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工作方案

教育扶貧實施方案

時間:2022-10-07 01:22:31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教育扶貧實施方案

  教育扶貧就是通過在農村普及教育,使農民有機會得到他們所要的教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關于教育扶貧的實施方案范本,歡迎閱讀參考。

教育扶貧實施方案

  教育扶貧實施方案范本一

  為扎實做好教育扶貧工作,改善貧困鄉(xiāng)村教育發(fā)展環(huán)境和條件,縮小城鄉(xiāng)教育差距,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根據中共龍南縣委、龍南縣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龍發(fā)〔20XX〕6 號)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扶持對象

  一、扶持對象

  全縣已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省、市貧困村及周邊輻射帶動貧困村教育發(fā)展的其他鄉(xiāng)村。

  二、工作措施

  ( 一 ) 改善基礎設施

  1.加大貧困鄉(xiāng)村義務教育投入力度。

  積極推進貧困鄉(xiāng)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全面改善貧困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

  20XX 年實施汶龍鎮(zhèn)石蓮小學、楊村鎮(zhèn)東水小學、九連山林場上圍小學等 10 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程龍鎮(zhèn)九年一貫制、夾湖鄉(xiāng)九年一貫制等學校薄改計劃。

  2.加快推進農村學前教育發(fā)展步伐。

  加快推進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逐步建立“政府主導、公辦示范、多方參與、規(guī)范管理、安全高質、方便群眾”的學前教育發(fā)展模式。

  利用貧困村閑置校舍改建公辦幼兒園,確保具備辦學條件的貧困村至少有一所公辦幼兒園或村小附屬幼兒班,逐步淘汰規(guī)模小、辦園條件差、安全隱患大、保教質量低的民辦幼兒園。

  建成以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服務網絡,實現就近入園、方便入園。

  20XX 年建成臨塘鄉(xiāng)、武當鎮(zhèn)、九連山林場、渡江鎮(zhèn)、程龍鎮(zhèn)等 5 所鄉(xiāng)(鎮(zhèn)、場)公辦中心幼兒園,建成楊村鎮(zhèn)東水村等 10 所貧困村村級公辦幼兒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 95%以上,“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3.加快農村教育信息化建設。

  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縮小城鄉(xiāng)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

  堅持分年實施、建一所成一所,加大投入配備學校教學器材與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

  20XX 年完成楊村鎮(zhèn)、汶龍鎮(zhèn)、桃江鄉(xiāng)、渡江鎮(zhèn)、九連山林場等鄉(xiāng)(鎮(zhèn)、場)共 31 所貧困村級小學(教學點)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

  ( 二 ) 加大資助扶持

  1.健全資助體系。

  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逐步提高貧困學生資助標準。

  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幼兒、孤兒、殘疾幼兒入園資助力度,資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 1000 元;落實好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和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政策,對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在上級規(guī)定的基礎上每人每年增加 500 元;學?砂才殴媒涃M的 5%用于獎勵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貧困家庭學生;由縣財政對中考成績總分全縣前 100 名且在龍南就讀的優(yōu)秀貧困學生進行適度獎勵,其中對排名第 1 名至 20 名的每人獎勵 1000元,第 21 名至 50 名的每人獎勵 800 元,第 51 名至 100 名的每人獎勵 500 元,并對成績優(yōu)異的貧困生進行重點幫扶,解決其后顧之憂;加大對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對建檔立卡的貧困學生給予每人每年 1500 元的國家助學金補助;設立高中優(yōu)秀貧困學生獎學金制度,每年由縣財政出資對品學兼優(yōu)的 100 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給予每人 1000 元的獎勵;增加對當年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貧困家庭學生的政府資助力度,對每年省定資助對象,除上級專項資金資助外,再由縣財政給予每人一次性 2000 元資助;為全日制大專以上院校在讀的龍南籍貧困家庭大學生辦理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做到“應貸盡貸”。

