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xiàn)代詩歌寫作技巧實例
現(xiàn)代詩歌寫作有哪些技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實例,希望對你有幫助。
現(xiàn)代詩歌寫作技巧【1】
詩者,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
這是很久前看到一段關于解釋現(xiàn)代詩歌的話
而在《文學理論》一書上對現(xiàn)代詩歌的描述則是:詩歌,是最古老的一種文學體裁。
我想,這里“最古老”的定義肯定是廣義的,因這指向的詩歌包括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詩歌。
我們都知道,現(xiàn)代詩歌在我們國家發(fā)展只有短短數(shù)十年歷史。
然而就是這短短數(shù)十年,現(xiàn)代詩歌突飛猛進,取得了很大可以驕傲的成果。
其間誕生了許多杰出的現(xiàn)代詩人。
按詩人何三坡在答記者問時的一句話說“中國的現(xiàn)代詩歌,已經(jīng)進入盛唐時期。
由此可見,現(xiàn)代詩歌在此間快速風靡的人群和熱度,也由此可見,現(xiàn)代詩歌日新月異,正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水平,爬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峰。
下面我就現(xiàn)代詩歌的寫作技巧和手法闡述幾點,如果不夠水平,還請詩友們多多包涵和支持!
一、語言和意境的運用
我們都知道,現(xiàn)代詩歌有三個明顯而具體的要素,它們是:語言,意境和韻律。
由此可見語言和意境對一首現(xiàn)代詩歌有多么關鍵的作用。
如果要鑒賞一部現(xiàn)代詩歌的好壞,這兩個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語言來自于生活,我們都知道,但任何體裁文章使用的語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語言。
“藝術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實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學體裁的語言來源于生活,但也“必將高于生活。
作為一種詩意化的文學體裁,在語言這方面,就更有著不可言說重要作用和魅力了。
一部現(xiàn)代詩歌里,如果語言優(yōu)雅而別致,就必定有一些嚼頭和看頭;而如果語言使用不當,就會敗壞整個作品的氛圍和格調。
至于意境,我個人認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圍的一些東西,可以是一幅幅打開的畫面,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也可是一種感觸或哲思,禪意。
也就是說意境的劃分大致兩類:有形和無形,能看得見的物體和畫面,就是有形的意境;還有一種意境是無形的,因為并沒有那種畫面合物體,這種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種思想,或感悟。
現(xiàn)代詩歌寫作技巧實例【2】
一、語言和意境的運用
我們都知道,現(xiàn)代詩歌有三個明顯而具體的要素,它們是:語言,意境和韻律由此可見語言和意境對一首現(xiàn)代詩歌有多么關鍵的作用如果要鑒賞一部現(xiàn)代詩歌的好壞,這兩個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語言來自于生活,我們都知道,但任何體裁文章使用的語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語言“藝術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實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學體裁的語言來源于生活,但也“必將高于生活”
作為一種詩意化的文學體裁,在語言這方面,就更有著不可言說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部現(xiàn)代詩歌里,如果語言優(yōu)雅而別致,就必定有一些嚼頭和看頭;
而如果語言使用不當,就會敗壞整個作品的氛圍和格調至于意境,我個人認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圍的一些東西,可以是一幅幅打開的畫面,由遠及近,
或由近及遠,也可是一種感觸或哲思,禪意也就是說意境的劃分大致兩類:有形和無形,能看得見的物體和畫面,就是有形的意境;還有一種意境是無形的,因為并沒有那種畫面合物體,這種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種思想,或感悟
二、韻律和節(jié)奏的把握
凡是接觸過文學的人,我們都知道韻律的意思在古典詩詞里,韻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韻律,或韻律不整,那么古典詩詞就不能叫詩詞,最好的詩詞也會失去看頭
新文化運動后,在早期的現(xiàn)代詩歌里,詩人們對韻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細致在早期現(xiàn)代詩歌作品里,我們經(jīng)常能讀到那些韻律和節(jié)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
這些好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受,通常是閱讀輕快,優(yōu)美,抑揚頓挫,也或干練,大氣,醇厚,回味悠長這些韻律和節(jié)奏的佳作,同時也是最好的朗誦作品
現(xiàn)代詩歌寫作技巧
“詩者,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這是很久前看到一段關于解釋現(xiàn)代詩歌的話
而在《文學理論》一書上對現(xiàn)代詩歌的描述則是:詩歌,是最古老的一種文學體裁我想,這里“最古老”的定義肯定是廣義的,因這指向的詩歌包括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詩歌我們都知道,
現(xiàn)代詩歌在我們國家發(fā)展只有短短數(shù)十年歷史然而就是這短短數(shù)十年,現(xiàn)代詩歌突飛猛進,取得了很大可以驕傲的成果其間誕生了許多杰出的現(xiàn)代詩人
按詩人何三坡在答記者問時的一句話說“中國的現(xiàn)代詩歌,已經(jīng)進入盛唐時期”由此可見,現(xiàn)代詩歌在此間快速風靡的人群和熱度,也由此可見,現(xiàn)代詩歌日新月異,正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水平,爬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峰
下面我就現(xiàn)代詩歌的寫作技巧和手法闡述幾點,如果不夠水平,還請詩友們多多包涵和支持!
