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控力》閱讀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自控力》閱讀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控力》閱讀心得體會1
自控力是一個人從幼稚到成熟的深刻表現(xiàn)。沒有自控力的人是沒有好習慣,而沒有好的習慣就不會有好的人生。我在想既然自控力對我這么重要,那我如何才能提高自控力呢?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的人氣新書《自控力》就是介紹如何提高自控力的一本好書。這本書寫作的最大特點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形式出現(xiàn)的,不像我們平時閱讀的書目一樣的分章節(jié)。
整本書大都從不同的角度在論述方法,歸結起來提升自控力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設定長遠并切合實際的目標,最好將目標步步分解。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激勵相結合。
2、自我形象認知。將一個將來理想中的自己作為這個認知的范疇,提升面對誘惑時的自制力。書中沒有對于自我想象進行進一步論述。但這顯然是一個更浩大的工程,提升個人修養(yǎng)與境界從來都不是想象畫個框框就可以輕松實現(xiàn)的。
3、在面對誘惑的時候適當?shù)淖龀龌乇芏唐谛袨榈拇胧,適當?shù)幕乇苡兄趯⒀酃夥诺介L期目標上。
自控力也有很容易失控的時候:當我們面對壓力時不能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訴求時造成的自我約束的放松。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防止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呢,作者沒有回避這樣的問題解決方法:面對誘惑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自己是可以回避解決的。顯然實際中我們越想回避什么自己越是往上面放心思。這時候作者提出的作法是:“用心感受自我忠于你的.感受,但別相信你所有的想法!庇脤冉邮茏晕遥瑢ν饪刂菩袆拥姆椒{馭自我的沖動。作者進一步詳細說:你無法控制會出現(xiàn)什么想法,但你不必接受他的內容……換言之你可以對自己說“好吧,那種想法又來了,有得心煩。不過,這就是思維的運作方式,他并不一定意味著什么”但不要對自己說:“好吧,我想這是真的。我真是個糟糕的人,糟糕的事會發(fā)生在我身上,我想要接受這一點”。這真是個想得開的好辦法,有什么比放低身段,坦然面對自己的想法更能解決問題的呢。
從這本書里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我覺得就是把“我不要”換成“我想要”的思維方式,只是換一個角度思考,對自己的意義就大大的不同了。
《自控力》閱讀心得體會2
自控力,顧名思義,即自我控制的能力。
而正如書中所說的一般,我們想要掌控自制力,就必須先要認知自控力。每個人的身體里都住著兩個自我的存在,正如天使與魔鬼并存般,常常讓我們失衡煎熬。
所以,我們必須先接受這樣的存在,然后認清自我的需求,沖動時候的需求和理智時候的'需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利用自控力去幫助和解決自身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
更確切的來說,自控力就是意志力。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因為想睡懶覺而耗費整個周末上午時光的人、總是等到暑假最后一天才開始急著寫作業(yè)的人、領導一不在就放松懈怠的人……這些習以為常的“拖延癥”“借口”都是意志力不強在作祟。每當你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仿佛有人在你耳邊說:“待會做也一樣,明天干吧,反正還有時間…”。諸如此類的內心潛臺詞,讓你變得懈怠,而忘記意志力的本能其實是三思而后行。
這正是一開始所說的,我們需要認清自己的需求。這些讓你喪失意志力的“勸告”更多的時候是你沖動時候的需求。你要知道今天和明天毫無區(qū)別,而拖延癥則是惡循環(huán)的開始。我們應該試著減少行為的變化性,而不是某種行為。
生活中,當我們需要完成一件事或者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比如健身、比如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或者定期去充電去旅行,我們首先要知道當我們去完成這些事情之后我們將獲得什么。健身,帶來好的體魄或者讓人羨慕的身材。閱讀,讓你的學識更廣,在職場或者交際中更有話題。而旅行,則是開拓你的眼界,甚至可以為未來成為一名自由職業(yè)者在做基礎準備。所有的事情,我們都要明確告知自己最后帶來的“好處”,這是自控力需要的第一步。
