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作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作文教學是困擾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在教學中,學生怕寫,教師難教。關于作文教學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一、平時多積累詞語,錦句。
作文就是表情達意,能否較好的做到這一點,關鍵在學生的詞語資源豐富與否,所以我特別注意對學生“硬功夫”的培養(yǎng):一是每人自備一個詞語小冊子,將平時聽到的、看到的、學到的詞語、佳句分類記錄著,要求每天一讀;二是在詞語教學中進行輻射,如講到“五顏六色”時,告訴學生還有“五光十色”與此同義;三是開展活動。
如“背詞比賽”,“詞語接力”,“詞語聯珠”等等。
四是過硬關,即課文中的字、詞必須經過測驗過關,課文中的好句子、好段落要求過關,如用多種形式(即填空,聽寫,背誦,默寫等形式)進行練習。
二、堅持課堂,課外相結合。
講授課文不僅要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還是要注意它的范文功能。
我上語文課幾乎每堂都有作文教學貫穿其中。
先講清文章的思路,有時學生作文有話也說不明白,一會東,一會西,顛三倒四,思路不清,即俗語說的:東扯葫蘆西扯瓜,從茄子扯到辣椒,有的扯到豆子地里。
所以借助課文培養(yǎng)學生思維是很有幫助的,同時,講清寫作的方法,讓學生模擬。
其次針對性地進行練習,指導的具體方法是:
1.寫出景物的獨特之處。
2.尋找不同時間、季節(jié)、天氣條件下的景物變化。
3、注意地域不同,景色各異。
總之,只有寫出特點,才能使你的文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為了讓學生撐握以上全面的寫景的方法,我就有計劃、有目的地布置了一次練筆:《美麗的校園》,《可愛的家鄉(xiāng)》,《美麗的果園》任選一題,要求寫出春、夏、秋、冬不同的特點。
過使學生懂得寫文章的順序,做到作文有條理。
散文單元的教學,那些優(yōu)美的散文情文并茂,精致玲瓏,也很佩服作者的語言才能。
怎樣才能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練寫作文是很好的手段。
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寫散文的內驅力呢?我覺得不能隨便出個如:游記一則,我的家鄉(xiāng)……這樣無特色的題目讓學生寫。
要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讓景物真正觸發(fā)他們心中的情弦,使他們情動于衷,想寫樂寫。
為選到這樣的題目,我想了好多天,一個個題目在我的腦海里出現又被否定了,我不想讓學生對作文畏難或對作文題目倒胃口,要讓他們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寫作沖動。
這時天公作美,雖然綠柳依依,紅花猶在,卻突然大雪紛飛,漫天皆白,鵝毛般的雪花綿綿不斷地飄落著,喜得學生們上課時也伸著脖子往外望,見此情景,我就毅然中斷了原定的授課內容,以“初雪”為題,讓學生寫作文,再提醒他們注意運用本單元學過的寫景方法的同時,還讓他們注意細心觀察,寫出這場雪與“眾雪”的不同之處來。
學生們一下課便撲向雪地,盡情地感受這初雪的溫柔浪漫,情也油然而生,都認真地寫好了這篇作文,文章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句子是從觀察中得來的。
像有的同學寫“這場雪來得真早,花兒還未來得及凋謝,被初雪覆蓋的小花園,讓你分不出哪是月季哪是菊……!庇械耐瑢W寫“這場雪來得為什么這樣早,是雪花姑娘想親手撫摸一下柳枝翠綠的柔條,想親吻一下百花艷麗的臉龐……!睂W生們興致勃勃,得意洋洋,有一種成功的喜悅,這次作文由于同學們有真情實感,加之語句生動,優(yōu)美,寫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達到了訓練的目的和要求。
拓展內容
小學作文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由此可見,充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每位語文教師鍥而不舍的奮斗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就是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心中有話,如何下筆。下面就是結合自己的作文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引導觀察生活,豐富習作素材
小學生的生活世界雖然豐富多彩,但是他們常常覺得沒有什么新的內容可寫,寫來寫去總是那么幾件事。其實“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币虼,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主動獲取寫作的素材,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比如要寫一篇關于放風箏的作文時,就應該先帶學生進行一次放風箏活動,讓學生感受放風箏的不易,放上去之后的快樂,或者放不起來的苦惱;再觀察風箏在天空中的樣子:有的橫沖直撞,有的飄飄悠悠,有的一起一伏,有的直上云端,有的慢慢下墜……這樣,學生就有所觀,有所感,作文時的語言就有了獨特的個性。因此,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處處留意,”讓學生多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寫作時自然就能做到有話想說,有話可說了。
