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常見論證方法的作用
我們在做現(xiàn)代文閱讀時,經(jīng)常會碰到文章中的論證方法,作者通過這些論證方法來將所要表達的道理或事實更加清楚易解。那么你知道論證方法有哪些以及它們的作用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常見論證方法的作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常見論證方法的作用
、倥e例論證
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诘览碚撟C
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③對比論證
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jù)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鼙扔髡撟C
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
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
在多數(shù)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輾w納論證
也就叫“事實論證”。
它是用列舉具體事例來論證一般結論的方法。
、扪堇[論證
也叫“理論論證”,它是根據(jù)一般原理或結論來論證個別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論據(jù)來證明特殊性的論點。
、哳惐日撟C
是從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類事例子方法,即從一般到特殊的論證方法。
⑧因果論證
它通過分析事理,揭示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證明論點。
因果論證可以用因證果,或以果證因,還可以因果互證。
舉例論證 運用具體事例,真實可信,增強文章說服力。
道理論證 引用名言,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
對比論證 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給人印象深刻。
比喻論證 道理講得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引用論證 可以增強文章說服力或文采,使論證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常見論證方法
1.舉例論證——列出觀點后舉出具體實例證明觀點的論證方法,例證法在議論文中用得最多最廣。
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種推理方法。
因為任何觀點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實勝于雄辯,最具說服力,所以例證法是一般議論文都要用到的。
作用:具體典型地論證了某一論點,增強文章說服力
例1.俗話說:自信能給予人無形的力量,難道不是嗎?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必須充滿自信,無論問題是容易還是困難。
我們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是最棒的。
這也是最基本的。
海倫·凱勒就是憑著自己的自信,雖然她聽不見、說不出、看不到,但她相信,她相信自己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
她做了一個雖眼盲心不盲、耳聾思想不糊、口啞卻精神不亞于常人的偉人,被世人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人物。
這是多么高的稱贊啊!她靠的是什么?就是她那堅定的信念,那份偉大的自信。
跛腳的鄭豐喜,別人說他不能上學,他自信,他不僅上了學,還年年拿第一;別人說他騎不了自行車,他自信,硬是在體無完膚之后讓自行車成為了他的腳;別人說他一輩子都要跛腳,他自信,他從小就對家人和自己說:我一定要站起來,我還要穿皮鞋,最終他還是做到了。
他也靠著自己那驚人的自信使他這艘汪洋中的小船在大風、大浪等災害下依然不翻。
我們感嘆他們很厲害,厲害什么?厲害的就是比我們常人多的那份自信,他們相信自己。
2.引用論證──引用經(jīng)典作家的言論、科學原理、盡人皆知的常理等作為論據(jù)來直接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
引用的東西,用來作講道理的依據(jù)。
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利于友情的溝通。
作用:具有權威性,科學性,文學性,使論證有力,具有說服力。
例1.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與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都用優(yōu)美的語言送走了友人,達到了友情的溝通。
李白《蜀道難》一文中勸說友人歸來的語言精辟,達到了友情的溝通。
從李白的“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友人便從言語中感受到友人的關懷,溝通也便到了心坎。
溝通并不像白居易說的“此時無聲勝有聲”,它需要語言為它傳達彼此的關切。
友情的溝通,需要語言的鑰匙。
例2.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讀書的終極目的,是要把“死”書讀活,讓書發(fā)揮作用。
“死”“活”之間,相互為用,相互補充。
我們強調讀“死”書,但又不拘泥于讀“死”書。
“死”與“活”,都是對人而言的。
人要書“死”,書就“死”;人要書“活”,書就“活”。
這就叫“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善讀書者,手中都有一把打開書籍奧秘的金鑰匙。
書籍是死的,金鑰匙卻是活的。
“死”與“活”的關系,大概有如書籍與金鑰匙的關系,我們先要有書籍,然后金鑰匙才能發(fā)揮作用。
只有漂亮的金鑰匙,又有什么用處?因此,談讀書,就得先讀書。
3.對比論證──這是一種常用的、有說服力的論證方法。
把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從而推導出它們之間的差異點,使結論映襯而出的論證方法。
也稱比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質在對比中最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的比較,具有極大的鮮明性,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經(jīng)過對比,正確的論點更加穩(wěn)固。
作用:突出強調了某一論點
例1.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為他在父親的刻意安排下,羈留異國,飽經(jīng)磨難,終成雄才大略才實現(xiàn)的。
世界著名文豪小仲,之所以能寫出震動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為他從父親大仲馬的身上繼承的不是萬貫家財,而是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致入微的描寫人物的能力才獲得成功馬的。
事實告訴我們:以本事處世,則事業(yè)可成,功名可就。
相反,身繼巨富,而無本領者,則只能是事業(yè)無成,乃至國破家亡。
秦二世胡亥繼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踐華為城,因河為池,金城萬里”的萬世之業(yè),可謂遺產(chǎn)之巨了,然而僅僅三年,便落得個“身死人手而七廟隳”的為天下人恥笑的下場。
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沒有經(jīng)天緯地的治世之才。
歷史上的后主劉禪及李煜不都是鮮明的例子嗎?
