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寫作能力怎么培養(yǎng)
寫作是人運用語言文字符號以記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實現(xiàn)交流溝通的創(chuàng)造性腦力勞動過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膶懽髂芰υ趺磁囵B(yǎng),希望能幫到大家!
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過程,寫作活動大致可分為“采集—構思—表述”三個階段。與作家的自由寫作、職業(yè)人群的專業(yè)寫作不同,語文課程意義的寫作,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按照特定要求用書面語言創(chuàng)造文本,以發(fā)展和提高自身寫作能力的學習活動。
寫作能力怎么培養(yǎng)1
(一)培養(yǎng)興趣是起點。
按理說,寫作實在是一種嘔心瀝血的腦力勞動,為什么我還能夠堅持從事這項勞動呢?我感受最深的理由就是:因為愛好,因為興趣,因為能夠在不斷的寫作中獲得樂趣和滿足。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1科學家的實驗表明,對事情不感興趣的人,在實踐中只能發(fā)揮自己能力
如前所述,我對寫作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一是源于我讀中學時大量閱讀了魯迅、茅盾、冰心、沈從文等一系列作家的作品;二是老師常把我的作文當作范文在班上宣讀,從而調(diào)動和培養(yǎng)起我的寫作興趣。
參加工作之后,我主要干的是文字工作。
為此經(jīng)常需要加班加點。
領導不滿意還挨批評。
每當這個時候,我轉(zhuǎn)念想想,一個單位的活動主要通過文字材料來加以體現(xiàn),加以宣傳。
如果自己撰寫的材料能夠推動工作,得到上級肯定或媒體轉(zhuǎn)載,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滿足感、成就感。
因此,我在從事文字工作中,即使遇到困難、挫折,受到不少批評,也始終對這項工作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滿腔熱情。
(二)博覽群書長見識。
寫作和閱讀不可分割。
1、廣泛閱讀是繼承前人精神遺產(chǎn),增長學識,幫助我們認識社會生活、提高寫作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
2、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4、“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些經(jīng)驗之談,我的體會特別深刻。
小時候,我隨父親居住在一座政府機關大院里。
院子里有一個閱覽室。
機關許多干部都喜歡在休息時間到那里閱讀報刊。
作為一名中學走讀生,我天天在這里出入,也就加入了這個讀報隊伍。
我常常在那里,一呆就是大半天。
我最喜歡就是讀報紙的副刊,《湖南日報》,等等。
報紙副刊登載的許多最新作品,都深深地吸引著我。
就這樣,我不僅養(yǎng)成了看書讀報、博覽群書的習慣,還吸收了大量的營養(yǎng),學會了思考社會問題,學會了怎樣寫新聞報道和散文。
在閱讀中,我很講究泛讀與精讀相結合。
泛讀是指廣泛涉獵,不但要讀本專業(yè)的書,還要廣為瀏覽各種各樣的書籍,特別是要多讀有關新興科學的書刊資料,以擴大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
精讀是指精心的研讀,它是一種主動的、自覺的、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
培根在《論學問》中作過形象的比喻:“有些書可供一嘗,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咀嚼消化!6對一些經(jīng)典作品,我在泛讀的基礎上,進行重點研究,學習它的開頭和結尾,學習它的承上啟下,學習它的深刻內(nèi)涵,學習它是如何結合社會實踐的。
通過這樣的學習,提高了我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提高了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前我寫作時,往往不知道如何開頭,開了頭之后又不知道如何轉(zhuǎn)折過度,文章寫完之后又不知道如何結尾。
通過這樣大量細心的閱讀和研究,提高了我的思辨能力。
后來時間久了,老師隨便出一個題,我就能信手寫出文章來,不受文字、體裁等框架的制約。
后來自己總結時,把這種信手拈來的文章,叫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這是我長期閱讀得出的一點體會。
泛讀求量,精讀求質(zhì);泛讀開闊思路,精讀得出妙悟。
只有正確處理好泛讀與精讀的關系,才有益于加強自身的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勤寫多練入佳境。
寫作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寫作實踐來實現(xiàn)。
契訶夫認為:“對作家來說,寫得少是這樣有害,就跟醫(yī)生缺乏診病的機會一樣。”7劉勰認為:“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這些妙論,都給我很大啟發(fā)。
清人唐彪說:“諺云‘讀十篇不如做一篇’。
蓋常做則機關熟,題雖甚難,為之亦易;不常做,則理路生,題雖甚易,為之則難……”
大意是說,讀十篇文章也不如做一篇文章收獲大。
常寫,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練,即使題目很難,寫起來也覺得容易;不常寫,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題目很容易,寫起來也會覺得很難。