二、 引導閱讀,積累語言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抓住語言積累時,應積極引導學生多讀名著名篇,讀后把好詞,妙語,佳句摘錄下來,進行分類,整理積累。比如教學《廣玉蘭》一課時,要求學生摘抄描寫廣玉蘭花朵潔凈素雅的句子和花開的各種形態(tài)的段落。同時求學生背誦記憶好詞好句,學習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表達方式,并學會品讀賞析。又例如教學《夾竹桃》一文時,引導學生體會第三自然段描寫院子里十四種花萬紫千紅,花開花落,卻沒有一個字直接寫夾竹桃的襯托對比的手法等。每當寫作時常常提醒學生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三、 多寫片段,勤抓小練筆
有了生活素材和語言材料還不夠,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光靠一個學期7-8篇大作文是遠遠不夠的,作文能力是靠多寫多練,給練出來的。葉圣陶先生說過:凡是干過的、玩過的、看到的,想到的,覺得有意思的就記下來,一句兩句也可以,幾百個字也行,不勉強拉長,也不硬要縮短。學生的課外時間有限,過分要求成篇的文章,會讓他們感到困難,畏懼。因此平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多記日記,多寫片段,把一天生活中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和事、景和物,感想體會等記錄下來。比如可以寫一寫今天怎樣當值日生,與小伙伴如何打掃教室、也可以寫一寫課間和同學怎樣玩鬧等。只要能讓學生堅持天天練筆,培養(yǎng)良好的練筆習慣。在此基礎上,逐漸提高寫作水平,減輕寫作的難度。
四、 改變評價標準,激發(fā)寫作興趣
作文評價的目的不是評判學生的好壞,而是激發(fā)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因此,我們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應充分肯定其優(yōu)點,利用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作文動機。以前都是教師一手評價學生的作文,發(fā)下去后有的學生甚至連看都不看一眼就把作文本塞進書包里,這樣是不可能達到評價效果的。其實,我們可以試試讓學生互評的形式。小學生寫完自己的作文,很少會仔細看,仔細修改,但他們又總喜歡看別人是怎么寫的,喜歡挑別的同學的毛病,讓學生互評,互修,更能激發(fā)他們的靈感和興趣。
總之,對于作文的訓練,我們教師應引導學生走向生活,體驗生活,學會觀察,善于觀察,積極練筆,喜歡表達,不斷激發(fā)興趣,及時幫助鼓勵,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效果。
初中課堂作文教學方法
一、引導學生堅持寫周記,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2017年,荊門市龍泉中學北校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其問題是:你對作文感興趣嗎?為什么?在回答“感興趣”的同學中,他們的理由有(1)從小喜歡(36%);(2)老師精心指導(35%)(摘自《語文報》)。可見,盡早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老師精心指導,對學生的寫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興趣就會主動去做,;主動去做就會成為練作文的有心人,他的作文練習就一定會有成效?鬃釉浾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焙弥瑯分,就是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以學為樂,欲罷不能。在我剛接這一屆的新生時,我就開始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寫周記的興趣,我只所以讓學生寫周記而不是日記,一是這種訓練形式更靈活,二是時間間隔適度。起初,大多數學生害怕寫,覺得無話可說。為了打消學生的畏難心理,我讓他們大膽去寫,我跟他們講,周記還不是日記,我們在一周內總是會做或見到許多事情,或有許多想法,大家可以隨便寫。但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寫實話,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只要學生態(tài)度認真,不管長短,我都給予表揚。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就不害怕寫日記了,于是我提高要求,讓學生選擇有價值、有意義、有思想內涵的事去寫,我每個星期一早上將周記收上來,下午就去講評,主要目的就是鼓勵學生寫,評講以贊揚為主。再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對寫周記有了深厚的感情,。這樣長期堅持下來,周記不僅記錄了他們的喜怒哀樂、成長變化,而且為作文打下了基礎,收集了素材。
