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不遠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古人不遠作文
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人不遠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人不遠作文1
穿越厚重的歷史,走過曲折的流年,回望這風(fēng)風(fēng)雨雨的幾千年,有這樣一位女子,被人們成為“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李清照。
在秋風(fēng)蕭瑟,桂子飄香的時節(jié),在她與她的丈夫即將分別之時,李清照在錦帛上為趙明誠寫下了這樣的離詞“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占蘭州。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彼恼煞蛏磉未到泰山,心卻早已在計算歸期了。他們結(jié)婚二十六年,有著如膠似漆的感情,然而好景不長,由于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他們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1277年,李清照夫婦隨難民流落江南,在一次城中叛亂中,趙明誠縋城逃跑,李清照終于心灰意冷,完成了《夏日絕句》。她的詞一直都那么悲傷,凄婉,憂郁。她再也沒有了“沉醉不知歸路”的生活,只剩下“人比黃花瘦”的感嘆,說不盡的愁。她是脆弱的,她把她的惆悵融入了詩詞中——“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她又是堅強的,在當(dāng)時封建社會的壓制下,她要承受怎樣的質(zhì)疑,受到多少敵對?但是,她杰出的藝術(shù)成就贏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贊揚,她的詞“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她被稱為“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所以,便有了“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李清照,坎坷的一生造就了她的不平凡,讓她的詞更有韻味,更有內(nèi)涵。我沒有資格來評價這樣一位才女,我只能說,她是一位奇女子,在那個動蕩的時代作出這些不俗的詩詞!安旁宸桥邮隆,陸游是這樣說的。
但是,李清照用她的情感,用她的心血澆灌出了璀璨的詩詞花朵,告訴了世人,告訴了那個時代,誰說女子不如男。鄭振鐸在《中國文學(xué)史》中評價說:“她是獨創(chuàng)一格的,她是獨立于一群詞人之中的。她不受別的詞人的什么影響,別的詞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響。她是太高絕一時了,庸才的作家是絕不能追得上的。無數(shù)的詞人詩人,寫著無數(shù)的.離情閨怨的詩詞;他們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這一切的詩詞,在清照之前,直如糞土似的無可評價!庇谑,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轉(zhuǎn)化為凄清的悲劇之美,她和她的詞也就永遠高懸在歷史的星空。
當(dāng)我們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風(fēng)雨時,總能看見那個立于秋風(fēng)黃花中的尋尋覓覓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古人不遠作文2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悠悠歷史長河中,你是否有一個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歷史在時間的面前越走越遠,但是歷史中那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卻依舊銘刻于每一個人心中。感動你我的,可能是他們的精神,可能是他們的事跡,也可能僅僅是他們的一句話,但是他們都在用自己生活經(jīng)歷教育著我們。
他,一生壯志未酬,卻依舊開朗樂觀;他,被人誣陷,卻依舊豁達從容;他,被貶黃州,卻依舊倔強泰然。是的,他就是蘇軾。
你的樂觀,令人奮發(fā)
第一次讀你的詩是在《唐詩三百首》中。當(dāng)時看到的是你的《浣溪沙》。粗略的看了一遍就被詩中描繪的景色所吸引。整首詩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上闕中的蘭芽浸溪、沙路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聲啼無疑都是生活中細小的景物,但它們構(gòu)成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春光,令人心馳神往。而下闕卻筆鋒一轉(zhuǎn),寫起了心態(tài)的`“動”,抒發(fā)了你的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情懷。體現(xiàn)了你的坦蕩、樂觀,令人奮發(fā)。蘇軾,你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因為你的樂觀,因為你的進取,你是我學(xué)習(xí)道路上的動力。
你的倔強,赫然在目
“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便是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記得那時的你已被貶到黃州。而你仿佛早已習(xí)慣了這褒褒貶貶,在風(fēng)雨之中閑庭信步,寫下了這首《定風(fēng)波》!耙鲊[”、“徐行”,你那從容的態(tài)度躍然紙上。雖然條件簡陋,但是一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使你的豁達風(fēng)度宛然在目。而區(qū)區(qū)兩字“誰怕”更寫盡了你的倔強。是啊,人的一生自然會有風(fēng)風(fēng)雨雨。誰不是呢?但是你用你的泰然處之給我做出了榜樣。蘇軾,你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因為你的從容應(yīng)變,因為你的沉著履險,是你教會了我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
你的豪放,氣勢磅礴
你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這樣描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你為整首詩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遠的背景。一下便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壯志未酬的你兀立江岸憑吊著英才。詞中你把周瑜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同時也流露出你的感概和人生如夢的遺憾,你是否也想像周瑜般施展自己的才華?這首詞抒發(fā)了你的壯志和豪邁的英雄氣概。蘇軾,你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因為你的豪放,因為你的氣魄,你讓我認識到了磅礴之勢是何等的令人動容。