例2.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權貴,顧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氣、有骨氣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祿為榮,居下有節(jié),自強不息。
他們的高尚品質永遠為后世傳誦。
相反,那些曾榮耀一時、富貴一生的人,現(xiàn)在卻早已被時間的長河沖刷得無影無蹤了。
例3.商紂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終落得個葬身火海;唐太宗虛心納下,開創(chuàng)“貞觀盛世”;楚懷王閉目塞聽,棄屈子的諍諫于不顧,無奈客死他鄉(xiāng);齊威王善于納諫,門庭若市,贏得諸侯朝拜。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從諫如流”勢在必行。
4.比喻論證──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
從這個角度講,議論文中運用比喻,是以具體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達出來,借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因而又常借用比喻的方法來進行論證。
作用:它可以使深奧抽象的道理變得形象化、具體化,形象生動,容易被人接受。
例1.真理無須打扮,哪怕寫在枯黃的紙張上,描摹在貧瘠的沙土中,甚至變成粗俗的諺語,它也會生輝。
謬誤,即使被刻上佛的銀盤,鑄入宮殿的金鼎,甚至冒充神的啟示,也是黯然無光的。
5.類比論證——是一種通過已知事物(或事例)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或事例)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
其中,“相同特點”是這種論證方法能夠成立的前提,沒有它,就無法進行類推;“比較類推”是這種論證方法的根本標志,沒有這個推理過程,就達不到證明論點的目的;“已知事物”是這種論證方法的一個重要條件,它是為所要論述的主體事物服務的客體事物,沒有這個條件,不能使類推的道理明顯化,不易為讀者接受,在某些情況下也不能達到證明論點的目的。
作用:形象生動證明某一論點
例1.風,從水中掠過,留下粼粼波紋;陽光,從云中穿過,留下絲絲溫暖;歲月,從樹林中走過,留下圈圈年輪……那么朋友,我們從時代的大舞臺上走過,又該留下點什么呢?我們應當留下青春的驕傲,尋夢的足跡;我們應當留下真我的風采與個性的張揚;我們應當留下無悔的演繹和星光的燦爛!
例2.鳥兒飛翔需要浮力,輪船在大海上航行需要動力,人要取得成功也離不開毅力。
練習一:這一段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請指出一種并簡要分析它的作用。
如今有些人,總是特別害怕別人說自己不深刻,因此總是千方百計偽裝自己、表演自己。
固然,人生是個大舞臺,我們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優(yōu)秀的演員,不是僅僅依靠外表的華麗取悅觀眾,而是憑借內心世界的真誠、豐富來贏得更多的掌聲。
正如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所說:“一個人只要真誠,總能打動人!
