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論文范文
目前,我國各個小學越來越重視兒童文學閱讀,并且兒童文學已經逐漸走入小學語文的課程,成為重要的教學資源。
關于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
摘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視。
改善兒童文學教育對于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陶冶孩子們的道德情操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看來,優(yōu)化小學兒童文學教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
小學是大多數(shù)孩子正式接受教育的初級階段。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孩子們會在小學階段開始正式接觸一些文學作品。
這其中就包含了許多的兒童文學作品。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闡述了對學生進行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的作用以及積極意義。
伴隨著素質化教育的改革推進,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教育。
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育經驗并通過調查研究在本文中分析了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的作用、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的策略。
一、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的積極作用
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的開展對于孩子們來說有著諸多的積極作用。
首先,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能夠有效地健全孩子們的人格。
兒童文學作品是豐富多彩的,孩子們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從作品中感受到作品本身包含的情感體驗,以此來塑造自身的情感體驗。
第二,兒童文學作品能夠培養(yǎng)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能力。
想要讀懂作品首先就需要孩子們運用自身的思維能力去理解和感受。
不同形式內容的文學作品能夠充分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
其次,兒童文學作品大多伴有奇幻的想象內容,這對于調動孩子們的想象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第三,兒童文學教育能夠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增長孩子們的知識。
通常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由于年紀較小,認識事物有限,閱讀作品是一種有效地拓寬視野的方式。
二、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現(xiàn)狀
伴隨著教育的進步與發(fā)展,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也在逐步地改善和進步。
然而不得不承認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部分小學語文老師本身對兒童文學了解有限。
一方面是由于以往老師們接觸的兒童文學作品就較少,另一方面部分老師缺乏對兒童文學教育的正確認識。
其次,小學語文老師們對于兒童文學教學方法的掌握十分有限。
大部分老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對小學兒童文學進行定式的分析,難以做到深度把握和駕馭文本的語言運用、情感內容、表述等綜合內容。
三、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的優(yōu)化對策
1.加強師資的培養(yǎng)
想要優(yōu)化小學語文兒童文學的教育,首先需要重視的就是教學的主導者——小學語文老師的兒童文學修養(yǎng)。
由于兒童文學修養(yǎng)課程開設的限制,在國內開設兒童文學教育的高等院校數(shù)量較少,在這樣的教育設置下,師資培養(yǎng)現(xiàn)狀就直接影響了一線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修養(yǎng)。
大部分語文老師對兒童文學的掌握還停留在《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內容上。
因此,加強師資的培養(yǎng)就成了優(yōu)化兒童文學教育首要考慮的問題。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一線語文老師的培養(yǎng)方式應當更注重實用性,培養(yǎng)的著眼點在于為改善教育和提升學生的審美。
這與兒童文學研究人員的培養(yǎng)方向存在一定的區(qū)別。
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既要讓老師們從史的角度來全面了解中外兒童名著,同時也要做到精讀,以此來培養(yǎng)起老師的兒童文學審美修養(yǎng),借此在教學一線中更好地帶領學生研讀兒童文學。
2.課堂教學模式生動化
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年齡普遍偏小,老師在開展兒童文學教育時應當注重靈活把握課堂教學,充分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和注意力。
從教材的內容看,《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小英雄雨來》等都屬于兒童文學作品。
在課堂教學時,老師應當充分把握文章的文學性以及整體感,并設法讓孩子們充分體驗課文美的意境、語言的美觀等。
情感是文學中的重要因素,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讓孩子們體會到作品中傳遞的情感。
而傳統(tǒng)的單單著重于字句語句的講解就容易把文章整體的美感肢解。
同時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老師還可以多變換教學的手法來充分讓孩子們感受到課堂學習的樂趣,感受到兒童文學的巨大魅力。
3.完善課外引導工作
在電子文化充斥的當代環(huán)境中,老師們更應該加強孩子們課外學習的引導。
電子環(huán)境下的卡通片、游戲、網(wǎng)絡文化等都容易對孩子們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然而這種“讀圖模式“的長期伴隨容易減弱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老師更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們多閱讀課外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
書籍的閱讀能夠讓孩子們在感受語言美的同時也有利于發(fā)展孩子們的思維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當然對于電子文化,我們也不應當一味地采取排斥的態(tài)度。
一些兒童電影和動漫尤其是其中較為出色的作品,作品本身的文學也必定是出色的,老師們可以因勢利導,充分發(fā)掘其中的文學要素,為教育孩子們所用。
總而言之,兒童文學教育與小學語文教育相輔相成。
教育者在開展小學語文教育時,應當充分注重兒童文學修養(yǎng)的提升以及教學方法的改善。
只有通過教育界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孩子們才能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培養(yǎng)起更優(yōu)秀的語文文學素養(yǎng)。
這對于孩子未來的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惠芳.實現(xiàn)兒童文學的小學語文教育價值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2]付宇婧.現(xiàn)行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兒童文學作品選文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4.