  2.創(chuàng)新助學形式。

  設立政府圓夢助學基金 。

  由縣財政出資200 萬元專門設立政府圓夢助學基金,并積極整合各類社會助學資源(如民政、扶貧、慈善會等助學資金),對全縣考上二本以上大學的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給予每月 300 元的生活資助(每年資助 10 個月,每人資助兩年);各鄉(xiāng)(鎮(zhèn)、場、管委會)安排專項圓夢助學資金,對本鄉(xiāng)(鎮(zhèn)、場、管委會)范圍內的特困大學生給予資助,以保證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

  在重點做好貧困家庭大學生救助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將工作面擴大至全縣所有學段的在校貧困生,爭取將所有特困家庭學生全部納入圓夢救助。

  建立單位結對幫扶機制:建立實施縣直單位、部門“一聯兩幫”結對幫扶“三送”駐點村貧困學生機制。

  “一聯”,即“三送”駐點干部及有愛心、有能力的干部職工至少聯系 1名貧困生,深入貧困學生家庭全面了解聯系對象的學習和家庭生產、生活等情況。

  “兩幫”,即每位結對干部職工要積極協調解決好聯系對象的學習和生活困難問題,對聯系對象享受各項優(yōu)惠政策后仍存在就學困難的,要給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扶助;縣直單位、部門要積極為駐點村在讀的貧困大學生提供資金資助,幫助貧困家庭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早日脫貧致富。

  引導社會力量結對助學 。

  做好宣傳引導社會各界捐資,多渠稽籌集貧困生資助資金,積極鼓勵和引導支持龍南教育事業(yè)的企業(yè)老板、社會賢達、社會群體與貧困學生特別是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大學生開展結對幫扶,給予困難救助,扶持貧困學生和特困大學生完成學業(yè),減少因學返貧現象發(fā)生。

  ( 三 ) 開展教育培訓

  開展貧困生職業(yè)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

  對中等職業(yè)學校符合條件的貧困學生按國家規(guī)定實行免學費和給予每人每年 1500元的國家助學金補助,幫助貧困生完成中專以上職業(yè)學歷教育。

  廣泛開展職業(yè)技能培訓,推行訂單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業(yè)培訓,接受有學習意愿未升入普通高中和高等學校的貧困學生進入職業(yè)學校進行培訓學習,讓學習者自主選擇培訓項目和培訓方式,提高培訓效果,實現就業(yè)脫貧。

  ( 四 ) 發(fā)展定向培養(yǎng)

  面向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定向培養(yǎng)鄉(xiāng)(鎮(zhèn)、場、管委會)農技人員。

  在初中、高中畢業(yè)生中開展好宣傳工作,鼓勵農村貧困家庭子女積極報名參加贛州市委托贛州農業(yè)學校面向全縣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定向培養(yǎng)鄉(xiāng)鎮(zhèn)農技人員的農業(yè)專業(yè)技能學習,為農村輸送培養(yǎng)更多的農業(yè)人才。

  對獲得中專大專畢業(yè)證書的定向貧困生,按上級相關要求由人保部門通過專門的招聘考試,合格者充實到鄉(xiāng)(鎮(zhèn)、場、管委會)農技推廣機構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三、工作要求

  ( 一 ) 加強組織領導 。

  成立龍南縣教育扶貧專項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指導教育扶貧工作。

  縣政府副縣長葉為任組長,成員由縣教體局、縣財政局、縣就業(yè)局、縣民政局、縣扶貧和移民辦等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教體局,辦公室主任由縣教體局局長兼任。

  ( 二 ) 落實資助政策 。

  縣財政局、縣教體局要嚴格貫徹執(zhí)行省財政廳、省教育廳有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做好各級各類學校貧困家庭學生的資助工作。

  ( 三 ) 強化部門協作 。

  縣財政局、縣人保局、縣教體局等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發(fā)揮行業(yè)和職能優(yōu)勢,從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為貧困村、貧困戶提供扶持。

  縣直各單位要認真抓好“一聯兩幫”結對幫扶“三送”駐點村貧困學生工作,確保教育扶貧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 四 ) 加大宣傳力度 。

  充分發(fā)揮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加強對教育扶貧工作的正面宣傳報稽,讓群眾及時、準確地了解教育扶貧的有關政策和進展情況。

  圍繞目標任務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及時總結工作經驗,發(fā)掘工作特色和亮點,扎實推進教育扶貧工作。