蘇軾的一生都不是很順利,可是他仍然樂觀自信,豪放灑脫。那么,我們有什么理由面對生活中、學(xué)習(xí)上的不如意而氣餒呢?古人不遠,因為他們的精神影響著我們;古人不遠,因為他們的事跡震撼著我們;古人不遠,因為他們永遠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古人不遠作文3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涌現(xiàn)出很多永垂不朽的歷史人物,有熱情激昂的詩人,有妙筆生花的畫家,有叱咤風(fēng)云的政治家,有決勝千里的軍事家,有博學(xué)睿智的科學(xué)家,也有給人類奉獻寶貴精神食糧的人民藝術(shù)家。他們像群星閃耀著光輝,點綴裝扮了燦爛的歷史長河,使中國五千年人類文明更加輝煌。如果有人問我最喜歡哪個歷史人物,那就要屬諸葛亮了。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先生”,劉備三顧茅廬,以真誠感動諸葛亮,于是他成為蜀國的軍師。我之所以喜歡諸葛亮,是因為他不但神機妙算、足智多謀,而且博學(xué)多識、謀劃周密,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知天文,曉地理,識天象。是一位杰出的軍事家!盎馃┩隆薄安荽杓薄捌咔苊汐@”和“空城計”等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深謀遠慮。他知己知彼,用兵果斷,善于發(fā)現(xiàn)敵將的弱點,攻其不備。
他根據(jù)自然現(xiàn)象,巧用大霧天,"草船借箭"就是成功的'事例。他利用司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計,使10萬魏軍不敢輕易進攻。在臨終前,他安排“木雕計”嚇退了追趕蜀軍的魏軍。在這里,我對他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諸葛亮不僅具有軍事方面的才能,在發(fā)明方面也頗有成就。為了解決軍糧的運輸困難,他發(fā)明了“木牛流馬”。相傳他還革新弩機,能連發(fā)十箭。
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身在茅廬”已知“三分天下”,他的“聯(lián)劉抗曹”策略,使蜀軍節(jié)節(jié)勝利。在“火燒赤壁”中大挫曹軍,最終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他大力開展屯田,使蜀國有了比較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他七擒七縱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孟獲,不但解除了蜀漢的后顧之憂,而且促進了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的融合,對開發(fā)西南地區(qū)經(jīng)濟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諸葛亮還是一位文學(xué)家,劉備在“三顧茅廬”時,聽到的農(nóng)夫唱的歌詞,就是他的作品?上淖髌妨鱾飨聛淼暮苌。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以穩(wěn)定四川、入主中原為己任,率領(lǐng)蜀漢軍隊五次北伐曹魏。諸葛亮事務(wù)繁瑣,每件事都親力親為,但不注意身體,積勞成疾,“出師未捷身先死”。
234年,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終年54歲。我不禁為他感到惋惜。我要向他學(xué)習(xí)他堅毅勇敢的性格和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精神。諸葛亮,這位有杰出成就的軍事家、政治家、發(fā)明家和文學(xué)家,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他的一生是輝煌的,是值得我們頌揚的,他的精神永遠照耀在后人前行的路上,我們永遠記住他。
古人不遠作文4
他已經(jīng)離開了兩千余年,他的精神卻存活了兩千余年。
面對國家的生死存亡,他舍棄了一切。燕太子的請求他欣然應(yīng)允,即使那可能是生命的終點也毫不畏懼,易水河邊的和歌成為歷史的絕唱。
他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有著雖然簡單,卻被世人銘記了兩千年,傳頌了兩千年的名字:荊軻。
自從讀完了《史記》中的《刺客列傳》一篇后,我就無法忘記那個站在凌厲寒風(fēng)中、獨自遠去的孤寂的背影,以及最后那個倒在血泊中、嘴角仍殘留一絲笑容的身影。
劍客給人的感覺是很冷酷的,仿佛不食人間煙火一般的存在。他們通常身背一把長劍,在江湖的血雨腥風(fēng)中成長。很少有劍客會在歷史的書簡上用劍刻下自己的名字,他們只是時代的過客。
但荊軻是一個例外。在史書中你會發(fā)現(xiàn),他不像一般的劍客,只是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的“勞!。他武藝高強,但他也是一個性情中人,會在喝醉時東倒西歪地唱歌以致涕淚交加。這種形象與那些冷冰冰的劍客大相徑庭,也因此更使“荊軻”這個人物更為真實。
在戰(zhàn)國時代,實力決定一切。于是,在秦國日益瘋狂的進攻下,已經(jīng)被美酒和笙歌腐蝕的燕國根基終于開始動搖。昔日金臺拜將的輝煌早已不復(fù)存在,北之嬌燕與西之猛秦在寒冷的易水河邊對峙。
昏庸的帝王卻不一定會有昏庸的太子。燕太子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放手一搏,拯救自己的國家。在關(guān)乎國家生死存亡的關(guān)鍵時刻,歷史老人安排荊軻作為主角出場。于是才會有接下來流傳千古的易水送別。
不得不說悲劇的吸引力確實比喜劇的吸引力更大。也因此,荊軻才會因他的悲劇性而名流千古,用劍書寫出一段帶血的傳奇。
他放棄了平日逍遙自在的生活,慢慢地走向歷史已經(jīng)預(yù)設(shè)好的`結(jié)局;蛟S在別人眼里,他的決定堪稱愚蠢。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政權(quán)而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但他一定會為找到了一個可以施展才華的舞臺而興奮不已,即使那個舞臺將會被他自己的鮮血所染紅。
想好了就去做,這是劍客一貫的信條。只是不知道在馬車離開故土的一瞬間,心中是否會涌起一絲淡淡的鄉(xiāng)愁?此生絕不會再次活著回到這里了。
于是在窮途末路時,英雄的豪情與游子的柔情并存。
我喜歡荊軻,并不只是因為那句“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的千古傳頌,更因為他生要活得自在、死要殆得壯烈,深深地震撼了我。一個能夠笑著死的人,他的人生絕不是一張白紙,他真正做到了問心無愧。
這就是荊軻,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一個敢作敢當(dāng)、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勇者!
