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回歸自然的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回歸自然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回歸自然的作文 篇1
大自然是一切生命的搖籃。藍天白云、青山綠水、茂林修竹、巨石深洞、幽谷鳥鳴、山容水態(tài)……一切是那樣的平凡,然而一切又是那樣的真實樸素,毫不精雕細琢總讓人心里涌起一股的情感。
走進大自然,你可以在纏綿的秋雨中,獨自漫步在逶迤的山間小徑,任憑飄灑的細雨在睫毛上掛上一層細密晶瑩的水珠。仰著臉,接受雨絲的愛撫;伸出手接受大自然的饋贈,盡情領略那不可言說的妙處。再采上一束帶著露珠飄著芳香的野菊花,吸吮那真真的靈氣,體味陶淵明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然,讓一種莫名的溫馨款款而至。
親近大自然,你可以在葉落的季節(jié),踽踽獨步于白樺林間尋找落葉的殘跡,品味落葉的余澤。蕭蕭的秋風會使你覺得這竟也是生命的絕美。順手拾起一片落葉,就像拾起一份悄然隱匿的純真。審視著它,就像在品味生活,體味人生的價值。走進白樺林,就像走進一個編織著的夢,塔響落葉,那種輕柔的感覺似乎將你與世隔絕,與自然融為一體,讓你感受來自大自然的深沉的氣息。
享受大自然,你可以在晚霞繽紛,夕陽西沉時分,佇立在石橋上,凝望那似血的殘陽,體會夕陽的'雄渾悲壯,體會“夕陽無限好”的深刻內涵。四周一片寂靜,靜的使人升起縷縷柔意。天地如同在夢幻中一般靜寂、縹緲、柔長而又纏綿。在這詩情畫意的境界里,你可以盡情聆聽黃昏的無聲的歌,翹首遠眺,看看那久違的小河,那水天相接處的燦爛金光,那被落日余輝吻過的金色的岸邊草地,讓心里涌起的寧靜隨著滔滔的河水奔向遠方。
投身大自然,你可以登上高高的山岡,找一片空地躺下,對著藍天,吸吮著它的深邃,它的一塵不染的芳馥。閉上雙眼,嘴里瀟灑地銜著一片被季節(jié)遺棄的楓葉,任微笑的陽光拂過,拂過那沒有一絲皴皺的心田。清風吹拂,搖曳大自然的風鈴;黃鶯歌詠,鳴囀著大自然的心音。在這“鳥鳴山更幽”的詩境中,你是唯一的主人。
捕捉大自然,你可以輕吟落霞,淺詠余輝,去林中尋得一方寧謐;你可以孤身一人馳入萋萋的芳草地,隨著明月群星融入浩瀚的宇宙;你可以投入大海的襟懷中,在海水的吻抱下,進入夢鄉(xiāng)去追逐七彩的未來……
星移斗轉,四季輪回,在喧鬧的生活中,在繁雜的人際交往中,人們總是渴望回歸大自然,找回真正的自己,體驗重歸自我的自由、愉悅。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可以櫛風沐雨,臨山觀水;可以聆聽鳥鳴歡歌,松濤海浪;可以感受來自田園的清新、馨香的自然之風;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不需要隱匿什么,也不需要雕飾什么,一切都是那樣的自如、隨意;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可以暫時擺脫一切煩惱,讓思想進入一種脫俗而不羈的境界。在新的時空中重新確定自我,還原自我,能將我們的身心在新的起點上復蘇,讓人格得到升華!
大自然擁抱澄碧的蒼穹,催開火紅的春花,撫愛潺潺的清泉,笑聆黃鸝的吟唱。大自然——心靈永遠的誘惑!