二、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培養(yǎng)基本的寫作能力
中學作文教學一個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寫結合,以課文為寫作范例,模仿借鑒,以期實現對范文的超越,最終走向創(chuàng)造性作文。如何做好以讀促寫的工作?首先,要對課文讀懂、讀活,加強思維火花的點撥。學習《故鄉(xiāng)》一文后,我以《變》為題要求學生模仿魯迅寫楊二嫂和閏土的方法來寫一個相隔多年后才相見的同學。我引導學生思考:(1)魯迅筆下的人物外貌有什么變化,語言有什么變化,動作有什么變化?(2)為什么這兩個人物會有這樣的變化?(3)作者這樣寫要揭示什么主題?如果沒有這些問題作基礎,學生就會走入機械模仿的誤區(qū),過去我在作文指導中,過多的注重對課文寫作方法上(即形式上)的分析,對課文思想內涵方面指導較少,結果有不少學生寫自己的同學時就用上了“像一支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他恭恭敬敬地叫我‘王小明’”之類的話,這些語只不過是生搬硬套。而讓學生讀懂、讀活教材,并加強思維訓練之后,學生在借鑒時就不再是“邯鄲學步”式的搬抄,而滲透了自己的思想。這樣練下去,學生要不了多久就會拋開課本,走自己的路,用最適當的方法,寫自己最想寫的話,他們的作文能力必將得到大的提高。
三、加大閱讀量,走進作文的新天地
(一)學習最新期刊,打開學生靈感之門
寫作,最怕落入俗套,脫離時代,缺少新意,千篇一律。這種現象固然與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有關關,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對周圍活生生的事缺乏發(fā)現,缺乏寫的勇氣。從學生初二時起我就讓他們每人訂一份中學生期刊,并且每周專門用一節(jié)課指導他們閱讀。因為學生在閱讀上存在著嚴重不足,表現在:(1)閱讀無目的、無計劃、無時間保證、無做讀書筆記的習慣;(2)隨便翻翻,只重情節(jié)不善于質疑;(3)對故事看得多,對其它知識讀得少。于是我加強這幾方面的指導,努力使學生讀有所獲。在閱讀中有的學生發(fā)出了驚嘆:“哎呀,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樣的東西也可以寫進作文?我也可以寫!”
“《windosXP,我的新朋友》。我也喜歡電腦,我怎么就沒想到寫它呢?”顯然,這些最新的期刊傳遞了最新的信息,寫出了他們的同齡人的思想和生活,這就無疑擴大了學生的視野,開闊了他們的思路,增長了他們的知識,提高了讀寫能力,更重要的是這些出自同齡人之手的文章啟開了他們的靈感之門,增添了他們寫作文的勇氣。在這些活動后不久,我的學生就有作文在《荊門晚報》、《全國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等刊物上發(fā)表,也有學生在分局作文競賽上獲一、二等獎。
(二)讀名著,吸取思想與語言的精華
葉圣陶先生多次強調:“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靠薄薄的課本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大量閱讀……一學期讀它80至100萬字不夠多”。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開卷有益不僅僅表現在閱讀期刊上,更要在對文學名著的閱讀上得到體現,因為名著、名篇是千百年來人類智慧的高度概括和結晶,這些作品的豐富思想和文化內涵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巨大的激勵作用,這些作用不是幾本課本就能取代的。例如:《鋼鐵是怎能樣煉成的》一書主人公保爾的內心獨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這段獨白成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座右銘。今天,保爾的光輝形象仍然激勵著中國年輕的一代。像這樣思想深刻的句子,或是自己認為的佳段妙語,或生動的描寫,或生動的對白,如果能摘錄下來,經常讀一讀,一定會有新的體會。因此,當學生剛上初中時,我就讓他們準備了摘錄本,三年來,有的已經積累了三大本材料,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日集月累,學生的知識豐富了,寫作時,自然有路可循,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受可發(fā),他們的作文一定會步入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新天地。
四、研究作文命題,強化課堂作文的練習
上述三點作法,我從積累語言素材和內容材料上談得較多,這些材料如何得到運用,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關鍵還在“練”字上。如何練?簡言之,一是要多練,二是要限時練,三是讓學生能練。
多練。如果不多練,學生積累的材料再多也只能算作一堆死材料,時間一長,這些材料就會“生銹”。因此長期以來,我堅持讓學生每周練兩篇作文,一篇由老師精批精改,精講精評;一篇由同學們互批互改,互相交流,并推薦優(yōu)秀作文在全班交流。