古人不遠作文5
五千年的文明史,有多少英雄故事,有多少俊雅風(fēng)流,有多少聰明智慧,縱觀五千年,收獲一份智慧,淡泊名利,唯發(fā)揚先輩精神才能譜寫華夏新的篇章。
—題記
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歷史,就是五千年輝煌的篇章。步身徜徉于其中,不禁被古人的勇氣與智慧深深感動,歷史的海潮洶涌澎湃,翻開一頁頁篇章,就像走進一個古老民族的英魂,與古今天下才子,草民英雄對話。歷史的故事或凄美,或激昂,或悲愴,或動人,無論悲與喜都影響我的人生。當(dāng)年故國的往事歷歷在目,讀史以明志,辯是非,手捧《上下五千年》,使我受益匪淺。
翻開書頁,古老東方叫華夏的那片片推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又回到當(dāng)年黃帝一統(tǒng)天下的場景,炎帝為我們創(chuàng)造發(fā)明各類器具,那是最原始的部落,然而就是那些原始部落發(fā)明了我們一直用至今的文字,關(guān)于他們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他們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結(jié)晶的化身,為我們留下了那些寶貴的財產(chǎn)。追憶先人,使他們創(chuàng)造了最初的中原文化,古老民族的史前智慧才再次讓我佩服。在烽火硝煙的近代,也成為團結(jié)國人的一面旗幟。
讀《上下五千年》,讀的是人生,讀的是智慧。
誰能把功名浮沉看透?古今多少事,付諸笑談中。唯忠肝義膽,朗朗乾坤,蕩漾人間。中華民族千年的英氣,從來未曾斷絕!鞍裆嗥D”屈子救國心切,卻無能為力,終魂斷江邊,將滿腔的憂憤付諸滔滔江水之中。李白欲濟世興邦,一展抱負,卻是那般艱難。太白亦是性情中人,終抽刀斷水水更流,將滿腔抱負付諸詩詞之中。還有很多為國為民的俠人義士,奔走于歷史的道路之中。
歷史的風(fēng)雨在飄零,映入眼簾的還有些唯美唯俏的佳人,她們的才華與情愫足以在歷史的天幕之下爭得一席之地。先秦的女子徐徐走來,“窈窕淑女,宛在水中央”,曹子建筆下的洛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遐想與向往。還有妲己的美色傾國與紅顏禍水;還有木蘭代父從軍的豪情壯志;還有易安的才情兼?zhèn)洹切┟篮玫倪^去,還有太多太多。
時代的步伐此起彼伏,人類文明的車輪終碾碎野蠻的專制,那緊鎖的'大門終被大炮轟開。看看近代的文明年輪,一次次的創(chuàng)傷,一次次的飄零,一次次的沉默,一次次的反抗……時代的磨礪不斷在我的耳邊咆哮:這個古老的民族從未失去它的尊嚴,為什么現(xiàn)在是這個樣子?屈指春秋,滄桑千年。有些事,有些人已漸漸褪色,被人遺忘。
千年華夏,韻韻悠悠。
面對瑟瑟聲語,歷史的琴聲悠揚而瀟灑,回首已走過的道路,精彩絕倫;面對滔滔江水,歷史的腳步沉重而堅定,回望已越過的坎坷,零亂別離;面對沙沙葉聲,歷史的聲音美妙而傳奇,回眸已踏過的塵埃,婆娑曼妙。
在遼闊的華夏大地上,我們唯有拼搏不息,發(fā)揚先輩們留下的精神,才能譜寫未來的華章!
古人不遠作文6
歸隱塵世的一雙醉眼讓我領(lǐng)悟到:生命的意義不在美麗的言辭中,不在空洞的追求里,而在于實實在在的謀求自己的生存,追求生命的價值。
請原諒我闖入你的桃花源。我來了,掠過每一間房屋,走過每一寸土地,卻獨不見你。你悄然隱沒,卻處處留下痕跡,于是,我閉上眼睛,渴望撞見你。
你說:質(zhì)性自然,本愛山丘。于是你辭職歸隱,拋離塵雜,返歸自然。他們都說,你在逃避,說你假借本性之名逃離世俗,沉溺于酒醉彌香,世外桃源?晌也恍,你不是真的想隱,不是真的想醉。不愿身著淤泥的你,只是將不能實現(xiàn)的夙愿寄于自然。你依著山水,浸著酒意,心存感傷地懷古,貌似神往地展望。時間有太多的不如意,無法改變,無法釋懷,你也一直在掙扎著。醉中遺萬物,歸隱棄濁世,可你放不下許多東西。你所追求的,是半隱半醉的狀態(tài)。半隱,你可以脫離污濁的世俗,雖貧苦卻安樂;半醉,可以夾雜著朦朧去看世界,不清晰卻勝似清晰。你曾在入仕與歸隱的矛盾中徘徊,回思索該不該何去何從。會對寄予你希望的'人而抱歉。然而,你醉了,醉眼看不到很遠的地方,也不能顧及全盤,所以,這種迷茫反到叫你領(lǐng)悟了。
為什么一定要考慮那么久遠?既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著而追方未晚。你說:托身己得所,千載不相違。于是,你來到了這一片桃花源。
