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晉城的景點導游詞范文
作為一名樂于助人的導游,時常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那么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晉城的景點導游詞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晉城的景點導游詞范文1
“五一”節(jié)來了,我素有登山的愛好,于是便與兩三伙伴徒步去游覽市郊的白馬寺山。
“白馬寺山”是一個很別扭的名字。按理說,山和寺本應該各自有其名的,但因為山是人類有史以來就有的,而寺廟是人們后來才修建的,所以人們通常習慣以山的名字來代稱山上的寺廟。如遠近頗有點名氣的玨山,山頂上的廟宇叫做真武廟,但人們?yōu)榱朔奖,習慣上也稱這座廟為玨山廟,卻從不把玨山稱作真武廟山。而白馬寺山就是因為山上有一座白馬寺,而被叫做白馬寺山的。你說這名字,山不山,寺不寺,不是有點別扭嗎?
這座山為什么要用這樣一個別扭的名字呢?難道他本來沒有名字嗎?不然,這座山原來有自己的名字,它叫做司馬山。明代萬歷年間編修的《澤州志》記載:“司馬山,城北十里!币讹L土記》曰:“司馬山在晉城。”清代雍正年間編修的《澤州府志》記載:“司馬山,縣北十里。魏司馬懿封長平侯,嘗登此山。”又引《初學記》曰:“晉代祠此,因以為名。”這里告訴了我們兩個事實:第一,三國魏的司馬懿被封為長平侯,曾登過這座山;第二,司馬氏建立晉朝,做了皇帝,人們于是為皇帝的祖宗司馬懿在這座山上建了祠廟,當時這座山就被叫做司馬山了。
說到這里,有人會問:既然司馬山的名字在晉代就有了,又見于《風土記》、《初學記》這些古代著名的文獻典籍,明萬歷《澤州志》和清雍正《澤州府志》又有明確記載,為什么現(xiàn)在這座山不叫做司馬山,而別出心裁地用了“白馬寺山”這樣一個別扭的名字呢?我想,這個問題有點太深奧了,恐怕只有老天知道吧!為什么要叫“白馬寺山”,完全可以不問,但寫__是比較嚴謹?shù)氖,卻不能草率,因此我在這里要聲明一點,既然這座山本來的名字叫做司馬山,又有其歷史文化的淵源,在以下的敘述中我就不再使用“白馬寺山”這個別扭的名字,而直接寫作司馬山了。
這天,天氣好晴朗,蔚藍色的天空沒有一絲兒云彩。當我們來到司馬山麓,仰望山顛,卻見山與天相接之處掛著一片白云,起初并沒很在意,稍微走近些一看,哪里是什么白云呀,是一件碩大的巨型白色雕塑。很快,我們從雕塑的大致輪廓和“白馬寺山”的名字判斷出這是一匹騰飛的'白馬。馬首高昂,后腿立地,前腿平伸,像是要飛撲下來一般。這時,一個同伴大聲說:“這哪兒是馬,你看馬頭,分明就是鳥嘴嘛!”我仔細一看,可不,馬脖子很粗壯,馬頭卻又細又尖,很像是一個長著細長嘴巴的鳥頭。唉!不知是哪位蹩腳的雕塑家弄出這么一幅馬身鳥首的糟糕作品,讓人越看越覺得別扭,我索性不想再看它了。
不想再看固然可以,但卻不能不談,因為這座雕塑標志著所謂“白馬寺山”的文化呀!在晉城,曾經(jīng)盛傳著“南有孔子回車,北有白馬拖韁”這樣兩句話,“孔子回車”不必說了,晉城人幾乎家喻戶曉,“白馬拖韁”卻令人費解。于是一些有心人便圍繞著“白馬拖韁”這個詞望文生義,附會出許多關(guān)于“白馬王子”的民間傳說故事來,說得煞有介事,繪聲繪色。然而,這些所謂“民間傳說故事”一看就知道并非來自民間,而是現(xiàn)代文人的即興創(chuàng)作。因為“白馬王子”一詞是舶來品,不是國產(chǎn),難以混入我國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化,難以對“白馬拖韁”作出符合我國傳統(tǒng)文化理念的合理解釋。那么“白馬”究竟為何在此“拖韁”,其中有什么含意呢?我們只能求助于歷史文獻了。
明代成化年間編修的《山西通志》說:“白馬寺在澤州城東北十里司馬山上,因白馬馱經(jīng)過此,故以名寺!边@兒說得再清楚不過了,原來根本就不是什么“白馬拖韁”,而是“白馬馱經(jīng)”!榜W經(jīng)”一詞,經(jīng)過口耳相傳,逐漸訛為“拖韁”,自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卻不知道因此誤了多少人。說真的,“拖韁”拖得習慣了,一下子要改為“馱經(jīng)”,還真是轉(zhuǎn)不過彎來。話又說回來了,轉(zhuǎn)得過彎來也好,轉(zhuǎn)不過彎來也罷,歷史的本來面目是這樣,不由你不轉(zhuǎn)。等你轉(zhuǎn)過彎來,再來看這一座被稱作白馬的雕塑,它正高昂著那古怪的鳥頭在拖韁呢,根本沒有一點“馱經(jīng)”的意味,你說可笑不!
