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精選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語文滿分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1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文化亦然。充滿變數(shù)的時代中,如何護佑傳統(tǒng)文化之根?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貫穿古今。
變數(shù)之中,見微波而知暗涌,聞弦歌而知雅意,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方為智者之所為,更是優(yōu)秀文化得以傳承的必然選擇。具有優(yōu)秀基因的文化,當在變化之中有所堅守,更有面向環(huán)境的創(chuàng)新求解。
自強不息,創(chuàng)新求解傳承傳統(tǒng)。
詩詞歌賦似一脈清流,滋潤現(xiàn)代人的心靈。近來《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的熱播,還人們蒼白的生活以斑斕的色彩。然而,有人或化身懷疑論患者,認為所謂“文化熱”不過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成為無厘頭病人,以看秀方式做臺下的“吃瓜群眾”。人們或懷疑或戲謔,卻忘了正是熱播節(jié)目的創(chuàng)新求解,讓詩意悄然重新進駐人們的生活,讓悠悠文墨在熱議中得以傳承。
與時俱進,重新定義傳統(tǒng)文化。
有人痛批當下的“漢字危機”是對母語情感的淡化,是信息化時代的產(chǎn)物。然而我們不可能限制一個民族盡情享受科技進步的`成果,這是不近人情的因噎廢食。魏源云:“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眰鹘y(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文明有機結合,才能使悠悠文墨“受光于天下”,從而傳播四方!吨袊娫~大會》的水舞臺、大屏幕意境展示,以現(xiàn)代科技還原古典意境;“搖一搖”、新媒體互動,搭建傳播平臺供文化驅馳。以現(xiàn)代科技之土壤護佑傳統(tǒng)文化之根,方能養(yǎng)其端倪,植其苗芽。
重拾自信,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
價值觀的多元、外來文化的入侵,難免使國人迷惘于光怪陸離之中,忘了去擁抱傳統(tǒng)文化。然而正如李清照所言:“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北帧懊褡逦幕艘涣鳌钡男拍,才能以不卑不亢的姿態(tài)與其他文化握手言和。林風眠在水墨的清雅韻致中得到滋養(yǎng),方能調和中西,打破畫種界限而真正融會貫通;潘天壽揮毫落筆強悍霸道,以最大力量表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狀態(tài),與各族文化平等交流。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讓悠悠文墨,貫穿古今。
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重拾自信,讓傳統(tǒng)文化被拖拽的踉蹌腳步恢復穩(wěn)重,讓現(xiàn)代中國人不僅會敲擊鍵盤,也會揮毫潑墨;不僅有科學精神,也有人文理念。這是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求解,更是民族的未雨綢繆。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2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jīng)驗,但看云卷云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范圍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并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于自然,人理應借助科學發(fā)明和經(jīng)驗去了解,通達宏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宏通科學之通,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xiàn)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fā)明應用到如今發(fā)達的天氣監(jiān)測預報系統(tǒng)發(fā)展,人類生產(chǎn)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于自然,甚為渺少,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秘,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局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說,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shù)目茖W思維產(chǎn)生巨大作用?梢,利用科學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養(yǎng)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人生于自然,也歸于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tài)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給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變,細觀云過水動之美,創(chuàng)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態(tài),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說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tǒng)一與協(xié)調,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tǒng)感受自然的方法,也無法抵抗科學發(fā)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學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與自然親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視角認識自然。心有宏觀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觀細嗅身邊的“薔薇”。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3
當秦始皇把徐福和他率領的一幫童男童女送到海邊的時候,他的心里一定充滿著期待,他堅信這個叫徐福的術士能給自己找來長生不老之藥,從而讓時光在他身上停頓,讓自己再皇帝的位子上千秋萬代地“始皇”下去。
他不會想到,若干年后,他的這一貌似莊嚴的舉動成了最大的笑話。
可以肯定的是,當他在六國的土地上縱橫馳騁、攻城略地的時候,耳邊獵獵風聲攜裹著得,一定是韶華的快速流逝,每一次戰(zhàn)役之后,他在營帳中對鏡感嘆的,都是白發(fā)的日趨增多,那時,他一定希望時間走得快一點,讓自己一統(tǒng)天下的壯志早日實現(xiàn)。而當他雄睨硝煙正在散去的天下時,他的內心在滿足的同時一定溢滿了悲涼:時光在流逝,海闊的家業(yè)誰可分享?