或許每個人都會在追求夢想的途中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不關(guān)乎別人的事情,更談不上公平與否,這只是我們生活中的自然規(guī)律罷了。此時,這些你想到了。于是你不望娥眉,不羨飛鶴。彼時,還剩下的些須酒意盡消于風(fēng)中了,你覺得從未有過的輕松,攜幼入室,有酒盈樽,自酌自樂,反得易安。天下之大,許許多多的人和事我們是不能接受的。我們只是平凡之人,沒有必要刨根問底,沒有必要攬過所有的是非。你把所有沉重的痛楚和難掩的喜悅統(tǒng)統(tǒng)交付于自然,美酒。換取一分靜謐,只圖個云淡風(fēng)清。換取一雙醉眼,只圖個灑脫自得……歸園田居,不是自甘墮落,不是得過且過,而是堂而皇之地闖入剪不斷理還亂的迷局,一把抓回自己那顆純質(zhì)的心,守侯。一雙醉眼,望穿塵世浮華;一顆醉心,感受那源于自然的純、靜、美。
我懂了,你的隱居,你的醉眼。我走了,離開這世外桃源,離開了你。鼻間留有酒香,心中存著嘆息。哪次我再次到來,必將帶一雙醉眼與你對望,就如同此刻,在悠揚的誦和聲中,我回眸,淡淡的微笑的味道,這微笑,路過那風(fēng),路過那水,路過這人間。
清風(fēng)徐徐吹過,放眼望去,那巨浪跌宕起伏,發(fā)出白色的強光,宛若你那歸隱塵世的醉眼,那樣迷人,又那么不可思議。
古人不遠作文7
細雨把酒黃昏后,海棠花是否依舊,應(yīng)是那綠肥紅瘦……
——題記
一句“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一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一句“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詩詞都讓我迸濺出不知名的情愫與深深的熏陶。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輕輕吟唱,眼前依稀浮現(xiàn)出一從茂盛的綠葉中只有星星點點的紅花,雖透出一點抑郁之情,但也是她惜花愛花的真摯情感的表現(xiàn),不失這種及其悠閑,風(fēng)雅的生活情趣。我的內(nèi)心一觸動,冷冷淡淡的我被委婉,活潑,平易,精煉的風(fēng)格與輕快的節(jié)奏感帶回了童年。愛哭的我,哈哈大笑的我,撅著嘴的我,無不顯現(xiàn)出童年的奇妙?心好像被放松一般,對這世界又充滿了自信,心中的苦悶煙消云散,隨著它盡情地舞動。再次吟誦一遍,似乎又體會到了更多。自然的美好無可寓意,無論是落葉繽紛,還是綠肥紅瘦,都一樣地擁有自己的獨道之處,都是一種享受。凄涼與美好是一對,就算悲慘又如何,笑之而過,明天依舊綻放自己。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是她滿腔碧血在沸騰,一顆赤子之心在呼喊。金朝攻破了汴京,雖然給她帶來了沉痛的打擊和痛苦,但磨滅不了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阻擋不了她對故國的思念!肮枢l(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這大概我所不能及的。發(fā)自肺腑的心聲,濃重,雖現(xiàn)在是和平時代,可是似乎自己完全忘了自己的使命。然而,一讀她的詞,就會覺得酸溜溜的,封建社會里的女子被束縛,可是在國家危亡的時候,還能挺身而出,主張收復(fù)中原。我們生活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卻虛度光陰,這該如何是好?我想,李清照給我們作出榜樣。我們不應(yīng)該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努力地報效祖國嗎?
不單單是為她美妙的詩詞而喝彩,更為她高尚的'情操而感動。
她與丈夫回到青州。丈夫性情淡泊,潛心于金石書畫的搜尋研究。家中原有的一點積蓄,除了衣食所需,幾乎全用于搜求書畫古器。她深深理解丈夫的志趣,千方百計縮減衣食的支出。自己以荊釵布裙代替了明珠翠玉,而每得一貼罕見的古書,名畫或金石,兩人共同?,鑒賞,整集簽題,指摘瑕疵,其樂融融。這樣的她,為了志趣而舍去華貴,為了追求精神生活而甘愿做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也能充分了解別人,體諒別人,照顧別人。我們不也需要這樣嗎?
嘆一句:“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李清照”!