  教育扶貧實施方案范本二

  一、總體目標

  到20XX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以上,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0%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0%以上。

  到20XX年,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辦學水平進一步提升,職業(yè)教育體系更加完善。

  ──通過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加快普及學前教育、實施鄉(xiāng)村教師支持計劃等措施,提高貧困地區(qū)和貧困村教育普及程度和辦學質量,提高貧困人口的基本素質,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通過實施城鄉(xiāng)學校結對幫扶,實現義務教育城鄉(xiāng)、區(qū)域和校際間資源共享。

  ──通過完善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實現建檔立卡家庭困難學生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資助全覆蓋。

  ──以提高就業(yè)致富能力為重點,實現建檔立卡家庭困難學生接受中等職業(yè)教育機會全覆蓋。

  ──通過構建關愛服務體系,實現建檔立卡家庭留守兒童關愛全覆蓋。

  二、主要措施

  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推進三個計劃,構建三個體系。

  著力推進“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貧困農村學前教育普及計劃”“鄉(xiāng)村教師支持計劃”等3項計劃。

  構建完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體系”“貧困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職業(yè)教育精準扶貧支持體系”等3個體系,實現教育精準扶貧,確保教育扶貧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推進扶貧工作重點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

  依據《山東省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建設規(guī)劃( 20XX-20XX年)》,對全區(qū)扶貧工作重點村中有改薄需求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重點予以扶持,力爭到20XX年底,所有學校全部達到“20條底線”要求。

  依據《山東省農村義務教育“全面改薄”資金管理辦法》,積極爭取省、市級財政加大“全面改薄”專項資金投入力度,資金分配優(yōu)先保障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面改薄”工作。

  20XX-20XX年三年總規(guī)劃投資校園建設類資金3500萬元,規(guī)劃建設校舍2.3萬平方米。

  其中: 20XX年,規(guī)劃投資校園建設類資金1200萬元,建設校舍7686平方米; 20XX年,規(guī)劃投資校園建設類資金1200萬元,建設校舍8335平方米; 20XX年,規(guī)劃投資校園建設類資金1100萬元,建設校舍面積7096平方米。

  (二)推進扶貧工作重點村學前教育普及計劃

  1.加大扶貧工作重點村幼兒園建設力度。

  20XX-20XX年在扶貧工作重點村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3所,實現貧困村公共學前教育資源全覆蓋,提高貧困村公共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和適齡兒童入園率。

  20XX年,新建幼兒園3所、改擴建9所; 20XX年,新建幼兒園1所、改擴建10所。

  20XX年,完成幼兒園建設收尾工作,新建幼兒園全部投入使用。

  2.改善幼兒園辦園條件。

  20XX-20XX年,按照《山東省幼兒園基本辦園條件標準(試行)》要求,對現有扶貧工作重點村幼兒園進行全面徹底排查,對存在危房和達不到相應建設標準的幼兒園,分期分批進行改造,按要求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徹底消除危房和各種安全隱患。

  配足配齊幼兒園辦公設備、玩教具及圖書等,改善辦園條件,滿足保教活動需求。

  3.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

  按照《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3-6歲兒童學習和發(fā)展指南》《山東省教育廳關于規(guī)范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指導意見》等要求,加強對扶貧工作重點村幼兒園的指導,提高幼兒園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使適齡兒童接受高質量的學前教育,促進教育起點公平。

  (三)推進鄉(xiāng)村教師支持計劃

  1.強化短缺學科教師補充。

  落實有關編制規(guī)定,對達不到標準班額的村小學、教學點,按生師比與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教師編制,并按照“退補相當”的原則及時補充教師,做到缺編學校“缺編即補”。

  對于滿編超編的學校,采用臨時周轉編制專戶方式予以解決,緩解農村貧困人口集中區(qū)域鄉(xiāng)村中小學教師結構性缺員問題。

  2.開展城鄉(xiāng)教師交流輪崗。

  加快推進“區(qū)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優(yōu)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每學年教師交流輪崗的比例不低于應交流教師總數的10%。