回歸自然的作文 篇2
一個星期天,我正因寫完了作業(yè)感到無聊,忽然手機響了,是老舅:“我們去大基山,你去嗎?”正合我意!我簡單收拾了一下便向樓下沖去。
坐在車里,把玻璃放了下來,一路上,望著藍藍的天空、雪白的云,吹著涼爽的風,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我的心仿佛飛了出去,與天上的白云一起飄著。心想:“大自然真是太美了,以后一定要多出來玩玩,不能老悶在家里了。”
路的兩旁生長著郁郁蔥蔥的樹木和叢生的雜草,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時太陽開始耀眼了,陽光透過樹葉,照的樹葉透亮翠綠,在地上留下斑斑駁駁的光斑,就連路邊的狗尾草都變成了金黃色。好美!走了好長時間,看到前面有一棵攔腰折斷的樹,我們對著這棵樹看了好久,有的說像一位向后彎腰的少女,有的說像一個邁開腿奔跑的怪物,有的.說像一只鴨子的嘴巴。
時間過得真快,不久太陽就升到了最高處,該回家了,我和表妹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大基山——這個美麗、迷人又充滿樂趣的地方。
我覺得大自然真是奇妙,它是人類靈魂的凈化師,是人類心靈的圣地,是人間一切美麗東西的匯聚。我愛大自然,愛它的美麗,更愛它的純凈。這次的游玩不僅帶來了許多歡樂,讓我們的身心得以放松,更重要的是,它使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美,讓我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我的家鄉(xiāng)!
回歸自然的作文 篇3
【摘要】傳統(tǒng)的小學生作文,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它離不開特定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要求,有一定的規(guī)范性和強制性。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小學生由于不明白作文的規(guī)范性,又缺乏生活經(jīng)驗,而感到寫作文很吃力,往往對寫作文有畏難情緒和厭倦心理。因此,在作文教學中,關注兒童真實生活經(jīng)歷,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生活、感受生活,在積累生活經(jīng)驗的同時用手中的筆去描繪生活。并引導兒童通過讀書途徑積累語言,通過多種途徑訓練兒童自由表達自己想說的話,同時,教師以動態(tài)評價方式,促進他們的發(fā)展。
【關鍵詞】作文教學;積累語言;感受生活;自由表達;動態(tài)評價
葉圣陶先生曾有這樣一段精辟透徹的論述: “寫作就是說話,為了生活上的種種需要,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出來!瓫]有話而勉強要說話,或者把別人的話拿來,當作自己的話,都是和寫作的本意相反的!边@是真正的經(jīng)驗之談!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及與學生的交流中,我認識到,還原學生的生活本性,讓他們的寫作回歸生活需要,“我口寫我心”,你自會發(fā)現(xiàn)生命之泉,由學生心中奔涌而出,從學生的作文中感受到跳動著的生命。
在小學階段的習作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樂于動筆,樂于表達并表達得合乎規(guī)范呢?我認為:
一、積累——為有源頭活水來
1.感受生活,閃現(xiàn)靈性
葉圣陶先生很早就指出: “寫作的根源是發(fā)表的欲望。正如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平時積蓄充實,作文就不會感到難了。積蓄是什么?積蓄是多方面的,生活的積蓄,知識的積蓄,思想認識的積蓄,語文的積蓄等,而最主要的是生活的積蓄。因此教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要注意引導,使學生慢慢培養(yǎng)起觀察的興趣,逐步形成觀察的習慣。
正如葉圣陶先生說的“生活如泉涌,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晝夜不息”。受這次作文的啟發(fā),我再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景物,經(jīng)過一段時間觀察,再讓學生寫“上學路上”這一話題作文時,“千地一景”的情況消失了,所敘的事也具體、詳盡多了。事實證明,學生的生活積累豐富了,不僅“有米下鍋”還會引起學生的傾訴、表達的欲望,就會有一種情溢心間,不吐不快的感覺。
2.欣賞美文,潤“作”無聲
學寫作文必須大量閱讀。讀書是基礎,讀書是積累,讀書是吸收。胸無半點墨,怎能下筆成文?學生不僅要積累課內的詞句,還要擴大閱讀面,廣泛積累課外詞句,以便習作中厚積薄發(fā),遣詞用句信手拈來。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詞語量的基礎上,才能寫出自己要說的話來。所以,教師就要加強詞語教學,幫助學生不斷積累。