一、引用論證。
引用傅雷先生的話,有力地論證了誠實的可貴。
二、比喻論證。
作者把人生比做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只有真誠的人才能成為優(yōu)秀的演員。
這樣就生動形象地論證了誠實的可貴。
三、對比論證。
把兩種人的不同做法進行對比,更加突出強調了誠實的可貴。
練習二:下面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蚌在自由自在生存的過程中,一粒沙子鉆進了它的體內,生命的磨難由此開始,為了擺脫痛苦,它不斷地砥礪,不斷地掙扎,不斷地抗爭,結果,體內的那粒粗糙的沙子竟然變成了一顆晶瑩圓潤的珍珠。
它曾經(jīng)是一支傷痛的蚌,而現(xiàn)在成了珍珠的載體。
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會有挫折和苦痛,只要我們敢于抗爭,美景是屬于我們的!薄兑_對待挫折》
類比論證
寫議論文時如何用好各種論證方法:
一、例證法
例證法也叫事例論證,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論點正確的一種方法。
它是議論文寫作中最常用的一種論證方法。
“事實強于雄辯”,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證法,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事例要典型、確鑿、有影響力。
一般來講,應優(yōu)先考慮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園、家庭、市井街頭的瑣碎事例。
2、事例的敘述要簡明扼要,切忌拖泥帶水,過于詳細。
舉例是為了證明觀點,不是為了弄清事實,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單一狹隘,要豐富廣闊,要點面結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輝。
同類事例掌握多時可考慮采用句式排比列舉。
4、事例列舉之后要簡短分析,不能將例證法變成事例整理,忌有例無證。
5、勤于積累,精于篩選。
“書到用時方恨少”,平時多讀書報,摘記、剪貼是主要手段。
積累多了,自然能融會貫通、左右逢源。
二、引證法
引證法也叫道理論證,是通過引用名人名言、古詩文名句、反映科學規(guī)律的俗語諺語警句等來證明自己觀點正確可信的一種論證方法。
引證法在考場或平時練筆寫作中的使用頻率僅次于例證法。
由于引證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認的思考結晶,能夠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已為無數(shù)事實所證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說服力。
怎么用好引證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針對性要強。
每句名言都產(chǎn)生于特定的背景,都應用于特定的交際目的,即使談同一個問題,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選取。
要仔細分析每個道理論據(jù)的特有功能,將它引用到最恰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之中。
例如:強調立志的重要性,要選用“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睆娬{志向高潔遠大,要選用“燕雀怎知鴻鵠之志”,某同學沉湎于上網(wǎng),要選用“玩物喪志”,某同學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選用“有為之人立長志,無為之人常立志!
2、要簡潔,不宜過多。
議論是在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而不是在介紹他人的見解。
引用他人的話,目的是為了讓讀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話,自己的話應是議論的主體,應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
過多的引文,很容易將自己的分析淹沒。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的區(qū)別。
直接引用務求文字、甚至標點均準確無誤;間接引用只須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稱的轉換。
三、喻證法
喻證法是用設喻來論證論點的方法。
在議論文中,設喻可以使論點更易懂、更風趣、更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
喻證法能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深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