這樣的感慨,在梟雄和英雄面前一樣公平,一樣強烈。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曹操,似乎更愿意把自己的無奈投放到廣闊的宇宙之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已經(jīng)不再是對人生小我的感慨,橫向無邊的宇宙,和縱向無窮的時光,人已經(jīng)渺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盡管連孔子這樣的大師都在“逝者如斯夫”的時光面前徒喚無奈,但人們從來沒有停止前行的腳步,前行的姿態(tài),本身就是對時光的.抗衡,以短暫抗擊永恒,需要的是挾泰山以越北海的勇氣。就是在這樣的悲壯對峙中,人類才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奇跡,于是我們看到:時間在流逝,我們在成長。即便霜染白發(fā),哪怕生命消失于無形,我們也會給自己的內心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我曾被那樣一組圖片深深感動:一對貴州偏遠山區(qū)的山民夫妻,在街上買了一個餅子,一掰為二,各自幸福而滿足地吃著,他們的手,飽經(jīng)生活滄桑的手,緊緊牽在一起……那可能是他們第一次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也可能是他們唯一一次走出大山,更多的時候,他們在大山深處獨對飛鳥,耕種,勞作,喂雞,挑水……他們唯一的慰藉,就是勞作閑暇相視一笑,什么都沒說,卻已經(jīng)把眾生的感悟交流殆盡。
時光與他們,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他們的生存已經(jīng)超越了時光的流逝。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在張若虛的惆悵中,我們看到的是綿綿不絕的抗爭和奮然前行的悲愴,無論時間如何流逝,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讓自己再流逝中不斷成長。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4
當暮靄沉沉之時,我們被勸說要相信楚天遼闊;當草長鶯飛之時,我們被勸說要防備前方蜀道之難;當我們成長到每一個階段時,我們都被提醒著完成不合時宜的任務。于是,童真就如那風鈴,漸行漸遠,消逝不見。
“孩子從賣氣球的人手中牽走一個心愿”,多么可愛而美好的詩句,甚至可以想象那洋溢著燦爛的笑臉。而如今這樣的笑臉在冰封凍結。本該童真的年紀,卻一臉愁苦,為學業(yè)奔波。我們不應抱怨現(xiàn)在的孩子為何圓滑世故,我們應反省是什么造成了童真的遺失,又是什么加劇了這種遺失的勢頭。
反觀社會,我們清醒地看到一個充滿競爭意識,強調優(yōu)勝劣汰的社會。當成年人大多在為金錢名利所奔波時,當與孩子共處時的談資均為事業(yè)發(fā)展、利潤虧損時,試問一張白紙又怎能不被沾染得墨跡斑斑?與此同時,將大人的不滿足強加于孩子幼小的.成長歷程之中,狼爸、虎媽層出不窮的當下,一個孩子的童真不是被孩子淡忘,而是被一種惡性環(huán)境所扼殺。汪增祺描寫金岳霖先生時,曾有金先生拿大石榴與孩子們斗雞,上課上到一半時,捉虱子的場景。這些童真未泯的形象,讓我們認識到一個學者、一個智者不應為虛浮名利勾心斗角忙碌終生,而應是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和積極的樂觀情緒。
在一個鼓吹神童的媒體時代,在我心里,不是童褻瀆了神,而是神褻瀆了童。孩子的眼光是直線的,不會轉彎,也碌如此,他能看到我們遺失的美好,他的創(chuàng)造、他的發(fā)問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童真的目光,或許就像是穿越時空的愛,能夠照亮冰點以上的風景。
這份童真,這份初心,倘若一直堅守,如同守護一株鮮紅欲滴的玫瑰,夢過于美好,守護也便更加沉重。天上人間,現(xiàn)實讓人們知道自由不過是獵人與獵物之間的距離。但為什么現(xiàn)實讓人們害怕得連一個夢的開端也不肯輕易地為孩子許下呢?
遺失的童真被一種潛在的暴力撕扯得支離破碎。最好的成長,不是小小年紀就考上了名牌大學,不是小小年紀就深諳世俗之法,不是小小年紀就揮毫千里、琴聲悠揚。我更愿看到“最喜小兒無賴,村頭臥剝蓮蓬”的閑適之景。未來或許殘酷,但心中有好奇、有想象、有創(chuàng)造,便不會畏懼。
有些事終要經(jīng)歷,那便到時深究,有些事如此美好,為何不好好珍惜?遺失的童真,帶給了我們悵惘,但愿這番省悟能讓天真無邪的笑聲在風中散播得更久一些。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相關文章: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02-22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06-26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06-14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合集]06-20
高考語文優(yōu)秀滿分作文07-11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范文08-08
(精)高考語文滿分作文11-19
山東語文高考滿分作文11-19
全國高考語文滿分作文02-28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精選22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