  3.加大對貧困村教師培訓力度。

  動員全區(qū)優(yōu)秀教師志愿者組成支教團,對農村學校薄弱學科教師進行教學技能培訓,提高業(yè)務水平。

  名師、名校長培養(yǎng)和特級教師選拔實行鄉(xiāng)村學校計劃單列。

  (四)構建義務教育學校結對幫扶網絡

  引導城鎮(zhèn)中小學與扶貧工作重點村小學開展結對幫扶、聯建共建。

  充分發(fā)揮城鎮(zhèn)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優(yōu)勢,輻射、示范、帶動農村薄弱學校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實現義務教育城鄉(xiāng)、區(qū)域和校際間資源共享和共同提高,為貧困人口子女提供優(yōu)質教育服務。

  20XX年確定城鎮(zhèn)與鄉(xiāng)村1對1幫扶學校和具體幫扶形式、內容并組織實施; 20XX年幫扶活動在全區(qū)范圍內全部推開,扶貧工作重點村小學結對率達到100%; 20XX年,各項幫扶工作深入開展,取得明顯成效,被幫扶學校整體辦學水平顯著提高。

  20XX-20XX年,根據幫扶效果評估,調整幫扶結對對象,提升幫扶水平。

  1.教育教學幫扶。

  實施聯合教研制度,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聯合教研會議,統籌開展學科備課、教學研討、聽課觀摩等活動,提高農村學校薄弱學科課程實施水平。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建立網絡課堂,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0XX年實現結對幫扶學校全部優(yōu)秀課程資源的共建共享。

  2.學校管理幫扶。

  推進實施管理人員掛職交流活動,結對幫扶學校每年至少互派1人掛職。

  指導受援學校建立健全現代學校管理制度,規(guī)范學校日常工作,建設學校章程,提高管理水平。

  幫助受援學校明確學校發(fā)展定位、辦學方向、培養(yǎng)目標,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

  20XX年幫扶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和學校章程全部制定完成。

  3.教師發(fā)展幫扶。

  建立教師交流機制,實現優(yōu)秀教師資源共享。

  幫助受援校制定教師隊伍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聯合培養(yǎng)學科帶頭人和培訓教師,聯合開展課題研究,共建教學團隊和名師工作室,提升教師學科技能和專業(yè)素養(yǎng)。

  每年至少開展1項聯合課題研究。

  4.辦學條件幫扶。

  根據辦學實際,向受援校捐贈本校更新換代的信息技術設備、實驗設備、教學儀器和圖書資料等,改善受援學校硬件設施;向受援學校學生開放圖書館、功能教室、運動場所、校內外實踐活動基地等教育教學資源,提供必要的 教師指導,實現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

  (五)完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體系

  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從學前教育到中等職業(yè)教育實行資助全覆蓋。

  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完善資助政策體系,完成與扶貧部門基礎數據對接和系統互聯互通,抓好組織落實和管理服務,力爭20XX年完成構建覆蓋各教育階段的精準資助體系。

  20XX年起,免除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兒童學前教育保教費并優(yōu)先發(fā)放學前教育政府助學金;免除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普通高中學生學雜費,并優(yōu)先發(fā)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在全部免除中等職業(yè)學校全日制在校生學費的基礎上,對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在校生優(yōu)先發(fā)放國家助學金。

  20XX年,擴大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范圍,由15% 擴大至30%,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寄宿學生全覆蓋。

  (六)構建貧困農村留守兒童關愛體系

  1.建立貧困農村留守兒童檔案。

  20XX年底前,對在校扶貧工作重點村留守兒童信息進行調查摸底,為每名留守兒童建立專門檔案和聯系卡,及時掌握留守兒童動態(tài),針對性地開展管理服務工作。

  2.加強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關愛保護力度。

  貫徹落實《國 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相對集中學校教職工的專題培訓,著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員關愛照料農村留守兒童的能力。

  指導和協助中小學校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做好法治宣傳和安全教育,幫助兒童增強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識、掌握預防意外傷害的安全常識。

  指導農村小學和教學點專門建設或結合現有功能室設立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室,配備圖書和閱覽設 施、計算機、親情電話等,為農村留守兒童開展閱讀、親情聯絡等活動提供場所和條件。

