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物教學必修二教學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物教學必修二教學心得體會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教學必修二教學心得體會 1
轉眼間高一年的工作就快要告一段落了。由于高一采用的是新課改后的教材,現(xiàn)把我的教學心得體會做如下總結:
我感覺到每次上一節(jié)生物新課的時候,都要思考許久來尋求新的'教學方法。而給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新教材對于每一個知識點所采取的都是滲透的思想來試圖讓學生遞進式的掌握以及學生對新課程的學習上存在許多問題。我認為在新課程觀念下,好的課堂應該是老師采取探究式的教學方式,由學生利用互相討論、積極思考,自己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一些生物學概念及原理的歸納總結;還有對于生物的探究式實驗也應該在老師的指導下每位學生設計實驗方案來自主實施。即:1.注重體驗。 2.適度探究。3.把握節(jié)奏,面對高考。4.尋求好的方式方法去解題。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感到生物新教材必修二難點知識太集中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
對于現(xiàn)在的新課改,我主要的學習方式是看些新課改的書籍,但是這樣的不足在于不能及時了解其他學校實施新課改的近況和他們是如何理解新教材的;缺點在于光看書籍不能盡早把握新教材的主體思想,所以以后可以采取多種學習方式來學習新課改的思想。
以上是僅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會而已。
生物教學必修二教學心得體會 2
根據(jù)半年來對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情況特點的了解,認真總結經(jīng)驗,努力在這學期使四個班的學生對生物學科進一步的了解,進而喜愛這個學科,學好這個學科,現(xiàn)擬定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利用網(wǎng)絡資源、各類相關專業(yè)的書報雜志了解現(xiàn)代生物科學的動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學成果介紹給學生,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開拓自己的教學視野和思維。在教學中,同時也鼓勵學生收集身邊有關生物的問題,在課堂上開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討論關注問題的.天地。通過這樣的資料互動形式把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起來,體現(xiàn)生物學科的社會性一面。
二、認真?zhèn)湔n,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三、認真批改作業(yè):布置作業(yè)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jié)的學習上都積極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五、本學期共二十一周,經(jīng)組內(nèi)討論現(xiàn)對教材內(nèi)容教學進度做如下安排;
第1、2周
遺傳因子的發(fā)現(xiàn)
第3、4周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第5周
復習檢測、
第6、7周
基因的本質(zhì)
第8、9周
基因的表達
第10周
基因的本質(zhì)、表達復習、期中復習備考
第11、12、13周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第14、15、16周
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
復習檢測
第17、18、19周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第20、21周
期末復習備考
生物教學必修二教學心得體會 3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材,主要是圍繞生物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展開的,看似簡單,但貫穿于整個高中生物教學,學生對其理解程度將直接影響學生對后面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下面就自己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談一點體會。
1、明明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但考試一考就出錯。比如能源物質(zhì),在生物體內(nèi)的能源物質(zhì)很多,有糖類,脂類,蛋白質(zhì)等,但主要能源物質(zhì)是糖類,主要儲能物質(zhì)是脂肪,直接能源物質(zhì)是ATP,當然還有動植物體內(nèi)各自特有的糖,這些都是我們在教學中必須給學生指出的。再比如酶的概念,明明講的是有機物,可總有些同學認為是蛋白質(zhì),而忽略了RNA這種酶。
2、考試中但凡牽扯到化學方程式方面的計算,學生大都暈頭轉向。比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以及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過程中,由于學生不能完全理解整個過程,而對問題缺乏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答題中經(jīng)常張冠李戴或者以空白作答。
3、面對數(shù)學曲線所表示的生物過程,學生都表示看不懂。其實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將各種曲線在處理習題的過程中都進行了講解。比如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曲線,由于學生未能搞清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而無法從曲線上看出兩種生理過程的變化。
4、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前備課至關重要。有效備課要求考慮學生的求知熱情。傳統(tǒng)備課中的“備學生”一般只是分析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從而確定教師能講什么知識。而有效備課更強調(diào)“如何讓學生對學習這些知識保持熱情”,因為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往往并不限于知識水平,而在于求知熱情。如在學習《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zhì)》時,教師播放一則洗發(fā)水廣告,并引出許多相關的問題:圖片中的頭發(fā)為什么會如此漂亮?其中蘊含的生物學知識了嗎?光滑柔亮的頭發(fā)與蛋白質(zhì)有什么關系?這種洗發(fā)水中添加的物質(zhì)是什么?為什么氨基酸能有效修復發(fā)質(zhì)?等等,這些問題貫穿著整一課堂,使學生一直保持著求知熱情;將知識點變成一個小故事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如:圖片。
總之,高一生物是學生學習該課程的新起點,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也要注重學生對已有知識的`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必須讓學生明白,能力不是空中樓閣,它必須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知識是能力的載體,夯實基礎是才是發(fā)展能力的重要保證。不論是誰都不可能一口吃個大胖子,只有循序漸進,在掌握基礎的同時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學好這一門課程。
生物教學必修二教學心得體會 4
一、指導思想:
1.堅持“學品至善,和諧發(fā)展”的辦學理念,以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界定的基本理念為指導,規(guī)劃生物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2.學習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化。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感悟、體驗、發(fā)現(xiàn)中使學生主動掌握知識,發(fā)展實踐、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并且在學生自我表現(xiàn)和課堂交往互助經(jīng)歷的有效體驗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人際交往能力、學習成就、平等意識都得到提升。
二、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2模塊選取的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結構及其遺傳基本功能、遺傳和變異的基本原理及應用等知識,主要是從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闡述生命的延續(xù)性;選取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和物種形成等知識,主要是闡明生物進化的過程和原因。學習本模塊的內(nèi)容,對于學生理解生命的延續(xù)和發(fā)展,認識生物界及生物多樣性,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樹立正確的自然觀有重要意義。
同時,對于學生理解有關原理在促進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增進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價值,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模塊的`教學需要以《分子與細胞》模塊為基礎,同時又為三個選修模塊——《生物技術實踐》、《生物科學與社會》和《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打基礎。因此,在本模塊的教學中,既要注意利用《分子與細胞》模塊的基礎,適時提示學生回憶,做到溫故而知新,從已有知識提出新的問題,又要考慮學習選修模塊的需要,在本模塊教學中夯實基礎。此外,還應注意“到位而不越位”,有些本應在選修模塊中學習的內(nèi)容,在本模塊就不宜過多擴展。比如關于基因工程的內(nèi)容,本模塊和《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模塊都設有專門章節(jié)或?qū)n},在本模塊講清楚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舉例說明其應用即可,不要過多涉及技術細節(jié),對應用范圍的介紹也不求全面。
三、學情分析:
通過必修模塊1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細胞生物學的最基本的知識,學生在微觀的層面上深入地理解了生命的本質(zhì)。但是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教差。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學習高中生物的一般方法,部分學生還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本模塊中的熱點問題應該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四、教學內(nèi)容:
本學期要學習的內(nèi)容有:有絲分裂、細胞的分化、衰老、癌變、凋亡、遺傳和進化、遺傳因子、孟德爾實驗、減數(shù)分裂、受精作用、基因、染色體、伴性遺傳、基因本質(zhì)、DNA、指紋技術、基因表達、生物信息學、密碼破譯、基因突變和其他變異、人類遺傳病、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基因工程及應用、生物產(chǎn)業(yè)人員、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由來、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nèi)容、基因頻率變化與進化、隔離與物種的形成、化石標本的制作與產(chǎn)業(yè)、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共分為必修一的第六章和必修二的七章內(nèi)容。
五、教學方法及措施
繼續(xù)以探討導學案做輔助,學生自主學習討論為主的教學模式,結合導學案讓學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本學期的所有知識點。通過布置查找相關主題資料的作業(yè),使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嘗試討論、合作式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探究式教學;加強作業(yè)及學習方法指導。
導學案編寫要以學生為主,適合目前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根據(jù)上學期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導學案編寫發(fā)生一些小的變化,那就是在每一個知識點的下面附帶一個典型例題,自測題里面要有幾道近幾年的高考例題。
改進課堂教學結構,構建“和諧高效”型課堂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過程。教學中既要重視概念、原理等知識體系的教學,又要防止“重結論,輕過程”、“重知識,輕方法”、“重理論,輕實踐”、“重理性,輕感性”、“重接受,輕創(chuàng)新”等傳統(tǒng)教學弊病的重演;既要重視讓學生全面掌握比較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又要重視跨學科知識的綜合,重視新課程與傳統(tǒng)教學的繼承與銜接,從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水準。
精選試題,提高做題的有效性,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六、教學進度表內(nèi)
容課時安排時間第一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xiàn)》
第一節(jié)《孟德爾2課時第一周的豌豆雜交實驗1》
第二節(jié)《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2》2課時
第二周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第一節(jié)《減5課時第三、四周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節(jié)〈基因在染色體上〉
2課時第五周第三節(jié)〈伴性遺傳〉
。舱n時第六周
階段考試和講評試卷
第三章〈基因的本質(zhì)〉
第一節(jié)〈DNA是主3課時第七周要的遺傳物質(zhì)〉
第二節(jié)〈DNA分子的結構〉2課時第八周第三節(jié)〈DNA的復制〉2課時
第九周
第四節(jié)〈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斷〉2課時
第十周
第四章〈基因的表達〉
第一節(jié)〈基因指導蛋2-3課第十一、十二白質(zhì)的合成〉時周
期中考試和講評試卷
第二節(jié)〈基因?qū)π誀畹目刂啤?/p>
2課時第十三周第五章〈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第一節(jié)〈基2課時第十四周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第二節(jié)〈染色體變異〉2課時
第十五周
第三節(jié)〈人類遺傳病〉1課時
第十六周第六章〈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
第一節(jié)〈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
第二節(jié)〈基因工程及其應用〉
第二節(jié)〈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
期末考試復習
2課時第十六周
2課時第十七周3-4課
第十八-十九時周
第二十周
【生物教學必修二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精品]必修生物教學工作總結03-07
生物教學心得體會02-02
高二生物必修二學習必考知識點12-24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04-24
【實用】生物教學心得體會07-28
生物教學心得體會推薦04-14
化學必修2教學計劃12-12
生物教學心得11-13
生物教學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