古人不遠作文8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諸葛亮我最喜歡的三國英雄--諸葛亮
我對四大名著中《西游記》和《三國演義》這兩本書印象最深刻。
《三國演義》塑造了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忠勇雙全的關(guān)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其中我最敬佩與崇拜的那就要數(shù)諸葛亮了,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吧!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劉備稱帝后,任蜀漢丞相,后被封為武鄉(xiāng)侯,領(lǐng)益州牧。當(dāng)政期間勵精圖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與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關(guān)系,促進當(dāng)?shù)亟?jīng)濟、文化發(fā)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圖中原,未能如愿。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陜西省勉縣境內(nèi))軍中。
諸葛亮死后,后人為了緬懷他的功績,曾在他居住過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晉以來,歷代的文人墨客絡(luò)繹不絕來此憑吊,留下了一副副膾炙人口的名楹佳聯(lián)。在這些楹聯(lián)中有一些對聯(lián)巧妙地將數(shù)字嵌入其中,別出心裁,獨具匠心。
位于河南南陽市的臥龍崗相傳是諸葛亮當(dāng)年躬耕之地,這里景色幽雅,建筑別致。武侯祠內(nèi)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收二川,擺八陣,七擒六出,五丈原設(shè)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睆倪@副楹聯(lián)中不難看出,上聯(lián)嵌入了數(shù)字一至十,下聯(lián)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對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晉末年十六國李雄為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而建的。祠內(nèi)古柏蒼郁,殿宇雄偉,這里也有一副對聯(lián),是贊頌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謹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榮,八陣名成,兩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銳,三分功定屬元勛!贝送,“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边@副對聯(lián)僅用了短短的十個字,贊頌了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績。所謂“兩表”是指諸葛亮入川后為蜀漢大業(yè)所作的前、后兩個《出師表》;還“一對”是指當(dāng)年劉備三顧茅廬時所作的《隆中對》,在文中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陜西省勉縣定軍山有“武鄉(xiāng)侯”諸葛亮的陵墓,當(dāng)年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這里的武侯祠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可謂對諸葛亮一生蓋棺論定了。該聯(lián)曰:“義膽忠肝,六經(jīng)以來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古人不遠作文9
做為中國人我是挺自負的,古賢們替我們在文化上打好了底子,在中國這張宣紙上著好了底色,只讓我們草草一筆,便“自吹自擂”:我們有五千年的沉淀文化,但,我們僅僅在需要她時,才吹噓。也許,口頭上的古賢已走遠。
學(xué)者朱大可說:“孔子的治國主張,從來沒有用于治國,反而用于治民,從古至今,中國一直都是外儒內(nèi)法!边@也因古賢被統(tǒng)治者“束之高閣”脫離群眾。如同寶座上虛構(gòu)的觀音——“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但古賢的真正思想精髓卻深藏于浩如煙海的書籍中。
仍記得,一天深夜里,隨手翻開一本雜志,有一句:“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我如同被電擊了一般,這句話似乎孔子對準我的軟肋,批評我的,“古人學(xué)習(xí)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xiàn)在的人是為了給別人看”。一時間我似乎熱血上涌,臉頰羞紅。那一天,頭一次開始討厭我的不負責(zé)任的學(xué)習(xí)態(tài)度,我知道孔子雖已逝去千年,但他精髓話語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是我感覺到他不在遙遠,平常如嚴厲的師長。
“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是震撼我心靈的偉大古典語句,但我最喜愛的卻是李斯臨死時:“牽犬東門,豈可得乎?”意思為:牽著黃犬,到東門打獵,還有沒有可能?倒運的李斯被趙高誣陷謀反,被腰斬。但他看著與他同罪并死的兒子卻設(shè)想以前最愜意的事,雖我不喜歡李斯的人品,他將自己比喻為鼠,并貪圖富貴,極求名利。妒才,而殺同一師門但技高一籌的韓非子。但他臨死時,終于頓悟,追求了一輩子的富貴名利竟抵不上一場有趣的打獵。這時的李斯在我眼中,便分外可憐與可親。
最可愛的是,那位在宋朝談了一輩子理想的.辛棄疾,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詩句卻是:天涼好個秋。此句卻道出了他一生的寂寞與憂愁。不遠處的他,好似長嘆一聲,眼中的那汪湖水,如同秋天涼意無限。
當(dāng)代有不少人稱,想接近古人,熏陶文化。于是,不遠千里,跋山涉水,來到古賢故居,滿懷憧憬。但院內(nèi)熙熙攘攘,忽有大媽喊道:
“茶葉蛋,一塊五!”于是,勾起饞癮——最后,回到起點,嘴里咂巴的茶葉蛋余香,大腦想的是,某某古賢的居所中茶葉蛋我吃過。
是當(dāng)代人們將古賢商業(yè)化,甚至?xí)耐獍b鍍金,鍍銀都屢見不鮮。
但,肯定有人摒棄書籍外包裝的庸俗,在書籍內(nèi)部尋找古賢。
在這些人看來,古賢遠去,是無稽之談。
而以商業(yè)利益為重,玷污古賢,欺騙群眾。古賢遠去,那是理所發(fā) 當(dāng)然。
古人不遠作文10
我常常在想,李易安究竟是怎樣的女子,是“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細致善感,是“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的婉約輕愁,還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的灑脫酣然。亦或是“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東江!钡暮肋~沉靜……
我與她時隔將近千年,本應(yīng)是西風(fēng)不相識的人?擅棵孔x到她的詞卻恍惚間能看到她從風(fēng)花雪月中走出來,淡雅柔婉靜靜站立,含蓄而自然的笑容從她的嘴角氤氳開來,那樣淡雅脫俗。
她出身貴族,擁有美好的童年,受過良好的教育。十八歲嫁為人婦,與丈夫趙明誠又琴瑟和諧。但我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嫉妒了,還是非要給她個美好的開始,又扔給她一個國破家亡的凄涼收場。在他們成親二十六年后,丈夫去世,也是李清照流離顛沛的開始。
殘花落,幾人憐;聞人語,何處見?幽幽小舟泛漣漪,楚楚凄歌醉蠟顏。思君碧葉間,燭影淚連綿。亂世中,懷才不遇,顛沛流離的`遭際,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我再不忍看,怕又想到她是如何凄苦的度日。
想必她晚年在讀到早年那些簡單快樂的詞也會不由自主的落淚吧,只有離別,才更令人憂傷。當(dāng)年的余花漫天舟清泛,一楫碧波水凌亂。最終卻也變成了香沉落絮人長嘆,曲終人散終成憾。然而這兒女情長的離別之愁,怎能與她南渡后那些凄涼的詞作對比?