[3]孫建國.小學語文中兒童文學教育的人文性[J].教育導刊,2012(4):78-80.
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與夢想教育的關聯(lián)
摘要: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它與夢想教育如何做到順理成章的連接,是小學語文教育必須探究的話題。
一是為何小學語文兒童文學作品教學離不開兒童夢想的滲透,要與兒童夢想實行對接?二是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怎樣通過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激發(fā)學生想象的思維?兒童文學作品所包含的認知方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與夢想教育的目的具有一致性。
因此,筆者試圖找到兩者之間的契合點,期望為小學兒童文學教學尋找一條新的路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兒童文學;兒童本位;夢想教育
一、引言
兒童文學是兒童生命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早在“五四”時期,小學語文教材中就開始引入兒童文學作品作為其重要的學習資源。
而新文化運動尤其在文學革命后,我國的學校教育重視兒童文學蔚成風氣。
值得一提的是,新文化倡導者周作人先生將兒童文學視為小學中的文學,同時,闡述了小學生、小學教育、兒童文學三者之間的緊密關系。
民國時期,政府規(guī)定小學教育階段的國語教材要以“兒童文學”為中心進行編排,突顯了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隨后,商務印書館編制的《新學制國語教科書》中收集了大量符合兒童閱讀心理和審美情趣,既形象生動,又有童真童趣的兒童文學作品。
這些舉措,無疑為當下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兒童文學教學提供了借鑒。
當前,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依然不可忽視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據(jù)統(tǒng)計,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83%以上的內容屬于兒童文學作品或與兒童文學有關,所占比重充分說明了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意義。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以追求教學目標為宗旨,因而遮蔽了兒童豐富多彩的夢想心理,在語文教學中,沒有將兒童文學與孩子們天真、善良、純樸的夢想有機融合起來,忽視了兒童追夢過程的意義與價值,忽視了夢想的動態(tài)性與生成性。
哲學家懷特海的過程哲學強調現(xiàn)實事物的“過程一關系”概念,排除了“實體一屬性”概念,并以動力學的過程描述取代了形態(tài)學的描述。
在過程哲學中,事物都是由不斷變化、生成的過程組成的,而非某一瞬間獨立的存在。
[1]換而言之,用過程思維來審視兒童夢想時,夢想教育是一個點燃兒童心中夢想、引導兒童認知夢想、鼓勵兒童踐行夢想的動態(tài)與生成的過程。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失時機地關注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和情感世界,激發(fā)孩子們的美好夢想,以其實現(xiàn)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銜接和深度融合。
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兒童文學與兒童的夢想關聯(lián)與契合
上個世紀20年代,嚴既澄曾指出:“人生在小學的時期內,他的內部生命對于現(xiàn)實,都沒有什么重要的要求,只有兒童文學是這時期內最不可缺失的精神上的食糧。
因此,我以為真正的兒童教育應當首先著重這兒童文學。
”[2]
(一)兒童文學的功能蘊涵了關注和激發(fā)兒童夢想的要求
不言而喻,兒童文學肩負著兒童教育的使命,是兒童愿望表達和滿足的重要載體。
兒童的夢想教育作為兒童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有學者指出,兒童文學對于兒童肩負著不可或缺的雙層使命,一是引導兒童、教育兒童的認知使命,二是提升兒童精神境界、為兒童提供精神給養(yǎng)的價值責任。
因為兒童文學作品蘊涵了升華情感、凈化靈魂、培育良知、教化人類的教育功能。
[3]可以說,兒童文學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精神食糧,具有培育兒童正確的態(tài)度、價值觀和情感的作用,將其視為兒童的精神家園,實不為過。
顯然,兒童文學蘊涵了關注兒童夢想、認知兒童夢想、激發(fā)兒童夢想的要求。
兒童文學為兒童夢想的擁有提供了內在的可能性,兒童通過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引發(fā)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豐富了兒童的精神世界。
(二)兒童文學的內涵和價值性體現(xiàn)了兒童夢想本質內容
葉圣陶先生曾說:“創(chuàng)作兒童文藝的文藝家,當然著眼于兒童,要給他們精美的營養(yǎng)料。
”可見,藝術家創(chuàng)作出來的兒童文學作品必然也是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價值和精神高度。
兒童文學以其輕松活潑的語言、豐富的想象、精巧的構思,深受兒童所喜愛和接受。
王泉根認為“兒童文學與中小學語文教學可以說是‘一體兩面’之事。
這是因為兒童文學與中小學語文教學所面對的都是十八歲以下的廣大少年兒童。
如何為少年兒童提供品質優(yōu)美的精神食糧,使他們感悟文學之美、母語之美,促進民族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長,無疑是兒童文學與語文教學共同的文化擔當和終極目標。