限時練,就是讓學生必須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一開始的時候,大多數學生不能按時完成,有的雖然能完成,但是質量不高,這說明學生還不善于將平時所觀察的、所想的以及所積累的材料最大限度的調集起來進行篩選、取舍、運用。但是我沒有降低要求,而是堅持按這種方法練了下來,通過兩個學期的訓練,全班大多數學生能夠在45分鐘內完成一篇內容完整、選材新穎(或較新)、主題明確、語言通順的習作。
關于命題的研究。學生作文命題無非有三種方式,一是自由寫作,不作任何限制。這種練習比較自由,我們通過寫周記這種形式不間斷地進行著練習。一種是給材料作文,這種作文方式既有一定的限制又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我們練習的重點之一。還有一種是半命題和全命題作文,這種作文訓練方式最為普遍,對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作文能力也最為直接、最為有效,但是如果文題命得不科學,往往會阻滯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造成學生無所適從,無話可寫,無處著筆,或雖然寫了,也缺乏真情實感。比如近些年有的地方就出現了諸如“做跨世紀的主人”、“頭上的一片藍天”、“三月,播種理想的季節(jié)”等作文題,這些文題,意義抽象、形象模糊,初中生很難準確把握,最后只好去堆砌一些“假大空”的漂亮話,或者從一些教輔書上生吞活剝一些似懂非懂的語句。這樣去作文,別說提高水平了,最后會練得連學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了。
荊門市參加了全國中考語文改革試點,在作文命題上,荊門市提出了一條響亮的口號:“不給學生設置審題障礙,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讓能走的走,能飛的飛!泵}者在命題時寫了一段充滿感情的導語,然后給出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題目:“最珍貴的……”,這個命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不僅使每個考生有話可說,而且有一大批好作文脫穎而出。其實我的學生之所以能夠在每周都寫兩篇作文(不含周記)而有話可說,學生能夠在一節(jié)課內完成一篇有質量的習作,與我的命題樸實、清新不無關系.。如何命題?一句話,多多深入學生的生活,多多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比如,我命的文題《第一次進語音室》、《今天,我忘了帶作業(yè)》、《我最愛唱的一支歌》等無不來自學生的生活。對于這樣的命題,學生的潛能就能最大限度的被發(fā)掘出來,他們又怎么會不喜歡寫作文,作文水平又怎么會不提高呢?
幾年來,我的學生課外自覺練筆的多了,偷偷向外投稿的多了,作文被刊用或獲獎的多了,這些情況不正是我作文教學取得成功的明證嗎?
高中作文教學方法
一、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岣邔W生的寫作能力根本上是讓他們對寫作感興趣,以寫作為快樂。一旦他們對寫作有興趣,他們就會“想寫、愛寫、愿意寫”而不是將寫作視為一種負擔。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呢?筆者認為可重點抓住以下兩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在真實生動的情境中,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產生寫作沖動。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投影儀、幻燈機、錄音機等先進的教學設備,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生動的作文情境中。這樣,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氛圍中,靈氣飛揚、火花閃耀、才情煥發(fā),進而產生了“我要寫”的欲望,激發(fā)了寫作熱情。
2.佳作展示與賞析,讓學生體會到作文成功的快感。教師可在教室內開辟一“佳作展示欄”,把每次作文的出色篇目連同評語一同展示,讓學生共評得失,力求從各個方面得到啟發(fā),同時營造一種聲勢:“這些佳作都來自同學中,我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边@不僅能讓佳作作者產生榮譽感,增強寫作信心,而且激活了其他學生的情感因素,他們也希望自己的作品登上“佳作展示欄”,得到老師、同學的贊賞,進而體會到作文成功的快感。
二、建立開放的寫作觀
通過多讀,學生積累的素材多了,就不會把作文視為苦差事。教師給學生布置的練筆形式要不拘一格,日記、隨筆、作文、摘錄美文……,要堅持一周一練。練書法三日不練手生,寫作文亦如此。巴金老先生曾說過“只有寫才會寫”,語文老師可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話,即“我手寫我心”,減少束縛,給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讓作文成為學生樂于表達的家園,讓作文成為學生私人化的事情,讓他們說真話、說實話、說心理話。當然,作為語文老師還要注意維護學生的尊嚴和隱私。
【作文教學方法有哪些】相關文章:
關于散文教學方法有哪些08-18
社保的作用有哪些?10-28
實習報告有哪些04-28
有哪些傾聽的技巧04-17
讀書有哪些好處07-20
跑步的技巧有哪些08-26
國際禮儀有哪些02-25
讀書的好處有哪些07-20
畫畫的好處有哪些10-09