彼時的宋朝早已是搖搖欲墜,幾近滅亡;兆诟缸拥热说臎Q定卻更令大宋雪上加霜,他們的腐朽無能,令李清照的愛國感情最終落空,她主張收復(fù)中原的希望成為泡影。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將對宋王朝的憤恨表達的暢快淋漓,那些在燈紅酒綠中度日的統(tǒng)治者還不及一個弱女子。而為什么易安身為女子卻又這樣勇敢。
難道就是為了讓她的詞變得雄渾奔放,憂國憂民,就一定要讓這個女人,隨著朝廷南渡,在人間顛沛流離,流徙飄泊,直至孤老死去?我不解
然而雖然丈夫故去,親人離散;即使國破山河破,任是自身窮困潦倒,仍念念不忘國恨。寫下《永遇樂。元宵》一面懷念昔日風(fēng)光,一面因末世繁華感到悲傷。塵世的驚濤駭浪沒有將她湮滅,國破家亡的哀痛不會將她摧毀;浮生浮世,終是還要踏碎這場盛事煙花,待到枯藤長出枝椏,她最終也拔節(jié)而出。這樣出色的女文人,再沒第二個了。
楊柳依依依幾株?慘絮凄凄,只覺秋盡苦。冷風(fēng)切切寒蟬噎,思愁迢迢梨花月。群芳過后空笙歌,簾卷窗攏,彼岸夕陽散。索飄蓬蓬不止,留云不住云已換。
時光依舊,任思緒穿越千年。亂世中,易安仿若有恨無人省,在蕭索飄蓬中黯然消逝,而今生今世希望她能做一個快樂自在的人,在江南的淡煙輕雨中,盛開如花。
古人不遠作文11
江水漫漲,恰有龍騰之勢。浪打千疊,激起千年浪花;波涌萬年,鳴出萬古之音。而你,在歷史的長河中永不磨滅。
——題記
你初登皇榜,便以科舉第二、殿試百年第一的成績光榮踏上了漫漫仕途。只因你一路平坦,平步青云,招致小人的嫉妒,最終因“烏臺詩案”被貶為團練副使,蜷居黃州。但是你并沒有消沉,還想著東山再起,為國效力,便于此處自號東坡、建雪堂,在人生低谷中重建精神殿堂。
只因上天也憐惜你的才情,四年后朝廷對你步步提升,你以三品大員的身份重登鑾殿,渴望在此一展宏圖。但朝廷終究不是一長久之地,也因大起大落的波濤令你感到了疲憊。便自上書,在杭州過起了逍遙、灑脫的生活。
悠哉游哉,你如此悠閑,如此超然物外。但內(nèi)心始終懷有一腔憂民之情!斑是把剩余精力奉獻給人民吧”,你如此說道。于是在此處設(shè)蘇堤、造三潭,為民謀利,成就了千古美名。
你是一個在仕途中屢遭挫折的過往匆客,但你的豪放、你的柔情已刻入人心。那一片天、一條江、一句“大江東去”因你而銘記于心。
在“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的長江之上,見大江東逝,你吟唱道:“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你醉了,你醉于山水之間,你臥于赤壁之上,把你年將半百、功業(yè)無成的感慨灑向這江水,也把你的樂觀、曠達的情懷灑向這赤壁,赤壁至今還回蕩這千古之音……
于密州,你“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飛馳于平岡之上。看似無牽無掛,但一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寫盡了你那一腔渴望報國之情。
在一個深夜,你驚夢而醒,想起了你那早逝的妻子王弗。于是,一股斷腸之意涌上心頭,散發(fā)著豪放光芒的你流下了柔情的淚。舉杯消愁,欲一醉方休,但啪嗒、啪嗒……十年相思凝成那首“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斷腸詞。
可悲之東坡,可喜之子瞻?杀氵@千古風(fēng)流人物已隨江水遠去。但可喜那大江依舊,山水依舊,浪花依舊,你在歷史的江河中永存。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種纏綿悱惻的凄涼只屬于李清照這樣的'小女子;而你孤獨時則會吟誦“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這種因挫折而看淡了功名利祿的情懷只屬于柳永,而你遭挫折時則會吟唱“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種連綿不絕的愁情只屬于李煜,而你惆悵時則會吟唱“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蘇軾啊,你是豪放的蘇軾,你是曠達的蘇軾,你是多情的蘇軾。
滾滾長江水淘盡了千古英雄,但淘不盡你的詩情,亙古之音至今依舊在天地間鳴蕩,永不磨滅……
古人不遠作文1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獥钌
一、心懷河山有稼軒
明月半圓,青煙繚繞,是誰在樹下暢飲。微醺時吟唱道:“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音,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本想借酒消愁,可殊不知愁更愁。感嘆道:還我河山!低頭,井中映出自己憔悴的面容,鬢角上的白發(fā)已悄悄爬滿了歲月。
也許這就是命運的捉弄吧,他終遠離了“掩鼻人間臭腐場”的官場,在農(nóng)田間種菊花,待重陽。古今,只有酒還是清香的,只有喝醉了酒,才能萬事皆休。
二、人比黃花瘦的易安居士
天色已昏暗,她在窗前孤獨地守候,輕聲嘆。是在嘆寫什么呢?是與丈夫一經(jīng)歷而別,兩地相思。還是在嘆青春易逝,紅顏易逝。空中幾行孤鷹飛過,抬頭輕歌:“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歸時,月滿西樓!边@是怎樣一個奇女子,在月光照耀下,還依稀能看見臉上的淚痕,縱然心中已百轉(zhuǎn)千回,清寂的面龐上卻只是暗暗蹙眉。
是齊魯壯麗的山川賦予了她創(chuàng)作的靈性,家破人亡,山河淪陷,漫天狼煙的紛繁愁緒充斥著她的心,天涯孤旅在寂寞中慢慢沉淀成人比黃花瘦的傷情,只余一輪明月,兩行清淚。
三、赤壁刻下諸葛羽扇
羽扇輕搖,綸巾飄飄。千軍萬馬中灑然一笑,強虜灰飛煙滅。東風(fēng)漸起,吹皺滿池漣漪,波瀾壯闊的史詩中多了幾近于妖的智慧較量,只手擎起了三分天下,讓后世在崇拜的眼神里品味翻云覆雨的豪邁與滄桑。一壺濁酒,煮盡了天下英雄。周郎赤壁,燃起千年的.歲月的憑吊。江畔清風(fēng),一輪明月,橫素琴,一曲空城奏絕響。青山留不住,畢竟東流去。
這是他的赤壁,他的傳說。不知是他成就了赤壁,還是赤壁成就了他?
