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財務分析報告

財務分析報告常見問題

時間:2022-10-05 17:51:41 財務分析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財務分析報告常見問題

  財務分析報告常見問題篇【1】

財務分析報告常見問題

  一、立足點不清,把報告寫成下對上的匯報

  財務分析應該成為公司管理的工具。

  作為工具,財務分析應立足于財務數據,揭示公司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如果異位,把財務分析演變成下級對上級的匯報,分析報告將會變味,分析問題會變成尋找客觀理由,解決問題會變成推諉責任。

  最終,管理工具會淪落為表功道具。

  二、機械套用模板

  財務輸出模板化的理念現在已經深入人心了。

  模板化的好處表現為:①上級將自己的意圖直接說出來了,下級就不用猜測了;②交付格式統(tǒng)一,便于匯總;③填報時可直奔主題,省去了下級的無效工作量;④關注點明確,減少了上級的無效閱讀。

  說白了,就是把少數人思考的結果作為集體意識貫徹下去,讓大家都省點心。

  不少集團公司都會編制財務分析模板,下發(fā)給分子公司使用。

  一旦有了模板,分子公司的會計人樂得省心,直接套用模板,而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是否與模板匹配。

  試想,模板是根據集團的共性設計的,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加變通,模板就成了膠柱鼓瑟了。

  三、把握不住重點,沒能重點揭示根本性的問題

  每個企業(yè)經營中都會有最突出的問題,或者說是最根本的問題,如同企業(yè)的病灶。

  這一病灶又會引來諸多的不良反應或其他疾病,但這些反應與疾病都是次要的。

  成功的財務分析需要透過財務數據,找出企業(yè)最根本的問題。

  譬如,公司銷售收入下降,有研發(fā)設計的原因,有成本價格的原因,有質量的原因,有廣告宣傳的原因,根本的原因可能是研發(fā)設計不夠時尚。

  如果不能拿捏住它,所有的分析都將是膚淺的,甚至可能是方向性誤導的。

  四、揭示出的問題與對應專項分析不能呼應

  分析一旦揭示出了公司最根本的問題,就需要對此問題進行專項的、深入的分析。

  譬如,公司資金鏈緊張,主要是因應收賬款過度膨脹造成的。

  揭示這一問題后,專項分析就應定位在如何限制新增應收賬款、如何清收前期應收賬款、如何制定賒銷政策與進行客戶評級。

  這樣娓娓道來,才能首尾呼應,讓分析報告富有邏輯性。

  要是揭示出的問題與專項分析風馬牛不相及,做出的財務分析必然會與業(yè)務實質兩張皮。

  五、就數字論數字,沒有挖掘業(yè)務層面的原因

  財務分析報告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此類話語,“公司利率下降了20%,主要因為收入下降了10%,管理費用增加了20%,銷售費用增加了15%”。

  這樣的數據羅列,實際不能稱之為分析,因為我們看不出收入緣何而下降,費用因何而增高。

  建議這么寫,“因華南市場推廣受阻,xx產品銷量降低了30%,導致毛利減少xx萬元”,“因寫字樓租金上漲xx萬元,導致管理費用增加了20%;華南市場廣告投入增加xx萬元,導致銷售費用增加了15%”。