初學寫作時,我摸索著,先寫一段表達思想感情的話,即人們所說的標題或“中心”,練習時,搜集有關的資料,述寫的文字都圍繞著這個中心,為突出和實現(xiàn)這個中心服務。
接下來,反復研究,看看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和語言安排得是否合理。
然后,再看這幾部分哪些地方需要詳寫,哪些地方需要略寫,學習寫人、記事、描寫景物方面的知識。
最后,再考慮遣詞造句和咬文嚼字,反復進行相應的練習。
這樣帶著明確的思想感情目的來練習,比單純孤立地學習敘述、描寫、結構等,收效要大得多,有利于我們較快地掌握作文的.“思路”和“機關”。
要真正做到勤學苦練,我的體會是: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要有堅持堅持再堅持的決心,要有善于思考和領悟的性情。
具體來說:
一是循序漸進地練。
寫作是一種復雜的精神勞動,從不會寫到會寫,到寫得很成功,有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通常是較長的。
因此,學習寫作只能循序漸進。
期望速成、立竿見影,是一種幼稚的空想。
華羅庚曾經(jīng)打過這樣一個比方:學習好比爬格子,要一步一步地來,你要想快些,一腳跨四五步,非摔下來不可。
這段話極形象地說明循序漸進的重要性。
我初學寫作,就是“邯鄲學步”。
從模仿開始,不厭其煩地模仿別人的筆法、技巧,模仿別人的框架,模仿別人揭示主題的方法,等等。
模仿不等于機械的抄襲。
我是模仿別人作品的框架、格局,文章的內(nèi)容、語言是自己的。
這樣模仿,有助于我掌握文章的寫作規(guī)律。
在反復模仿反復訓練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之后,我就擺脫模仿而融會貫通、自成一體了。
比如,我在閱讀魯迅先生的作品時,很受他的文法影響,他那嘻笑怒罵皆成文章的風格,深深地感染了我。
記得我讀魯迅的《一件小事》,給我以深刻的認識,這篇文章雖然有些造作的痕跡,但情感是樸素而真實的,從人性的角度給予了下層勞動人民以同情和尊敬。
行文勁健、情調(diào)蒼老的魯迅的文章給人的是深刻的思想與深沉的意境,他的對世界和人類情感的認識會促使任何一個有正常感情的人積極地去面對世界。
后來,老師就此出了一個作文,標題也叫《一件小事》。
我就模仿魯迅先生的寫法,寫了自己在上學路上目睹的一件小事,一位老人被自行車掛傷,肇事者跑了,另一名路人經(jīng)過時,好心扶起老人,結果被老人的家屬冤枉,被當作肇事者追究的故事。
作文寫成后,被老師在班上當眾閱讀,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此后,我每次擬寫文章,都要查找相關的資料作參考,能利用的就利用,能借鑒的就借鑒。
這樣,久而久之,我有了自己的寫作訣竅,寫起文章來也不覺得困難了。
二是練筆持之以恒。
提高寫作能力,決非一朝一夕之事,還要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
要勤動筆,長練筆,不停筆。
白居易談自己的寫作說:“二十以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11葉圣陶也說:“什么事情都一樣,要求熟練,惟有常常去做,規(guī)規(guī)矩矩去做,要把寫作的手腕訓練到熟練,必須常常去寫,規(guī)規(guī)矩矩去寫!12只有勤寫多練,方可熟能生巧。
巴爾扎克、托爾斯泰、海明威,都是一代文學巨匠,他們在寫出了為世人矚目的文學巨著之后,仍然勤奮練筆,不斷耕耘,向著更高的創(chuàng)作目標奮進。
這些事跡都給我啟示,催我勤奮。
我從中學時期開始,就堅持不懈進行練筆,至今已近二十年。
雖然我有點惰性,不象別人那樣,天天堅持寫日記,但我每次遇到重要的事情,都能及時地將它記錄在案,久而久之,我積累起來的生活筆記已經(jīng)有二十來本。
如今,每當我閑來無事時,常常將它們翻出來看看,既有回憶,也有思考和總結,確實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是勤于思考。
寫作不僅僅是實際操作,也是一種復雜的精神勞動。
所以,勤寫,不僅要勤動手,勤練筆,而且開動腦筋,多思多想多悟。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13蘇軾說:“熟讀深思子自知!14契訶夫這樣講過:“藝術家得永遠工作,永遠思考!15只有邊寫作,邊思考,邊琢磨,才能逐漸領悟到寫作規(guī)律的真諦,將寫作的方法、技巧化為己有,達到心領神會、融會貫通的地步,進入寫作領域中自然、嫻熟和無技巧的最高境界。
讀小學時,我只會看書,喜歡書里的圖畫,喜歡書中的故事,但不懂得思考。
到了中學,老師在語文課上,給我們講文章的中心思想,講段落大意,講主題,結合課本進行分析,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
那時候開始,我漸漸地學會了思考。
比如,看一篇文章,我會看文章的要點,會看文章的主題,也會研究和分析文章的不足。
這大大地促進和提高了我的寫作能力。
一篇文章到手,我通常會在第一時間瀏覽了它的大小標題和主要內(nèi)容,再看它的結構布局,再看它的材料,看它的語言風格,然后就有了自己的心得。
這樣的心得,是由深入的思考得來的;這樣深入地思考,較好地提升了我的寫作水平,并在我以后的工作實踐中,為我理清工作思路,發(fā)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四)多修多改除弊病。
勤練筆固然重要,但每次練習之后,還應該進行認真的檢閱和修改。
毛澤東曾經(jīng)指出:“……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復雜的,必須反復研究,才能反映恰當;在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碼知識!16可見,修改是寫作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保證文章質(zhì)量、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很多同志,匆匆地寫完一篇文章之后,就算完成任務了,甚至連自己都沒有復讀一遍就交功課了。
