至太重,活動的容量要適度,并不是活動開展的越多就越好。為此,我們每個學生安排的家庭小實驗、觀察等小活動每周不超過1次,專題性研究活動每學期不超過2項。

  2.充分利用校內和家庭的教育資源。由于初中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較弱,活動中容易出現(xiàn)危險,不宜安排教師和家長難以監(jiān)控的校外活動,應以校內和家庭開展為主。為滿足學生活動之需,我們每周在課外活動時間開放1次實驗室,化學教師到場指導;家庭小實驗和專題研究活動,教師主動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讓家長對活動進行監(jiān)控和指導。

  3.采用靈活多樣的組織方式。學生的能力水平是有差異的,不同的活動項目難度也不相同,因而在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時,教師可根據(jù)情況靈活安排。如我們對課外觀察、簡易實驗和家庭小實驗等活動要求全體同學人人參與,獨立活動;對探究性實驗和專題研究活動則讓學生根據(jù)興趣自主選擇活動項目,以學習小組形式開展活動,小組成員以學生自愿結合為主,教師給予一定的調控,如為使活動方便,同一村莊的同學盡可能在一個小組。

  4.用管理量表對學生的活動實施監(jiān)控。加強對學生活動開展情況的管理,是保證活動成功的關鍵。為掌握學生活動的情況,我們編制了活動管理量表,當學生選定了活動項目,就要如實進行填寫,教師通過量表及與學生交談等方式對活動進行管理。為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我們將學生活動的態(tài)度與成效作為學生化學作業(yè)和測評的成績融入化學學科成績的評價中。

  四、活動開展應注意的問題

  由于初三學生生活閱歷少,化學實驗技能也較低,自我保護能力弱,自主進行化學實驗困難是較大的。尤其是開展專題研究活動,由于學生的觀察能力較弱,往往局限于事物的表象,不會深究差異的原因,也不能在比較的基礎上得出合理的結論。因此,在初中組織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對專題性研究活動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即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走,然后才能放手讓學生自己走。教師在專題性研究開展的初期,要帶領學生做一些課題,在學生學習和了解了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后,再放手讓學生去獨立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成功感并保持開展活動的興趣。

  2.學生的智力水平、知識基礎和社會閱歷是有差異的,要堅持普及與提高并舉,在顧及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前提下,為少數(shù)低于平均水平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指導。如提供活動所必需的物品、資料和信息,解決活動中的疑難問題等,為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層次高一些的有研究性的活動內容。

  3.化學學科的活動,絕大多數(shù)是實驗,要接觸許多化學試劑,如果操作不當,會帶來一定的危險。課堂實驗教學一般是在教師的嚴格控制下進行的,而課外活動是開放性的,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必不可少,要著力培育學生牢固的安全意識。

  初步的探索實踐證明,通過化學課外活動的開展,學生的活動時間與空間有了較大的拓展,學習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轉變,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討論與探索的增加,極大地促進了化學課程的教學,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終身學習化學的愿望,而且使學生逐步形成了在學習中樂于質疑和探究的習慣,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農村初中開展化學課外活動的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論文10-09

農村中學初中化學教育論文10-11

農村經濟管理探索論文10-01

高校社會實踐開展方式探索論文10-08

關于化學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探索論文10-08

農村小學素質教育方法探索論文10-09

分層教學在農村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0-12

初中化學論文10-01

探索無機化學教學改革論文10-10

高中化學漂白實驗設計探索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