晉城的景點導游詞范文2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東南部的晉城市北留鎮(zhèn)境內(nèi),東與河南省焦作市毗鄰,南與古都洛陽接壤,西與山西省的臨汾市侯馬市相交,北與山西省長治市緊連,目前亞洲最大的坑口火力發(fā)電站——陽城電廠近在咫尺,通訊網(wǎng)絡覆蓋全村,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晉陽高速公路擦肩而過,航空、鐵路、公路、城內(nèi)交通等便利通暢。交通條件十分方便。
皇城相府是國家AAAAA級景區(qū),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jīng)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建筑由內(nèi)城、外城兩部分組成,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總面積36580平方米。內(nèi)城始建于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為明代建筑風格。尤其是七層百尺河山樓及附屬建筑107間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顯示出古老古堡風格。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寢、左右內(nèi)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講究、雕刻精美。外城城門外有康熙御賜的“午亭山村”匾額及對聯(lián)“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jié)香”至今保存完好。外城內(nèi)有大小石牌坊兩座,銘刻著“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時,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陳廷敬病重期間和病故后親賜的御碑,表達了康熙對陳庭敬的敬重,是對陳廷敬生榮死貴的最好記錄。這里,御碑之多、御書之富、保留之完整,為國內(nèi)少見。
整個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枕山臨水,依山而筑,城墻雄偉,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樸實典型,錯落有致,渾厚堅固,其建筑是一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
皇城相府的禮制建筑,也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豐厚而值得研究的!熬G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畫”、更是一座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食窍喔且蛔蛔u為“東方第一雙城古堡”的明清官宦巨宅。
皇城村居住著234戶,680余口人家,耕種著480畝土地,全村總面積1.7平方公里。地下有豐富的、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地上有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總閱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故里“皇城相府”。改革開放以來,先后創(chuàng)辦了煤炭開采,輕工、農(nóng)副產(chǎn)品加工,旅游服務等多種產(chǎn)業(yè);食窍喔簧轿魇≌_定為新十大旅游景點之一。它的影視文化也是非常豐富的,《關(guān)中女人》、《我認識的鬼子兵》、《康熙帝國》、《康熙王朝》、《契丹英后》、《別拿豆包不當干糧》等都是在皇城相府取景拍攝的。目前,皇城相府每日游人如織,絡繹不絕。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舊院古宅,錯落典雅。綺麗的自然風光同返樸的人文景致交相輝映,構(gòu)成了皇城獨具魅力的風采。讓整個小鎮(zhèn)具有濃厚的歷史氣息。整座建筑反映了明末社會狀態(tài)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皇城相府的主要建筑有:斗筑居、中道莊、樹德院、河山樓、冢宰第、石牌樓、御書樓、紫云阡、陳氏宗祠、麒麟院和龜樓等等;食枪虐司坝校菏陲w魚、南宅觀書、樊溪春曉、靜坪紅葉、土垸流泉、黃閣青山、梅莊杏花、午亭山莊。陳家從陳廷敬的祖父起興盛五代,敗落后,故居陸續(xù)住進了1000多戶村民。自1998年5月以來,當?shù)卣畬⒋迕襁w出,并籌資萬元對建筑群進行了修繕。同時,有關(guān)部門根據(jù)史書記載恢復了一些已經(jīng)坍塌毀壞的建筑,并對環(huán)境進行了整治;食谴逡严群蟪晒Φ嘏e辦了“名相陳廷敬暨皇城古建學研討會”、“皇城相府首屆文化藝術(shù)旅游節(jié)”。
皇城相府榮譽:皇城相府自1998年正式開發(fā),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qū),申請5A級景區(qū),歷經(jīng)3年,投資2.8個億,從旅游交通、旅游安全、衛(wèi)生、郵電服務、旅游購物、綜合管理、資源與環(huán)境保護等8個方面進行全面開發(fā)和建設,1月順利通過國家級評審驗收,2月22日舉行揭牌儀式,這是山西省繼云岡石窟和五臺山之后,成為我省第三家5A級景區(qū)。
皇城相府近年來已成為接待游客百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億元的綜合性景區(qū);食窍喔鷳B(tài)園位于皇城相府景區(qū)西北楊莊嶺,總規(guī)劃面積為1072畝,其中可建設用地為360畝,總投資1.3億元,投資回收期為9年;食窍喔c玨山景區(qū)榮獲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稱號。
【晉城的景點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晉城概況導游詞1500字07-22
晉城白馬寺導游詞600字08-10
天津景點導游詞09-17
重慶景點導游詞06-16
廈門景點的導游詞10-31
哈爾濱景點導游詞04-22
西安景點導游詞04-21
廣州景點導游詞05-20
重慶景點導游詞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