運用喻證法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1、以小見大,就近取譬。
要精選生活中細小的、人們熟悉的事物做為設喻的喻體。
喻體如果不是讀者常見熟知的,就達不到喻證的目的。
2、喻體不求形似,求神似。
做為喻證的喻體與做為比喻的喻體不同。
比喻的喻體是為了強調特征,描繪事物,側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證的喻體是為了闡發(fā)觀點,以正視聽,力求神似,以義取形。
一定要對自己所要論爭的對象和用來設喻的事物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細致入微的體味與揣摩。
3、精剖喻體,絲絲入扣。
《拿來主義》中魯迅先生的喻證法運用得是很經(jīng)典的。
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chǎn)”;用“孱頭”、“混蛋”、“廢物”來批判三種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錯誤觀點和態(tài)度;用“魚翅”、“煙槍、煙燈”、“姨太太”來比喻文化遺產(chǎn)的幾個組成部分;用“占有”、“挑選”、“創(chuàng)新”來說明批判繼承文化遺產(chǎn)的三個步驟。
十分貼切,渾然一體,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絕。
四、對論證
所謂對比,就是把正反兩方面的論點和論據(jù)加以剖析對照,達到否定錯誤觀點,樹立正確論點的目的。
運用對比要注意所選取的“對體”的正與誤、是與非、新與舊的區(qū)別要非常明顯,要有突出的互相對立的關系;必須要對所要論述的對象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可以是人對人、物對物,也可以是縱向比較或橫向對照。
五、類比論證
所謂類比,就是借助某個或某幾個類似的故事、實例或寫作者安排的情境,進行由此及彼的推理。
用于類比的事物大致有這么幾種:古今中外的史實、神話傳說、寓言、寫作者自己創(chuàng)設的情境等。
運用類比要注意所選取的“類體”要同類,不能相對或相反;在類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示,一語破的,一刀見血。
例文一
勸善說
王蒙
一直以為幾種排列組合都是可能的:好人好報,好人壞報,惡人好報,惡人惡報,好人無報,惡人無報……
最近與友人閑談,忽然說起,當年一些整他的人,心術陰險的人,不擇手段地拼命鉆營人——公認的惡人多沒有好下場,大都現(xiàn)在已經(jīng)“身與名俱滅”了。
我一想,也差不多如此。
我熟知的幾個對別人動不動下毒手的人,有的早已自殺了,有的得了惡癥,有的出了災禍。
當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是“報應率”已經(jīng)達百分之六七十。
便想,為什么?
我恍然大悟,惡是一種病態(tài)。
性未必都善,但大致還是應該過得去。
性中也有惡,但也沒有大惡,性情中的惡,自私已私欲而已,當非惡惡或極惡。
那么為什么有的人的惡遠遠超出了滿足自我的范圍,而是拼命地加害旁人,與人為惡,把一生的奮斗目標放在損人害人上,或者瘋狂地自我膨脹,怎么擺也擺不下他了呢?他們或是心胸狹隘,嫉賢妒能;或是疑神疑鬼,坐臥不寧;或是陰謀鬼祟,傷神疲體;或厚顏無恥,卑鄙下流,為了蠅頭小利而不惜做出正常人做不出來的事;或是貪婪無度,違法亂紀……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疾患。
表現(xiàn)為迫害狂,表現(xiàn)為幻聽幻覺幻影;表現(xiàn)為非理性的狂躁或抑郁既感情障礙型精神疾患;表現(xiàn)為頑固觀念,鉆牛角尖,自己與自己過不去而又永遠無以自解;表現(xiàn)為自驚自擾,神經(jīng)衰弱;表現(xiàn)為高度緊張,抑制與興奮功能失節(jié)失態(tài);表現(xiàn)為反應過度,夸張咋呼;表現(xiàn)為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表現(xiàn)為自大狂、自戀狂、自虐狂、夜郎自大、顧影自憐、自吹自擂、自賣自夸、自我感覺錯亂、對外界的判斷也完全錯亂等等。
身心是分不開的,試想一個具有上述癥狀的人是多么不幸呀!他必然常常怒氣沖沖,貪婪紅眼,頭沉心悸,五行失調,陰陽難諧,消化不良,飲食無味,失眠盜汗,胸悶肉跳,牢騷滿腹,老覺得別人欠自己二百吊錢,而又要滔滔不絕地表功表忠,表高表清,邀賞邀獄,邀名邀利,傷脾傷胃,如人煉獄,如墜火!绕涫,你是人人家也是人,你有點聰明人家也未必沒有——或者比你更聰明,你能整人人家也能反擊你,于是惡人者人恒惡之,算計人者恒算計之,疑人者人恒疑之,與人為惡者早晚有孤家寡人、四面楚歌、六月的韭菜臭一街的那一天,就更增加了一層思想負擔。
再說以惡的方法一時一事得利取勝是可能的,歲月一天天過去,惡人終將受到社會的唾棄和歷史的懲罰,民心向善,人心喜善,這是惡人們沒有辦法的事,這也是惡人們永遠得不到心理平衡與光明喜悅的根本原因。
他們什么時候能夠不痛苦一些呢?