有的同事將文章寫好之后,交給我看,發(fā)現(xiàn)漏洞百出,錯誤連篇;甚至連錯別字都有,這是不應該的。
還有些人信奉所謂“一揮而就,文不加點”17,寫完后自己不看,不改,也不請教別人。
有的人怕麻煩,寫完了事,至于寫得如何,他就不管了。
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凡此種種,都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攔路虎、絆腳石。
我的體會,一是一邊寫文章,一邊就修改文字中的錯誤,寫完一句,復讀一句,寫完一段,復查一段,這樣在第一時間就對文章進行了初步的修改;二是寫完文章之后,自己通讀幾篇,看看文章是否通順,是否有錯別字,是否有遺漏,是否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
自己修改完后,再讓同事或家人看看,挑挑毛病。
如此,經(jīng)過幾次修改,文章中的毛病就越來越少,文章中的主題就越來越經(jīng)得起推敲,我的寫作能力也由此得以提高。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自己寫的文章,往往看不出毛病,只有讓別人看看,才能知道哪些地方寫得好或不好,才能有目的地進行修改。
另一方面,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容易出毛病之后,也能引起自己的注意,有利于自己的不斷改進和提高,使自己進步得更快。
這種提高,往往比正面學習寫作知識提高得要快。
這是因為,我們在修改作文的時候,總要找出文章的不足,來加以彌補和改正。
一般來說,人們對自己存在的不足都是十分重視的。
我們在這種“十分重視”的情況下來修改文章,就能比較容易地、同時也能比較牢固地掌握避免不足的方法,從而從反面增長寫作知識。
多年的寫作實踐,也提高了我修改文章的能力。
修改文章時,我特別注重三個方面:一是對文章的主題進行斟酌。
主題表現(xiàn)得如何,是決定文章成敗的頭等大事。
修改文章時,我首先看看文章的主題與材料是否相符,如果主題與材料相符,文章在大的方面就不存在什么問題了。
二是對文章的重點部分進行研究。
文章的每個重點部分,都有它相對獨立的中心,也有一個中心與材料是否吻合、材料安排得是否合理的問題。
此外,還看各部分是不是寫得具體生動,哪些地方應該突出一點,哪些地方應該刪去,直到各方面都不存在問題為止。
三是對文章的段落、句子、標點符號等進行修改。
段落、句子和標點符號,是文章內(nèi)容的基本單位,它們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文章的質(zhì)量,所以我也很重視。
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是看段意是否表達得具體清晰,是否有條理;還看各個句子銜接得如何,以及有沒有語句和標點符號等方面的錯誤,等等。
通過上述三個方面的修改后,文章中許多毛病都得到了改進,明顯的錯誤一般都不存在了。
(五)人情練達出華章。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18。
寫作的源泉來自社會生活,任何文章都是現(xiàn)實生活、客觀事物在寫作者頭腦中主觀、能動的反映。
沒有社會生活作基礎,寫作就失去了源頭。
毛澤東曾經(jīng)指出:“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產(chǎn)物!19巴金說:“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師是生活,中國的社會生活,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為作家!20學習寫作,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深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學會觀察、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獲得寫作的源泉。
還記得高中時期,我學習了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之后,有感于中學生活的壓力,應試教育制度的不足,即寫作了《新狂人日記》,將高中生的繁重負擔和心理壓力表達得淋漓盡致。
該文雖是模仿魯迅先生作品的形式和風格,但卻將我們那一代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充分地揭露了出來。
如前所述,該文后來被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主辦的《春筍報》發(fā)表,在校園里引起了轟動。
這正是我對當時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詮釋。
后來我當了兵,熱愛武警部隊的軍旅生活,從士兵到軍官,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來,對生活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我熱愛軍旅生活,我的人生價值也在這樣的生活中得到了體現(xiàn)。
期間,我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寫作了許許多多新聞稿和散文稿,都是反應部隊官兵現(xiàn)實生活的。
在軍內(nèi)和省市各級報刊,均有習作發(fā)表。
其中有幾篇還獲了獎。
如論文《點·線·面----社區(qū)治安之我見》在廣州市政法委主辦的征文比賽中,獲得三等獎;散文詩《永遠的影子》參加廣東省“星湖之春”征文比賽獲三等獎……
人品即文品,為人與為文是相通的。
只有深入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才能提高自己的審美品味,才能將自己的思想與寫作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多寫出文章寫出好文章,才能真實地在文章中表達出積極向上的社會生活,才能將自己的人品與文品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才能真正實現(xiàn)文如其人、文如泉涌。
