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課外實踐活動方案
當今的許多中小學生,嚴重缺乏感恩意識,連最起碼的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都不懂得感激。中華民族文明五千年,感恩、行孝是我們中華民族文明史乃至全人類各民族文明史共具有的最廣泛的人文教育基礎。上海市《中小學生守則》增加了“學會感恩”等條款,填補了以往教育內容的一個空白。
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愛父母的感情基礎,愛祖國得先讓孩子們愛集體、愛自己身邊的人,只有不忘父母之恩、人民之恩、祖國之恩,才不至于負大義。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又怎么可能將來愛事業(yè)、愛國家?談“感恩教育”絕非追趕時髦,只為是我們這一代教育者該深思的問題而已。
作為我校九年四段式德育分層遞進、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的一個重要抓手,我校本學期的課外實踐活動以“學會感恩、懂得孝順”為本次活動的主線。
一、 活動主題:五湖之汀看甪直,孝感動天二十四
二、 活動目的
1、了解甪直文化古鎮(zhèn)的歷史、人文、古跡
2、“孝”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而當前中學生“親情”、“感恩”意識缺乏。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什么為“孝”,如何感悟“親情”、學會“感恩”。
3、讓學生感悟孝道,學會感恩,
三、 活動方案
第一階段:宣傳準備階段(第9~10周)
1、各班級通過網絡、書籍查找資料,了解甪直古鎮(zhèn)的人文古跡、歷史;語文組教師通過語文課,為學生介紹甪直古鎮(zhèn)的著名文人、作品
2、了解二十四孝,以故事的形式講二十四孝的故事
3、搜集古今有關“孝德”的人物和故事(尤其是學生身邊的優(yōu)秀榜樣)
4、設計問卷對學生和家長進行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學生“孝”的現狀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階段(第11~12周)
1、參觀甪直古鎮(zhèn),親身感受古鎮(zhèn)的歷史文化、實地了解人文古跡等
2、參觀張陵公園內的《二十四孝故事》展覽館
3、在校園網站開設師生論壇:
1) 講“孝道”是否過時?
2)“孝道”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4、各班召開《孝敬父母》主題班會
1)通過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講父母對自己的期待
2)父母的艱辛和愛自己的真實故事
3)“為什么要孝敬父母?”、“如何孝敬父母?”、“自己孝敬父母了嗎?”
4、 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封信,題目自定。
5、 收集古今有關“孝”的故事,匯編成冊編成校本教材,
6、“父母在我心中”征文比賽;
第三階段:總結表彰階段(第14周)
1、學校有關部門對此次主題活動過程中表現出色的個人和班級進行表彰;
2、在以上活動的基礎上,收集各方反饋,進行全面總結,使“懂得感恩,懂得孝敬” 教育成為我校創(chuàng)建九年四段式德育分層遞進、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的一個重要抓手。
附問卷內容:(學生與家長)
1、對父母講話態(tài)度恭敬,語氣親切;
2、聽從父母的教導和正確的意見;
3、上學時要和父母說再見,放學回家要告訴父母我回來了;
4、平時出入家庭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訴父母地點、時間免得親人掛念;
5、吃飯時要等父母一起吃,好菜要先讓父母吃,為父母盛飯;
6、父母下班要為父母倒茶,讓父母休息;
7、記住父母的生日,到時向父母表示祝賀,并做一件讓他們高興的事;
8、父母不舒服要主動問候,生病時要為他們端水送飯;
9、不向父母提過高的要求;
10、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盡力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中學課外實踐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中學課外閱讀活動實施方案11-18
學生課外實踐活動大課堂方案設計10-08
中學社會實踐活動方案02-20
中學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方案11-21
中學社會實踐活動方案10-05
中學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方案11-23
中學寒假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0-11
中學科技教育活動實踐方案10-08
中學暑假社會實踐的活動方案10-08
中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精選6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