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學習方法

中國四大古都

時間:2022-11-15 02:06:45 學習方法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四大古都

  中國四大古都指的是西安、南京、洛陽和北京,西安古稱長安,曾多次作為歷代國都。南京古稱金陵,有六個朝代曾在此建都。洛陽古稱洛邑,是十三朝古都。北京是元、明、清等的國都,有頤和園等名勝古跡存在。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中國四大古都詳情,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安、南京、洛陽和北京并稱為中國四大古都。

  西安古稱長安,位于黃河流域關(guān)中平原中部秦嶺北麓,地跨渭河南北兩岸,東有函谷關(guān),西有大散關(guān),南有武關(guān)。

  南京古稱金陵,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跡眾多。

  洛陽古稱洛邑,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guān)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

  北京古稱燕都,地處華北平原西北邊緣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

  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位于黃河流域關(guān)中平原中部秦嶺北麓,地跨渭河南北兩岸。

  東有華岳、西據(jù)太白,南依秦嶺,北臨渭水。

  歷史上先后有西周、秦國、秦朝、西漢、新莽、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為都時間長達千年以上,特別是強盛的周、秦、漢、隋、唐以此為都,更增加了其濃厚的文化氛圍。

  “秦中自古帝王州”,這是唐代詩圣杜甫在其《秋興》詩中的名句。

  秦中,即關(guān)中,是指以西安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區(qū)。

  它東有函 谷關(guān),西有大散關(guān),南有武關(guān),故稱關(guān)中。

  關(guān)中地區(qū)南部為我國南北氣候地域的分界線——秦嶺,北部為高低起伏的丘陵,滔滔渭水貫 穿其間,滋潤著兩岸膏腴的土地。

  包括長安在內(nèi)的西起寶雞,東至 潼關(guān)的渭河流域,號稱“八百里秦川”。

  這一地區(qū)土地肥美,經(jīng)濟發(fā)達,人口稠密,自古以來享有“陸!薄ⅰ疤旄钡拿雷u。

  西安地區(qū)河流縱橫交錯,有“八水繞長安”之說。

  “八水”即指涇、渭、 浐、灞、灃、滈、澇、潏等八條河流。

  關(guān)中地區(qū)自古號稱“四塞之國”,境內(nèi)有關(guān)山帶河之險,沃野千里之富,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封閉性。

  同時,由關(guān)中東出函谷,可聯(lián)絡中原;西逾千隴,可溝通河西;南越秦嶺,可抵巴蜀、江漢;北上黃土高原,可進入陰山南北,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外向性。

  因此,西安在軍事戰(zhàn)略上的重要性極大。

  西安是東方世界的文明中心,浩浩千年古都,他與意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埃及的開羅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她還居我國古代六大古都之首。

  南京

  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這座江南城市。

  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跡眾多。

  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先生游歷南京后,寫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這樣一段評價:“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跡。

  你可以揣摩,你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南京位于我國東南部的長江下游, 東接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南靠寧鎮(zhèn)丘陵,西倚皖贛山區(qū),北連江淮平原,素有“東南門戶,南北咽喉”之稱。

  南京四周低山盤曲,山環(huán)水繞,自然風貌獨特。

  境內(nèi)綿亙著寧鎮(zhèn)山脈西段,城東鐘山若長龍蟠繞,城西石頭山似猛虎雄據(jù),故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說。

  萬里長江自西向南滾滾而來,折向東去;秦淮、金川兩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兩湖氣勢雄渾、景色秀美。

  秦淮,自晉以來即為六朝煙月之區(qū),金粉薈萃之所。

  杜牧的一首《泊秦淮》如今已是膾炙人口:“煙籠寒水夜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歷史上東吳、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南唐、明(洪武年)、太平天國以及國民黨政府也曾建都于此。

  南京被盛稱為“六朝勝地、十代都會”。

  孫中山先生在其《建國方略》中評價南京的地理環(huán)境時說:“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qū)。

  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鐘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而又恰居長江下游兩岸之最豐富區(qū)域之中心,南京將來之發(fā)達,未可限量也!

  北京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西北邊緣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

  北有軍都山,西有西山,東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

  境內(nèi)貫穿五大河,東部的潮白河、北運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馬河。

  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

  西部是太行山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guān)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

  綜觀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勢雄偉。

  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huán)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俯中原,誠天府之國"。

  北京最早見于文獻的名稱叫做薊。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分別是西周王朝北方諸侯薊國與燕國的統(tǒng)治中心。

  歷史北京曾為遼的陪都(當時稱南京,又叫燕京)、金朝首都。

  公元1267年,蒙古族首領(lǐng)忽必烈在北京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元朝。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稱之為"世界莫能與比"的元大都。

  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并延續(xù)到明、清兩代,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洛陽

  洛陽黃河中游南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古稱豫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

  由于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guān)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有“四面環(huán)山六水并流、八關(guān)都邑、十省通衢”之稱。

  洛陽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城市的興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有“九朝古都”之稱。

  自古以來,這里墨客騷人云集,因此有“詩都”之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譽。

  洛陽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

【中國四大古都】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大同古都燈會笑臉照片征集啟事06-17

中國上古四大古神07-20

中國四大神獸08-30

中國四大名著心得體會12-19

大班科學《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教案(精選15篇)09-19

中國四大道教名山齊云山導游詞(精選7篇)06-06

四大“才子”作文11-04

古都讀后感04-29

《古都》讀后感03-17

中國四大名著讀書心得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