其次,我們將目標分解。比如健身,我們可以將最終想要達成的效果以月、以周、以天去做分解。比如你的計劃是2個月瘦10kg,那么我們就制定一個月5kg,半個月2。5kg。然后再劃分到每天上,對每天的行為和運動做控制。
《自控力》閱讀心得體會3
如何讓意志戰(zhàn)勝誘惑?在美國作家凱利麥格的《自控力》一書中,作者深入分析了人們的意志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抵御誘惑的原因。每個人一生都會設定各種各樣的目標,但最終如何實現(xiàn)這些目標,可能并沒有人們預期的那么好。畢竟誘惑太多,人也懶。如何最好的利用自制力?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你需要學會分析失控的行為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發(fā)生在你身上的。
文中舉的例子是一個有著查收郵件強迫癥的人,在意志力挑戰(zhàn)開始一周后,她仍然無法改變她時時刻刻想要查看郵件的心理沖動。但是當他意識到自己查看郵件并不是為了獲取信息,而只是緩解心理上的不安,并且在閱讀了郵件之后并沒有緩解不安、獲得信息的時候,她開始有意識地去疏導自己的不安心理。發(fā)現(xiàn)自己的沖動并認識到了沖動的反應增強了她的自控力,大大減少了她看郵件的次數(shù)和頻率。簡而言之,只有當你意識到了自己慣常的某種行為習慣產(chǎn)生的原因和由此導致的后果的時候,才有可能讓意志力戰(zhàn)勝習慣和誘惑。
雖然說自控力從長久來看和太陽一樣是永久可再生資源,但在一定的時間內,比如24小時之內,它又是可以耗盡的。自控力失敗的時候,產(chǎn)生的罪惡感不一定要用懲罰來消除,相反我們自己要變成我們的良師益友來開導我們、鼓勵我們。自控力又像傳染病一樣,可以在人和人之間傳染,為什么有的寢室能夠一寢室8個人全被保研,自控力通過各種行為表現(xiàn)在一個圈子里發(fā)生作用。
《自控力》這本書從生物學、心理學和行為學角度論證了意志力可控的事實,介紹了增強意志力的`辦法。從開篇第一章的“冥想”到最后一章的“對內接受自我,對外控制行為”,作者都是在提醒我們關注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增強自控力,并不需要作出判斷的決斷力,而是要認識自我、關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在一個電子化的社會里,手機和網(wǎng)絡也許是我們前進路上的阻礙。
像我們的父一輩,年輕的時候沒有電視也沒有手機,結束了一天勞累之后就只能選擇看看書、下下棋以及和家人和鄰居聊天,但是下班了的我們,窩在沙發(fā)里玩手機、線上聊天就成了常態(tài)。你還記得你自己定下的目標嗎?
不如放下手機,閉上眼睛,用5分鐘的時間想想自己為什么玩手機,過后有沒有達成玩手機的初衷,自己當初的目標又完成了多少,自己想要的究竟是玩手機還是成為自己當初想要變成的那個人。關注自己,認識自己,從中找到克服困難的動力,然后鼓勵自己達成目標。還是別批評自己了,罪惡感也許并不是好事。慢慢的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意志力增強了,快樂感提升了,在成就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順了。如果你現(xiàn)在還苦惱的話,這本書真的可以幫你哦。
《自控力》閱讀心得體會4
最近看了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凱利麥克格爾教授的《自控力》一書的中文版,很有啟發(fā)。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覺得沒什么特別的。一開始覺得和一些自我激勵的書,自我調節(jié)的書沒什么區(qū)別。一般來說,以一些實驗研究為例,得出一些關于人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抽樣結論。
但是,當我讀到這本書三分之一的內容時,我似乎明白了為什么它被稱為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
它的實驗性論點與其說是為了提高這本書的說服力,不如說是一種巧妙的心理技巧。它的目的是增加讀者對這本書的興趣。書中引用的很多實驗其實都是理想實驗,在心理學研究中可靠性不高。但是這些實驗的設計很有創(chuàng)意,很有趣,很容易抓住讀者的心,引起他們的興趣,而不是說服他們。