我正是朝著這樣的方法來實踐的。
雖然我還有許多不足,仍需不斷地努力。
我堅信自己會繼續(xù)加油的。
寫作能力怎么培養(yǎng)2
閱讀優(yōu)秀的作品:這是顯而易見的,但立竿見影的方法。
如果你不讀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寫出更好的作品。
優(yōu)秀的作家都是從閱讀別人的佳作開始,接著開始模仿,最后超越他們,形成自己的風格。
盡可能的多讀名著,在看內(nèi)容的時候,更要留意文章的問題和寫作的技巧。盡可能多的寫:每天都寫,如果可能話,每天寫幾次。你寫得多了,也就寫得好了。學習如何寫作和其他的學問道理是一樣的,熟能生巧。
寫寫你自己,寫寫博客,向出版社投稿。
只是寫,全情投入的寫,練得越多,你的寫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隨時隨地記下你的靈感:隨身帶一本小筆記本(納博科夫身上裝滿了小卡片),當你對你構思的小說,文章,或是小說里的人物有什么靈感的時候,馬上記下來。
當你聽別人談話時的只言片語而所有頓悟時,或看到一段散文詩或是一句歌詞讓你很感動時,都可以馬上當他們記下來。
靈感總是轉(zhuǎn)瞬即逝,你及時的記錄下來,便可以成為你寫作的素材。
我的習慣是,為我的博客要寫的文章列一個清單,不斷的補充它。
專門的寫作時間:每天找一個沒有任何打擾的時間段作為專門的寫作時間,讓這成為習慣。
對我而言,清晨的時間是最佳的,午飯,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時間也可以。
無論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寫作當作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去做。
每天至少寫半個小時,當然有一個小時更好。
若你同我一樣,是一個全職的作家,那么你需要寫更多的小時,請你不要擔心,這只會讓你寫得更好。
隨便涂鴉:面對整張的白紙,整版的白屏,無從開始,肯定恐怖。
你會想:我還是看看郵件或是小憩一會了吧!先生,千萬別這樣。
馬上開始寫,馬上打字,你寫什么沒有關系,只是讓我聽到你敲鍵盤的聲音吧。
只要你開始寫了,什么都好辦了。
像我的話,我喜歡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標題,這應該不難吧,然后再慢慢的展開情節(jié),全身心地融入進去…關鍵是:開始可以隨便寫寫,隨便涂鴉,但是盡快開始寫正文。
集中精神:寫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雜的環(huán)境或是同時干著別的事情,是不可能寫好的。
寫作需要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需要一點點柔和的背景音樂。
即使是最低要求,你也需要在全屏(沒有其他軟件得干擾)的條件下,使用WriteRoom, DarkRoom,Writer這些寫作軟件,不受打擾的寫作。
關掉郵箱,關點MSN和Gtalk,關掉電話和手機,關掉電視,清理掉書桌上無用的東西。
清除與寫作無關的一切雜念,現(xiàn)在就是寫作的'時間,好像把自己放進一個盒子里,在沒有任何打擾下進入寫作狀態(tài)。
先計劃,再寫: 這好像和“隨便涂鴉”有些矛盾,實際上不是這樣。
在坐下來正式寫之前,先做個計劃或是腦子里先預演一下,這是非常管用的辦法。
每天跑步的時候想想要寫的東西,或是散步的時間來個頭腦風暴;然后把想到的記下來,做一個扼要的提綱;等真正準備好開始寫了,可以很快的展開,因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
這里,有一個構思小說的三部曲,可以參考這個:Snowflake Method。
創(chuàng)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這并不意味你要跟他們寫得一模一樣。
你可以試試新的寫法,從這里學一點,從那里學一點。
漸漸地,你就會有了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文體,自己的思路。
試試一些不一樣的表達,或創(chuàng)造一些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嘗試,看看它到底怎么樣,不好就不用唄。
修改: 你開始構思你的文字,然后試著寫,讓故事情節(jié)展開,最后你需要回過頭再看看你都寫了什么。
這點很重要,很多寫手一旦寫好就不想修改,已經(jīng)費時費力地寫好了,還要再花時間修改,實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活。
但如果你想寫得更好,你就要學會如何修改。
好的作品是經(jīng)過反復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這會讓你的作品從平庸中脫穎而出。
看看你寫的東東,不僅僅是那些拼寫和語法錯誤,還有那些無意義的詞,混亂的結構,和讓人搞不懂的句子。
修改的目標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鮮活。
簡明扼要: 這是你在修改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無關主題的統(tǒng)統(tǒng)都刪掉。一個短句比一段冗長的廢話更具說服力,大白話比晦澀的專業(yè)術語更受歡迎。記得:簡單就是力量。富于感染力的句子: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動詞,當然,并沒有要求每一句都是這樣,你需要變化。
但是,多試試能夠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沒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時候再用,你剛開始寫的時候就要考慮這個問題。