四、明月知我東坡心
明月高懸,夜色正濃,美酒香醇醉人。不禁奇想聯(lián)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仿佛自己為月宮上的仙人可“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飄飄欲仙卻又腳踏人間泥土。舒暢了“歡”、舞活了“醉”,可明月常圓,斯人卻已不在,便已“無眠”。抬頭高吟:明月啊!你是否懂我的心?終又豪邁依舊“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彼娜松o缺憾,“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憂游卒歲,且斗樽前。”仰望間,素月輪空,多少情,都在別離間。
五、古人不遠,情至我心
今夜,明月又圓,我依稀看到他們或喜或悲的面龐,也許他們并不知道,在百年之后有我們這樣一群人,吟唱著他們的情結(jié),仰望著他們孤寂、高挺的背影。百年之后的我們突然懂了你,縱然時光已遠去……
古人不遠作文13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一句充滿雄心壯志與那霸絕天下的氣概的語句,成就了一位雄霸一方,流傳千載的君主——曹操。
要說歷史上我最喜愛,最欣賞的人莫過于曹操了,此人胸懷天下,有膽識,有謀略,其性格更是老辣果斷,令人敬佩。
話說東漢末年,曹操只是董卓手下的一位寵臣,而他胸懷大志,怎愿這樣的度其一生?于是,他毅然選擇順民心、撫民意的刺殺董卓。由此可見,曹操那時就已知曉,民心是治世之根本這個道理。
刺殺失敗后,曹操并未灰心表氣,而是憑借其機智勇敢拜托了董卓的追殺,加入反董卓的袁紹大軍中,最終一舉斬殺董卓,功成名就,擁軍20多萬,成為一方諸侯,開始逐鹿天下。之后,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了逐鹿天下。之后,“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zhàn)大敗袁紹”等無一不顯露出曹操那令人折服的軍事才能。
俗話說,性格決定人的一生。而我最佩服的就是曹操的性格了。
赤壁之戰(zhàn),曹操由于驕傲輕敵而打敗,80萬大軍毀于一旦,這對人來說可是毀滅性的打擊。而曹操是如何做的呢?他坦然接受了這個事實,不僅沒有氣餒,還召集剩余的幾百殘兵給所有人總結(jié)經(jīng)驗,并鼓勵他們重拾信心,他說道:“這次失敗可是個大好事!知道我們?yōu)槭裁词?因為我們勝得太多,心生驕傲,這次正好給我們消消火!”“這次失敗其實不算什么,我們還有北邊的'半壁江山,只要我們能回去,定能卷土重來,殺他個片甲不留……”最后士兵們終于信心大振,一舉突破重重包圍,回到了魏地。
還有一例,據(jù)說曹操赤壁大敗后剛剛脫離危險,正在大殿與眾人謀劃時,突然來了一個急報,曹操看了后不動聲色的將其放在一邊,眾人問之何事,曹操只是一笑:“沒什么大事,只不過我的妃子要生孩子而已。”說完他大手一揮,“今日議事就到這吧,你們都退下!庇谑潜娙思娂娤蛲庾呷,當(dāng)?shù)顑?nèi)只剩數(shù)名親信時,曹操突然慘叫一聲,親信們立馬圍過來,原來曹操舊疾發(fā)作,頭痛欲裂中曹操大吼:“北方馬騰竟在這是向我都城進攻,此時我等經(jīng)歷大戰(zhàn),國力空虛,叫我如何去援救!此事不可外傳,否則必引起慌亂,違令者,斬!”說完曹操就一頭昏了過去……
如此雄才大略,如此性格膽識,天下怎能不落他手?我喜愛曹操,不因為他野心多么龐大,手段多么陰險,就沖著他宏偉的志向,驚人的謀略,堅毅果斷的性格,就值得我崇敬他!