。1)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擴大學生的閱讀。學生學習的時間不能無限擴大,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改變以往唯教材獨尊的.想法,把學生當成主體,為學生而教,在課堂教學中把教材的學習和課外的閱讀緊密結合,才能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豐富閱讀,擴大語言的積累。
(2)在活動中實現(xiàn)資源整合,進行語言積累。有效的語文教學不是孤立的,必須輔以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加強各語文資源的聯(lián)系,啟迪學生認識他們并主動利用他們進行語言文字積累。
、僬迷~佳句。每個學生有兩本好詞好句本子,一本是自備采蜜本,可以摘抄課堂中學到的好詞好句,也可以是課堂上同學老師的精彩發(fā)言。另一本語文快樂島,則摘抄課外所積累的好詞佳句。
②好書推薦欄。學生把自己喜愛的課外書主動帶來充實書櫥,如《誰動了我的奶酪》《雞皮疙瘩》等,并在班級中形成了有書大家看,看后大家一起討論的風氣。
、圩x書交流活動。利用每周一次的閱讀實踐課,進行讀書交流活動。在讀書活動中,可以復述故事,也可以談體會介紹,還可以是合作表演故事劇,由學生自主選擇形式。④評選優(yōu)秀讀書筆記。評選優(yōu)秀讀書筆記是促進學生讀書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常常告訴他們“不動筆墨不讀書”,每兩周檢查一次讀書筆記情況,既要檢查數(shù)量又要檢查質量。評選時候,學生互看互評,并可以談談自己的看法,或表揚或批評,然后選出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加“星”并展覽。
二、訓練——百花齊放才是春
給足自由,激勵學生盡情傾吐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出個性,寫出創(chuàng)意。20xx年7月,新頒布的“課標”則對自由表達進行了更充分地說明,如:總目標提出“表述自己的意思”;階段目標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教學建議提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評價建議提出“對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應予鼓勵”。自由表達不是對學生宣講的口號,而是引領學生行動的指南。
在寫作中,要求學生有自己的感受,有獨特的見解;在表達中不說套話、假話;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觀察,自己的真情實感;鼓勵學生自主地選擇表達的內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出有自己特色的作文,從而形成了作文教學“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新氣象。
三、指導——巧把金針度與人
生活是真實的,作文也應當是真實的,也只有敢說真話,才能寫出好的文章。例如開展心理疏導作文課對于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是有很大幫助的。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盡可能的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強調是什么寫什么,想什么說什么,不虛假,不矯飾,做到“我手寫我口”、“
我手訴我情”。在以表達自己真實思想和心理情感為中心的寫作中發(fā)展提高寫作能力和思維水平。
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 “文章必須從真實的生活里產(chǎn)生出來。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這充分說明了作文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要引導學生到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中去認識生活,體驗生活,用語言表達生活。生活有多廣闊,作文教學的天地就應當有多寬廣?v覽當今形式的作文教育訓練,“作文教學必須回歸生活”,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這是一個基本趨勢。
總之,學習語言重在積累,有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學生才能準確、生動、鮮明地描繪自己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fā)自己真情實感。把生活引入課堂,把作文引向生活,學生的語言積累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就提高了。
【回歸自然的作文】相關文章:
回歸自然的作文05-22
關于回歸自然作文11-11
回歸自然作文13篇04-22
【精選】回歸自然的作文3篇06-14
回歸自然的作文四篇06-19
回歸自然的作文六篇06-20
精選回歸自然的作文四篇06-10
【精選】回歸自然的作文三篇06-17
精選回歸自然的作文3篇06-15
【精選】回歸自然的作文4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