獲取別人的反饋: 閉門造車不會有任何進步,讓別人讀讀你的文章給你回饋,最好有經(jīng)驗的作家和編輯。
他們見多識廣,會給你很中肯和有見地的建議。
認真的聽,即使是一些批評,也接受它,忠言逆耳,這樣只會讓你寫得更好。
是騾子還是馬,拉出來溜溜:就你而言,你需要讓別人讀到你的作品。
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誰看誰就看的,讓所有的人都讀到你的文章。
你就要出版自己的書,發(fā)表自己的短篇小說和詩歌,給出版社供稿。
如果你已經(jīng)開始寫博客了,恭喜你,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若現(xiàn)在還沒有人瀏覽過,你就需要把它放到流量更大的博客服務網(wǎng)站上去,讓讀者給你留言,給你提出建議。
所有的人都會看你寫東西,也許剛開始時會是件傷腦筋的事情,但這是每一位作家成長的必由之路,馬上發(fā)表你的文字吧。
采用對話式的文體: 很多人的寫作都很正式,但是我發(fā)現(xiàn)像我們說話一樣寫作會使文章更流暢(沒有嘆生詞)。
這樣一來,讀者看起來會更舒服。
剛開始這么寫并不容易,你需要堅持這么做。
也許,會帶來另一個問題,為了讀起來更口語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語法規(guī)則(就像我的前一句那樣)。
因為如果生搬硬套語法,會讓你的文章看起來很不自然。若沒有其他原因,就不要破壞語法規(guī)則。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和為什么這樣做。
好開頭和結尾: 開頭和結尾是文章的重點。
特別是開頭。
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開始就吸引讀者,那他們就很難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讀完。
所以投入更多的時間去考慮怎么寫好開頭,讀者一旦對你開頭感興趣,他們會想知道得更多...寫好開頭后,再弄一個精彩的結尾,這會讓讀者更加期待3
一、“興趣是前提,好者方能精”。
培養(yǎng)興趣是寫作的前提。
有的辦公室文秘人員不善于寫作,不愿意寫作,提起寫作就頭疼,總覺得無話可說,寫起材料東拼西湊,總是不盡人意。
這些人對寫作不感興趣,是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厭煩寫作,害怕寫作,怎么能提高寫作能力?實話說,文字工作非常清苦,公文材料經(jīng)常需要加班加點,領導不滿意又是批評挨嫌,活干多少沒法衡量,紙筆作伴沒啥油水,這些都是文字工作者不情愿的地方。
可轉(zhuǎn)回頭來想想,一個單位的活動主要通過文字材料來加以體現(xiàn),加以宣傳,如果自己撰寫的材料得到領導的滿意,得到媒體的轉(zhuǎn)發(fā),自己的滿足感、成就感也是別人難以體會的。
我們干辦公室文秘的,往往是本單位的業(yè)務骨干,是得到領導信任、同志們支持的。
既然已經(jīng)從事這份工作,自覺干好更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品性高低。
我們要自覺把撰寫材料作為提高自己寫作能力的重要機會,努力寫出精品多出精品。
通過不斷提高寫作能力,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為將來撰寫更多的新聞文學作品,甚至為將來走上領導崗位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相輔相成,閱讀是攝取材料的主要途徑,在寫作上有積累知識、儲備材料、提高修養(yǎng)、借鑒技法等多方面的作用。
魯迅曾以親身體驗談到讀與寫的問題,他在談到《狂人日記》之前的準備工作時說:“大約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過百來篇外國作品和一點醫(yī)學上的知識。
此外的準備,一點也沒有”。
其實,生活上的準備也是有的,他只不過沒說出來而已。
魯迅在這里就強調(diào)了閱讀的作用。
閱讀重在理解與吸收。
人們在廣泛深入地閱讀之后,知識更加豐富了,眼界更加開闊了,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更加發(fā)展了,審美修養(yǎng)更加提高了,這些都給寫作者提供寫作材料和表達技巧的借鑒。
閱讀要注意多讀優(yōu)秀作品,注意分析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作品,從中體會作者的獨到匠心,不斷豐富自己的寫作技巧。
三、“文章非天成,努力能寫好”。
在閱讀大量優(yōu)秀作品的基礎上,理解、分析能力會有非常明顯的提高。
這時候再看公文材料或文學作品,能夠比較輕松地區(qū)分優(yōu)劣,好在哪兒,差在哪兒,基本上能說出個子丑寅卯。
但真要讓自己來寫,又會產(chǎn)生筆頭生澀的感覺。
這就是眼高手低。怎樣才能眼高手也高?那就是勤練筆。
著名作家巴金說過:“什么是技巧?我想起一句俗話‘熟能生巧’!敝挥性趯懽鲗嵺`上反復摸索,反復練習,不斷積累經(jīng)驗,才能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并掌握寫作技巧。
初學寫作不妨從寫“火柴盒”、“豆腐塊”做起,做到勤寫、多寫并且堅持下懈。
有道是:“常看胸中有本,常寫筆下生花”。
在公文寫作之余,可以多嘗試新聞和其他體裁的寫作練習。
只要堅持勤于練筆,不怕失敗,善于總結經(jīng)驗教訓,經(jīng)常向有經(jīng)驗的同行請教,自己就會慢慢”入門”,寫作水平就一定能在不知不覺中逐步提高。
寫作能力怎么培養(yǎng)3
一、豐富生活內(nèi)容,挖掘?qū)懽鞯脑搭^
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知識面狹窄、視野不開拓、積累的素材也少。而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須豐富他們的生活,學生只有平時通過見聞實踐,獲取大量的信息,積蓄眾多的素材,作文時才會感到有素材可選,有話可說。我們通過組織學生參觀訪問,作社會調(diào)查,讓學生感知事物,了解家鄉(xiāng),廣泛接觸大自然。在此過程中讓他們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東西記下來,以增加知識積累。比如,我問一個學生,為什么寫不好或怕寫作文。他說總是沒什么好寫的。
