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五水共治實踐報告
通過本次對我市公眾防汛防臺抗旱意識和能力的調查,我親身體驗到了投身社會實踐的樂趣。以下是我親自調查的過程概述及方法。
隨著世界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也不斷充實。大多數(shù)人對于防汛防臺的意識并不完全熟悉。面對日漸增長的防汛防臺抗旱我們究竟應如何看待呢?公眾們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呢?這些意識對他們又產(chǎn)生哪些影響呢?這些都是十分另社會關注的問題。因此我就這一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為此,我犧牲了不少時間,并發(fā)給他們填寫調查表格。
《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共七章,五十六條(含附則),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這是為防御和減輕洪澇、臺風、干旱災害,維護人民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保障經(jīng)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結合浙江省實際而制定的,適用于在該省行政區(qū)域內從事防汛防臺抗旱活動。
2007年3月29日浙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整部《條例》包括總則、防汛防臺抗旱職責、防汛防臺抗旱準備、防汛防臺與抗旱、保障措施、法律責任和附則等七章,共56條!墩憬》姥捶琅_抗旱條例》根據(j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浙江省實際,對防汛防臺抗旱工作作出了全面規(guī)范,確定了一系列新原則、新要求和新規(guī)定,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條例》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工作進入了法制化、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的新階段。
作為一名大學生,社會實踐是我們在大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個暑假,過的真的很快,眨眼間就將結束。為進一步提高公眾防汛防臺抗旱意識和能力,我院于2014年暑期開展了公眾防汛防臺抗旱宣傳與意識能力問卷調查活動,并以此作為我院學生暑期的實踐活動。
我選擇的地點位于紹興市上虞區(qū)的一個小村莊,接受問卷調查的人群有老有幼,年齡段涵蓋廣,以便我更好的對問卷結果進行總和及分析,為有關部門調查盡自己的一份力。
“城市防汛防臺的綜合能力,一方面靠加強基礎設施,比如閑林水庫、三堡排澇等一大批‘防洪水、排澇水’工程項目。另一方面,要靠基層防汛防臺組織體系的完善、公眾防汛防臺意識能力的提升。一個是硬實力,一個是軟實力!
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朱家駒說,社會公眾是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一個重要主體。在這一領域開展調查,不但要了解公眾的認知度、參與度,更要掌握大家應對洪澇臺旱災害采取的防災、避險方法措施是否得當。
經(jīng)歷風雨后,紹興上虞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同時在這方面做得極好的國家,像日本。我們應該虛心去學習他們的優(yōu)秀之處。
我在進行調查問卷的過程中,當我問及是否了解國家近幾年對防汛防臺抗旱的工作時,許多人搖頭表示不知道,當我問及被調查人在防汛防臺抗旱意識和防災減災能力等方面的情況時,大部分人表示缺乏這一方面的能力。這也體現(xiàn)在了調查問卷第8條“您對防汛安全知識了解多少?” 第9條“您參加過專門的防汛安全知識培訓嗎?” 第12條“您參加過防汛演練嗎?” 第18條“災難發(fā)生時,您是否熟悉安全轉移路線、附近的避災場所?”第19條“您能熟練掌握并運用防災自救技巧嗎?”等等的問題的回答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對于村莊之中的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沒有防汛防臺抗旱的能力。
在調查問卷中還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您一般通過什么途徑獲取防汛安全知識?”“您最愿意接受的宣傳教育方式是什么?”“您覺得當前防汛防臺抗旱宣傳教育效果如何?”“您認為社區(qū)在宣傳教育方面有作用嗎?”“您認為政府辟謠宣傳要注重什么?”,關于這些問題的回答,大部分人認為現(xiàn)在的宣傳效果不怎么明顯而且他們更樂意接受在媒體上播放公益宣傳片的宣傳教育方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短暫的十天學習為我所學和所用起到了橋梁的作用,這是一段重要的經(jīng)歷。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與群眾的交流中,在自己的感悟里,我的夾擊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這份甜蜜的收獲和喜悅之情,是一種精神食糧。在別人眼中的無謂舉動,只有自己才能明白其中的幸福。
【五水共治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五水共治暑假實踐報告05-09
五水共治社會實踐報告10-16
五水共治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9-23
最新五水共治社會實踐報告07-25
五水共治社會實踐心得報告10-06
五水共治暑假社會實踐報告09-19
街道“五水共治”工作社會實踐報告08-16
五水共治作文02-18
五水共治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8-08
五水共治調查報告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