一、語言和意境的運用
我們都知道,現(xiàn)代詩歌有三個明顯而具體的要素,它們是:語言,意境和韻律由此可見語言和意境對一首現(xiàn)代詩歌有多么關鍵的作用如果要鑒賞一部現(xiàn)代詩歌的好壞,這兩個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語言來自于生活,我們都知道,但任何體裁文章使用的語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語言“藝術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實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學體裁的語言來源于生活,但也“必將高于生活”
作為一種詩意化的文學體裁,在語言這方面,就更有著不可言說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部現(xiàn)代詩歌里,如果語言優(yōu)雅而別致,就必定有一些嚼頭和看頭;而如果語言使用不當,
就會敗壞整個作品的氛圍和格調至于意境,我個人認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圍的一些東西,可以是一幅幅打開的畫面,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也可是一種感觸或哲思,
禪意也就是說意境的劃分大致兩類:有形和無形,能看得見的物體和畫面,就是有形的意境;還有一種意境是無形的,因為并沒有那種畫面合物體,這種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種思想,或感悟
下面,我們通過具體作品,來領略一下語言和意境的魅力首先我們來閱讀詩人何三坡的詩歌作品《麻雀》
麻雀
雪在大山下降落
房屋蹲在雪地里
屋頂上蹲著炊煙
麻雀們打扮成
秋天的葉子
從樹杈上落下來
又頃刻間
回到樹上去
短短數(shù)語,詩人卻已利用優(yōu)雅的語言和意境,向我們敞開了一幅優(yōu)美的畫面“雪在大山下降落/房屋蹲在雪地里/屋頂上蹲著炊煙”,在這三句簡單詩句里
我們能體會到一種很美的意境,這是一種有形意境,“潔白的雪花,房屋,雪地,炊煙”,幾個樸實的物象,在不經(jīng)意間,已起落有致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其實已營造了一種特別雅致的意境和氛圍,
源自大自然的寧靜與圣潔,引人入勝,又令讀者浮想聯(lián)翩而“從樹杈上落下來 /又頃刻間 /回到樹上去”,實際上也算是一種有形兼無形的意境了,在這種無形的意境里,
我們不僅看到了麻雀,葉子,樹木,還有一種視覺和思想的遼闊,有著不少感悟和思考,嚴寒下動物們樂觀生存,努力向上,對于人類,實際上又是一種多大的鼓勵和感恩
“麻雀們打扮成 /秋天的葉子/從樹杈上落下來/又頃刻間回到樹上去”,在這里我們還能領略到詩人語句和敘說的優(yōu)雅,“麻雀們打扮成/秋天的葉子”,
幾乎沒有過多的修飾,而帶給讀者的卻是無比干凈和明朗,“從樹杈上落下來/又頃刻間回到樹上去”,在安靜的畫面里,突然峰回路轉,可愛的麻雀向上飛起,
帶領讀者的視線上升,上升,在不經(jīng)意間,寧靜的畫面在動,向上飛翔和超越短短的詩歌作品也由此獲得了巨大成功在此,我們足夠領悟到了語言和意境給作品和讀者帶來的巨大魅力
二、韻律和節(jié)奏的把握
凡是接觸過文學的人,我們都知道韻律的意思在古典詩詞里,韻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韻律,或韻律不整,那么古典詩詞就不能叫詩詞,最好的詩詞也會失去看頭
新文化運動后,在早期的現(xiàn)代詩歌里,詩人們對韻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細致在早期現(xiàn)代詩歌作品里,我們經(jīng)常能讀到那些韻律和節(jié)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
這些好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受,通常是閱讀輕快,優(yōu)美,抑揚頓挫,也或干練,大氣,醇厚,回味悠長這些韻律和節(jié)奏的佳作,同時也是最好的朗誦作品
那么我們再回過來,帶著節(jié)奏與韻律的品味,來欣賞先哲現(xiàn)代詩人的佳作
再別康橋(節(jié)選)作者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
全詩共七節(jié),每節(jié)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優(yōu)美的韻律和節(jié)奏在作者把握下,