我就引導他,你平時到了公園里必須把自己見到的、聽到的一切都記下來。你寫出來的東西就是作文,而且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因為你所見到的、聽到的就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就是寫作內(nèi)容。經(jīng)過幾次試驗,他的寫作水平提高了不少,就連他爸爸看了他的作文之后都不感相信這是他兒子寫的作文。若是平時有意布置一篇作文讓他寫,就感覺很難,寫好的東西也是見頭不見尾,輕輕飄飄、空空洞洞,哪有充實的內(nèi)容。作文內(nèi)容不僅包括校外的自然景色,還有學校內(nèi)的學習生活。因此我們還經(jīng)常開展活動,組織各類競賽,建立興趣小組,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增強自主意識。這些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素材,而且有助于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增強各方面的能力。從而豐富了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
二、圍繞寫作過程,加強誘導點撥
平時我們在作文指導過程中,加強誘導點撥,巧妙地創(chuàng)設一個又一個的誘因,既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得到充分的顯露,又能全面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學生提筆寫作時,就會感到內(nèi)容很多,這樣學生容易掌握寫作方法、抓住寫作重點,使自己學會寫作作文、修改作文,提高寫作能力。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起主導作用,一要不斷鼓勵學生努力去寫,及時加以表揚,讓學生充滿信心。二要指導好學生,指導學生讀好范文,從中有所領悟。三要及時反饋,讓他們在老師的評語中自我欣賞。
總而言之,如果說教作文好比教家具制作的'話,那么,多數(shù)人是先讓學生設計好家具,再制作成功,但孰不知學生連最起碼的木工活都不會,即使畫好了圖(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布局謀篇等),也不可能打出一件像樣的家具,學生自然對打家具(寫作文)有畏懼情緒。于是乎,學生感嘆:作文難,作文難,寫作文真難。而我的方法則是,讓學生潛移默化中時刻苦練木工手藝。讓他們知道,會寫作文沒什么了不起,而我們這些人也不過是一個寫作的“匠”而已。是“匠”,當然應該具備劈、鋸、刨、鑿等技藝。我們學寫作文同樣如此,首先應該喜歡寫,比怕寫。學會寫,才能談得上把作文寫好,揠苗助長或本末倒置都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三、重視讀寫結合,加強課內(nèi)外閱讀指導
文章是作者對客觀事物認識的反映。要學會寫作文,首先要學好范文,在這方面我們首先要做到上好語文課,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字詞句段的聯(lián)系中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上《我的老師》這一課,我們要幫助學生理清貫串全文的感情線索,以及五件小事的選擇和安排順序,還有描寫人物所采取的方法語言運用等。當然這些不可能讓學生在一次作文中都體現(xiàn)出來,一次學會一樣也就夠了,長期堅持下去就能學會很多。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我們還經(jīng)常組織學生讀課外書籍,這些書籍既可以是朱自清的、魯迅《朝花夕拾》里的優(yōu)美散文,也可以是《莊子》《墨子》《論語》等富有哲理的古典文學作品。學生涉及到了“大語文”類的內(nèi)容并不會感覺到深奧,相反,通過一個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同學們初步領略了我國古代道學和儒學兩大哲學的精髓,汲取到文學的營養(yǎng)和歷代圣賢們的思想陽光雨露的滋潤。并讓學生體會作者寫了哪些內(nèi)容,是運用什么方法來寫的,你讀了以后有哪些收獲,你覺得哪些地方最值得你學習。學生所體會的這些內(nèi)容我會要求他們相互之間進行講解,另外我還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以上就是我平時教學作文的幾點體會,雖實踐時間不長,但收獲很大。
寫作能力怎么培養(yǎng)4
一、學會觀察生活,發(fā)掘素材,蓄積寫作的泉源
常聽有些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有的干脆說:“我真不知道該寫什么,從何寫起!庇械膶W生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了,但仔細一看,剛開個頭,敷衍幾句,就草草收場。內(nèi)容空泛籠統(tǒng),不知所云。這是什么原因呢?其實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學生平時沒有注意觀察生活,沒有注意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寫作素材。
所以,一到要完成寫作任務的時候,就只好生搬硬造,所寫的文章空洞虛假,缺乏真情實感。其實文章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作文要有內(nèi)容,必須留心觀察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這里“留心”是關鍵。不留心,對周圍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會有意地去觀察,在腦海里留下的各種事物的形象比較模糊,甚至根本沒有印象。等到作文時,頭腦空空,沒有可寫的內(nèi)容,自然要“咬斷筆桿”了。所以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