”[4]概而言之,兒童文學的價值主要包括文學本位價值、語文學科價值、個體性價值、社會性價值四個方面。
王泉根教授認為“兒童文學具有認識、教育、審美、娛樂和平衡的心理作用。
”[5]不難看出,兒童文學的根本意義在于從小在兒童的心里播撒美的種子,讓兒童的審美和發(fā)展成為可能,從而促進學生人格的發(fā)展。
兒童文學作品是一種多維度的存在,它對其知識的、教育的、審美的、娛樂的功能予以全面敞開,對兒童生命個體的生存境遇予以整體關照,真正體現(xiàn)了兒童夢想的本質內容。
(三)兒童的心理和思維需具有天真夢幻般的特征
毋庸置疑,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的兒童文學作品,與兒童的愛好興趣、心理特征、思維方式是緊密關聯(lián)的。
因此,兒童文學教學中夢想因素的嵌入也應該考慮兒童的心理、思維方式,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的發(fā)生認識論認為兒童心理的發(fā)展是內外因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結果,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兒童心理不斷發(fā)生量變與質變,從而獲得提高和發(fā)展。
處于小學階段的兒童心理特征具有零散性、孤立性、不完整性的特點,還不能脫離具體事物或形象的支撐,因而也帶有天真夢幻的色彩。
顯然,“小學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漸過渡到以抽象思維為主要形式。
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情經驗相聯(lián)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
”[6]而這樣的心理、思維特性與兒童文學的特征是不謀而合的。
兒童文學作品具有生動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節(jié)安排、復雜的故事背景,是兒童愿意沉浸其中的世界。
兒童文學閱讀能激活學生生命個體人格中的童心童真,讓兒童在文本中找到心理上的契合和思維上的碰撞,能真切引導學生個體去體會兒童生命的真諦。
三、那么,作為兒童文學教學的語文教師
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通過什么樣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來發(fā)揮兒童文學的人文價值,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呢?兒童文學作品對呼喚童心,放飛兒童夢想的實踐路徑。
(一)樹立以兒童為本位的兒童文化觀,摒棄兒童成人化傾向
作為社會的一個獨特群體,兒童群體也有自己的文化,兒童文化是兒童內隱的精神生活和外顯的行為生活的集合。
早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先生在《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中強調:“一切設施,都應該以兒童為本位,社會對于兒童,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可以說,中國兒童觀從此發(fā)生了重要的轉變。
以兒童為本位的觀念成為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兒童教育為之追求的目標和行動哲學,兒童文化也日益受到有關教育者的關注,并在實踐探究過程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識:兒童文化應該符合兒童成長的特征及其規(guī)律,應該尊重兒童的主體感受,應該順應兒童的個性發(fā)展及其需要。
如此,才有可能高于和超越兒童的自然狀況的生活,才有可能使兒童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才能促進兒童身心長遠的發(fā)展。
從教育的視角而言,兒童文學是兒童文化觀的產物及其重要體現(xiàn),是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者在兒童文化觀的觀照下,基于兒童的認知能力、理解水平、審美情趣和精神需求等方面而創(chuàng)作的童話、神話、故事等文學作品,是以兒童為本位的文學,具有童真、童趣、童心等文化特點。
所以,兒童文學是區(qū)別于一般意義上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著與成人文學不同的價值取向和審美追求的特殊性要求。
換言之,兒童文學就是要求創(chuàng)作者必須始終堅持兒童文化觀,以兒童為本位,貼近兒童的生活和心理,表達了兒童的情感和愿望,反映了兒童的現(xiàn)實世界和想象世界。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兒童有著與成人不同的身心需求和獨特文化的生命個體。
兒童不僅生活在成人的世界中,更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機地協(xié)調好成人審美和兒童審美之間的關系,不要把兒童的思緒禁錮在成人的思維中,要讓兒童的心靈在成人的世界里得以放飛和超越。
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務必樹立以兒童為本位的兒童文化觀,摒棄兒童成人化傾向。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太龍鐘的兒童。
”[7]而失去童年,沒有夢想,對兒童精神發(fā)展的危害是難以估量的。
(二)激發(fā)兒童審美情趣,構建審美性閱讀模式
激發(fā)和培育兒童的審美情趣,在兒童成長的一生之中至關重要,而語文教育在這個方面肩負了重要任務。
《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可以感受到兒童文學作品有著獨特的審美視角,其間有千奇百怪的自然美,形象生動的科學美,各具特色的藝術美,以及開闊視野的社會美。