奉勸世人還是善良厚道一些,即使只是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例文二:
一步與一生
路的兩旁氤氳著乳白色的霧氣,前面是一條悠長悠長的古道,迷離神奇。
[形象化的描寫,把人帶入迷離神奇的氛圍中。]
我準備沿著這條充滿神秘的古道去尋找自己的幸福人生,一束極細的光芒從遙遠的天際投射過來,撫摸著那歷經(jīng)悠悠歲月的古道刻痕,它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一串串腳印散落在歲月的路途中,我要去尋找那決定人一生的那一步,用心去發(fā)現(xiàn)一個刻滿幸福的出口。
[“我要去尋找那決定人一生的那一步”,點題。]
我漸行漸遠,我漸進漸遠……
終于,我發(fā)現(xiàn)路在此時分成了兩個岔口,兩扇高大的門擺在面前,它們的上面鐫刻著“一步與一生”,蒼勁的字體中流淌著充滿理性的溪流。
我打開其中一扇門,發(fā)現(xiàn)上面雕刻著許許多多的小字,我仔細凝視,仿佛時光在這里輪回翻轉……
“曾經(jīng)的莊子從這里走過,為了擺脫一個屈從權勢的社會,他推開了這扇門,然后決絕地跨了過去,做了一棵在夜里獨自守望月亮的樹。
”[活用課本(《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中例子,給人以親切感。]
“曾經(jīng)的五柳先生從這里走過,為了摒棄官場的丑惡,他駕著破舊的馬車從這扇門駛過,然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使用課本中陶淵明《飲酒》詩。]
“曾經(jīng)的東坡先生從這里走過,為了遺忘痛苦的失意,他穿粗衣淡定地走了過去,在荒涼的黃州‘倚杖聽江聲’,任憑人生的失意而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
[三段均用“曾經(jīng)的……從這里走過”,引出三個歷史人物,句式整齊,富有文采。]
我品讀著這曾經(jīng)的故事,路旁的竹林也在歌唱,我要把它譜寫成一曲滄桑而美麗的歌謠。
我又走到另外一個路口仰望另一扇門,它上面同樣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西楚霸王項羽面對劉邦的追兵從這里逃走,憶起昔日的鴻門宴,不禁哀嘆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殘忍陰險的秦檜從這里步入罪惡的深淵,殺岳飛,貶忠良,他的一生必定是一個讓人唾棄的一生,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再用三個事例,從反面闡述,與前面的三個事例構成對比。]
我不想再讀下去,撫摸眼前的這扇門,滄桑而厚重。
歷史本沒有錯!錯的是他們洞開了本不應該洞開的大門,跨出了他們本不應該跨出的一步![小結上文。]
楓竹林飄蕩著幸福的歌謠,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門,它閃著幽藍幽藍的光,我毫不猶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黃金般的人生!
常見的論證方法
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道理論證:用經(jīng)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比喻論證:用比喻作論證,拿比喻者之理去論證被比喻者(論題)之理。在比喻論證中,比喻者是一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著一定的關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則是一種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雖然是兩類不同的事物,但在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們之間具有推理關系。
對比論證:這是一種求異的思維方式,它側重于從事物的相反或相異的屬性的比較中來揭示需要論證的論點的本質。對比論證方式的運用范圍很廣,因為可以進行比較的事物很多,中與外、古與今、大與小、強與弱等,都適合于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分析和闡明了兩者的差異可對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夠確立論點了。
論證方法的作用
1.舉例論證: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答題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理會有說服力。
2.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答題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注: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shù)據(jù),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答題格式: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往下讀)
3.比喻論證:可把道理講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論證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更利于讀者明白。
答題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4.對比論證。作用就是突出強調。
答題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常見論證方法的作用】相關文章:
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方法11-16
議論文論證方法11-19
常見的記憶方法推薦02-06
常見的作文開頭方法10-05
常見作文寫作方法06-01
幾種常見的學習方法11-03
考前常見的復習方法11-10
常見錯誤學習方法09-30
幼兒常見意外處理方法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