。ㄒ唬┘ぐl(fā)觀察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對事物敏感,好奇心強,但是他們的觀察意識卻比較薄弱,我針對這些特點,常常組織他們玩一些鍛煉觀察能力的游戲。如拿出一幅掛圖,讓他們觀察,要求他們按老師的要求在畫中找出比較隱蔽的事物,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老師也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題圖來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我們有的老師只注重課文內(nèi)容的講解,常常忽略了書中的插圖,教材的設計都有它的意圖,老師們一定要利用好,也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如,讓他們用一段話描寫班上任意一個同學的外貌,但不能寫出該同學的姓名,再讀給同學們聽,讓同學們猜猜所描寫的是哪位同學。我還組織他們開展“我的新發(fā)現(xiàn)”主題活動,目的是讓他們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積極發(fā)現(xiàn)身邊的好人好事或壞人壞事,然后再利用一節(jié)主題班會,讓他們暢所欲言地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大家分享。小孩子最喜歡玩這些游戲了,慢慢地他們便會在玩中體味到觀察的樂趣,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自覺觀察的意識和習慣。
。ǘ┙探o觀察方法。
在學生有了一定的觀察興趣后,我就逐步把隨機觀察改為定點觀察,在觀察實踐中滲透方法指導,學生不僅樂于接受,而且樂于在實踐中應用。
教給他們一些觀察的方法,如我告訴他們,觀察不僅可以用眼睛看一看,還可以用耳朵聽一聽,用鼻子聞一聞,用手摸一摸,用舌頭嘗一嘗,當然不能什么都嘗,能吃的才能嘗,還可以用心靈去感受。教會他們調(diào)動多種感官去感受這個美麗的世界。教給他們方法后,我還給他們定一些觀察任務,要求他們把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再在班上互相點評,彼此分享。我發(fā)現(xiàn)通過指導觀察后,他們所寫出來的東西既真實又具體,而且很有感染力。
學生若能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學會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就等于交給他們一把認識世界的鑰匙,各種事物在他們的頭腦中形成具體、生動的表象,寫作時的“材料庫”變得十分充實,作文時就會有“源頭活水”,不怕寫不好作文。
二、培養(yǎng)寫作興趣,多寫多練,磨利寫作的筆尖
。ㄒ唬┎贾谩昂峡谖丁钡淖鳂I(yè),培養(yǎng)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除了要廣泛閱讀和觀察生活外,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促其多寫多練,才能不斷提高寫作水平。就像游泳一樣,盡管你看得再多,觀察得再仔細,如果不下水去練習,是絕對學不會游泳的。寫作也一樣,閱讀和觀察都是為了模仿和積累材料,只有真正動筆去練習才能掌握技巧。所以我們平時要多讓孩子們動筆寫作,我在三四年級的時候就要求一周至少寫三個文,日記也好。五六年級的時候基本是每天一個文,而且堅持批改,這樣會給學生極大的鼓勵,有的老師會說一天一個作業(yè)太多,其實不會的,別的作業(yè)少留或者不留,基礎知識在學校學習是效果最好的,留的太多就是浪費時間了,他不寫你還生氣,還不如在學校讓學生考考他,你就留一個作文他肯定寫,還好檢查,課間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檢查,有兩個課間就檢查完了誰在教室就給誰檢查,一般的作文看看開頭結尾就知道個大概,當面表揚一下或者提點建議,寫個好字就行了,只要寫就鼓勵,其實就是夸,特別不好的學生給寫幾句鼓勵的話,你只要堅持就沒有不寫作文的了,一定要多給孩子鼓勵的語言,這對他很重要,千萬不要貶低孩子,你常常表揚他和常常批評他,他的眼神都不一樣,表揚他的眼神就會充滿自信,我們常說的眼睛發(fā)亮,批評他都不敢正眼看你,他知道你不喜歡他。你想想效果能一樣嗎?要讓鼓勵貫徹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表揚他你也高興他也開心,和樂而不為呢。
但給同學們布置寫作任務的時候不宜有太多的約束,如有的老師喜歡命題,規(guī)定字數(shù)和文章結構等,我認為這樣的寫作不但不適于剛?cè)雽懽髦T的小學生,還會使其產(chǎn)生恐懼,變得討厭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應盡量少出命題作文,我們要讓他們自由地去發(fā)揮,他愛寫什么就寫什么,愛寫多少就寫多少,愛怎么寫就怎么寫,讓他們自由自在地飛翔。所以,我常常布置學生寫日記,寫隨感,或者是寫人的,寫事的,寫景的,寫物的,寫童話或者寫話題作文,讓他們自己選擇感興趣的話題,這樣他們才能放開胸懷去寫,才會樂于去寫。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和習慣。在開家長會的之前特意寫篇給家長的,增進學生和家長的溝通,抓住一切機會讓他找話題去寫。每個學期我要求我的學生把自己認為好的作文每一類的選擇至少一篇裝訂成冊作為自己的作文集收藏。孩子們很感興趣,家長也很支持。哪個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進步能不高興呢?其實和家長的溝通也是一點一滴積累的你夸他的孩子他決不會不高興吧。