這些都能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和心靈震撼。
同時,這些兒童文學作品還包含者豐富的哲理和意蘊。
例如英國唯美主義作家王爾德筆下的“快樂王子”,其結局是悲慘而令人惋惜的,但是小學生讀后,“王子”在他們的心里所激發(fā)的情感卻是愈來愈深刻,愈來愈高尚,學生們在這則童話中獲得了美的享受和情感體驗。
又如,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作者將生活中的丑陋通過藝術化處理,變成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象,學生們在譏笑、否定丑惡的欣賞之中,更激發(fā)了對現(xiàn)實生活中美的向往和追求。
因此,小學教師在兒童文學作品教學中,要想方設法提高兒童對兒童文學作品的興趣,激活他們的審美追求,加強他們對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讓他們用心去體會、感悟、體驗兒童文學作品所蘊含的深刻的獨特的審美的意義。
這樣,教師在兒童文學教學中就會為兒童的精神世界逐漸開啟情感激發(fā)和審美追求的窗戶,豐富兒童精神世界的審美空間,讓兒童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啟迪,從而構建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的審美性閱讀模式,筑牢兒童生命成長的精神高地。
(三)創(chuàng)設情境,讓兒童展開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人類進步不可或缺的一個主觀因素和人文素養(yǎng),但是想象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不斷的開發(fā)和培育。
愛因斯坦曾經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兒童天真無邪,充滿了好奇心,富于想象,也敢于想象。
兒童的想象需要家長和老師正確的開發(fā)和引導。
小學語文教材的兒童文學作品里,有的故事富于想象,有的情節(jié)變化奇異,蘊涵著一種追求自由、積極向上的美好生活的內在動力。
例如,英國卡羅爾的《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美國鮑姆的《綠野仙蹤》、意大利羅大里的《假話國歷險記》《洋蔥頭歷險記》等作品都充分體現(xiàn)了兒童文學的這一鮮明特征。
所以,這類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想象世界和幻想空間,是培養(yǎng)孩子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沃土。
經過老師在教學中“潤物細無聲”的引導和孩子們潛移默化的熏陶,兒童就會在富于想象的王國里快樂地成長,就會因此而展開想象的翅膀,在以后的人生追求之中飛得更高更遠。
總之,兒童文學已經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課程資源,因其對兒童生命個體的生存境遇和獨特心理的關照,走進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努力找到兒童文學與夢想教育之間的關聯(lián)度,運用其獨特的價值意蘊和美學特質,既生動活潑,又科學合理地引導孩子們感受作品的真善美,讓他們擁有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正如近代教育家陳鶴琴所言:“我要慎重聲明的,鳥言獸語的讀物,自有它的相當?shù)匚唬喈攦r值,我們成人是沒有權力去剝奪兒童所需要的東西的,好像我們不能剝奪小孩吃奶的那一種權利一樣。
”[8]陳先生在這里所說的“鳥言獸語”就是有關的童話、寓言等兒童文學作品,其言一語道破了兒童文學作品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A.N•懷特海.過程與實在[M].楊富斌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8.
[2]嚴既澄.兒童文學在兒童教育上之價值[C].王泉根.中國現(xiàn)代兒童文學文論選.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
[3]蔡淑蘭.論兒童文學的情感教育意蘊[J].內蒙占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3).
[4]王泉根.兒童文學與中小學語文教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
[5]王泉根.現(xiàn)代中國兒童文學主潮[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705.
[6]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6.
[7]法國盧梭.愛彌兒[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91.
[8]陳鶴琴.“鳥言獸語的讀物”應當打破嗎[C].成尚榮.小學語文背后有兒童文學的影子.中國教育報.2010-11-16.
【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論文10-01
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的論文10-11
關于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育的論文10-01
兒童文學下的小學語文審美教育論文10-11
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探究論文10-01
小學語文教育與兒童文學探究論文10-01
小學語文兒童文學論文10-01
小學語文教育與兒童文學分析論文10-09
兒童文學的小學語文教育價值分析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