古人不遠作文14
深夜,浮風(fēng),雨點。
夜里,風(fēng)夾雜著雨點敲打在窗戶上,一陣聒噪。爾后,望四周,伸手不見五指。打開窗,觸摸著絲絲夜風(fēng),收集著點點雨滴。望天,捕風(fēng),捉雨,思歷史風(fēng)流人物……
——題記
春意絲絲
夜里,水上,樓閣。
一縷清風(fēng)拂過水面,拂過木窗,拂過一張滄桑的臉。窗外下著蒙蒙細雨,而你靜靜地傍在窗前,手中高舉一酌淡雅香醇的美酒,一個人望著不遠處的桃樹,時而微笑,時而默嘆,時而低吟,時而搖頭,我想,你是為那寒風(fēng)斜雨中搖擺的花朵感到惋惜吧。已是深夜,而你,卻無了睡意。
醉了,你醉了,醉在這良辰美酒中,更醉在這盎然春意中。你朦朧地看到花朵從枝頭飄落,又隨著地上的漣漪瀟灑而去。于是,你一氣呵成,詠出了這千古名句: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絲絲春意,春意絲絲。
國恨悠悠
暮秋,茅屋,國恨。
你站在瓢潑大雨之中,望著被卷了三重茅草的屋頂。那些茅草有的掛在樹梢,有的沉入池塘,有的在風(fēng)中搖曳。而你的心中只有陣陣凄涼,聲聲無奈嘆息。
你望望周圍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百姓。不覺,潸然淚下,哀傷地詠嘆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悠悠國恨,國恨悠悠。
愁思綿綿
南宋,易安,孤寂。
你走過“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的寂寞,走過“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的青澀,走過“不如隨分前最,莫負東籬菊蕊黃”的冷清無奈,走過“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yīng)恨夜來霜”的孤獨惆悵,走過“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的風(fēng)情萬種……維納斯因斷臂而美麗,貝多芬因失聰而偉大,而你,卻因才氣而孤獨!面對著物是人非,面對著綠肥紅瘦,面對著殘酒斷香,沒有伯樂,沒有知己,只有一杯濁酒洗清愁。那寂寞就和著這愁化作咸咸的淚水,滴在對趙明誠的追憶里,滴在對國仇家恨的綿綿思緒里……此時的'你,濃濃的愁緒,憂郁的眼神,莫道不消愁,人比黃花瘦。千年的風(fēng)雨淡退了琉璃繁華,沉淀了你的淚光柔弱中帶著殤,你的一生被這漫天的愁緒包圍,閨愁、家愁、情愁、國愁,又怎一個“愁”字了得!綿綿愁思,愁思綿綿。
……
風(fēng)拂過臉頰,一片樹葉飄過,落進我捧著雨水的手里。這是一片古老的樹葉,也許它的身上飽含了歡笑與痛楚,就像這不可捉摸的空靈的雨夜,會隨著人的悲歡離合而變化。因此,有了一生悠悠然的孟浩然,憂國憂民的杜甫,學(xué)富五車、詞動京華卻情無所托、學(xué)無所傳的李清照……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但我依然懂您。
古人不遠作文15
古人遠嗎?從字面上看既然已經(jīng)是作古的人,那就是遠了。但是從對古文,詩詞的琢磨、品味中發(fā)現(xiàn),其實古人并未離我們遠去。他們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活著”,肉身這個載體已經(jīng)消逝了,他們是依靠流傳給后世的精神財富活著的。
在這幾千年間,王朝更迭,世事變遷,就像張養(yǎng)浩說的“宮闕萬間都作了土”,無論是奢華的宮殿,還是貴族名流,都逃不過歷史沉重的車輪的碾壓,最終也擺脫不了化作一把塵土的命運。但文學(xué)家、政治家、科學(xué)家,他們說過的話,寫過的詩,發(fā)過的感慨,研究的成果,都被記錄下來,讓我們現(xiàn)在的人還能夠有幸與他們做著心靈上的交流。就像讀到“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我的眼前就會出現(xiàn)一位憂國憂民的老人,在傾訴著內(nèi)心的無助;讀到“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李商隱黯然神傷地坐在窗前;讀到“飛流直下三千尺”,李白就像站在我的面前,面對雄偉的廬山瀑布放聲吟詩。每一首詩中都有著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詩中的每一句都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愛恨情仇。當(dāng)古人把自己的感情濃縮在這區(qū)區(qū)幾十個字中,我的心也隨著這些文字或豪放,或憂郁,或喜悅,或悲傷,隨著它們穿越時間、空間的界限,找尋人內(nèi)心最根本的純真與質(zhì)樸。
同樣流傳下來的,還有他們的精神!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影響、教育了無數(shù)后人,要他們把民族國家的利益擺在第一位,為國家的興亡出汗流血。許多人都將范仲淹的.這句名言作為座右銘,并且以此造就了偉大的事業(yè),這不就是古人的影響嗎?還有孔孟、朱子,這些人已經(jīng)逝去幾千年,而他們的思想?yún)s影響至今,他們提倡的忠孝禮義,潛移默化地融入我們的精神中的。我們每年都要做祭祖、祭孔這樣的典禮,我們一直在倡導(dǎo)要學(xué)習(xí)古風(fēng)雅韻,又是為了什么呢?為了使我們在如今這個浮躁而功利的社會中靜下心來,不要忘記先人們的諄諄教導(dǎo)。也許,他們的話中有我們應(yīng)當(dāng)摒棄的糟粕,也許他們的思想精神里有我們當(dāng)今無法理解的內(nèi)容,但我們有理由相信,能夠流傳千古的,必然是經(jīng)過了時代長河的大浪淘沙,最終剩下的精萃,必然有值得我們深究的東西。
古人遠嗎?不遠!當(dāng)校園中再次傳出瑯瑯的誦詩聲,當(dāng)電視上又播放詩文賞析的時候,我覺得那一位位偉人就站在我的身邊,手拿書卷沉思。當(dāng)我真正明白一首詩中的含義,一段經(jīng)典里的哲理時,我就會看到,在那歷史的大道上,那些人背著書箱喁喁獨行,在他們的身后,是無數(shù)的追隨者,在他們的身前,是無限的光明。
【古人不遠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古人不遠作文4篇04-04
幸福不遠征文01-10
感恩古人高一作文04-01
古人結(jié)婚祝詞01-21
古人的哲理名言12-03
古人名謎語精選03-21
古人結(jié)婚祝詞07-28
古人的格調(diào)隨筆11-10
古人經(jīng)典語錄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