  20XX年,60%以上扶貧工作重點村學校設置留守兒童關愛室,20XX年,留守兒童關愛室實現基本覆蓋,20XX年,所有扶貧工作重點村學校均設置留守兒童關愛室。

  20XX-20XX年,根據關愛服務需要,改善設施設備條件。

  3.加強家庭教育。

  強化家長對留守兒童的監(jiān)管責任,圍繞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定期開展家長及監(jiān)護人培訓,提高留守兒童父母、臨時監(jiān)護人、隔代監(jiān)護人進行家庭教育的主動意識和實踐能力。

  依托家長委員會,開展家教宣傳、家長走訪、講座咨詢等活動,多方位、多渠道向留守兒童父母傳播家庭教育科學知識。

  (七)構建職業(yè)教育精準扶貧支持體系

  1.提高職業(yè)教育精準扶貧支持能力。

  根據扶貧工作和全區(qū)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需要,20XX年建設山亭職業(yè)中專新校,計劃投資8000萬元,建設面積5.2萬平方米。

  針對我區(qū)農副產品豐富的特點,調整區(qū)職業(yè)中專專業(yè)結構,增設“農產品加工與保鮮”和“電子商務”兩個特色專業(yè),吸引更多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畢業(yè)生接受中等職業(yè)教育。

  2.實施教育精準扶貧愛心培養(yǎng)計劃,幫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

  積極與區(qū)外職業(yè)院校對接,開展“定向招生、訂單培養(yǎng)、精準扶貧”,通過“升學+就業(yè)”一站式扶貧,徹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區(qū)職業(yè)中專成立專門的貧困生資助辦公室,建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學習就業(yè)檔案,除加大對貧困家庭學生資金救助保證其完成職業(yè)教育外,指定班主任和專任教師開展“一對一”個性化幫扶,確保建檔立卡貧困生家庭學生順利掌握1-2項職業(yè)技能,鼓勵和扶持貧困家庭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對優(yōu)質就業(yè)崗位,優(yōu)先推薦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yè)生就業(yè)。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區(qū)、鎮(zhèn)街、學校聯動的工作機制,形成多點發(fā)力、各方出力、匯聚合力的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格局。

  區(qū)教育局成立由高玉龍同志任組長,楚振強同志任副組長,局有關科室參加的教育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指導全區(qū)教育扶貧工作。

  各鎮(zhèn)街教委都要成立教育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隊伍,實行主要領導負總責的教育扶貧工作責任制;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主動加強與區(qū)扶貧辦的溝通聯絡,會同編制、發(fā)改、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農業(yè)等部門,定期研究解決教育精準扶貧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完善配套政策,抓好各項數據的精準測算,形成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的強大合力。

  (二)強化考核坪估。

  完善信息溝通機制,要按照“月調度、季匯總、半年通報”的要求,及時匯總工作開展情況。

  建立“鎮(zhèn)街自查、區(qū)級復查” 的教育精準扶貧檢查制度,重點檢查資金使用、項目進展、工程質量、工作成效等。

  區(qū)教育局在學校、鄉(xiāng)鎮(zhèn)自查的基礎上,每年對所有學校、所有項目資金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建立檢查報告制度;區(qū)教育局在鎮(zhèn)街自查的基礎上,每年進行全面復查。

  (三)強化輿論宣傳。

  要加大宣傳力度,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提升宣傳實效,著力宣傳中央、省、市和區(qū)委、區(qū)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總體部署,著力宣傳教育扶貧的政策措施,著力宣傳推進教育扶貧中的先進典型,進一步凝聚力量、激發(fā)熱情、增強信心,形成人人知曉教育扶貧、人人支持教育扶貧的良好氛圍。

【教育扶貧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教育扶貧工作實施方案11-09

中學教育精準扶貧實施方案11-05

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詳解10-07

關于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10-07

關于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10-07

貴州省教育扶貧攻堅項目實施方案10-06

利辛縣教育精準扶貧實施方案范文10-06

健康扶貧實施方案10-06

學校扶貧實施方案10-07

扶貧幫扶實施方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