詩人打開的敘說仿佛一湖水美麗的漣漪,帶著清涼和透徹,漸漸蕩開在讀者面前如果輕輕朗誦起來,就更有一番滋味了,那緩緩打開的美麗而恬靜的物象
“云彩,金柳,夕陽,新娘,……”“輕輕的走了,輕輕地來了”,一幅幅春天碧綠的畫面映入讀者眼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條水草”,…… 真是溫暖而心動,愜意而輕快,柔情并美妙,又仿佛一曲曲輕輕的歌兒,回蕩在我們耳邊
這也就是很多詩人以為的,現(xiàn)代詩歌,不僅是詩,更是一曲優(yōu)美的歌兒縱覽詩人的作品,品味其完美的韻律和意境,我們才知道,現(xiàn)代詩歌,有著多么巨大的魅力,令人陶醉
而在數(shù)十年后的今天,現(xiàn)代詩歌翻越了無數(shù)個臺階今天的現(xiàn)代詩歌完全是自由的,充滿個性,它們大氣,奔放,內斂,開闊,并無憂無慮也就是說,
在今天現(xiàn)代詩歌表達上,眾多詩友也許拋棄了詩歌原本該具備的韻律,但節(jié)奏仍舊是必不可少的在某個意義上說,節(jié)奏其實就代表了作品的一種氣勢,
也可以說是一種風格,如果節(jié)奏把握得巧妙,它將成為詩人們的一種個性,也可能由此誕生各類風格,形成百家爭鳴
三、清新靈動法
我們都知道,詩歌都是由每個細致的句子構成這里的清新和靈動,指的就是句子的表達和結構一個句子的構成,有許多種方式,在表達上,
一般個人都喜歡用自己慣用的手法和個性來組織語言,有拖沓的,凝練的,清新和雅致的,也有繁瑣和啰嗦的,詩歌水平和風格的差異,
我想首先就是來源于一個人組織語言能力的差異吧清新其實只是一種感覺,是清爽和鮮活的組合如果一個句子的組合或一首詩歌的表達能達到這點,給讀者默默間送去清爽和鮮活,又怎能不令讀者喜歡和動容?
而靈動,則是指表達中蘊含一種無形的力量和動感,使陳舊的畫面鮮活,使靜止的物象跳躍,使暗淡的顏色明亮,甚至能令死去的物體再次重生!
由此,我們可見靈動有多么巨大的作用,也由此可見,靈動的“動”實際上就是一種無言的力量下面我們具體以詩來分析
四、擬人法
說到擬人,我們都知怎么回事,而詩歌里的擬人,并不是單純的比喻,如果是這樣,那么詩歌就要丟失原本具備的詩意,語感和意韻
詩歌中的擬人法,是指將要表達的主題或物象形象的人物化,或借用人物的某些個性的特點來詠物,如果表達恰當,甚至能讓虛擬的人和真實的物共成一體,借人詠物,以物喻人,取得的效果,自然不可比擬下面我們來看看擬人法的神奇作用
現(xiàn)代詩歌寫作技巧實例【3】
再次是押韻方式。
主要有連句韻--每行都押、隔句韻--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隨韻--兩句一換如信天游、 交韻--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韻、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韻等。
其它還有抱韻,第一行與第四行押韻,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韻。
這是西方十四行詩的正宗韻格。
聲調發(fā)音過程中音高和音長的變化。
沈約《四聲譜》最早研究這個問題。
新詩只能注意而已。
特別是在朗誦詩歌需要時。
節(jié)奏本是音樂術語,是詩歌外在音樂性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節(jié)奏。
詩歌的節(jié)奏是事物的節(jié)奏和人的生理節(jié)奏--呼吸的調節(jié)及運動感覺的反映。
詩歌節(jié)奏是音組和停頓的有規(guī)律的安排。
在漢語中,一個字一般是一個音節(jié),有獨立意義的單音節(jié)、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構成一個音組,每組后面有或長或短的停頓。
古詩的節(jié)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詩的節(jié)奏:自由開放,獨特創(chuàng)造;每行大致相當,變化中有規(guī)律。
第三講詩歌分行
新詩沒有古詩詞的固定音樂規(guī)定,引進西方分行,加強節(jié)奏感和旋律感以達到音樂性的效果。
A、分行適應詩情而長短、疏密、參差。
詩行遵從詩歌內在律--情緒節(jié)奏,其外形是將內心情緒視覺化展示出來的結構形式。
惠特曼表現(xiàn)開國時開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詩行很長,猶如新大陸疆界的廣闊蒼茫。
馬雅可夫斯基表現(xiàn)了十月革命的劇變,詩行呈現(xiàn)樓梯形,起伏大,參差不齊。
B、詩行運用省略、跳躍,隨意性較大,產生新的結構意義。
如上下詩行并置產生新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C、分行把視覺間隔化為聽覺間隔,顯示節(jié)奏。
這是在閱讀中產生的效果。
連在一起讀就無法顯示節(jié)奏。