  把數據背后的故事說出來,分析報告會更打動人。

  六、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

  “因市場競爭加劇,公司收入出現大幅下降,利潤也因之降低。”這是典型的定性式描述。

  如果財務分析不能做到量化,只是寬泛地講原因,分析結果的可信度要下降許多。

  大家都希望能做到分析量化,言之有據,應該承認,很多時候數據確實不易取得。

  有的是因為沒有積累,有的是因為核算顆粒度太粗放,有的是因為核算維度未涉及,有的是因為組織架構調整。

  除了這些原因,還可能是因為我們對市場、對業(yè)務理解不透徹。

  量化分析不僅是財務核算精準的體現,也是財務人員深入理解業(yè)務的體現。

  七、預測的準確性差

  財務分析報告在結尾處往往要對全年的經營指標結果進行預測。

  預測準確與否,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檢驗財務分析效果的標尺。

  談及華為的財務預測工作時,任正非曾說,預測是管理的靈魂。

  財務對業(yè)務的支持從事后走向事前,預測是可以為之的舉措。

  準確的預測有助于公司做出正確的決策,可以優(yōu)化公司的資源配置。

  八、任務令表述不清晰,改進措施空泛

  對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清楚后,就需要提出解決思路了。

  如果能在分析報告中讓解決問題的思想落地,這等于把財務分析推進到了經營分析的高度。

  既然是期望解決問題,責任就要落實到人,要有明確的解決措施,要有完成任務的時間節(jié)點。

  空洞的任務令諸如,“措施:加強市場推廣;責任人:銷售部全體”。

  可執(zhí)行的任務令應做到措施就是行動方案,如“在當地電視臺投放xx分鐘的廣告,每月選擇一個萬人社區(qū)進行一次路演推廣”,責任人可以追責、可以負責,時間節(jié)點是考核的依據。

  九、前后期任務令無閉環(huán)

  財務分析應該是持續(xù)進行的,按月度或季度完成。

  這就要求前后月度或季度的分析報告應相互呼應,特別是上一期的任務令在本期要有驗收,是否都完成了,為何有的沒有完成,未完成的本期是否需要繼續(xù)推動,這些都應該在報告中體現。

  如果報告中對此不做要求,責任落實可能就是一句空話。

  如果財務分析不能改進工作,不能成為管理的工具,分析報告將成為會計人自說自話,而喪失應有的價值。

  拓展閱讀:

  財務分析方法常用會計公式【2】

  對比分析法

  1、實際指標與計劃指標對比

  實際指標較計劃指標增減數=報告期的實際完成數-報告期的計劃數

  計劃完成百分比=[實際完成數(或預計)/計劃數(或定額)]×100%

  實際指標較計劃指標增減百分比=計劃完成百分比-100%

  累計完成計劃程度=(本年本月止累計實際完成數/本年計劃數)×100%

  2、本期實際指標同上期或上年同期實際指標對比

  本期實際指標較上期或上年同期實際增減數=本期實際指標-上期或上年同期實際指標

  本期實際指標為上期或上年同期實際指標的百分比=本期實際指標為上期或上年同期實際指標的百分比-100%

  3、本企業(yè)的指標同其他同類型先進企業(yè)的指標對比

  本企業(yè)實際指標較同類型先進企業(yè)實際指標增減數=本企業(yè)實際指標-同類型先進企業(yè)實際指標

  本企業(yè)實際指標為同類型先進企業(yè)實際指標的百分比=本企業(yè)實際指標為同類型先進企業(yè)實際指標的百分比-100%

  結構分析法

  結構相對指標=(部分數值/全體數值)×100%

  結構對比絕對指標=本期結構相對指標-上期結構相對指標

  結構對比相對指標=(結構對比絕對指標/上期結構相對指標)×100%

  平均分析法

  簡單算術平均法=總體各單位數值之和/總體單位數

  加權算術平均數=∑(每組數值×每組單位數)/∑每組數值

  序時平均數=各時期水平之和/時期的項數

  =(1/2首項數值+中間各項數值+1/2末項數值)/(項數-1)

  動態(tài)分析法

  發(fā)展速度=報告期數值(報告期水平)/基期數值(基期水平)×100%

  定基發(fā)展速度=報告期數值/固定基期數值×100%

  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報告期數值/前一期數值×100%

  增長速度=(報告期數值-基期數值)/基期數值×100%

  定基增長速度=(報告期數值-固定基期數值)/固定基期數值×100%

  環(huán)比增長速度=(報告期數值-前一期數值)/前一期數值×100%

  =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100%

  平均增長速度=平均發(fā)展速度-100%

【財務分析報告常見問題】相關文章:

財務分析的報告11-10

財務分析報告11-04

財務分析報告07-22

財務分析報告01-06

財務分析報告范本07-21

財務分析報告范文07-21

超市財務分析報告10-26

醫(yī)院財務分析報告11-30

創(chuàng)業(yè)財務分析報告11-02

公司的財務分析報告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