很少有人敢自信地說:‘我有超強的自制力!’因為我們現(xiàn)在對自控的理解和方法,只集中在行為層面,其實自控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要解決,必須涉及控制思想、情緒、神經(jīng)系統(tǒng)、行為和身體。這些要素缺一不可,沒有任何一個都不可能有效增強自控力。說白了,自控就是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注意力、情緒、欲望的能力。
如今,大多數(shù)人都無法減肥或成功改掉一個壞習慣。其實他們自制力很差。自制力只是一時的行為,無法堅持。所以我們說意志力的時候,都是用‘頑強’、‘堅強’、‘強大’之類的詞語來修飾。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須有強大的意志力。尤其是有些弱點是致命的或者嚴重影響自己的發(fā)展。你必須培養(yǎng)你的自制力并擺脫它,這樣你才能擁有幸福的生活,健康的身體和成功的工作。
自我控制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周圍,控制著我們的成功和失敗。一個人的一生就像一張記憶卡,50%的欲望,50%的理智。欲望驅使人‘做什么’,而理性告訴人不要‘做什么’,所以欲望和理性構成了靈魂中永恒的沖突。每個人都夢想成功,但在成功的路上,他們必須經(jīng)歷挫折、失敗、痛苦、孤獨、委屈和忍耐,這需要很強的自制力。生活需要自控:當我們不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時,我們總是和父母吵架,甚至離家出走,導致家庭關系不和諧,傷害父母之間的感情。
學習需要完全控制:當一個學生能夠適當有效地控制學習的時間和方法時,他的成績不會太差。工作需要自控。作為機場服務人員,自制力的強弱也會成為旅客判斷服務質量的.標準。如果你把自己的情緒帶入工作中,在沒有任何掩飾和控制的情況下呈現(xiàn)給乘客,這是不啟動自控模式的表現(xiàn)。當我們給旅行者帶來不好的感受時,結果會是不滿、爭吵和抱怨。所以在服務工作中更需要自控。
自制力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它要求我們把自己現(xiàn)在的行為當成自己整個生活的一部分,要求我們?yōu)榱藢ψ约鹤钣欣拇竽繕巳タ刂谱约旱男袨。也許抽根煙不會上癮,吃塊蛋糕不會讓人立刻發(fā)胖,耽誤一個任務也不會丟工作,但一定要記住,長期的結果是由幾個短期的過程造成的,一定要時刻注意控制自己,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指揮自己的自制力。
《自控力》閱讀心得體會5
我一直自認為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事實證明我在自我感覺總是偏向良好。
我之前所認為“拿得起”,是我面對未知敢沖敢干,不畏手畏腳;但其實只是無知者無畏,這種匹夫之勇等同于頭腦一熱的“沖啊”,體現(xiàn)在別人都不敢坐過山車的時候尤為明顯。
我之前所認為“放得下”,是我面對失去時能泰然處之,不患得患失;但其實只是我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在想要而不得的時候酸酸地吟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十分阿Q。
在之前的人生選擇中,經(jīng)常用“善”與“惡”、“對”與“錯”的.二分法來解決問題,而能忍一直被認為是“對”的。讓我不吃甜食,OK;讓我省錢,OK;甚至告訴我戀愛不適合我,讓我單身,OK。
看似灑脫,其實跟意志力半毛錢關系沒有。
忍是退讓,是躲避,沒有核心利益訴求,結局是被隨意擺布;意志力是我想、我要、我不想、我不要,是積極的自我管理。
劍齒虎和奶油蛋糕都是威脅,前者讓人有生命危險,后者讓人有發(fā)胖危險。面對前者,任何人都能保持高度警惕,生怕自己跑得不夠快;然而奶油蛋糕卻讓人難以拒絕,哪怕明智它高油高糖高脂肪,但由于不會造成即時性的后果,意志力反而遭受了比面臨劍齒虎更難的考驗。
這背后是欲望管理。在死亡威脅前最大的欲望就是求生欲,但在甜蜜的威脅前,欲望更加難以管理,這是來自內心的沖動,真正的敵人是自己。后者是生活中常見的、也是經(jīng)常動搖我們意志力的情境,意志力強,也就是自己和自己的斗爭。
所以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應該是我要得起,也愿意放得下,拿不拿在我,放不放也在我。不沖動、不后悔,才是真正的淡定從容。
【《自控力》閱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自控力作文06-01
閱讀的心得體會12-09
經(jīng)典閱讀的心得體會05-01
閱讀心得體會01-13
閱讀心得體會02-04
經(jīng)典閱讀心得體會03-02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02-23
有關閱讀的心得體會02-28
家閱讀心得體會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