(二)開展豐富的寫作活動,激發(fā)興趣。
教師應該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作文素材的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就是利用開展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的`。有一次上作文課,我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不上課,一起來玩一個游戲。”聽說可以玩,同學們當然高興。于是,我把話題一轉(zhuǎn):“不過在玩游戲前要先聽好游戲規(guī)則!蔽易屗麄兺嬉粋“給三毛添眼睛”的游戲。我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少了一只眼睛的三毛頭像,缺少的那只眼睛就是讓他們來添的。游戲規(guī)則是:
1、每人都要上來玩;
2、在玩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其他同學的表現(xiàn);
3、當自己玩的時候要留心自己的心理活動。
4、要把今天玩游戲的過程寫下來。游戲開始了,他們嘻嘻哈哈地笑了半個多小時,我則從旁加“油”添“醋”,引導他們展開聯(lián)想。
游戲結束后,開始寫作了。他們也很樂意去寫,而且半個多小時便寫完了。結果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們寫得出奇的好,就連那些平時最怕寫作文的后進生,也寫得很好。
。ㄈ﹥(yōu)化評價的手段,點燃創(chuàng)作欲望。
常常我們點評作文,總是先由老師批改完作文,再選出一兩篇好的文章朗讀給同學們聽。這樣的點評往往需要花費老師許多的時間,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嘗試把點評作文的機會還給學生,專門騰出一節(jié)作文點評課,讓學生當小老師,互相評改作文,再由他們向大家推薦出好的作文,讓作者讀給大家聽。通過這樣的角色交換,學生會從讀別人的文章中領會到如何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同時又可以互相學習彼此的優(yōu)點,真是一舉兩得。還節(jié)省時間,越是到復習的時候科任課都停了學生也累,我就一天上一節(jié)閱讀課,共同做一個閱讀短文,讓學生說做每題時候是從哪里著手的,怎么分析的,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比老師對答案的效果要好上千倍。上一節(jié)作文欣賞課,讓學生讀前一天的作文,互相學習效果很好。當然平時不能一天上一節(jié)你可以一周一樣上一節(jié)啊,利用自習課。
另外,我們評價小學生的作文時,要注意多表揚少批評。對于初入寫作之門的小學生來說,老師對其習作的評價和引導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在他們眼中老師是神圣的,他們認為老師對他們的評價是絕對正確的,所以在批改小學生的習作時,老師一定要謹慎而且講究方法,要多表揚鼓勵,千萬不要以成人的角度去評價小學生的作品。我們應該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欣賞他們的作品。我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從不用批評的字句,我總是用鼓勵或建議的口吻去評價他們的習作。而且盡量去挖掘他們習作中的閃光點。其實如果你用心去閱讀他們的作品,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作品都有各自的閃光點,哪怕只是某個詞某個句寫得好,你都要大肆表揚他一番。如果發(fā)現(xiàn)某個詞句用得好,我會在其下加上著重號,再加上一句評語:這個詞(或者這個句子)用得真好!對那些文章寫得好的同學,我會由衷地贊揚他們:老師覺得你是個寫作小天才!你的作文充滿了靈氣!讀了你的文章,老師為你感到自豪!慢慢地,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充滿鼓勵的評語就像催化劑一樣,點燃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他們會在你的肯定和表揚中樹立自信,放下枷鎖,在他們的小天地里自由地馳騁。
閱讀和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老師一定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結合寫作發(fā)展的規(guī)律,悉心地加以啟蒙和引導。以培養(yǎng)閱讀興趣入手,以培養(yǎng)寫作興趣為主,千萬不要急于求成,因為寫作能力的形成不可能是立竿見影的,它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我們要耐心地引導和等待孩子們成長。只要我們耐心地去栽培他們,我相信每一棵幼苗都能結出甘甜的果實。這只是我在以往教學工作中的一點體會和做法,希望能給老師們一點啟發(fā),我還有許多需要和大家學習的地方,我會虛心向你們學習,也希望大家互相學習,把我們學校的閱讀和寫作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寫作能力怎么培養(yǎng)】相關文章:
人才培養(yǎng)方案怎么寫09-02
怎么樣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10-31
怎么培養(yǎng)孩子好的學習習慣04-01
提升寫作能力的方法04-01
怎樣提升寫作能力04-01
如何提升寫作能力08-06
怎么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02-23
學生動手能力怎么樣培養(yǎng)04-08
怎么樣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習慣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