D、分行引起審美注意,讓人用詩的心理來欣賞。
要求:A、注意行與行有機組合。
關鍵是跨行--一句話占兩行以上。
這是為了讓人停頓,集中注意力去欣賞下一行--強調最有價值、最光彩的語言。
B、分行是發(fā)展變化的,應有獨創(chuàng)性。
如傳統(tǒng)的情緒圖案,變?yōu)橄笮螆D案和會意圖案。
C、分行更重視詩的視覺效果,從“聽覺藝術”變?yōu)?ldquo;視覺藝術”。
這是因為新詩內在的復雜性和多層性,難以直接通過朗誦來表達,只能用文字排列來保持詩意。
卡勒(美)認為,一段文字是否是詩,未必取決于語言本身,而是取決于文字排列即視覺形式。
一條新聞可以排列成詩:昨天在七號公路上一輛汽車時速為一百公里時猛撞在一棵法國梧桐上車上四人全部死亡
視覺上強調了關鍵詞語。
如“猛撞”,包含較多心理容量。
“死亡”,突兀而至,觸目驚心。
第四講辯證技巧
詩歌更為重視辯證技巧。
詩歌是藝術生命,只有辯證技巧才能寫好它。
舉例:從主客體關系上有主觀與客觀、有我與無我等;從藝術構思上有形與神、虛與實、大與小、藏與露、全與不全、抽象與具象、有限與無限、似與不似、單純與復雜、夸張與寫實等;從藝術表達上有疏與密、曲與直、斷與續(xù)、出與入、正與反、抑與揚、巧與拙、生與熟等;從藝術風格上有華麗與樸素、自然與雕飾、強烈與沖談、陽剛與陰柔、沉著與飄逸等。
重點:
1.有我與無我:我,是自我意識。
無我,是對自我的超越,而非取消個性。
無我,一是指忘我,即心靈自由馳騁,和外物交融在一起,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二是指大我,指國家、民族和時代。
有我才能真誠,有個性。
無我才能不受限制并有普遍感和歷史感。
2.有限與無限:有限指具體的詩句;無限指詩句中的內涵。
關鍵是寫好有限。
3.虛與實:實是通過對客觀形象的描繪而直接傳達給讀者的信息。
虛是讀者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而間接獲得的信息。
虛實結合一是化實為虛,如“化景物為情思”, 二是化虛為實,把抽象感情與哲理賦予具體而生動的形象,運用比喻。
4.小與大:小與大指的是描寫對象。
一味寫小會限于瑣屑;一味闊大則流于張狂。
浪漫主義比較闊大。
愛情詩易于瑣屑。
毛詩過“大”。
一是應當小大相形,如“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二是以小見大,“紅杏枝頭春意鬧”,“窗含西嶺千秋雪”。
第五講詩歌模式
模式對教學作用很大。
有人不贊成,認為束縛作者。
這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說沒有掌握創(chuàng)作和教學的要領。
文體就是模式。
不過初學者不必照搬,創(chuàng)作一段時間后要有意識地拋開模式,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任意起草。
詩歌模式大致有九種。
象征模式
這一模式可以說是詩歌的傳家寶,又稱多層式:在文字符號的視覺層面上給人以形象,同時在聯(lián)想的深層給人以意義(某一實體事物或精神內容)盡可能無限的概括和包涵。
象征體是表層的、明晰的,甚至可能是被傳統(tǒng)理性所規(guī)定的,如梅蘭松竹、長城等。
而被象征的本體卻是隱蔽的、模糊的。
兩者關系要有任意性,便于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天才詩人把表面上風馬牛不相及的內外意象通過類似聯(lián)想起來,形成令人稱奇的構思。
關鍵是抓住兩者之間共同點,而其它屬性相距越遠越好。
中心方法是選擇形象,形成象征意象。
意象,又稱藝術形象,可以說是構成文學藝術大系統(tǒng)的細胞。
意--人的意識(包括情感。
從根本上來說是人的審美需要和認識需要),最終在文學藝術上表現(xiàn)為作者個體生命的投射和表現(xiàn)。
象--客觀事物,外在于作者,但最終為作者生命本質所對象化。
兩者結合為意象,而兩者成分的多少及關系的隱顯疏密等造成了兩種基本上的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即重意的浪漫主義和重象的現(xiàn)實主義,也成為表現(xiàn)論和反映論的淵源。
象征意象比一般意象來說,有特定的要求:成為全詩的中心形象。
最佳象征意象,其涵義是無限的,盡可能表現(xiàn)作者內心世界,成為一個藝術個性的宇宙。
【現(xiàn)代詩歌寫作技巧實例】相關文章:
英文求職簡歷寫作技巧及范文實例10-02
現(xiàn)代詩歌寫作技巧10-05
古代現(xiàn)代詩歌寫作技巧09-30
訃告實例范文10-01
父親去世訃告實例10-05
英語優(yōu)秀作文實例10-07
保證書的實例10-05
求職信的實例10-08
求職信實例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